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示例谈课教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li1989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节好的、漂亮的、精彩的课堂教学,都可以从执教者轻松、愉悦的感觉中和学生们兴奋、欢悦的情绪中,甚至是学生们闪烁灵光的眼睛中,真实直观地感觉出来,而他们也从自我实现的满足过程中,才能获得这种体验的愉悦。
  举一课堂教学纪实(西师大版一年级第一册《比一比》节录)
  图一:太阳大,地球少。
  认知“太、阳、大、地、小”,需识记五个字。(过程略)
  理解“太阳大,地球小”。因为图示虽然很直观,看似容易,但实际上给学生的感觉认知是抽象生硬的,形成的思维是静止的。所以:
  教师:现在我就是“地球”,讲台桌就好比“太阳”。
  教师活动:绕课桌慢慢自转,自转一圈后问:
  地球自转一圈是多少时间?
  生答:一天。
  教师接着又转一圈,再转一圈-------绕讲台桌转一周后,(这时的教室极其安静,学生一个个目不转睛的看着)问:
  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多长时间?
  学生纷纷活跃举手争答:“365天”、“一年”。
  师: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可围绕太阳转一圈得365天,得一年,你觉得谁大谁小呢?(用用时长短、多少造成“通感”引起“直觉”)
  生:(异口同声)太阳大,地球小。
  师:地球和太阳比它小,那么和月亮比,谁大谁小呢?
  生:地球大,月亮小。
  师:那么“大”和“小”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生:不是。
  教师结语:对,是相对的。
  图二:一本字典和四空散跃着的字母、汉字。(直观疑惑:十几个散乱的字母、汉字、一本字典,谁多谁少?)
  师:图中有汉字七个,字母四个,字典一本。多少好像是“汉字多,字母少”。但真正的原因是:字母中,声母只有21个,韵母24个,生成音节416个。而一本小小的新华字典就收录汉字一万多个。中华字海收集汉字八万多个。这样一比,学生才真正知道汉字多,字母少。
  当让学生说一句话,用上“多、少”时,学生卡壳,一时不知道怎么说。
  师:(就地取材、启发)在咱们班里找找?
  生:(学生忽然明白,踊跃举手发言)学生多,老师少。
  (联发)课桌多,讲台桌少。
  男生多,女生少。
  (又一次卡壳,老师指指红旗栏,学生稍事迟疑)
  我们班爱学习的学生多,不爱学习的少。
  按时交作业的学生多,不按时交作业的同学特别少。
  ……
  最后,竟有同学说道:我们班好看的女生多,不好看的少。
  (师说:我们班的女生都很漂亮啊!生笑)
  教师对此环节活动作结,指向“相比的”、“相对的”。
  “高、矮”“长、短”教学相同。
  这样的一节课上下来,执教者课后很愉悦,回办公室后的情绪引人发问:“有什么喜事?”“课上得舒坦!”没什么出奇的呀?大家会这么疑惑。问题就在这!不出奇,但直捷、平实、明快、实效,更在于契合着理论的节点。
  通过这样的教学体验,并在课后不断的沉淀和反思中,我总结出了课堂教学诸要点:
  1.度、量、序
  反观本课教学内容,课后练习要求很明确,10个识记的生字,会写四个字。观察四幅插图,明白了解“大、小;多、少;高、矮;长、短”四组相对的字词,会联想外围事物用“大小、多少、高矮、长短”说话。课堂容量不算大。可度的把握是教学的要点,也是难点。这是一项思维深刻度的培养教学。四个层次:一层是:“感知。”四幅图四组相对意义的词语。教师指导学生看清明白图中物体,切合上下面的话即可。也算完成教学内容。二层是:不同事物的“比”。第一幅是“体积比”、第二幅是“数量比”、第三幅和第四幅是“长度比”。学生知道不同事物都是可以通过相比区分差异的。三层是:四幅图的选择。从不同事物比指向一个核心-----“相比”,这是一个认知事物的基本方法,是一个思维方法的教学。四层是:这四幅图选择的画面,形成一个隐性问题:“交叉相比”。认知两点:1.不同类事物间是不可比的。譬如:不能说“太阳大,手指小”“手指高,足趾矮”。2.“相比”的理解。“前相”是“相互”,是认知条件;“比”是“比较”,是认知方法。执教者把“度”把握在前三层面,这对一年级的新生认知程度是合适的,难度可以攻克。如再向第四层深入,就会徒增麻烦,严重影响教学进程。
  序的处理上,执教者遵循了教材内容序的安排,进行教学,没有另加枝节,所以教学的线条清晰明快,更重要的是,遵循了学生认知规律的序,对教学对象、教材内容和教学程度的把握上,进行感知、认知、理解、应用的知能培养向应用技能的转化、生成,符合儿童心理需求和思维发展方向。同时这方面的展示,很吻合“方法论”的旨要。
  2.师、生、材
  执教者遵循“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知识和思维的载体和桥梁”的学习原则。讲得少,练得多;导播多,不替代。这些,在教学实况中可以见到,也是执教者课后情绪自我良好的原因之一。
  另外不可忽略的是,作为执教者能力水平的表现 ,引导方法随机应变。例如:例示当中的学习情境设置,随地取材,向身边生活索取表述材料等引导手段,是值得大力肯定的。
  课堂学习气氛的浓烈,学习环节的衔接灵动,教学“活”在学生课堂思维上,时间把握、进度程度、广度的节制,做得恰如其分也是这节课的特色所现。
  通过以上课例证实,课堂教学是诸因素的综合体现。糅合一团,浑然天成,是功法所致、内力浑厚所支、外在艺术的绽放。这一些都存在而展示,才是好课,值得自豪的课。从上所析,一节课虽短小,但要求简练,像做一件工程,展示各要件的精致构合;像艺术品一样,产生美好的感受,它合乎“工程论”的追求目的,我想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执教者今后都要努力实现的目标!
其他文献
体验,是指亲身经历以认识周围的事物。现在教育界强调“体验式学习”,是指学习者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在亲身经历的学习与探究活动中获得情绪感受,融入自身的经验之中,并对原有经验发生影响,是影响学习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活动。  儿童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主动地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当孩子们在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时,课堂才是充满活力的。因此,教学不是简单地给予,教学更重要
期刊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为适应新时代、新目标的要求,真正落实素质教育,使学习成为学生一生的支柱,全国上下掀起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我校也曾经轰轰烈烈的实行了一阵课改,但只是流于形式,只注重了课堂气氛的活跃性,而没有从实际内容上去挖掘,因此逐渐的也就停止了。各学科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上。只有我在默默地坚持着,在深深地理解着新课改的精神。  1.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盲目,无目的性。  在我们历史教学
期刊
写作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大纲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有人认为通过视觉学习比通过听觉学习容易。不仅如此,通过听、说、读、写多种途径学习一个语言结构项目,比用单一的途径学习容易,而且保持记忆的时间也更长。写的能力要在读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写的训练能促进听、说、读能力的发展。它还可以和听、说、读
期刊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的不断重视,素质教育之花在全国各地犹如雨后春笋开放。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家又不遗余力地在全国深入地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可以说,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通过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经历来看,我认为只有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
期刊
语文是生动、有趣的学科,相比其它学科,容易被学生接受。然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往往很难正常进行。因此,要想把语文教学搞好,指导好学生作文写作尤为重要。大多数初中学生作文写作水平不是太高,农村的学生作文水平普遍偏低,作文课堂上往往出现“作文综合症”:1.对写作没有兴趣;2.没有东西可写;3.不知道如何写;4.写作随意,为作文而作文。这些现象在初中学生中普遍存在,我们该如何避免这
期刊
无论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新一轮的课堂改革,向四十五分钟课堂要效益,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任何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都要落实在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堂上,体现在教师观念、教学方法的改变上,体现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上。  经过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英语课堂教学是否成功、是否高效,与学生对这堂课的“感觉”有关,如果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表现活跃,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乐于去参与课
期刊
高考作文每年必有,但作文题目都有所不同,探索每年高考作文题目,终会找到一些规律,从内容到形式,高考作文都有一定的规律。  一、高考作文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1949年以前,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把吃、穿、住等几个方面放为重点。因为国家还未解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极其低下,当时的人们能解决温饱问题是一个重大问题。我们来看一下1949年以前的高考作文题目《我理想中的屋子造法》、《现在社会上最流行的帽类》、《我喜
期刊
一、集体备课的形势和意义  本学年,学校在教学工作要点中提出:努力搞好教研活动,狠抓课堂教学质量,以搞好集体备课为突破口。  实际上,物理教师的集体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物理教师群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形势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呼唤着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教师专业化成长呼唤着备课形式的更新。加强集体备课是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开发潜能,生成智慧,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
期刊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的教学模式在改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在我们的课堂上已经在尝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我们也努力在实现,那么在实现这一改革中,作为在学生进行参与、交流、合作时的思想载体——语言就变得更加重要。现代心理学、教育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层次连贯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
期刊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摒弃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的思想,重在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乐学态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施教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只有准确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才能保证教师在教学行为上体现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精神。这是教师应该树立的“三位一体”教学观。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