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意象教学法,就是结合中职学生善于具象思维的审美习惯,在老师讲授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准确定位意象,总结诗歌内部有机组合为一体的形象和情感两类潜在信息,并深入分析意象的各个特征,将表层含义和内在意蕴相统一,并不断分析与之相关的意象或者意象群,从而达到对诗歌总体意境的把握和鉴赏。意象教学法的展开主要从四方面入手:
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引导学生收集意象,比如:“松”是傲霜斗雪的典范,也是挺拔坚贞的象征,“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与此相似的有“竹”和“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月”是思乡的象征,“床前明月光”(李白《静夜思》),“柳”是送别的象征“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无名氏《送别》),“流水”象征时间,多传达人生苦短“水流无限似侬愁”(唐·刘禹锡《竹枝词》),“猿猴”象征悲伤“风急天高猿啸哀”(唐·杜甫《登高》),“莲”与“怜”谐音,象征爱情“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等等。“鸟”意象在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并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现将笔者教学中的“鸟”归结如下:
因而,摆脱词句的束缚,积累丰富的意象,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其次,对意象进行系统归类,并分析其中隐含的诗意的可能性。中国诗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大致来说,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有动物意象,植物意象和自然意象三种。以动物意象中的“鸟”为例,通过长时间的文化沉淀,“鸟”意象大致有三种象征意义:1.具有自然性格的,安静和谐的鸟,也内化为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宁静幽寂的内心体验。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等等;2.孤独离群的鸟,也内化为诗人孤独苦闷与思乡的情思。如:“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战国·屈原《九章哀郢》);“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等等;3.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也寓意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惆怅。如:“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等等。因而,总结和归纳意象的特征有助于学生找到诗意的突入口,进而完成对诗歌的审美感知。
再次,引导学生在理解并熟悉诗人及其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完成对意象的初步运用。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下面一道题:
例:下面诗句中“鸟”的意象与其他最不相同的一个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四句的作者分别是唐朝的王维、孟浩然、常建和柳宗元。“王孟诗派”的山水田园诗中,“鸟”被赋予幽静和谐的自然性格,因而学生很容易把这种意象迁移到全诗中,甚至迁移到“王孟”诗歌的其他意象中,如“白云”、“明月”“清泉”“绿树”、“青山”等等,“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而常建的“鸟”意象飞鸣自乐,把当时佛教寺院的幽静环境和淡泊情志,生动鲜明地反映了出来,与“王孟”的“鸟”有异曲同工之妙;柳宗元的《江雪》是其被贬之后写的,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因而其中的“鸟”是诗人孤独愁苦的外化。所以,在知人论诗的基础上,理解“鸟”这一意象,以及与其他意象组合成的整体意境,有助于学生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最后,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充分利用多种音乐,多媒体画面,声像等教学手段,如在教受柳永的《雨霖铃》时,配上古筝乐和“晓风残月”的画面,不仅可以使学生融入进对意象的直观把握之中,也更有助于学生陶醉在诗意的整体氛围之中。
总之,新课标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真正的把课堂是赋予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具体到中职语文诗歌的教学中,则是要学生在知人论诗的基础上,从意象入手,把握意象之间的关联,形成审美的合力,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意境,完成诗歌的审美过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学生在对作者的性格、经历、诗歌风格包括写作背景有详细的掌握,在知人读诗的基础上反复吟诵,捕捉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品味意象中所寄予的感情,寻找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联,进而去理解诗歌的意境,只有这样,意象所体现的情感,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力才能被中职学生鉴赏出来。
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引导学生收集意象,比如:“松”是傲霜斗雪的典范,也是挺拔坚贞的象征,“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与此相似的有“竹”和“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月”是思乡的象征,“床前明月光”(李白《静夜思》),“柳”是送别的象征“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无名氏《送别》),“流水”象征时间,多传达人生苦短“水流无限似侬愁”(唐·刘禹锡《竹枝词》),“猿猴”象征悲伤“风急天高猿啸哀”(唐·杜甫《登高》),“莲”与“怜”谐音,象征爱情“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等等。“鸟”意象在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并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现将笔者教学中的“鸟”归结如下:
因而,摆脱词句的束缚,积累丰富的意象,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其次,对意象进行系统归类,并分析其中隐含的诗意的可能性。中国诗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具有传承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大致来说,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有动物意象,植物意象和自然意象三种。以动物意象中的“鸟”为例,通过长时间的文化沉淀,“鸟”意象大致有三种象征意义:1.具有自然性格的,安静和谐的鸟,也内化为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宁静幽寂的内心体验。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等等;2.孤独离群的鸟,也内化为诗人孤独苦闷与思乡的情思。如:“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战国·屈原《九章哀郢》);“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等等;3.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也寓意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惆怅。如:“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韦庄《台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等等。因而,总结和归纳意象的特征有助于学生找到诗意的突入口,进而完成对诗歌的审美感知。
再次,引导学生在理解并熟悉诗人及其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完成对意象的初步运用。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下面一道题:
例:下面诗句中“鸟”的意象与其他最不相同的一个是()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D.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四句的作者分别是唐朝的王维、孟浩然、常建和柳宗元。“王孟诗派”的山水田园诗中,“鸟”被赋予幽静和谐的自然性格,因而学生很容易把这种意象迁移到全诗中,甚至迁移到“王孟”诗歌的其他意象中,如“白云”、“明月”“清泉”“绿树”、“青山”等等,“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而常建的“鸟”意象飞鸣自乐,把当时佛教寺院的幽静环境和淡泊情志,生动鲜明地反映了出来,与“王孟”的“鸟”有异曲同工之妙;柳宗元的《江雪》是其被贬之后写的,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因而其中的“鸟”是诗人孤独愁苦的外化。所以,在知人论诗的基础上,理解“鸟”这一意象,以及与其他意象组合成的整体意境,有助于学生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最后,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充分利用多种音乐,多媒体画面,声像等教学手段,如在教受柳永的《雨霖铃》时,配上古筝乐和“晓风残月”的画面,不仅可以使学生融入进对意象的直观把握之中,也更有助于学生陶醉在诗意的整体氛围之中。
总之,新课标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真正的把课堂是赋予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具体到中职语文诗歌的教学中,则是要学生在知人论诗的基础上,从意象入手,把握意象之间的关联,形成审美的合力,在此基础上把握诗歌意境,完成诗歌的审美过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要求学生在对作者的性格、经历、诗歌风格包括写作背景有详细的掌握,在知人读诗的基础上反复吟诵,捕捉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品味意象中所寄予的感情,寻找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联,进而去理解诗歌的意境,只有这样,意象所体现的情感,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力才能被中职学生鉴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