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喝彩的世界级提琴手等四则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d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人喝彩的世界级提琴手——洞察力之殇:忙就是“盲”
  
  哲理的故事:
  星期五早上8点前,一个衣着休闲的年轻人,步入华盛顿特区位于地铁站外的“朗方广场”,打开小提琴盒,开始认真演奏起来。
  可是似乎收获并不那么理想。65个人走过之后,才有一名男士经过时短暂回头望了望他,再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位好心肠的妇女给了这名提琴手1美元。但令他感到安慰的是,演奏了一会儿,竟然有人在附近的墙边站着听他演奏。此后的近一个小时内,有7个人停下脚步听了大概一分钟,有27个人投了钱。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人匆匆而过,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
  其实要听到这位提琴手的演出,本来要耗费更多的金钱。作为享誉世界的小提琴手,乔舒亚·贝尔,在以往的演出中演奏费用高达1分钟1000美元,但此次他演奏了45分钟之后,只挣到了32.17美元。这是发生在2007年1月12日的一次随机街头测试,由知名媒体《华盛顿邮报》出资主办。与之前构想的不同,绝大多数的人都没能感受到自己身边这位世界级音乐家演奏的美妙之处!
  
  故事的哲理:
  商业社会的城市人群仿佛辛劳的蚁群,忙似乎成为了价值的标签。但过度的忙碌,也导致了一定意义上的“失明”,即不再有机会和时间细心体会周遭的一切,进而变得麻木。而这种状态其实也意味着创造力和发现力的缺失。学会在忙碌中偶尔停下来品味自己和外界,其实是为了走得更远。
  
  上当的窃贼——契约精神:首先反求诸己
  
  哲理的故事:
  一个窃贼去偷一家商店的保险柜。来到保险柜前,他发现一张字条:“请不要用炸药。保险柜没有锁,只要转动柜门把手就行了。”窃贼心花怒放,心想这也太容易了。
  他按照字条的指示转动了门把手。突然一个非常重的大沙袋从头顶直接砸到了他身上,商店里的灯全亮了,警铃声大作。当警察把窃贼放在担架上抬出去时,他嘴里还不断地呻吟着:“我对人性的信任彻底动摇了!”
  
  故事的哲理:
  当我们喜欢指责别人不遵守契约精神、不职业时,需要先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先违背了契约精神,是否职业。但我们往往会将是非之分扭曲为人我之别,于是自己反而成为了灯下黑的特区,直到自己成为自我特区的牺牲品。凡事反求诸己,有时才能把本质看得更清楚。
  
  0.1%的跳伞包吓坏了谁?——质量控制:只要把客户当作自己
  
  哲理的故事:
  二战时期,巴顿将军通过一份来自前线的战事报告了解到,在牺牲的盟军战士中,竟然有一半是在跳伞时摔死的。这让他十分恼火,立刻赶到兵工厂去问个究竟。当时负责生产降落伞的商人考文垂,看到恼怒的将军,立马委屈地解释道:“我们的降落伞合格率高达99.9%,已经是世界最高水平了,很难提升了!”巴顿听后,怒斥道:“这是关系到每个士兵生命的事情,必须做到百分之百合格!”
  可是考文垂似乎并不买账,情急之下,巴顿将军突然拿起车间里的一个跳伞包,抓住考文垂,说道:“既然这是你制造的完美产品,那现在你就抱着这个和我上飞机吧!”听到这里,刚才还在强辩的考文垂已经吓得脸色苍白,因为将军拿着的伞包,还没经过检验呢!
  幸运的是,考文垂尽管吓得差点尿裤子,他还是安全落地了,看着他的狼狈相,巴顿笑着说:“你记住,我会不时来抽查,让你背着自己做的新伞包来跳伞!”说罢,将军扬长而去。此后不久,盟军的跳伞事故大大减少,最后甚至绝迹,而将军此后却并没有再去过兵工厂!(张小平)
  
  故事的哲理:
  每个人都有惰性,只要是不涉及切身利益,很多人往往理所当然而为之。质量事件频发的背后,正是这种漠然的心态。其实只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感受使用者的苦辣酸甜,不用把客户当作什么上帝,只要把客户当作自己,就会明白:产品质量没有打折的空间。
  
  不可能的万里探亲——潜力开发:无限的力来自坚定的心
  
  哲理的故事:
  一个广告里的真实故事最近感染了很多网民。熙熙攘攘的委内瑞拉机场,一个台湾老妇人被机场保安人员扣押在海关问询室。安检员从她的行李中查出一袋“违禁品”,大声质问她。异国安检员听不懂她撕心裂肺哭喊的闽南语。
  直到一个中国人的出现,那些诧异的安检员才知道这包奇奇怪怪的树枝不过是一包中药材。这个瘦弱而不停哭泣的老太太是来委内瑞拉炖鸡汤给女儿补身体的。她女儿刚刚生完孩子,她们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了。虽然知道过程曲折,但她还是毅然踏上旅途。
  她叫蔡莺妹,65岁,第一次出国,不会英文,没有人陪伴,一个人第一次独自搭飞机,途经5个国家,飞跃3.2万公里。为了省钱,转机时她都在机场的椅子上将就一晚,早上就在机场的厕所里梳洗,她听不懂英文,常常在机场迷路,只能不停比划着问路,她哭过,她害怕过,她也很紧张,但她知道,这一切都值得,因为她要见到自己最心疼的女儿和外孙了!
  
  故事的哲理:
  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往往会由一些看起来更加没有可能性的普通人来完成,人类最深层次的潜力的激发,往往有赖情感和信仰以及对于目标的执着坚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缔造奇迹,因为超越自己就是不平常。
  
  点评编辑:邓纯雅
其他文献
从职场学习迈向绩效改善,这里的学习绝非课堂学习,而是团队学习,学习的重点不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而是改变心智模式,并同公司的最高愿景相一致。  一家公司花了很多金钱和时间去做职场培训,终极目标是提升公司绩效考核。那么职场学习与组织绩效存在何种关系呢?就拿培训来说,课堂学习的效果很有限,一般只有10%。那么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什么?我认为是团队之间的学习,拿自己的案例进行分析学习,为了解公司问题来学习等等。
期刊
面对风险,大多数人会选择躲避,还是勇往直前?  答案是唯一的——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是,且慢,如果换一个方式,换一个预期目标,人们的选择却可能完全相反。  没错,没有最坏的事情,只有最坏的心态和处理方式。事实上,破釜沉舟的悲壮与义无反顾的坚定有时是一步之遥。许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及彼,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审视它。  对于一个团队领导者来说,认识到这一点尤其重要。要知道,你的视角和心态,你的思
期刊
那些把普通奥运选手打造成奥运冠军,把普通销售人员打造成顶尖销售冠军的管理准则,是什么?  伦敦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看着那些夺得金牌的奥运冠军,人们会想,这些冠军是怎样炼成的?在我们自己的领域里又该怎样培养冠军?  其实,优秀的销售人员和优秀的奥运冠军是被同样一套准则所练就的。而这套准则正是使企业走向卓越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只有少数企业的营销系统成功地从优秀走向了卓越,而大部分企业却始终
期刊
有时,刻意制造一个不冒险就会遭受更大损失的情境,也是一个激励的办法。  一说到风险投资,人们不免会联想到不确定的、高风险的,又可能带来高收益的,特别刺激的金钱游戏。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个行业的员工既要有缜密的理性思维,又要有极强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以及长远的眼光。  面对损失不如放手一搏  在我的员工中,不乏优秀人才,但有时面对风险,尽管整个投资决策流程已经非常完善,他们中的有些人也多少会有些发怵。
期刊
他们是全新的一代人,他们有着不同以往的想法和诉求,招聘难的背后折射出的正是我们一直缺乏对他们的了解和关注。  主持人:严明花 原三星集团HR总监  嘉宾:李久鑫 公众网CEO  钱国新 立邦中国人事总监  马增斌 净雅食品招聘专家  张勇 智联招聘HR总监  闫杰涛 华彬集团HR总监  新生代,新挑战  主持人:如今有一个新词儿叫“蓝领新贵”——蓝灰领工人招聘变得越来越难,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
期刊
大桥垮塌:超载有这么严重吗?    编者按:7月份最抢眼球的,几乎都是坏消息。但最可怕的,却并非这些坏消息本身,而是我们失去了敢于面对它们的勇气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4月12日,新疆库尔勒孔雀河大桥垮塌;5月17日,重庆石丰高速公路桥梁立柱垮塌;7月12日,江苏盐城通榆河桥垮塌;7月14日,武夷山市公馆大桥垮塌;7月15日,杭州钱江三桥主桥面垮塌……近日接连不断的大桥垮塌事件,让社会对公众设施安全
期刊
圈子里的职场人就像鸡蛋。自己主动突破是生命,被外力突破就是食品。  通过上期的分析,我们了解了圈子形成的原因、青春期企业圈子的形成过程,和恶性圈子的越界特征,及严重危害性。那幺面对圈子既然无可逃避,老板、元老、经理人该如何做呢?老板“破圈”应做到……  1.用法治代替人治  企业在前面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企业生存、为了抢占市场,可能用了很多灵活机动的战术,很多情况下都是老板说了算,结果大家都成
期刊
20年,足以让一个人木讷,让一个组织衰老。  但他们不。  他们是一群顽皮好奇的孩子,敢于梦想,在白纸上作画,在丛林中寻路,把冒险当做乐趣;他们更乐于结伴玩耍,还会“离家出走”,勇敢去闯世界,无畏而快乐!  20岁的东软,就这样快乐地度过了童年。  他们是一群咬定目标就执着地去拼的人,擅于把不行变成行,激情四射,从来不缺乏创新;他们更擅于与伙伴拉手,矢志于学习成长,把国际市场变成自己的阵地!  2
期刊
读者评刊  《封面文章:70后CEO:低调中坚者》2011年7月刊    新浪财经:[中外管理:70后CEO低调中坚者]  70后CEO,这看似平庸的一群人,他们既不像50后、60后企业家那样满怀“实业报国”的豪情,也没有80后创业者身上那种“唯我独尊”的霸气。他们内敛而平和的生存方式,很难让人联想到什么五光十色的“噱头”。而他们是理性而务实的实践者、过渡者和开创者。7月7日17:45来自新浪微博
期刊
为什么在刘积仁眼里,东软的20年是很幸福的20年?因为他始终保有一颗愉悦的童心。    因势而动,闻风而动    《中外管理》:东软20年了,20岁对于个人来说通常是一个人走向成年的标志,那么作为一家中国企业走过20年,您觉得这意味着什么?  刘积仁:回顾这20年好像不是很长,但这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20年。可能未来的20年不会有过去的20年变化得这么大。我们经历了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