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马拉战车的赛车是罗马人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至罗马的建城时期,据说在罗马城刚建成不久就举行过长达一天的马车比赛。到公元3世纪,仅在首都罗马城一地就有8座赛车场,其中由元首屋大维建的“马克西姆”赛车场最大。它的车道长约600米,宽80米,赛车场中间有堵340米的分隔墙,组成一个两边椭圆的长方形,可以举办12辆车同时参加的比赛。赛场两端是弯道,装有三根圆锥形柱子,以供赛车绕越。地面铺了适合比赛的优质细沙,下雨时能迅速吸水,天干时不易扬尘。这座赛场的看台最多时可以容纳15万人,而当时罗马城的全部居民还不到百万。
赛车“俱乐部”与赛程
说来让人难以置信,古罗马的赛车组织与今天的职业足球俱乐部还有点类似。它共有四个与俱乐部相仿的赛車队,分别以红、白、蓝、绿四种颜色为标志。赛车手穿不同颜色的队服上场,这样观众很容易就在跑道上认出自己支持的赛车队。这些赛车队为私人老板拥有,不仅马匹、赛车是老板的私产,就连车手也归老板所有。赛车手大多是奴隶,即使有一些自由人,他们的自由也是老板给的,是用钱赎买的,在身份上属于被释奴。许多赛车手属于世代从业,跟随赛车手的父辈,他们从小就知道如何与马打交道,一长大就会爬上马车,围着训练场驾车奔跑。自由民不愿当赛车手主要是出于对这一职业的偏见,觉得它与奴隶的身份有关。赛车队老板自己并不组织比赛,他们置办这份产业是为了出租赚钱。那些准备举办赛车活动的富人或是政府官员,都得去和这些老板讨价还价,签订合同。
赛车日程一旦确定,就成了当地的一件大事。当比赛日期临近时,人们会在街头巷尾议论个不停。比赛那天,人们就像参加节日盛会一样涌向赛场。有经验的人会去看看马匹,闻闻马粪,以了解这些马喂养是否得当。小贩们会忙得不可开交,人们在争相买坐垫,因为在赛车场坐大半天没个好坐垫可不行。一个比赛日通常有24场比赛,持续的时间较长。
赛车场的座位安排折射出罗马社会的等级制度,为贵族留的是看台前排的大理石座位,面对终点线正中的地方是皇帝的专用包厢。据说图拉真为表示他是亲民的皇帝,喜欢在普通观众席中随便找个座位就坐。上面的看台是普通民众的席位。值得一提的是,与罗马大斗兽场不同,马克西姆赛车场是男女混坐的。诗人奥维德认为,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成为人们要去观看赛车的理由。他在诗中写道:“也去看比赛吧,带上你的姑娘。人潮汹涌的赛车场内,有你的良机:不需做手势传递你的秘密,也不需要等待她给你递回神秘的信息。你可与她坐得很近,没有东西阻拦,只要有机会就靠近。只有紧贴,才是赛车场的法则。”“如果她的裙裾太靠近地,你要帮她提起,在那时,作为回报,如果她愿意,你可偷看一眼她的玉腿。”或许这里有诗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全城尽为赛车狂
罗马赛车以四匹马拉的赛车为主,但也有两马赛车,甚至是十匹马拉的车。比赛前,车队穿过大街到达赛车场。按照惯例,比赛的出资者在最前面的马车上带队,紧随其后的是一辆辆赛车。赛车手身穿皮条交叉的胸甲,头戴皮头盔,手中挥舞马鞭,个个精神抖擞。当赛车驶入场时,人们的情绪会兴奋起来,对着自己支持的车队狂呼大叫。当起跑的号角响起后,起点处马厩的门会猛地打开,赛车手驾御赛马如离弦之箭,冲上跑道。罗马作家阿波利纳斯对赛车场景有生动的描写:“号手终于吹响嘹亮的号角,急不可待的四马驾车立刻冲向跑道。无论是三叉戟闪电、斯基泰人弯弓射出的箭矢、天上的流星,还是贝里安人弹弓发出的弹石,在宇宙中穿越的速度,都没有马车来得迅捷。赛车手紧握缰绳,鞭声清脆。大地在车轮下颤抖,空气中弥漫着跑道上飞扬的尘埃。”
在比赛中,每辆赛车必须以逆时针方向跑七圈,总长约有5英里,大约需要10分钟。为了计算方便,赛车每跑一圈弯道,柱上的机关就会掉下一颗石球。赛车手不仅要控制住马,还要避免车冲入别人的车道。即便如此,赛车间碰撞的事还是时常发生。最危险的是在转弯的地方,整个赛程要转13个弯。转弯时一不小心车就会失去控制,落得人仰马翻。另外当几辆车并排行驶时很容易撞车,结果也会车翻人伤。赛手们通常把缰绳拴在腰间,有危险时要立即用挂在胸前的匕首割断缰绳,以免车翻倒后被马拖伤。在赛道边有向赛车手和马洒水的男孩,目的是使人和马都能保持清醒。这些男孩如果不小心,也会在飞转的车轮下送命。
在赛车到最后一圈冲向终点时,情绪狂热的观众会像海水涨潮一般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挥舞手帕,拼命向场内招手。当赛车抵达终点的那一刹那,观众席上顿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喝彩声。胜利方的支持者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激情,而失败方的支持者则坠入失望的深渊。有的赛车迷出于对他支持车队的钟爱,竟会用诅咒的方式对待他崇拜者的对手。比如,刻在一块木板上的咒语这样写道:“圣神圣鬼啊,请来帮忙,让我诅咒的驾车者和他的马明天在赛车场车毁人亡。”
有时赛车迷情绪过于激动,比赛双方的支持者会发生斗殴事件,有点类似今天的足球流氓闹事。当时人这样记述,“他们不停地从座位上跳起来,尖叫,高呼,对骂,嘴里吐出的全是污言秽语。他们把衣服扔向赛车手,有时甚至赤身裸体地离开赛场。”
为此,每次举行赛车,都要雇大批士兵来维持秩序。在外人看来,这些赛车迷的狂热很难理解。罗马作家小普林尼在信中说出了他的困惑:“让我吃惊的是,看到成千上万的成年人举止犹如小孩。他们向往的就是观看奔跑的马和站在马车上的人,周而复始。”其他文人也有类似的观感,他们觉得上流社会的人应该追求更高远的目标,不要沉溺于赛车,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文学和哲学,但普通平民却没有这样高尚的情趣。尤维纳斯曾对罗马下层民众的需求以一言来概括:“面包和马戏”,马戏主要是指赛车和角斗。
比赛结束后,获胜的赛车手不仅能领到如同今天奖牌的胜利棕榈枝,还能得到大笔奖金。奖金的数额巨大,根据明星车手狄奥克洛斯碑文的记载计算,他一生获得的奖金高达377万塞斯特斯(古罗马共和国和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货币)。他平均每场的收入相当于普通士兵年收入的8倍。而当时帝国总督的年收入在10万到30万塞斯特斯之间,这对优秀车手来说,只需要几周或几个月的比赛就能挣到。诗人尤维纳斯曾不无嫉妒地说:“一百个律师的收入,也比不上红队的明星拉塞塔。”不过,赛车手如果是奴隶身份,奖金是付给他主人的。当然,主人和奴隶也会达成协议,只要赢得几场重要的比赛就可以获得自由。如果奴隶主拒绝给赛车明星自由,这个明星的大批粉丝会在赛场大声喧哗,以迫使他的主人就范。成功的赛车手有了自由,可以跳槽去其他车队。有个叫塔齐雅诺的车手,先后为四个赛车队服务过,他的流动就如同今天足球俱乐部的球员转会。 罗马人热衷于赛车还与赌博有关,他们在赛前和赛中都可参赌。根据他们了解的信息,决定赌注投入的多少。他们要弄清所押车手以前的成绩,属于哪个车队,驾的是什么马。当时的史学家阿米亚努斯发现,在罗马城里,“有些行将就木、年高而望重的人,如果他们下赌注的赛车手没有在接下来的赛车中一出发便一马当先,如果他在比赛中转弯半径过大,那么他们就认为,他的马一定是着了魔。无论多么闲散和冷淡,只要期待已久的赛车日来临,他们就一大早冲到赛场,快得似乎能够跑过参加比赛的马车。大多数人对比赛结果带来的输赢非常紧张,以至整夜合不拢眼”。
赛车与政治
在罗马帝国,赛车场这样的公共空间也是表达民意的场所。皇帝可以从观众欢呼的热烈程度来判断他在民众中有多大的影响。平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赛车场与皇帝交流。如果前来观看比赛的观众突然向皇帝求助,要求他撤消某个遭到抵制的决定,大多数皇帝都会积极回应民众的要求,以免被弄得尴尬。就连不太得人心的皇帝康茂德也清楚这一点。
有一次在马克西姆赛车场,赛车已停在起跑线上。这时观众齐声高呼,要求皇帝将禁卫军长官克里安德撤职查办,因为他对当时的粮食短缺负有责任。康茂德听从民意,下令将克里安德斩首。与此不同的是,卡里古拉皇帝则在赛车场上与民众发生过尖锐冲突。约瑟夫斯在《犹太古事纪》中记述道:“那时候,有许多马车竞赛。这个盛大的游戏在罗马人中非常风靡。他们成群结队,狂热地涌向赛场。一旦聚集在一起,就会让皇帝听到他们的心声、他们的愿望,关注他们的话题。很多皇帝知道,他们的要求不能被拒绝,所以要力争迎合民意。这一次,观众强烈呼吁卡里古拉皇帝减税,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但卡里古拉拒绝讨论此事。当观众的呼声越来越高时,卡里古拉派出军队镇压。军队从四面八方涌入赛场,冲进看台,逮捕、驱逐甚至当场杀死观众。”这件事的结果很糟糕,卡里古拉是在自寻死路,不久他就被人谋杀。
罗马有一些皇帝如同票友,本身也爱好赛车。著名的暴君尼禄曾亲自参加过奥林匹亚赛会的马车比赛。在赛车场,他驾御十匹马拉的车,而别的赛车手驾的是普通的四马赛车。比赛时,尼禄出尽洋相,先是摔下车,被旁边的侍从扶起送上车再赛。没等到达终点他就退出了比赛,但裁判照样宣布他是赛车的冠军。
另一个皇帝赛车迷是前面提到的康茂德。他远离公众,在漆黑的夜晚独自驾车,因而始终未能在马克西姆赛车场一试身手,可能是因为他不够优秀,有意藏拙。
表现有点变态的皇帝赛车手是埃拉加巴卢斯。他缺乏赛车的天赋,却坚持亲自驾车。他也不敢去马克西姆赛车场,只是在自家的赛车场表演。他是绿队的粉丝,身穿绿队队服在车道上驾车驰骋,观众是他的家人和皇室幕僚。比赛一结束,他就要求观众给他颁发作为胜利者的奖赏。
在后来的拜占廷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还曾因赛车引发过一场大规模的起义。拜占廷帝国是在罗马帝国解体后由其东部地区发展而来的,首都建在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与罗马人一样,拜占廷人也很喜爱观看赛车,君士坦丁堡城内有个可容纳五六万人的希波德洛姆赛车场。与罗马不同的是,拜占廷只有两个赛车队:蓝队和绿队。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皇室和贵族支持蓝队。当时国内政治腐败,皇室大幅度加税,引起广大民众的不满,而能聚集几万人的赛车场就成了他们发泄不满的最佳地点。
公元532年1月的一天,查士丁尼来赛车场看比赛。场上分别代表蓝队和绿队的两辆车正在争先恐后地疾驶。临近终点时,蓝队的车手因失误翻了车,绿队获得胜利。在场的民众顿时群情激奋,高呼“尼卡”(意即“胜利”,后来称这次起义为“尼卡起义”)。有人趁此机会挥舞拳头,对皇帝示威。士兵们赶来镇压,引起了更大的混乱,由此竟引发了一场起义。起义者拥立先皇的一个侄子为新皇帝。查士丁尼见势不妙,躲进宫中。
在宫中,查士丁尼居然表示,他要带上值钱的东西去外地逃难,但皇后狄奥多拉坚决反对。她慷慨激昂地说:身为皇后,一旦册封,身穿紫服,就不能选择逃亡,否则有辱身份。她明确地对夫君说:如果他要逃走,就独自远走高飞好了,但她不会陪着他走。她只有一条路,就是直面危机,哪怕万劫不复也在所不惜。查士丁尼被她说服了,决定背水一战,下令调名将贝里撒留来平息暴乱。这时,叛乱者都聚集在赛车场,准备正式为他们拥立的新皇帝加冕。突然,两支大军开入赛车场,随后爆发了恐怖的大屠殺。逃生的出口被堵死,起义者像被追逐的猎物一样在场内四处逃窜。起义遭到残酷镇压,共有三万多人被杀。这次赛车场大屠杀是历史上少见的由体育比赛引发的重大政治事件。
赛车“俱乐部”与赛程
说来让人难以置信,古罗马的赛车组织与今天的职业足球俱乐部还有点类似。它共有四个与俱乐部相仿的赛車队,分别以红、白、蓝、绿四种颜色为标志。赛车手穿不同颜色的队服上场,这样观众很容易就在跑道上认出自己支持的赛车队。这些赛车队为私人老板拥有,不仅马匹、赛车是老板的私产,就连车手也归老板所有。赛车手大多是奴隶,即使有一些自由人,他们的自由也是老板给的,是用钱赎买的,在身份上属于被释奴。许多赛车手属于世代从业,跟随赛车手的父辈,他们从小就知道如何与马打交道,一长大就会爬上马车,围着训练场驾车奔跑。自由民不愿当赛车手主要是出于对这一职业的偏见,觉得它与奴隶的身份有关。赛车队老板自己并不组织比赛,他们置办这份产业是为了出租赚钱。那些准备举办赛车活动的富人或是政府官员,都得去和这些老板讨价还价,签订合同。
赛车日程一旦确定,就成了当地的一件大事。当比赛日期临近时,人们会在街头巷尾议论个不停。比赛那天,人们就像参加节日盛会一样涌向赛场。有经验的人会去看看马匹,闻闻马粪,以了解这些马喂养是否得当。小贩们会忙得不可开交,人们在争相买坐垫,因为在赛车场坐大半天没个好坐垫可不行。一个比赛日通常有24场比赛,持续的时间较长。
赛车场的座位安排折射出罗马社会的等级制度,为贵族留的是看台前排的大理石座位,面对终点线正中的地方是皇帝的专用包厢。据说图拉真为表示他是亲民的皇帝,喜欢在普通观众席中随便找个座位就坐。上面的看台是普通民众的席位。值得一提的是,与罗马大斗兽场不同,马克西姆赛车场是男女混坐的。诗人奥维德认为,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成为人们要去观看赛车的理由。他在诗中写道:“也去看比赛吧,带上你的姑娘。人潮汹涌的赛车场内,有你的良机:不需做手势传递你的秘密,也不需要等待她给你递回神秘的信息。你可与她坐得很近,没有东西阻拦,只要有机会就靠近。只有紧贴,才是赛车场的法则。”“如果她的裙裾太靠近地,你要帮她提起,在那时,作为回报,如果她愿意,你可偷看一眼她的玉腿。”或许这里有诗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全城尽为赛车狂
罗马赛车以四匹马拉的赛车为主,但也有两马赛车,甚至是十匹马拉的车。比赛前,车队穿过大街到达赛车场。按照惯例,比赛的出资者在最前面的马车上带队,紧随其后的是一辆辆赛车。赛车手身穿皮条交叉的胸甲,头戴皮头盔,手中挥舞马鞭,个个精神抖擞。当赛车驶入场时,人们的情绪会兴奋起来,对着自己支持的车队狂呼大叫。当起跑的号角响起后,起点处马厩的门会猛地打开,赛车手驾御赛马如离弦之箭,冲上跑道。罗马作家阿波利纳斯对赛车场景有生动的描写:“号手终于吹响嘹亮的号角,急不可待的四马驾车立刻冲向跑道。无论是三叉戟闪电、斯基泰人弯弓射出的箭矢、天上的流星,还是贝里安人弹弓发出的弹石,在宇宙中穿越的速度,都没有马车来得迅捷。赛车手紧握缰绳,鞭声清脆。大地在车轮下颤抖,空气中弥漫着跑道上飞扬的尘埃。”
在比赛中,每辆赛车必须以逆时针方向跑七圈,总长约有5英里,大约需要10分钟。为了计算方便,赛车每跑一圈弯道,柱上的机关就会掉下一颗石球。赛车手不仅要控制住马,还要避免车冲入别人的车道。即便如此,赛车间碰撞的事还是时常发生。最危险的是在转弯的地方,整个赛程要转13个弯。转弯时一不小心车就会失去控制,落得人仰马翻。另外当几辆车并排行驶时很容易撞车,结果也会车翻人伤。赛手们通常把缰绳拴在腰间,有危险时要立即用挂在胸前的匕首割断缰绳,以免车翻倒后被马拖伤。在赛道边有向赛车手和马洒水的男孩,目的是使人和马都能保持清醒。这些男孩如果不小心,也会在飞转的车轮下送命。
在赛车到最后一圈冲向终点时,情绪狂热的观众会像海水涨潮一般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挥舞手帕,拼命向场内招手。当赛车抵达终点的那一刹那,观众席上顿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喝彩声。胜利方的支持者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激情,而失败方的支持者则坠入失望的深渊。有的赛车迷出于对他支持车队的钟爱,竟会用诅咒的方式对待他崇拜者的对手。比如,刻在一块木板上的咒语这样写道:“圣神圣鬼啊,请来帮忙,让我诅咒的驾车者和他的马明天在赛车场车毁人亡。”
有时赛车迷情绪过于激动,比赛双方的支持者会发生斗殴事件,有点类似今天的足球流氓闹事。当时人这样记述,“他们不停地从座位上跳起来,尖叫,高呼,对骂,嘴里吐出的全是污言秽语。他们把衣服扔向赛车手,有时甚至赤身裸体地离开赛场。”
为此,每次举行赛车,都要雇大批士兵来维持秩序。在外人看来,这些赛车迷的狂热很难理解。罗马作家小普林尼在信中说出了他的困惑:“让我吃惊的是,看到成千上万的成年人举止犹如小孩。他们向往的就是观看奔跑的马和站在马车上的人,周而复始。”其他文人也有类似的观感,他们觉得上流社会的人应该追求更高远的目标,不要沉溺于赛车,而真正美好的东西是文学和哲学,但普通平民却没有这样高尚的情趣。尤维纳斯曾对罗马下层民众的需求以一言来概括:“面包和马戏”,马戏主要是指赛车和角斗。
比赛结束后,获胜的赛车手不仅能领到如同今天奖牌的胜利棕榈枝,还能得到大笔奖金。奖金的数额巨大,根据明星车手狄奥克洛斯碑文的记载计算,他一生获得的奖金高达377万塞斯特斯(古罗马共和国和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货币)。他平均每场的收入相当于普通士兵年收入的8倍。而当时帝国总督的年收入在10万到30万塞斯特斯之间,这对优秀车手来说,只需要几周或几个月的比赛就能挣到。诗人尤维纳斯曾不无嫉妒地说:“一百个律师的收入,也比不上红队的明星拉塞塔。”不过,赛车手如果是奴隶身份,奖金是付给他主人的。当然,主人和奴隶也会达成协议,只要赢得几场重要的比赛就可以获得自由。如果奴隶主拒绝给赛车明星自由,这个明星的大批粉丝会在赛场大声喧哗,以迫使他的主人就范。成功的赛车手有了自由,可以跳槽去其他车队。有个叫塔齐雅诺的车手,先后为四个赛车队服务过,他的流动就如同今天足球俱乐部的球员转会。 罗马人热衷于赛车还与赌博有关,他们在赛前和赛中都可参赌。根据他们了解的信息,决定赌注投入的多少。他们要弄清所押车手以前的成绩,属于哪个车队,驾的是什么马。当时的史学家阿米亚努斯发现,在罗马城里,“有些行将就木、年高而望重的人,如果他们下赌注的赛车手没有在接下来的赛车中一出发便一马当先,如果他在比赛中转弯半径过大,那么他们就认为,他的马一定是着了魔。无论多么闲散和冷淡,只要期待已久的赛车日来临,他们就一大早冲到赛场,快得似乎能够跑过参加比赛的马车。大多数人对比赛结果带来的输赢非常紧张,以至整夜合不拢眼”。
赛车与政治
在罗马帝国,赛车场这样的公共空间也是表达民意的场所。皇帝可以从观众欢呼的热烈程度来判断他在民众中有多大的影响。平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赛车场与皇帝交流。如果前来观看比赛的观众突然向皇帝求助,要求他撤消某个遭到抵制的决定,大多数皇帝都会积极回应民众的要求,以免被弄得尴尬。就连不太得人心的皇帝康茂德也清楚这一点。
有一次在马克西姆赛车场,赛车已停在起跑线上。这时观众齐声高呼,要求皇帝将禁卫军长官克里安德撤职查办,因为他对当时的粮食短缺负有责任。康茂德听从民意,下令将克里安德斩首。与此不同的是,卡里古拉皇帝则在赛车场上与民众发生过尖锐冲突。约瑟夫斯在《犹太古事纪》中记述道:“那时候,有许多马车竞赛。这个盛大的游戏在罗马人中非常风靡。他们成群结队,狂热地涌向赛场。一旦聚集在一起,就会让皇帝听到他们的心声、他们的愿望,关注他们的话题。很多皇帝知道,他们的要求不能被拒绝,所以要力争迎合民意。这一次,观众强烈呼吁卡里古拉皇帝减税,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但卡里古拉拒绝讨论此事。当观众的呼声越来越高时,卡里古拉派出军队镇压。军队从四面八方涌入赛场,冲进看台,逮捕、驱逐甚至当场杀死观众。”这件事的结果很糟糕,卡里古拉是在自寻死路,不久他就被人谋杀。
罗马有一些皇帝如同票友,本身也爱好赛车。著名的暴君尼禄曾亲自参加过奥林匹亚赛会的马车比赛。在赛车场,他驾御十匹马拉的车,而别的赛车手驾的是普通的四马赛车。比赛时,尼禄出尽洋相,先是摔下车,被旁边的侍从扶起送上车再赛。没等到达终点他就退出了比赛,但裁判照样宣布他是赛车的冠军。
另一个皇帝赛车迷是前面提到的康茂德。他远离公众,在漆黑的夜晚独自驾车,因而始终未能在马克西姆赛车场一试身手,可能是因为他不够优秀,有意藏拙。
表现有点变态的皇帝赛车手是埃拉加巴卢斯。他缺乏赛车的天赋,却坚持亲自驾车。他也不敢去马克西姆赛车场,只是在自家的赛车场表演。他是绿队的粉丝,身穿绿队队服在车道上驾车驰骋,观众是他的家人和皇室幕僚。比赛一结束,他就要求观众给他颁发作为胜利者的奖赏。
在后来的拜占廷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还曾因赛车引发过一场大规模的起义。拜占廷帝国是在罗马帝国解体后由其东部地区发展而来的,首都建在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与罗马人一样,拜占廷人也很喜爱观看赛车,君士坦丁堡城内有个可容纳五六万人的希波德洛姆赛车场。与罗马不同的是,拜占廷只有两个赛车队:蓝队和绿队。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皇室和贵族支持蓝队。当时国内政治腐败,皇室大幅度加税,引起广大民众的不满,而能聚集几万人的赛车场就成了他们发泄不满的最佳地点。
公元532年1月的一天,查士丁尼来赛车场看比赛。场上分别代表蓝队和绿队的两辆车正在争先恐后地疾驶。临近终点时,蓝队的车手因失误翻了车,绿队获得胜利。在场的民众顿时群情激奋,高呼“尼卡”(意即“胜利”,后来称这次起义为“尼卡起义”)。有人趁此机会挥舞拳头,对皇帝示威。士兵们赶来镇压,引起了更大的混乱,由此竟引发了一场起义。起义者拥立先皇的一个侄子为新皇帝。查士丁尼见势不妙,躲进宫中。
在宫中,查士丁尼居然表示,他要带上值钱的东西去外地逃难,但皇后狄奥多拉坚决反对。她慷慨激昂地说:身为皇后,一旦册封,身穿紫服,就不能选择逃亡,否则有辱身份。她明确地对夫君说:如果他要逃走,就独自远走高飞好了,但她不会陪着他走。她只有一条路,就是直面危机,哪怕万劫不复也在所不惜。查士丁尼被她说服了,决定背水一战,下令调名将贝里撒留来平息暴乱。这时,叛乱者都聚集在赛车场,准备正式为他们拥立的新皇帝加冕。突然,两支大军开入赛车场,随后爆发了恐怖的大屠殺。逃生的出口被堵死,起义者像被追逐的猎物一样在场内四处逃窜。起义遭到残酷镇压,共有三万多人被杀。这次赛车场大屠杀是历史上少见的由体育比赛引发的重大政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