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青少年所有教育中的首要问题,也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关。教师要以极大的耐心,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综合运用多种心理咨询和矫治的方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寻找切入点,持续地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治。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习惯;矫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是学校教育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一个学生受益终身。我们通常总是认为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倾向是缘于他的态度认知问题,更深层次的是人格方面的问题,因此要从解决态度认知入手来纠正不良的行为。殊不知行为和态度观念是一个整体,让学生学习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是转变态度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行为变化而态度观念不变化,就会产生认知失调,通过认知的调整功能,已经变化的行为会引导态度发生转变,可以说,新的行为习惯模式建立之日,就是新的态度认知确立之时,人格也得到不断健全。反之,新的态度认知确立之后,就会不断对旧有的行为习惯进行调整,固定新的行为习惯。
矫正不良的行为首先要确立它的“靶行为”,深入分析它产生的原因,然后再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诊疗,耐心和持久是成败的关键。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外在表现1.注意力方面。2.观察力方面。3.记忆力方面。4.思考力方面。5.想象力方面。6.日常行为方面。
对不良行为原因的分析可分为病理性和非病理性(模仿影响)两大类。
不良行为因病理性原因造成的主要是身理原因。身理方面是因为婴幼儿时期养育方法不当造成发育不健全,比如感知官能失调症、多动症等等,还有象左右脑发育不协调、受损害造成的表达性失语症、接受性失语症等。这都需要采用医疗手段进行诊断医治。因这一类原因造成的不良行为约占10%左右。
2.非病理性可分为心理原因和习得性原因两种。心理原因主要指青少年因受到不良刺激而对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行为习惯,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这一类原因约占30%。其中,小时受到的不良刺激最易激发为现行的不良行为。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人们现在的异常行为都可以在他早些时的生活中找到问题的根源。这些根源平时压抑在他的潜意识当中,一般不易暴露,一旦受到外来刺激就会显现,而且会激化为恶劣的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逐步固化为不良习惯。
习得性原因指青少年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中对不良行为进行有意或无意的观察、模仿、学习,逐步固化到自身。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个体既然可以通过社会学习形成那些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这些行为。由此类原因造成的不良行为约占60%,是最主要的一种。
矫正的方法应该承认,我们这里所说的矫正方法主要是针对非病理性原因造成的不良行为。因身理原因导致的不良行为只能求助于医疗手段。对不良行为矫正的方法很多,根据以上的行为表现和原因分析,这里主要提出三类5种。
自我学习的方法,包括模仿学习和角色扮演。人是主观能动的人,人的行为既不是单纯地取决于他的内部因素,也不是单纯地取决于客观环境,人所具有的、独特的认知过程,积极地参与着行为模式的形成,甚至还参与着人格的形成和保持。青少年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知能力和独立意识,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去思考外部事物,预见行为后果,另外,他们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强化(自我奖赏或批判),不一定依靠外部强化。因此,给学生树立榜样,并给他们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取长补短,模仿他人的优点并学习他人的优点以改正自己的缺点就是模仿学习的含义所在,模仿是学习的基础。先哲孔子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这个道理。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一个时期内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并按照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来生活,那么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最终固定到角色扮演者的身上。使扮演者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最终实现态度转变,养成新的习惯。所以,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有意地让学生个体去扮演榜样的角色,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对榜样行为的模仿,内化榜样角色的优良行为习惯,就能很好地矫正他自己的不良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心理治疗的方法,包括强化法和厌恶疗法。个体为什么能学会某种行为,或者避免另一种行为?原因是行为后的奖赏与惩罚作为强化物,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奖赏是正强化,惩罚是负强化,相应地,其过程是正强化过程与负强化过程。通过对强化物进行适当的安排可使某种行为出现或不出现,不同的强化可塑造不同的行为,“操作只是一种持续塑造过程的结果。”对不良行为及时地进行负强化,而对适当行为及时进行正强化,就能起到纠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的效果。
厌恶法是指通过附加某种刺激,使学生个体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此反复实施,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条件联系,以后虽取消附加刺激,但只要个体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避免厌恶体验,个体只有放弃不适行为。应该注意的是,在建立条件联系时厌恶体验必须与不良行为同步产生,而且它产生的不快要远远压倒不良行为产生的快感,才能消除不良行为。这是它与强化法的差别所在。否则达不到刺激的效果。
自我认知的方法,主要指认知----行为疗法。这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在师生平等友好的关系下,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认知过程决定行为的产生,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因为在矫正行为时总是把认知过程联系起来,并努力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老师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分析存在的认知偏差,让他们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充分调动他们的潜能进行自我调节。常见的学生心理咨询就属于这一类。采用这类行为矫正方法对老师要求较高,老师一般要求进行过心理咨询的培训并掌握心理咨询的技术。还要在实践中积累心理疏导的经验。
从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入手,经过适当引导,可以改变他的认知态度,可以使他的人格得到不断完善,这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当然,这也预示着矫正不良行为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它涉及到个体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许多问题。只要我们明确目标,把握方向,大力纠正学生的各种不适行为,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最终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习惯;矫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是学校教育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一个学生受益终身。我们通常总是认为学生出现的不良行为倾向是缘于他的态度认知问题,更深层次的是人格方面的问题,因此要从解决态度认知入手来纠正不良的行为。殊不知行为和态度观念是一个整体,让学生学习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是转变态度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行为变化而态度观念不变化,就会产生认知失调,通过认知的调整功能,已经变化的行为会引导态度发生转变,可以说,新的行为习惯模式建立之日,就是新的态度认知确立之时,人格也得到不断健全。反之,新的态度认知确立之后,就会不断对旧有的行为习惯进行调整,固定新的行为习惯。
矫正不良的行为首先要确立它的“靶行为”,深入分析它产生的原因,然后再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诊疗,耐心和持久是成败的关键。
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外在表现1.注意力方面。2.观察力方面。3.记忆力方面。4.思考力方面。5.想象力方面。6.日常行为方面。
对不良行为原因的分析可分为病理性和非病理性(模仿影响)两大类。
不良行为因病理性原因造成的主要是身理原因。身理方面是因为婴幼儿时期养育方法不当造成发育不健全,比如感知官能失调症、多动症等等,还有象左右脑发育不协调、受损害造成的表达性失语症、接受性失语症等。这都需要采用医疗手段进行诊断医治。因这一类原因造成的不良行为约占10%左右。
2.非病理性可分为心理原因和习得性原因两种。心理原因主要指青少年因受到不良刺激而对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行为习惯,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这一类原因约占30%。其中,小时受到的不良刺激最易激发为现行的不良行为。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人们现在的异常行为都可以在他早些时的生活中找到问题的根源。这些根源平时压抑在他的潜意识当中,一般不易暴露,一旦受到外来刺激就会显现,而且会激化为恶劣的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逐步固化为不良习惯。
习得性原因指青少年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中对不良行为进行有意或无意的观察、模仿、学习,逐步固化到自身。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个体既然可以通过社会学习形成那些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这些行为。由此类原因造成的不良行为约占60%,是最主要的一种。
矫正的方法应该承认,我们这里所说的矫正方法主要是针对非病理性原因造成的不良行为。因身理原因导致的不良行为只能求助于医疗手段。对不良行为矫正的方法很多,根据以上的行为表现和原因分析,这里主要提出三类5种。
自我学习的方法,包括模仿学习和角色扮演。人是主观能动的人,人的行为既不是单纯地取决于他的内部因素,也不是单纯地取决于客观环境,人所具有的、独特的认知过程,积极地参与着行为模式的形成,甚至还参与着人格的形成和保持。青少年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知能力和独立意识,可以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去思考外部事物,预见行为后果,另外,他们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强化(自我奖赏或批判),不一定依靠外部强化。因此,给学生树立榜样,并给他们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取长补短,模仿他人的优点并学习他人的优点以改正自己的缺点就是模仿学习的含义所在,模仿是学习的基础。先哲孔子说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这个道理。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一个时期内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并按照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来生活,那么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最终固定到角色扮演者的身上。使扮演者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最终实现态度转变,养成新的习惯。所以,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有意地让学生个体去扮演榜样的角色,通过对榜样的学习,对榜样行为的模仿,内化榜样角色的优良行为习惯,就能很好地矫正他自己的不良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心理治疗的方法,包括强化法和厌恶疗法。个体为什么能学会某种行为,或者避免另一种行为?原因是行为后的奖赏与惩罚作为强化物,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奖赏是正强化,惩罚是负强化,相应地,其过程是正强化过程与负强化过程。通过对强化物进行适当的安排可使某种行为出现或不出现,不同的强化可塑造不同的行为,“操作只是一种持续塑造过程的结果。”对不良行为及时地进行负强化,而对适当行为及时进行正强化,就能起到纠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行为的效果。
厌恶法是指通过附加某种刺激,使学生个体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的心理或生理反应,如此反复实施,使不适行为与厌恶反应建立条件联系,以后虽取消附加刺激,但只要个体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照旧产生,为避免厌恶体验,个体只有放弃不适行为。应该注意的是,在建立条件联系时厌恶体验必须与不良行为同步产生,而且它产生的不快要远远压倒不良行为产生的快感,才能消除不良行为。这是它与强化法的差别所在。否则达不到刺激的效果。
自我认知的方法,主要指认知----行为疗法。这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在师生平等友好的关系下,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认知过程决定行为的产生,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引起认知的改变。因为在矫正行为时总是把认知过程联系起来,并努力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良性循环。老师要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分析存在的认知偏差,让他们承担一种主动的角色,充分调动他们的潜能进行自我调节。常见的学生心理咨询就属于这一类。采用这类行为矫正方法对老师要求较高,老师一般要求进行过心理咨询的培训并掌握心理咨询的技术。还要在实践中积累心理疏导的经验。
从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入手,经过适当引导,可以改变他的认知态度,可以使他的人格得到不断完善,这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当然,这也预示着矫正不良行为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它涉及到个体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许多问题。只要我们明确目标,把握方向,大力纠正学生的各种不适行为,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最终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