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linx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用导学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动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用化学实验架起学生思维的框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在实验中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化学联系生活来巩固学生的思维框架,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中有生活的内涵,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向准确的方向建立和发展。
  关键词:化学思维;导学案;实验;化学与生活
  每当学生进入高中,总是能听到学生或者家长说,初三的化学成绩特别好,高中的化学特别难,总是学不好,到底是为什么。其实,有必要深刻认识到初中与高中的区别。比方说,初中的时候,一节课教你和面,作业就是和面;一节课教你擀皮,作业就是擀皮;直到教会你包饺子,考试就考包饺子。高中,一节课教会你包饺子,作业是回家蒸包子;考试的时候,考的是烙馅饼。你要学会举一反三,找到不同和相同的规律[1]。这个形象地说明在高中,简单的记忆与模仿的学习方法不再适用,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的融会贯通才是学好化学的正确方法。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仅仅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强化化学思维能力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核心,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化学思维训练,也显得特别重要。
  一、用导学案打实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基础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教学是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是被教师牵着鼻子在走。而学生的思考也仅仅是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进行的被动思维,学生不会主动地翻阅课本,查找知识,在老师的指令下,思考问题。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需要编写导学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把课堂还给学生。导学案就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能够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做好预习,从课本上、资料书上查找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目的性更强,针对性更强地掌握即将学习的课程的重点。
  导学案的编写在于老师。多年来,老师习惯于把重难点写在教案上,以自己为中心,总强调让学生预习,但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除了泛泛地把课本看了一遍,能明白重点、难点在哪里吗?实际上,大部分的学生并没有能力很好地把握重难点,致使学生主次不分,甚至出现学生背教材的现象,不仅造成了学生精力的极大浪费,也影响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老师根据本校学生的水平、知识背景,编写导学案,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提醒学生重点应掌握的问题,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新课程从过分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关注学生如何学,强调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获取。由于学案导学的“导”是一种以学案为中介的间接指导,不同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的应变的现场指导,这就增加了指导的难度。教师要在认真分析学生自学中可能存的问题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学法指导。学法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思维模式,举一反三。例如,学习了钠金属的性质、钠的氧化物的性质、钠盐的氧化物的性质等知识点后,根据钠的导学案,学生同样可以找出镁金属的性质的学习方法,重难点在哪里,不同点在哪里,这些都可以让学生掌握一类知识的学习方法。
  导学案中的课后巩固练习、能力训练是学案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设置适量的习题,通过解题巩固知识,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题目设置要分层次,既关注大多数的同时,又照顾优差生的学习需求。导学案中的归纳总结环节,很多老师和学生往往很容易忽视,但这恰恰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归纳小结对一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构建所学内容的内在组织关系,通過知识的结构化促进知识的内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小结基本是由老师完成,由于缺少学生的主动加工过程,往往变成学生的记忆负担,加之临近下课,匆匆完成,效果一般不怎么好。在学案中设计归纳小结活动,引导学生对自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可以有效改变这种状况。[2]
  二、用课堂化学实验架起学生化学思维的框架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是人们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化学学科发展经历宏观水平和微观水平,化学符号是全世界通用的化学符号,从古代开始,人类用火煮食、冶炼金属、制作陶瓷就是从宏观的世界来认识化学,化学宏观-微观-化学符号就是教学成为化学教育领域中非常有影响力的手段。因此,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如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老师演示实验,能直接看到颜色、物质状态等变化,具有鲜明性、生动性和真实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加强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动手搭建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就像在搭建房子的框架,在一步一步地构建脑海里的思维模型,每一次的动手操作,都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学家带安邦教授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教育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高中的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数据枯燥,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来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通过搭建仪器装置来增加学习化学的趣味性,这是所有的学生都非常乐意见到的场景。如高中的钠与水的反应实验,学生通过“浮、游、熔、响、红”的现象来建立起钠金属性质的框架,学生对于金属能与水反应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同时在学习以及亲自操作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掌握实验操作原则,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推动化学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另外,化学实验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在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和演示中,实验现象有时候不能按照课本描述的现象完全呈现出来,有可能是学生操作引起、化学药品引起等原因。这其实是另外一种培养化学思维的方法,这个能激发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去寻找原因。此外,还能够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进行灵活性训练,使其能够综合地进行化学知识以及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运用和发挥,培养和挖掘其进行化学问题了解以及解决的能力和水平。化学演示实验方案设计需要学生在掌握假设、观察、测定等综合性的方法手段,并且具备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   三、用生活中的化学巩固化学思维运用的能力
  曾经在听课的时候与一名高级老师交流,学生对于物质合成、化工流程的题目感觉非常陌生,无从下手,丝毫体现不出化学的思维能力。这名老师提出,学校每年搞这么多的课外实践活动,为什么不利用课外实践活动让理科生去参观本地区的啤酒厂、钢铁厂、食品加工厂、日用品生产企业等这些与化学息息相关的地方,这一言惊醒梦中人。从课本中学习化学知识,更应该从生活中学习化学,才能建立起化学的运用思维模式,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与自己的衣、食、住、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新的知識和技能,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化学思维就能逐步建立,从而实现质的飞跃。
  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把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结合起来,给化学知识赋予生动的内容和形象,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到新的知识。如讲解乙醇时,可以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明乙醇的挥发性;可以用喝酒能使人脸红来说明乙醇能被氧化成乙醛;可以用警察叔叔常常用含重铬酸钾的仪器来检查司机是否酒驾来说明乙醇的还原性,能被强氧化性物质氧化;可以用打点滴时总是用医用酒精来擦拭消毒来说明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利用生活中的化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化学的思维模式,把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离不开化学”。从而把那种死记硬背被动的学习方法改为积极主动,在应用中记忆、巩固知识的方法,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3]
  化学给我们生活带来光彩和文明,将世界装扮得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生活处处有化学,样样离不开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化学的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下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的新理念。学生建立起化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思维,才能迸发出更多的新颖理念,从而学好化学。
  总的来说,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用导学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主动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用化学实验架起学生思维的框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在实验中学会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化学联系生活来巩固学生的思维框架,理解生活中有化学,化学中有生活的内涵,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模式有着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凤杰.浅谈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郑成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导学案的设计.
  [3]周莉.生活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则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我们在运用方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并加深了对我们本族文化的认识,同时又促进了我们方言文化的发展。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有些方言受到更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呈现了逐渐式微的态势。本文以德州的方言为中心点,探讨方言与文化以及当今社会的关系。  关键词:德州;方言;地域文化;方言变化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  德州位于东经115°45’—117°24’与北纬3
期刊
摘 要:为了更好适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我国教育部更加注重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我国文科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专业,其教学工作也向这一目标不断发展。在本文的研究中,作者通过详细分析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目标,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高效途径。  关键字: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技能培养;措施  引言:  展望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不管
期刊
摘 要:无论从经济发展角度,还是从政治、文化角度,往往都离不开合作共赢的理念。因此可以看出合作的重用性,并且初中物理又属于一门充满未知、奥妙的课程,需要学生学会运用合作的技巧探索真理。对此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明确合作学习与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概念;注重合作学习理念的强化程度,让合作共赢融入课程教学当中;总结出如何实现理念与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措施与途径,从而实现教学的最终目标,推动物理教学质量水
期刊
摘 要:以幼兒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生成主题活动,投放区域游戏材料,与幼儿共同创设教育环境,渗透关爱情感教育。放手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自由选择材料、自由选择同伴,理解和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让幼儿体验被爱与施爱的美好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教材。”教师应利用随手拈来的材料进行区域环境创设,和孩子们一起打造一个自然美的世界。活动过程中,教师观察、理解和追随幼儿
期刊
摘 要:在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这是未来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对课程语言进行开发可以改变以往“千人一面”的学习弊端,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语文语言学习的需求。在高中时期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很强的,不同的地区都有自身的教育资源和独特性的语言学校。这样就使得课本课程得到良好的发展,学校的教学特色也将更加鲜明。在此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样将对学生课程发展的质量和效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现阶段的课堂教学需要,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基于此,本文将从“转换师生角色,激发热情”“巧设教学情境,加深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角色;情境;生活  众所周知,数学这门学科相比较于其它学科来看,其知识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复杂性,学
期刊
摘 要:俗话说,咸香淡无味。咸是菜肴的主味,可见盐在烹调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在烹调过程中如何食用盐,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菜肴以味道为核心,以养生为目的。菜肴的味道如何,除了原料本身因素外,再就是取决于烹调时所投放的调味品,尤其是盐的使用量。  关键词:烹调;菜肴;用盐  盐又叫食盐、盐巴,是海水或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物,无色或白色。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约占99.9%,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钾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传统文化教学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音乐,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用音乐表达历史文化和情绪情感,以此让学生产生共鸣。与此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通过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审美,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以便学生可以进行全面的发展,并在音乐里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高中音乐;传统文化;策略分析  引言:  在高中的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发增多。小学美术是青少年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不仅能够提升艺术素养,同时能够积极促进创新以及与创新能力的形成。美术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色彩感知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素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小学美术;色彩感;方法与路径  引言:  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进行,小学的美术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实施标准。主要要求教师需要通过多样性的教学
期刊
摘 要:初中体育学科是一门较为重要的科目,肩负着强健学生体魄、塑造学生坚毅品格的任务,初中体育教师要认识到体育课堂教学的价值所在,积极地分析制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持续提升的不利因素,进一步破解这些瓶颈环节,从而构建高水平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真正地助力初中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培养,本文将结合笔者历年来的体育教学经验总结和积累,就初中体育有效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