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铸就的海市蜃楼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o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初,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轮终于出海了。时任该轮值班轮机长、交船副大队长、总轮机长等职的陈信隆万分高兴,晶莹的眼泪洒落到蔚蓝的大海中:“铸造巨轮,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终于实现了!苏联人讥笑的“中国再过50年,也没有能力制造出万吨远洋轮”的蔑视笑话被打破了!他扬眉吐气,开怀大笑。此刻,他的心潮象巨轮后面的海浪在汹涌澎湃!这位站在船头,极目天际的年轻人,是喝明江水长大的壮家儿子。
  
  徒步求学
  
  1925年1明,陈信隆出生在广西宁明县海渊镇海渊街。海渊街地处明江河谷,明江河流过他家的背后。他小时很顽皮,喜欢爬上木头船,跳入水中取乐。母亲为了引导他读书,对陈信隆说:“不要天天去耍水,要好好念书,将来长大了,有了工作,带妈妈到外面享福。”“怎样去?”“坐船去!”“坐什么船?”“坐大船,大得船头杀猪,船尾听不到。”船的概念在陈信隆那幼稚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陈信隆资质聪颖,加上学习勤奋,1941年明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为了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他—b要到南宁念高中。当他得知南宁会考的日期时,离会考只有两天了。宁明地处桂西边远山区,距南宁180多公里,当时交通闭塞,没有车辆可乘。他步行两天,赶到考场时,考生已满额,没有多余的台凳。老师看到他大汗淋漓,两脚起泡的模样,被他的求学精神所感动,破例让他坐在地上考试。功夫不负有,从,他考上了。在南宁念高中时,他看了许多有关造船的书籍,进一步认识到英国、日本等岛国之所以强盛,是依靠船舶来强国的,他下定了为祖国的强盛而造船的决心。1945年7月高中毕业,他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专业。在大学里他刻苦钻研造船科学,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清末北洋水师将领萨镇冰的奖学金(民国期间,耄耋老人萨镇冰闲居在家,他对船舶事业情有独钟,把自己的部分积蓄设置奖学金,奖给国内攻读航海和造船工程的优秀学生)。
  
  技术小子
  
  1949年,陈信隆大学毕业,正好上海解放。陈信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作战。1950年是新中国的建国开始,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在筹建之中。根据陈信隆的学习专业,组织上把他安排到当时全国最大的大连造船厂工作。当时的大连造船厂是中苏合营企业,“苏联是老大哥”,从技术工艺到经营管理,全是苏联专家说了算。高傲的苏联人看不起中国人,对陈信隆等技术员不屑一顾,但有志气的陈信隆以信心和毅力,解决于—个又一个的技术难题,让对方心服口服,刮目相看。如为了给大连造船厂承修的苏联“马雅可夫斯基”号船一台缸体锈坏的发动机时,厂里已经浇铸了12个缸体,由于不合格,通通作废。刚刚加工好的第13个,却发现进排气口错位10多毫米,报废单上又要多添一个废品。陈信隆不服气,经过认真计算,他认为这个缸体是可用的,并以自己的计算结果,说服了验删币和修货主,使船得到顺利安装,按时交付。然而交船时换了缸体的柴油机却冒出了黑烟。顿时,包括苏方总工艺师阿什门在内的人都指责陈信隆,形成了群攻之势。可陈信隆坚信自己没有错,他与另两位苏联专家—起查阅了大量的技术资料,经过反复计算和验证,终于发现冒黑烟的原因是有害空间调得过小,改正后一切正常,按时完成了此次修船任务;又有一次承修苏联“巴尔哈什”号船,大连造船厂对该船进行了恢复性大修。修完后该船第一次驶到海参崴,主机便严重拉缸。为此,苏联海运部及远东轮船公司发来了由总工程师签字的要求赔偿30万元的信函,认为大连造船厂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好。大连造船厂总经理要陈信隆写一个例行分附艮告给本厂财务部门,办理赔偿该船事宜。接受任务后,陈信隆到该船认真反复地核查分析,发现缸套、涨圈材料等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该船全部锅炉换新,由饱和蒸汽改为过热蒸汽,造成拉缸,而这种设计正是来自苏联,因此赔偿理由不成立。陈信隆的那份分析报告令苏联海运部不得不收回了赔偿要求。
  陈信隆出众的才华和过人的勇气,令苏联专家肃然起敬。陈信隆在中国人中不算矮小,但在高大的苏联人面前,仍是个矮小子,因此苏联专家称其为“技术小子”,其意是一把技术小尖刀。陈信隆的突出表现也引起起船厂领导的关注。不久,他被选送到苏联深造。在苏联学习期间,他不但努力学习造船技术,还努力学习俄语,使俄语水平达到能够翻译的程度。回厂后,他发现厂里不少工艺者呒技术指标,如修船所用的材料、安装间隙、质量要求以及轴系安装等都没有明确的指标,工作时只是听苏联专家的,或与船长大副协商了算。因此,经常存在各种不同意见,出现扯皮、返工等现象,造成材料、时间等各种浪费。他到苏联学习时,看到苏联国内出版的《修船厂机械车间工艺手册》和《船舶轴系找正安装计算法》两本书中有工艺要求标准,便托人购买了这两本书,利用业余时间将这两本书翻译出版,从而结束了船厂无工艺标准可依的混乱局面,也提高了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直到现在,有许多修船厂还继续使用这两本书。
  50年代末,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截留了新技术资料,所提供的设备也多半是质量不合格的次品。苏联人站在一边讥笑,说中国人在50年内也没有能力自己制造出万吨远洋轮。对此,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顶住了要挟和压力,周恩来作了批示:“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近年内制造出由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万吨远洋轮来。”于是,制造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轮的任务就落在大连造船厂的身上。陈信隆在大学学的是造船专业,又到过苏联学习,且在进厂几年来的修补船舶中显示出了才华,自然成了制造万吨远洋轮的主要技术骨干。他担任了船厂万吨洋轮制造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兼技术攻关小组组长。在攻关小组中,按分工他负责自动控不稳、主减速齿轮出现麻点、造水机造水困难、冷凝系统水击、滑油压降保护不灵、锅炉烧炭、锅炉过热器泄漏等数十项技术设计和制造。他带领攻关小组人员,经历了设讯绘图、模型、试制、监制、制造等多个阶段的研制工作,广泛查阅资料,完成子—道又—道工序。每当遇到技术难题,他便仔细回忆在苏联进行实验时的每一项技术细节,解决一个又广个难题。他们真是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奋战了5年之久。如果心血有形,那这艘万吨远洋轮一定装载不下!天道酬勤,他们的努力终于结出了硕果。1963年初,我国自行制造,长150多米,高24米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轮——“跃进号”终于出海了,它劈波斩浪于世人面前。时任值班轮机长,船副大队长、总轮机长等职的陈信隆,以大连造船厂第一保证工程师的身份,随船航行半年,帮助船员掌握操作技术和船只管理。
  
  壮心不已
  
  1965年,陈信隆步入青壮年,正是可挑大梁之时。他有—个梦:让世界每一段海域,每一个港口,每一条航道,都有中国自己制造的船舶!但“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他的梦想随之烟消云散。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之后,各地对知识分子落实了政策,陈信隆才得以回厂当技术员,技术上仍唱主角。回厂第一天就看到,有4艘承修的大仓口万吨轮因主机拉缸而交不了船,在厂里停泊。当时主持船厂工作的军代表不懂技术,照葫芦画瓢,决定用不合规格的德国制造的柴油机装进去。这种做法不符合科学,陈信隆坚决反对,据理力争,但军代表毫不理会,下令开工。陈信隆那股只月蝌学和事实的劲儿又给激出来了。他到处奔走呼号,并恳求具体施工人员暂缓开工。最后,他的意见得到了交通部专家的肯定,造船厂才把这项改革任务交给陈信隆去完成。通过大量参阅外国技术资料以及反复实船试验,陈信隆找出了主机拉缸的原因及对策,写出了分析报告和解决建议,得到了专家们的赞同和肯定。厂里采用陈信隆的建议,迅速解决了问题,泡了两年之久的4艘万吨轮顺利通过了验收交付。
  1979年,我国要在南太平洋发射导弹卫星试验,落弹点回收卫星的打捞船由上海江南造船厂建造,主机则由大连造船厂提供。该船在交船时因质量问题过不了关,大件机件必须全部更换,主机仍由大连造船厂负责。当时国内库存的相应进口机只有右机型—种,打捞船用双机,必须有一台为左机型,重新订购夕嘀又说没有库存,难以按时交货,为保证导弹按时发射,只能用厂里库存的右机自己改装。这种做法尚无先例,时间紧任务重,船厂领导要陈信隆负责改装。陈信隆迎难而上,带领各方面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在庆祝导弹发躬成功时,国家对大连造船厂能按时完成此项任务给予了特别嘉奖。
  技术是无国界的,10年动乱结束后,陈信隆多次受国家指派,作为技术领队,组团到欧洲的意大利等国进行造船工业考察。在那里,他为我国造船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收集了大量技术资料。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随团访问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逢上该国要建一座世界一流的体育馆,在设计上实行招标。陈信隆设计出精巧的活动看台,一举中标,为该国设计了—座体育馆,得到该国人民的赞誉。90年代末,他设计船用高级卫生间单元,德国一家公司看到样品后,立刻表示要跟我国合作批量生产。
  当陈信隆在车间里攻克子—个又一个难题,在船台上送走子—艘又一艘远洋巨轮时,他的脸上爬上了无数饱经风霜的皱纹,他已经离休了,但他喜爱造船的雄心仍在。为了把自己学到的造船知识传授给后代,他凭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过硬的几门外语,编写了《钢材表面处理》、《中日英俄舰船图解词汇》等十多部著作。其中《中日英俄舰船图解词汇》一书,获得辽宁机械委1989年科技进步三等奖。此外他还人闲心不闲,提建议和提供市场信息,使厂里积压多年的8台柴油机发挥了作用,使船厂获益数百万元。他有求必应,大连市郊乡镇企业经营拆船工业,请他去解决技术难题,付给数万元报酬,他上交船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培养新一代技术人员的活动经费。他高瞻远瞩,向国家提建议,到沿海国家兴办船厂后来意见得到了采纳,国家组织专家团到外国考察。最近,他随团到越南西贡,考察定点办厂事宜,为我国造船工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再做贡献。
其他文献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字友三、友山,1899年11月24日诞生于湖北省浠水县巴河镇一个书香门第。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史学者、民主战士。其诗集《红烛》与《死水》,在“五四”以后的中国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闻一多愤怒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作“最后一次讲演”,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以身殉难,年仅48岁。  1949年8月,毛泽东写道:“闻一多
期刊
最近,在“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榜上有名。今年87岁的黄旭华院士,在默默奋斗了近半个世纪后,首次进入公众视野。  他的事迹感动了中国,在中华大地上口口相传。  在战乱中成长  黄旭华,我国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原籍广东省揭东县玉湖镇新寮村。1926年3月,黄旭华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少年时期曾在聿怀中学读书,母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8年抗战时
期刊
李振亚是我军解放战争中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时任琼崖纵队第一副司令员。李振亚16岁投军,41岁牺牲,一生身经百战,参加过百色起义、龙州起义,中央苏区红军第二、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突破湘江、乌江,四渡赤水,攻占娄山关,抢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著名战役;1936年10月随西路军西渡黄河,在英勇悲壮的西征中率部一路拼杀,与强敌殊死战斗,弹尽粮绝被俘后逃脱;抗日战争中,随叶剑英到南岳
期刊
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许多军史爱好者能如数家珍地聊起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的军旅辉煌,但对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张际春,这位“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我党我军最早的政治工作领导干部之一,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在毛主席、党中央领导下,为创建和加强我军政治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开国上将宋任穷语)的“第二野战军第三号人物”,许多人则不太了解。  “在毛主席的亲自引导
期刊
时光倏忽,岁月无情,世事沧桑,人生多故,我的生命年轮已推上81级。  耄耋之年,回首往事,大半依稀,惟独八年抗战,国恨家仇,刻骨铭心。  八年抗战期间,我生活在苏浙皖三省三角地带的自由区里,目睹过日寇的暴虐兽行,亲眼看到我军的浴血抗战,经历了家破人亡,颠沛流离。    父亲险遭日寇杀害    事情得从头说起。  我1925年出生在江苏宜兴。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燃起了抗战烽火,但对宜兴触动并
期刊
编者按:韦瑞霖先生是我区一位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一生艰苦奋斗,爱国为民。解放前曾任桂林市市长等职。解放后参加土改,参加民革。历任广西省人委参事室参事兼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广西分会副秘书长;民革广西区委会副主委、主委;广西人大常委会委员;广西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副主席等职。今年是他百年诞辰纪念,特此刊发他的小女韦玉宁、长外孙女韦隽群撰写的缅怀文章《甘持耿洁独精神》,以资怀念。  农家出身,辞教从戎  
期刊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恍如弹指一挥间,如今放眼壮乡旧貌变新颜的景象,一个曾经在“白色恐怖”下英勇奋战的光辉形象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就是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广西城工委书记,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任柳州市委书记、南宁市委书记兼市长,以及驻阿富汗、冰岛等国大使的陈枫同志。  陈枫同志在我脑海里的印象很深,但和他相识却很晚。那是1984年,陈枫在担任毛里求斯大使回国之后,应聘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别咨询员
期刊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13年间,邓小平和刘伯承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搭档:一个是政委,一个是师长;一个是政治委员,一个是司令员。两人所统领的军队被称为刘邓大军,两人的密切关系在人们的心目中享有盛誉。在邓小平看来,刘伯承是一位大军事家,指挥有方;在刘伯承眼里,邓小平文武双全,从善如流。他们俩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共同的理想追求使他们结下了牢不可破的革命友谊。  邓小平长期与刘伯承共同领导和指挥八路军一二九师
期刊
岁月悠悠,往事历历。  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程思远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我与他认识、交往近40年,相互间建立了较真挚的情谊。他那坦荡襟怀、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关注两岸统一的赤诚和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深刻印象。    一    程思远先生不忘故土,为家乡的建设牵肠挂肚,这是他留给我一个最深刻的印象。  我于1966年2月底
期刊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散去60年了,那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在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的同时,也将和平的美好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由此也带给了人类这60年相对和平发展的局面。不过,我们也遗憾的看到60年来,战争这头“魔兽”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一些小规模的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世界规模的战争阴影依然笼罩着地球。  面对这样的局势,我们这些战后和平年代的幸运儿该怎样做呢?或许历史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