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注意掌握好提问的艺术策略:
一、掌握时机,敏于捕捉
提问应捕捉适当时机,在什么时候提问,提什么问题,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敏于捕捉,巧于引发,善于创设。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够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知识的疑难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分散难点,最终达到解决难点的目的。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有利于加深旧知识,构建新知识。如我们在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节内容时,如果直接讲授新课内容,就缺少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和背景,学生会感到莫名其妙。在讲授新课内容前提问关于前两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方面的问题,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什么样的条件?”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从前两节过渡到新一节的内容,并且能够做到“新旧兼顾,以旧启新”。
二、把握对象,分层设疑
课堂提问,不仅要注意“什么时候问”,还要注意问“什么人”。教师如果不选择合适的提问对象,可能就会出现“有问无答”、“有呼无应”的情况,最后只能自问自答,这样必然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和作用。如果只提问少数学生而冷落大多数学生,他们就觉得老师偏心,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教学关系。因此,教师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面,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如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问题,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直接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而对中等生则可以问“引起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禁烟运动吗”,对优等生就可以问“有人说如果没有禁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请用史实加以评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一定要根据提问的难易程度和目的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合适的提问对象。
三、巧设梯度,步步深入
对于教学中的疑难知识,教师应避免不架铺垫,直接提问,而应根据学生实际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最近发展区”,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分层次、有梯度的设问,在思维难度上呈梯度状态,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组,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深化。例如,围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这一史实,就可以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化难为易,提出一连串问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何变化?”“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中国抗战形势有何影响?”这种分层次、构建思维“阶梯”的提问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疑难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四、创新方式,善于诱导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应变能力及其他作用,创新方式,善于诱导。可以从解题入手,也可以从中间开刀、奇峰突起,甚或从结尾开始,往前推进;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以书面形式;可以相对集中,也可以分散;可让个别学生作答,也可让全班同学议论纷纷;等等不一,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讲“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如直接提问“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只会照书死答,无助于思维的发展和对知识的探索。教师可以把问题设计成“商鞅变法的每项内容废的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中国后代受它的影响有哪些?”这样通过创设疑难,把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让学生随着历史知识的展现,积极思考,经过一废一立的启发引导,不仅使学生彻底掌握了变法的内容,还加深了对变法性质和意义的理解。
五、注意情态,活跃气氛
教师要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对话、交流的伙伴。提问的语言应有亲切感、幽默感、激发性,注意避免习惯性的重复,尽量避免“对不对”“是不是”这类无效提问。要注意倾听,通过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适时适度地鼓励学生,避免中途打断学生的回答,纠正补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老师可以这样激发学生:“你回答这个问题,没问题!”,多用“好”、“不错”、“可以”等语言,尽量不要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从而激励学生感奋起来,主动探求知识。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它具有一定的技巧和策略。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只要我们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讲求教学的提问艺术,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一、掌握时机,敏于捕捉
提问应捕捉适当时机,在什么时候提问,提什么问题,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敏于捕捉,巧于引发,善于创设。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够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知识的疑难处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分散难点,最终达到解决难点的目的。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有利于加深旧知识,构建新知识。如我们在讲《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节内容时,如果直接讲授新课内容,就缺少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和背景,学生会感到莫名其妙。在讲授新课内容前提问关于前两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方面的问题,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什么样的条件?”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从前两节过渡到新一节的内容,并且能够做到“新旧兼顾,以旧启新”。
二、把握对象,分层设疑
课堂提问,不仅要注意“什么时候问”,还要注意问“什么人”。教师如果不选择合适的提问对象,可能就会出现“有问无答”、“有呼无应”的情况,最后只能自问自答,这样必然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和作用。如果只提问少数学生而冷落大多数学生,他们就觉得老师偏心,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教学关系。因此,教师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面,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层次的提问对象。如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问题,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直接提问“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而对中等生则可以问“引起鸦片战争的原因是禁烟运动吗”,对优等生就可以问“有人说如果没有禁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请用史实加以评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一定要根据提问的难易程度和目的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合适的提问对象。
三、巧设梯度,步步深入
对于教学中的疑难知识,教师应避免不架铺垫,直接提问,而应根据学生实际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最近发展区”,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分层次、有梯度的设问,在思维难度上呈梯度状态,形成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组,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深化。例如,围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这一史实,就可以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化难为易,提出一连串问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何变化?”“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中国抗战形势有何影响?”这种分层次、构建思维“阶梯”的提问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疑难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四、创新方式,善于诱导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应变能力及其他作用,创新方式,善于诱导。可以从解题入手,也可以从中间开刀、奇峰突起,甚或从结尾开始,往前推进;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以书面形式;可以相对集中,也可以分散;可让个别学生作答,也可让全班同学议论纷纷;等等不一,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讲“商鞅变法”的内容时,如直接提问“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只会照书死答,无助于思维的发展和对知识的探索。教师可以把问题设计成“商鞅变法的每项内容废的是什么?立的又是什么?中国后代受它的影响有哪些?”这样通过创设疑难,把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让学生随着历史知识的展现,积极思考,经过一废一立的启发引导,不仅使学生彻底掌握了变法的内容,还加深了对变法性质和意义的理解。
五、注意情态,活跃气氛
教师要尽可能多站在学生的旁边和中间,而不是站在他们的对面,让学生自然地把教师当作对话、交流的伙伴。提问的语言应有亲切感、幽默感、激发性,注意避免习惯性的重复,尽量避免“对不对”“是不是”这类无效提问。要注意倾听,通过自己的表情,语气和手势,适时适度地鼓励学生,避免中途打断学生的回答,纠正补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老师可以这样激发学生:“你回答这个问题,没问题!”,多用“好”、“不错”、“可以”等语言,尽量不要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从而激励学生感奋起来,主动探求知识。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它具有一定的技巧和策略。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只要我们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讲求教学的提问艺术,就可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