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发展与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现阶段的课堂教学需要,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呢?基于此,本文将从“转换师生角色,激发热情”“巧设教学情境,加深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角色;情境;生活
众所周知,数学这门学科相比较于其它学科来看,其知识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该知识时往往会很容易因其难而产生厌学的心理现象,若教师仍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的话,不但会致使课堂教学过程枯燥无趣,严重扼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导致学生的叛逆及厌学心理“日甚一日”。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想改变上述现状,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爱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方法,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及心理特征展开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课堂教学实效,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与自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转换师生角色,激发热情
毋庸置疑,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基本前提。另外,《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学习,以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及目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主体,应积极采取转换师生角色的教学手段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进而使学生在兴趣的主导更加快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提高其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这一课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会向学生一些具有三角形形象的建筑外观图片(课前老师准备),即:“古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卢浮宫等”,以此来给予学生视觉上一定的冲击力,激发其求学欲望;然后,我会根据这些图片提问学生:“从这些建筑外观上你可以得到哪些几何图形?什么叫做三角形呢?”接着,我会将学生分为若干个探究学习小组,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学本节知识,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会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为学生排忧解答;最后,待学生自学结束后,我会让每个小组学生各选出一名代表以“小老师”的角色上台试讲,此时,我也会以扮演“学生”身份在讲台下认真听讲,并适当地向学生(小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样一来,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巧设教学情境,加深理解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以来一种高效且实效的教学方法,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通过创造一种富有情绪色彩且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既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使学生在此情境中切身感受和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及重要价值。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来创设有效的媒体情境,将教学内容或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以图文并茂、声色具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有效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个更为深刻且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时,为了能够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会通过创设有效的媒体情境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及目标。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宇宙中星球运动的情境”,并提问学生:“视频中星球的运动现象属于旋转现象吗?什么是旋转?”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作用;然后,我再利用课前精心制作的PPT课件为学生讲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在讲解图形旋转的定义这一知识点时,我会利用PPT课件中的网站链接让学生观看图形旋转的动态演示,进而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图形旋转定义。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将生活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另外,数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活动。而开展数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師要以生活为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知的生活有机结合,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进而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发现数学问题,积极探索数学规律,体会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其学习致用能力。例如,在布置“可能还是确定”这一课内容的课堂作业时,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随机事件的趣味,形成研究问题的兴趣。我会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自身生活爱好做一个实验:我兜里有三块不同口味的糖,那我掏出每块糖的可能性是否相同呢?学生根据之前红黄球的实验能得出可能性相同的结果,接着我再加深实验难度,旨在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思考:糖的种类不变,如果我的左边衣服兜里是三块,右边衣服兜里也是三块,那么我掏出两块相同口味的糖的可能性还是相等的吗?进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体会各种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并非一日之功,更不能纸上谈兵,要从实际行动着手,从一节课开始,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针对初中生群体,教学策略的选择也要刚柔并济,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因此,教师要担任起教育的重担,仍需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洪梅.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03.
[2]丁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28-129.
关键词:初中数学;角色;情境;生活
众所周知,数学这门学科相比较于其它学科来看,其知识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复杂性,学生在学习该知识时往往会很容易因其难而产生厌学的心理现象,若教师仍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的话,不但会致使课堂教学过程枯燥无趣,严重扼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导致学生的叛逆及厌学心理“日甚一日”。因此,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要想改变上述现状,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爱学数学,教师必须要转变自身传统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方法,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发展特点及心理特征展开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课堂教学实效,从而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与自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一、转换师生角色,激发热情
毋庸置疑,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基本前提。另外,《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积极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展开学习,以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及目标。”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主体,应积极采取转换师生角色的教学手段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进而使学生在兴趣的主导更加快乐、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提高其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这一课时,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我会向学生一些具有三角形形象的建筑外观图片(课前老师准备),即:“古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卢浮宫等”,以此来给予学生视觉上一定的冲击力,激发其求学欲望;然后,我会根据这些图片提问学生:“从这些建筑外观上你可以得到哪些几何图形?什么叫做三角形呢?”接着,我会将学生分为若干个探究学习小组,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学本节知识,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我会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为学生排忧解答;最后,待学生自学结束后,我会让每个小组学生各选出一名代表以“小老师”的角色上台试讲,此时,我也会以扮演“学生”身份在讲台下认真听讲,并适当地向学生(小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样一来,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巧设教学情境,加深理解
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以来一种高效且实效的教学方法,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通过创造一种富有情绪色彩且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既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使学生在此情境中切身感受和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所带来的乐趣及重要价值。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来创设有效的媒体情境,将教学内容或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以图文并茂、声色具备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有效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个更为深刻且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时,为了能够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我会通过创设有效的媒体情境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及目标。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宇宙中星球运动的情境”,并提问学生:“视频中星球的运动现象属于旋转现象吗?什么是旋转?”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作用;然后,我再利用课前精心制作的PPT课件为学生讲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在讲解图形旋转的定义这一知识点时,我会利用PPT课件中的网站链接让学生观看图形旋转的动态演示,进而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图形旋转定义。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将生活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证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另外,数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离不开一定的数学活动。而开展数学活动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对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師要以生活为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熟知的生活有机结合,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进而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发现数学问题,积极探索数学规律,体会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其学习致用能力。例如,在布置“可能还是确定”这一课内容的课堂作业时,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随机事件的趣味,形成研究问题的兴趣。我会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自身生活爱好做一个实验:我兜里有三块不同口味的糖,那我掏出每块糖的可能性是否相同呢?学生根据之前红黄球的实验能得出可能性相同的结果,接着我再加深实验难度,旨在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思考:糖的种类不变,如果我的左边衣服兜里是三块,右边衣服兜里也是三块,那么我掏出两块相同口味的糖的可能性还是相等的吗?进而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体会各种事件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并非一日之功,更不能纸上谈兵,要从实际行动着手,从一节课开始,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针对初中生群体,教学策略的选择也要刚柔并济,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因此,教师要担任起教育的重担,仍需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洪梅.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03.
[2]丁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