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1983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和婴儿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其中对观察组注射乙肝疫苗;对照组不给予注射乙肝疫苗。1a后对婴儿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免疫阻断失败率为1.9%(1/52);对照组患者免疫阻断失败率为3.8%(2/52)。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此次研究后我们发现,对孕期妇女注射乙肝疫苗病不能提升婴儿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阻断效果,乙肝疫苗免疫阻断失败可能导致孕妇宫内产生感染。
  关键词: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早已成为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重大传染疾病。上世纪90年代,随着乙肝疫苗的大量使用,我国HBV表面抗原携带者已经从原来的10.1%下降至了6.2%。但是母婴传播依然是最为主要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因素。就从目前的局势上看,我国在对乙型肝炎病毒预防的措施上还并未统一措施,而预防效果也各不相同。本次研究将分析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乙肝疫苗接种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和婴儿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其中对观察组注射乙肝疫苗;对照组不给予注射乙肝疫苗。其中对照组年龄19-27岁,平均年龄(24.3±1.5)岁;观察组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6.3±1.8)岁。研究中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和年龄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中所有新生儿出生后24h全部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100IU,除此之外给予新生儿注射10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新生儿在1月-6月期间注射等剂量的第2针以及第3针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同时观察组孕妇给予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肌内注射3次,每次200IU,共600IU。对照组则不给予注射。
  1.3观察指标
  研究中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
  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免疫阻断失败率为1.9%(1/52);对照组患者免疫阻断失败率为3.8%(2/52)。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孕期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母婴传播影响
  3.讨论
   宫内、产时以及产后等阶段均有可能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相关资料曾表明,有近30%以上的乙型肝炎病毒患者是通过母婴进行传播的,同时有90%的婴儿可能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1]。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表面抗原孕妇所产新生儿接受了乙肝疫苗的注射,使得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几率有明显下降趋势。但是同样也有相关的文献指出,由于研究结果不同,所以传播率的波动范围也相对较大,相关报道称胎儿出现宫内感染的几率约为35%左右。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能够对乙型肝炎病毒颗粒起到中和效果,当乙型肝炎病毒在发生免疫作用前,能够给新生儿提供被动免疫,从而防止孕妇发生产后或产时感染,我们认为这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率下降有着直接关系;但这也进一步表明了宫内感染是导致孕妇免疫失败的根本原因,这和相关文献上报道的结果相似。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还发现,HBVe抗原为阳性的孕妇免疫阻断失败率相对较高,进而说明此类孕妇应当作为防止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主要对象。
   相关研究已经证实,孕妇HBV、DNA定量值若是越高,那么孕妇感染的几率可能也就越大。我们认为孕妇血清HBV、DNA为6logcopies/ml是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界点,这值得将来对其进一步研究[2]。
   有相关的资料曾经报道,针对于已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注射小剂量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能够进一步提升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之间传播的效果。就目前而言,我国已经有部分医疗机构将上述方法列为预防母婴传播的常规方法,但值得一提的是,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够完全治愈乙型肝炎病毒[3]。针对于肝移植手术患者,在术中对其注射10000IU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肝切除7d后注射大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达1a才可降低乙型肝炎的复发率。所以,对于患有乙型肝炎的孕妇而言,孕期见若是单纯接受小剂量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注射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是不可能的[4]。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对孕妇注射小剂量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不能提高表面抗原阳性和HBVe抗原阳性孕妇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应答效果[5]。我们认为,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注射只能对产后或分娩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进行一定的阻断作用,但是无法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在孕妇宫内的传播[6]。
   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在宫内感染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大量文献以及相关资料显示,孕妇分娩前或孕前采用抗乙型肝炎病毒疫苗进行治疗有可能能够阻断宫内传播途径。综上所述,观察组患者免疫阻断失败率为1.9%(1/52);对照组患者免疫阻断失败率为3.8%(2/52)。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认为,经过此次研究后我们发现,对孕期妇女注射乙肝疫苗病不能提升婴儿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阻断效果,乙肝疫苗免疫阻断失败可能导致孕妇宫内产生感染。
  参考文献:
  [1]薛璐.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高危因素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
  [2]杨少鹏,李静. HBsAg阳性孕妇乙型肝炎防治知识调查及乙型肝炎疫苗联合HBIG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5,10(3):183-185.
  [3]唐洁,许联红,陈洁,刘爱民,张静芳,胡娅莉,周乙华. 新生儿免疫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及传播易患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4,11(21):3427-3430.
  [4]黄美虹.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及阻断的相关因素探讨[D].福建医科大学,2014.13(2):145-148
  [5]于淑丽. 乙型肝炎免疫接种策略的评价[D].复旦大学,2013.
  [6]徐陈瑜,陈洁,温坚,陈廷美,毛旭琴,周乙华,胡娅莉. 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10(1):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7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的术前评估状况以及手术意愿,将其分为2组,即: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组(简称Ⅰ组)与双动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组(简称Ⅱ组),每组各39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早期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中毒引致的呼吸衰竭方面的临床实效性。方法:选择2013.10~2014.10于我院治疗的由急性中毒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4例。A组患者及时给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B组不给予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实效性。结果:A组治疗患者的好转率为94.12%,明显高于B组的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221
期刊
皮肤移植模型是一个监测T淋巴细胞反应快速和简便的方法,是探讨免疫排斥反应及鉴定近交系小鼠的基本方法之一,较其他器官移植更便于观察移植物的存活。根据移植皮片的来源不同,常用的小鼠皮肤移植方法有背-背法、耳-背法、尾-背法等[3]。不同的来源的皮肤有其不同的优缺点,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小鼠尾部来源皮片进行背部移植的方法。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昆明小鼠18只。8~1
期刊
随着人们对中草药认识的增加,社会上对中药以及中成药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之很多中成药都是非处方药(OTC),人们购买也十分方便,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用药现象。我院临床上中成药的用药比例在增加,药房中的中成药种类也在增加,就比如地黄丸类中成药,现在我院药房就有好几个种类。现就如何正确指导患者购买和合理使用地黄丸类中成药与大家进行探讨。  一、 地黄丸类中成药的种类、组成和功能主治   地黄丸类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防城港地区成年男性饮酒的频率及时长与慢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研究数据来自本课题组2009年9月至12月在防城港地区开展的男性健康调查,总共收集了4303个研究对象,通过制定严格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研究对象3181人。饮酒的频率界定为从未饮酒者、每周<1次、每周1-2次、每周3-4次和每天或几乎每天饮酒,饮酒时长为当前与开始饮酒的时间跨度。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评估采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追踪随访和健康教育,评价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与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社区所有382位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话随访和上门服务的方式,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对所有健康档案中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及陪护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讲座和定期检测血糖血压。结果:按糖尿病饮食要求合理安排饮食和进行持续时间>30 min的运动中,均为经常做到的患者最多,所占比例分别为77.0%和49.5%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腰麻-硬膜外腔联合阻滞对泌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00例泌外科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腰硬联合麻醉组)与对照组(全麻组),研究组采取腰麻-硬膜外腔联合阻滞,观察组行全麻术,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手术出血量、输液量、MMSE评分、低血压、低氧血症及认知功能障碍发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前、术后7d
期刊
摘要:从肺病继发感染的易感人群、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方面, 探讨正虚邪恋在肺病继发感染的认识与应用。  关键词:肺病继发感染、正虚邪恋、辨证论治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2010QL002A)  肺病是指在外感或内伤等因素影响下,造成肺脏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的一类病证。期临床表现多为咳嗽、咯痰、胸闷等与肺的功能失调相关的一些症状。诚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述:“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祛湿针法电针对ob小鼠瘦素影响规律。方法:将18只ob/ob小鼠随机分成3组:针刺组、假针刺组、肥胖对照组,以c57小鼠作为固定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电针治疗时电针穴位组取后三里、三阴交、中脘和关元穴。固定组、以及空白对照组、肥胖对照组不予以电针刺激,电针非穴位组选取斜肋部针刺。各组体重差及体重降低率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数方差分析。实验结束时,消毒小鼠眼球后,摘除
期刊
摘要:收治11例终末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选取经踝关节内侧入路、内踝及距骨截骨植骨法行踝关节融合,并“T”形钢板内固定.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融合成功,临床效果满意. 结果表明经踝关节内侧入路、内踝及距骨截骨植骨、钢板内固定行踝关节融合,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侧入路;内踝及距骨截骨;植骨;踝关节融合;  终末期创伤性踝关节炎可导致患者踝关节持续疼痛甚至静息痛,影响患者负重及行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