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入
上课前请先看看一位学生的习作,一学生读,其余人思考写得怎样。
生1:跟相同材料比,我觉得结局出乎意料,有些新意。
生2:文章叙事条理也清晰,只是觉得有些平。
师:你有什么建议?
生2:可以在情节上设置一波三折会更有看头。
生3:还可以与以前的家长会做对比,突出一下。
生4:可以在结尾加上画龙点睛的语句。
师:嗯,可以改进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也提个建议,我们加点景物描写试试看,好吗?(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景物描写为记叙文章增色。(师板书:景物描写)
二、回顾经典
师: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呢?让我们一起回顾课本中的经典语段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请大家看材料2。我们分组朗读,别人读时,请你用笔画出语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思考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四个语段读完后)
生5:语段一的景物描写点明散步的时间和地点。(师板书:交待要素)
生6:语段二的景物描写杜小康来到的芦苇荡,那么的无边无际,渲染了那种孤独寂寞的氛围。(师板书:渲染氛围)
生7:语段三更能衬托出我在父母逼迫下,将要失去友情的悲伤心情。(师板书:衬托心情)
生8:语段四中夹竹桃的败落其实暗示英子的爸爸生了重病,快要去世了。(师板书:铺垫情节)
三、添枝加叶
师:现在我们了解到景物描写的作用,就小试一下身手吧!请同学们再看材料1,我们再想想就这篇《家长会》,要描写景物,通常可以选择哪些作为描写对象?
(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太阳,云朵,花,草,树,风,雨……)
师:那好,请给我们同学的这篇习作《家长会》选一处添加上景物描写语句,写完后再做交流。(约5分钟后)
师:请发言的同学先说自己添加的位置,再读自己添加的语句,说说添加的理由。
生9:语句描写得比较生动,但如果要烘托“我”紧张的心情,我觉得不如放到第三段结尾处。将第五段的开头,“我”正“低着头等着老妈的狂风暴雨”加入景物描写,显然不合适;第三段结尾“我的心早已是七上八下”正可以烘托“我”紧张的心情。
师:非常好,这也是老师想提示大家的,景物描写不是任何地方出现都可以,出现的时机要适当,也就是说环境描写要注意适时。(师板书)
生10:因为这里的情节是老师在家长会中表扬了我,出乎“我”的意料,“我”非常开心,充满了希望。情况不同,“我”看待景物的心情自然也就不同。
师:非常聪明,老师也正想提醒大家,所以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一定要注意根据文章的情节、人物的情感状态等。概括讲就是适情。(师板书)
师:老师还要提醒大家,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是不是越多越好?
生:当然不是,肯定是要适度。(师板书)
四、用心描景
师:环境描写要适时、适度、适情,才显得贴切、自然,真正在文中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那么怎么写好呢?下面再来品读课文中的经典语段,看看这些经典语段用了哪些方法把景物写得生动可感。(约5分钟后)
生11:语段1运用了排比、拟人的手法写出菊花开得充满了生命力,语段3不仅用了拟人,还有夸张手法,写出暴风雨夜的可怕,语段2用了比喻手法。
生12:语段2还用了嗅觉、视觉和触觉来表现江南农村夜景的特有的美好静谧;而语段3用了视觉和听觉来渲染暴风雨夜的可怕。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使用了修辞手法,调动了各种感官,就可以让环境描写为我们的文章增色。
五、妙笔汇景
师:同学们,我注意到刚才我们同学选择了花、草、树、太阳等不同的景物作为描写对象,寄寓人物情感,那么相同的景物是不是寄寓的情感就一定相同呢?朗读下面两个语段,思考:这两个语段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生:第一段坦然乐观,而第二段却透着悲伤。
师:哦!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景物,人物不同的情感状态也可以衬托出不同的情感。下面,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给《家长会》一文中添加的三处环境描写的语句,均以“一排小树”作为景物描写对象,尽量使用我们学到的方法,依次通过对一排小树的不同描写,衬托小主人公前后的不同心情。(约5分钟后)
师:我们先在小组内互读,相互评价,再修改,选出本组最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约5分钟后,学生推选出展示的同学)
师:让我们来看看效果吧。请一个学生读原文,另一个人读相应的景物描写句。
师:同学们这样添加之后,这篇作文是否更生动、优美了?对!适时、适度、适情的景物描写可以为我们的文章增色。(师板书)
六、收束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记叙文写作时,一定不要忽视环境描写,正如清代诗人郑板桥说的“一枝一叶总关情”。 (板书)
七、板书
交代要素
推动情节 适时 使用修辞
景物描写——渲染氛围 适度 运用感官——为文章增色
衬托心情 适情
上课前请先看看一位学生的习作,一学生读,其余人思考写得怎样。
生1:跟相同材料比,我觉得结局出乎意料,有些新意。
生2:文章叙事条理也清晰,只是觉得有些平。
师:你有什么建议?
生2:可以在情节上设置一波三折会更有看头。
生3:还可以与以前的家长会做对比,突出一下。
生4:可以在结尾加上画龙点睛的语句。
师:嗯,可以改进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也提个建议,我们加点景物描写试试看,好吗?(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景物描写为记叙文章增色。(师板书:景物描写)
二、回顾经典
师: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呢?让我们一起回顾课本中的经典语段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请大家看材料2。我们分组朗读,别人读时,请你用笔画出语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思考这些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四个语段读完后)
生5:语段一的景物描写点明散步的时间和地点。(师板书:交待要素)
生6:语段二的景物描写杜小康来到的芦苇荡,那么的无边无际,渲染了那种孤独寂寞的氛围。(师板书:渲染氛围)
生7:语段三更能衬托出我在父母逼迫下,将要失去友情的悲伤心情。(师板书:衬托心情)
生8:语段四中夹竹桃的败落其实暗示英子的爸爸生了重病,快要去世了。(师板书:铺垫情节)
三、添枝加叶
师:现在我们了解到景物描写的作用,就小试一下身手吧!请同学们再看材料1,我们再想想就这篇《家长会》,要描写景物,通常可以选择哪些作为描写对象?
(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太阳,云朵,花,草,树,风,雨……)
师:那好,请给我们同学的这篇习作《家长会》选一处添加上景物描写语句,写完后再做交流。(约5分钟后)
师:请发言的同学先说自己添加的位置,再读自己添加的语句,说说添加的理由。
生9:语句描写得比较生动,但如果要烘托“我”紧张的心情,我觉得不如放到第三段结尾处。将第五段的开头,“我”正“低着头等着老妈的狂风暴雨”加入景物描写,显然不合适;第三段结尾“我的心早已是七上八下”正可以烘托“我”紧张的心情。
师:非常好,这也是老师想提示大家的,景物描写不是任何地方出现都可以,出现的时机要适当,也就是说环境描写要注意适时。(师板书)
生10:因为这里的情节是老师在家长会中表扬了我,出乎“我”的意料,“我”非常开心,充满了希望。情况不同,“我”看待景物的心情自然也就不同。
师:非常聪明,老师也正想提醒大家,所以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一定要注意根据文章的情节、人物的情感状态等。概括讲就是适情。(师板书)
师:老师还要提醒大家,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是不是越多越好?
生:当然不是,肯定是要适度。(师板书)
四、用心描景
师:环境描写要适时、适度、适情,才显得贴切、自然,真正在文中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那么怎么写好呢?下面再来品读课文中的经典语段,看看这些经典语段用了哪些方法把景物写得生动可感。(约5分钟后)
生11:语段1运用了排比、拟人的手法写出菊花开得充满了生命力,语段3不仅用了拟人,还有夸张手法,写出暴风雨夜的可怕,语段2用了比喻手法。
生12:语段2还用了嗅觉、视觉和触觉来表现江南农村夜景的特有的美好静谧;而语段3用了视觉和听觉来渲染暴风雨夜的可怕。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使用了修辞手法,调动了各种感官,就可以让环境描写为我们的文章增色。
五、妙笔汇景
师:同学们,我注意到刚才我们同学选择了花、草、树、太阳等不同的景物作为描写对象,寄寓人物情感,那么相同的景物是不是寄寓的情感就一定相同呢?朗读下面两个语段,思考:这两个语段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生:第一段坦然乐观,而第二段却透着悲伤。
师:哦!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的景物,人物不同的情感状态也可以衬托出不同的情感。下面,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给《家长会》一文中添加的三处环境描写的语句,均以“一排小树”作为景物描写对象,尽量使用我们学到的方法,依次通过对一排小树的不同描写,衬托小主人公前后的不同心情。(约5分钟后)
师:我们先在小组内互读,相互评价,再修改,选出本组最好的同学在全班展示。(约5分钟后,学生推选出展示的同学)
师:让我们来看看效果吧。请一个学生读原文,另一个人读相应的景物描写句。
师:同学们这样添加之后,这篇作文是否更生动、优美了?对!适时、适度、适情的景物描写可以为我们的文章增色。(师板书)
六、收束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记叙文写作时,一定不要忽视环境描写,正如清代诗人郑板桥说的“一枝一叶总关情”。 (板书)
七、板书
交代要素
推动情节 适时 使用修辞
景物描写——渲染氛围 适度 运用感官——为文章增色
衬托心情 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