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其中作文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要从生本教育理念着手,扎实有效地开展语文作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写出精彩的文章。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160-02
生本教育理念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學生为宗旨的教育理念。小学语文对学生语言启蒙、思想开发、文化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写作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并结合科学的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鉴词品句,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的起步阶段,而鉴词品句是增强学生理解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积累写作素材的关键。从生本理念的角度来讲,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词品句时,应当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自身角度出发,逐步了解文章的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及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素材,为后续的写作练习打好基础[1]。
如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对自然界中声音的描述有“滴滴答答”“叮叮咚
咚”等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形容声音的叠词和“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这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为什么水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再用这些描述性的词语回答。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懂得如何在阅读中找前后关系,并且理解相应词句的功能。然后再引导学生利用同样的方法阅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思考和理解“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的原因,并从后文中找到“叽叽喳喳”“唧哩哩唧哩哩”等描
述动物声音的词语。在此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描述和模仿自己听到过的大自然的声音,同时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描述大自然的声音的词句,用相应的词语来描述自己喜爱的声音。这样学生不仅能在鉴词品句的过程中懂得如何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内容,想象文章描述的情境,还可以深刻地理解文章相关词句的描写方法。而后续的发散思维环节,可以让学生利用阅读中的鉴词品句逐步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并利用这些素材自主创作。
对小学生而言,阅读素材的累积,有助于让其在后续的写作中具有更开阔的视野,能够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和丰富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逐步实现自主创作、优化创作的目标。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传统单一、固定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让学生很好地锻炼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要积极优化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逐步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而情境教学法是目前各阶段教学中都比较热门的方法,值得小学语文教师尝试,并优化应用。所谓情境教学法,即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融入该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材《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带着想象去阅读课文。对于课文中有关杨梅味道的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默读,并想象文中的画面。然后,再让学生描述自己家乡的水果树,以及这些水果的味道。接着,教师再让学生以“我爱故乡的XX”为主题描述自己与故乡一些草木、事物的关系,并和同学分享。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边思考边阅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描述方式。如有的学生会分享“我爱故乡的桃树”,分享自己印象中的桃子的生长过程,并描述桃子的味道。当然,也有一些思维比较开阔的学生,会不局限于故乡的果树,而是分享“故乡的习俗”“故乡的故事”等。显然,让学生从课文出发,通过回忆故乡的事物进行创作以及分享,有助于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中所学习到的描述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文和自己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阅读文本、思考问题。就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会在脑海里创设情境,并且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描述。而为了能够更清晰地构建这些情境,学生会自主地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细节,进而提升其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当然,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独立阅读、独立创作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将得到提升,有助于学生打开思维,不被课文或固定的语言形式所束缚。
三、挖掘兴趣,培养写作习惯
创作是没有止境的,帮助学生养成写作习惯十分重要。写作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对小学生来说,写作习惯的培养,对其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而鼓励学生养成写作习惯,也有助于让其涉猎更多不同类型的内容。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2]。
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将相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在班上与同学分享。同时,教师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借一些相关的图书放置在教室阅读角供学生阅读。具体来讲,可以收集一些廉颇、蔺相如等春秋战国时期著名人物的故事,吸引学生阅读。显然,学生会因为《将相和》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故事产生更大的兴趣。这时,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给学生接触这些文学作品和故事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课文背景,起到延伸阅读的作用,还能让学生逐步养成拓展阅读的习惯,进而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写作手法。并且,教师还可以在后续的课堂中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发言,与同学分享自己在课外阅读时看到的故事,使学生之间在阅读方面形成良好的互动。有的学生会分享关于廉颇的其他故事,有的学生则会分享关于和氏璧的故事,更有的学生会分享秦王统一六国的故事。事实上,分享故事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过程。学生为了让教师和同学都听懂自己讲的故事,并对其产生兴趣,往往会自主提炼故事中的主要内容,模仿文学作品中的描述方式。在该过程中,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了解和分享自己感兴趣的故事。通过科学的引导,从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延伸阅读习惯,培养发散思维。结合合适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想,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优化评价,尊重学生个性
小学生普遍比较活泼,并且部分学生具有较为明显的从众意识,在良好的写作学习氛围中,学生更容易主动投入到写作活动中。但同时,该阶段学生的学习意识都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教师应采用更为丰富的教学評价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写作思维不会被束缚[3]。
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一些文章之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针对这些看法,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寻找其中的闪光点,对学生加以表扬。在此基础上,允许学生就一些想法进行讨论,甚至是辩论。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充阅读文章中火烧云的描写之后,可通过网络找到一些火烧云的图片,然后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找寻和课文中描述的火烧云画面类似的图片,或是让学生对这些火烧云的图片进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会说火烧云像骏马,有的学生会说像红色的棉花,也有学生会说像冰激凌。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而此时教师应当充分认可学生的发言,并且给予积极的鼓励。
再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文中描述的画面,重点引导学生赏析描写秋天色彩的内容,询问学生是否喜欢文中的秋雨。此时,大多数学生会说喜欢,也会有学生说不喜欢。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次发言,表示喜欢的学生会通过文章中描述的美丽场景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而表示不喜欢的学生也会说明自己的原因。此时,教师需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尤其对敢于说不喜欢、有独立思考的学生给予鼓励和积极评价。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描写自己喜爱的季节及气候现象,然后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创作这些文章的作者自己朗读给同学听。显然,这是一个不同思想碰撞的过程,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跟从自己的内心去创作,同时有助于让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别人的观点。这种方式是现代生本教学理念的有效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作意识的关键。也就是说,在写作过程中所表达的想法,都是学生自主思考的结果,教师应当予以尊重,并通过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受到鼓励。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独立思考并独立创作的魅力,对培养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创作能力有重要的
意义。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新课标及现代教学理念下践行生本理念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深入了解该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写作教学中从基本的词句赏析指导到多元教学方式的应用,再到评价方式的优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想法,帮助学生积累多样化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通过科学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而培养其创作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在完成核心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雪春.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J].语文天地,2019(9).
[2]毕孝丽.用生本教育理念优化小学作文教学[J].华夏教师,2019(20).
[3]陈建家.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考试周刊,2019(60).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160-02
生本教育理念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學生为宗旨的教育理念。小学语文对学生语言启蒙、思想开发、文化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写作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并结合科学的引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鉴词品句,积累写作素材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的起步阶段,而鉴词品句是增强学生理解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积累写作素材的关键。从生本理念的角度来讲,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词品句时,应当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自身角度出发,逐步了解文章的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及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素材,为后续的写作练习打好基础[1]。
如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大自然的声音》对自然界中声音的描述有“滴滴答答”“叮叮咚
咚”等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形容声音的叠词和“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这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为什么水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再用这些描述性的词语回答。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懂得如何在阅读中找前后关系,并且理解相应词句的功能。然后再引导学生利用同样的方法阅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思考和理解“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的原因,并从后文中找到“叽叽喳喳”“唧哩哩唧哩哩”等描
述动物声音的词语。在此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描述和模仿自己听到过的大自然的声音,同时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描述大自然的声音的词句,用相应的词语来描述自己喜爱的声音。这样学生不仅能在鉴词品句的过程中懂得如何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内容,想象文章描述的情境,还可以深刻地理解文章相关词句的描写方法。而后续的发散思维环节,可以让学生利用阅读中的鉴词品句逐步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并利用这些素材自主创作。
对小学生而言,阅读素材的累积,有助于让其在后续的写作中具有更开阔的视野,能够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和丰富的写作技巧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逐步实现自主创作、优化创作的目标。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传统单一、固定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让学生很好地锻炼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要积极优化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逐步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果。而情境教学法是目前各阶段教学中都比较热门的方法,值得小学语文教师尝试,并优化应用。所谓情境教学法,即从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融入该情境,提高学生参与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材《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带着想象去阅读课文。对于课文中有关杨梅味道的描写,教师可以让学生默读,并想象文中的画面。然后,再让学生描述自己家乡的水果树,以及这些水果的味道。接着,教师再让学生以“我爱故乡的XX”为主题描述自己与故乡一些草木、事物的关系,并和同学分享。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边思考边阅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描述方式。如有的学生会分享“我爱故乡的桃树”,分享自己印象中的桃子的生长过程,并描述桃子的味道。当然,也有一些思维比较开阔的学生,会不局限于故乡的果树,而是分享“故乡的习俗”“故乡的故事”等。显然,让学生从课文出发,通过回忆故乡的事物进行创作以及分享,有助于让学生快速掌握阅读中所学习到的描述方法。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文和自己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阅读文本、思考问题。就学生的未来发展而言,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会在脑海里创设情境,并且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描述。而为了能够更清晰地构建这些情境,学生会自主地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中的细节,进而提升其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当然,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独立阅读、独立创作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将得到提升,有助于学生打开思维,不被课文或固定的语言形式所束缚。
三、挖掘兴趣,培养写作习惯
创作是没有止境的,帮助学生养成写作习惯十分重要。写作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需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对小学生来说,写作习惯的培养,对其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而鼓励学生养成写作习惯,也有助于让其涉猎更多不同类型的内容。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2]。
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将相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在班上与同学分享。同时,教师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借一些相关的图书放置在教室阅读角供学生阅读。具体来讲,可以收集一些廉颇、蔺相如等春秋战国时期著名人物的故事,吸引学生阅读。显然,学生会因为《将相和》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故事产生更大的兴趣。这时,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给学生接触这些文学作品和故事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课文背景,起到延伸阅读的作用,还能让学生逐步养成拓展阅读的习惯,进而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写作手法。并且,教师还可以在后续的课堂中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发言,与同学分享自己在课外阅读时看到的故事,使学生之间在阅读方面形成良好的互动。有的学生会分享关于廉颇的其他故事,有的学生则会分享关于和氏璧的故事,更有的学生会分享秦王统一六国的故事。事实上,分享故事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过程。学生为了让教师和同学都听懂自己讲的故事,并对其产生兴趣,往往会自主提炼故事中的主要内容,模仿文学作品中的描述方式。在该过程中,学生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了解和分享自己感兴趣的故事。通过科学的引导,从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延伸阅读习惯,培养发散思维。结合合适的互动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想,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优化评价,尊重学生个性
小学生普遍比较活泼,并且部分学生具有较为明显的从众意识,在良好的写作学习氛围中,学生更容易主动投入到写作活动中。但同时,该阶段学生的学习意识都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教师应采用更为丰富的教学評价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的写作思维不会被束缚[3]。
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一些文章之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针对这些看法,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寻找其中的闪光点,对学生加以表扬。在此基础上,允许学生就一些想法进行讨论,甚至是辩论。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充阅读文章中火烧云的描写之后,可通过网络找到一些火烧云的图片,然后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找寻和课文中描述的火烧云画面类似的图片,或是让学生对这些火烧云的图片进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学生会说火烧云像骏马,有的学生会说像红色的棉花,也有学生会说像冰激凌。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而此时教师应当充分认可学生的发言,并且给予积极的鼓励。
再如在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感受文中描述的画面,重点引导学生赏析描写秋天色彩的内容,询问学生是否喜欢文中的秋雨。此时,大多数学生会说喜欢,也会有学生说不喜欢。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次发言,表示喜欢的学生会通过文章中描述的美丽场景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而表示不喜欢的学生也会说明自己的原因。此时,教师需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尤其对敢于说不喜欢、有独立思考的学生给予鼓励和积极评价。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描写自己喜爱的季节及气候现象,然后挑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创作这些文章的作者自己朗读给同学听。显然,这是一个不同思想碰撞的过程,有助于让学生学会跟从自己的内心去创作,同时有助于让学生学会倾听、理解别人的观点。这种方式是现代生本教学理念的有效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创作意识的关键。也就是说,在写作过程中所表达的想法,都是学生自主思考的结果,教师应当予以尊重,并通过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受到鼓励。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独立思考并独立创作的魅力,对培养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创作能力有重要的
意义。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新课标及现代教学理念下践行生本理念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深入了解该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写作教学中从基本的词句赏析指导到多元教学方式的应用,再到评价方式的优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想法,帮助学生积累多样化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通过科学化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进而培养其创作习惯。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在完成核心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雪春.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育[J].语文天地,2019(9).
[2]毕孝丽.用生本教育理念优化小学作文教学[J].华夏教师,2019(20).
[3]陈建家.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考试周刊,20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