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方法指导课上激发学生兴趣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i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方法指导,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效。如何激发学生在方法指导课上的学习兴趣,是教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对学生来说,兴趣能激发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在学习时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对教师来说,学生有兴趣,会主动学习,教学轻松又成功。因此,教师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那么,在方法指导课上,教师应该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切入点贴合学生生活实际
  方法指导课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这种方法的用法及意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今后实践时合理运用。换言之,方法指导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方法”,而不是学习内容本身。因此,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题作为切入点,在激起学生兴趣后再逐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达到“方法指导”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麦饼的包装设计》一课时,教师除了教授包装设计的一系列知识点,还以“??麦饼”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并讨论这个主题,然后从“麦饼”的视角出发,一步步地走向“包装设计”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有趣,又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内在需求
  设计方法指导课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研究方法作一个科学有效的引导,最终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应从内因出发,让学生自己先遇到一个自己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在他们迫切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时,教师再适时地指点迷津,这样更能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指导,而且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让他们能更加自主地学习。
  方法指导课是跟随在主题确定课之后的,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研究主题后,往往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此时如果教师粗暴地打断学生这种“求知欲”,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倒不如先让学生实践,在出现问题后向教师寻求帮助时,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这比直接由教师教授方法指导,中间多了一个“试误”的过程,但是这样的过程并不是浪费时间,反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手电筒产业调查》一课时,在确定主题后,教师让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在之后的方案修订课上,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修订原先的方案计划。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直到他们遇到“怎么样去系统地展开一份详细的计划修订完善”这个问题。学生做不下去了,当他们停下来的时候,教师则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思维导图”的原理,教会学生更加全面、周到地去思考问题。此时,教师的指导对学生来说就像一場及时雨,在“思维导图”的教授过程中,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有需求,迫切地需要一种方法去继续他们的实践研究。
  三、开放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本身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要求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开放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他们才会真正觉得学习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在课堂中有一种当家作主的感觉,那么他们自然会对这节课有一种想要继续学下去的兴趣。
  在方法指导课上,通常会有学习成效的展示,这个环节非常适合交还给学生。教师让不同的小组上台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然后由其他小组对该方案作出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有疑问的,可以提问并由汇报的小组解决。“展示组”与“评价人”的互动往往也是课堂的高潮部分之一,学生通过你问我答的方式能直接参与到整个课堂中。这样的课堂设计大大增加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就是此时课堂的主人,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会相应提高。
  四、合理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
  课堂评价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评价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时、合理的评价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激励的作用。方法指导课也是如此,有时候学生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教师的一句肯定很有可能会让学生产生继续下去的动力;一句表扬的话语或许能激发起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因此,在方法指导课上,教师要密切留意学生的动向,及时给出合理的评价,以此来激励学生继续研究学习。学生在得到科学的评价后不仅能对自己的行为作一个修正,更重要的是会产生一种被重视、被肯定的感觉,这也是促使他们继续研究学习的动力来源。有了正确的教学策略,方法指导课的教学过程将不再枯燥乏味,但教师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倾听学生的需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课程,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意愿是体现学生本位的基本要求。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开展哪些活动,人员如何分工,这些都要让学生根据个体的兴趣、喜好作出安排。在方法指导后,学生能做出什么样的成果,他们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教师要关注的。在学生有话说的时候,教师要能扮演好听众的角色;在学生说不下去需要点拨的时候,教师要能站出来,扮演好“引路者”的身份,适当地给予学生帮助,这样学生才有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2.要注意“扶放”的尺度。方法指导课不能指导过度,当教师事事指点的时候,其实就是对学生兴趣的最大扼杀。但是,教师也不能过于放手,学生毕竟知识能力水平有限,关键时候还需要教师的帮助,不然在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学生容易产生退缩心理,学习兴趣自然也就下降了。方案拟定的初期,教师可结合一些成功的方案规划案例,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信息,通过讨论、质疑、讲解等环节,让学生对方案的基本结构有充分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自主规划方案阶段,教师就不需要过多地干预了,把方案制定的权力还给学生。
  3.在评价过程中应以鼓励为主,先“亮点”后“不足”。这个问题主要存在于学生互评的时候,学生往往倾向于挑毛病,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带着一颗发现美的心去看待别人的研究成果,多夸奖优点,寻找哪些地方是自己小组可以学习的。在班级学生习惯还没转变成发现“亮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地介入,在班级交流论证修订活动方案阶段,教师可以展示学生优秀的方案,要求学生学会耐心地倾听,会欣赏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借鉴他人的优点完善自己的活动计划。教师可先肯定展示的方案,给出正面的评价,引导学生将关注点转移到“亮点”上。
  总之,方法指导课虽然看似重点在教授方法,枯燥乏味,实际上只要教师能多花心思,也能成为学生喜欢的一个学习环节,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县观澜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其他文献
汾阳四中是一所建校只有五年的新学校,建校的当年整体接纳了原三泉高中、杏花高中两所农村初中的全部学生,包括当年招收的高一学生在内,90%来自农村,学业成绩较差,学习基础薄弱,行为习惯不佳。但是我们确信,这些学生之所以走进校园,就一定有着追求进步、追求成长的愿望。正因为如此,我们当时的基本想法就是:尊重每一个有差异的鲜活生命,尊重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但是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怎样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而教师要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课题。阅读教学需要采取合理恰当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开展比较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注重教学内容,增强对比效果  在小学语文比较阅
期刊
目前语文教学的一大模块就是作文教学。对于学生来说,作文就是把自己所看、所听、所想或者是自己所經历的事情,用恰当、通顺的语言表达出来、记叙下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忽略了身边的事情,忽略自身的真实感受,不知如何挖掘和利用身边的素材进行写作。对此,就需要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写作时要说真话、讲真情,并掌握、运用适当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把“作文”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开宗明义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首先应当是“习作”,以汉语言文字呈现的一篇篇“课文”,亦即学生习作的一篇篇“例文”,这就是用来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那么,何为“习作”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有二:一是练习写作;二是练习的作业(指文章、绘画等)。联系《课程标准》中的习作目标,小学阶段的“习作”特指
期刊
华东师大吴亚萍教授在一次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的讲座中提出,当前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概念形成过程体现不够、概念呈现比较狭窄单一、概念认识定位不够清晰……”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概念课重视不够,教学中没有把握概念的本质,以至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本文结合3个案例谈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遵循概念的认知过程  概念的形成是让学生从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从
期刊
提问作为新时期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将之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实现主动学习。与此同时,在问题的引导下,师生之间展开互动交流,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环节,如何将提问教学策略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成为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展开具体分析,以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
期刊
题组教学是针对数学教材,将存在一定联系的一组题设计解题思路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题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感悟数学思想、积累解题经验、形成解题技巧的过程。学生通过题组教学,可以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巩固解题技巧,提升数学专业素养。因此,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题组,既
期刊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又是启发学生心智、提高学生素质、发挥创新精神的前沿。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中“师道尊严”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  一、营造宽松、互动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學生的主体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
期刊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确立,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原2020年)》颁布之后国家关于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布局的“总开关”,也是后《纲要》时代对课程“三维目标”的发展与深化,而课堂教学则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渠道。  教研活动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活动,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路径。如何开展教研活动,才能使课堂教学及师资队伍水平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每一位从
期刊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情境教学理念,与学生积极互动,树立轻松的教学理念,缓解课堂紧张的教学氛围。教师要积极融入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成为朋友,让彼此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的位置。通过游戏互动以及课堂对话互动,可以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激发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情境教学理念,改善体育教学环境,为体育教学工作做出努力。学生也会因此体会到不一样的教学氛围,感受到竞技体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