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第九次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科组、备课组作为教学研究的主体,学生学习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如何在课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让学生以历史学科独有的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能力,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从而在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的学习中获得核心价值观、基本知识同时提升关键能力?2018年5月中山市杨仙逸中学历史科组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实践研讨活动”中,本校何涛老师的高一年级新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关键词】史料实证素养;科组共建特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落实到高中历史教育实践上,就要求我们发挥历史学科自身学科特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引领高中生在进行上位思考——基本价值、终极价值的同时,与下位思考——规范性、工具性价值相结合,同时,教师要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能够论从史出,言之有物,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潜力和追求真理的热情,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科组是中学教师队伍当中最有条件具备也最需要拥有“共同语言”的群体,因为从事同一个教育专业而走在一起,而且往往教师生涯几十年都要走在一起。“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将科组建设好是一门艺术,教研是科组的灵魂,结合校情学情发展具有科组自身特色的教研是科组茁壮成长的必由之路,对科组里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015年以来,在“小切口、深挖坑”“见微知著”的全国高考卷推动下,中山市历史教研室深化教改,以研究批判性思维、高三艺术班“同课异构”、基于五大核心素养10大专题研究等策略方法,统合高一、高二、高三的历史教学,都向全国卷的风格看齐。
杨仙逸中学作为一所普通高中,再加上16-18岁年龄段普遍存在的“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特点,文科生以及艺术生长期以来处于两大误区当中,一是满足于死记硬背,缺乏理性逻辑,对于网络资讯、课外读物以及考题中的史料容易人云亦云,缺乏判断力;二是津津乐道于全国卷的“历史题不是历史题”,以为不用准备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光凭语文阅读技巧就可获得高分。
杨仙逸中学历史科组针对此考情学情,自主研发、一刀一枪地建设“史料实证课堂”,以下是我们对达成“史料实证课堂”标准的解读——
①聚焦经典史料,着意整理成科组共享资源并积极运用;
②关注学生的思维成长过程和不同层次的个体,关注有效学情;
③运用有效方法,让学生手脑口相结合展示其论证能力;
④消灭杂乱的课堂,让教师以小心求证的教学精神引领示范;
⑤在课堂的“立意重构”方面多下功夫,带给学生惊喜的启发;
⑥善于提问,用问题牵引的方式,能突出重难点、提高效率;
⑦在科组、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中,集合团队力量打造一些开放性试题,着意渗透多维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摆史实、讲道理的能力。
一、教学立意与史料的选择和解读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学立意的支撑,更需要在有效史料之上设计核心问题而引发思考、解读。在教学中“好的问题设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设置教学问题,每个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会使用,但如何能做到以明确的教学立意有的放矢,在发问形式上紧扣材料,语言凝炼并且能够適合各学段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充分解读材料,从而培养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必须积极研究的问题。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主要讲述的是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经济结构的转型期,在此时期我国政府推动下决策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学习世界先进国家的经济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当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家领导们,以坚定的信念和宏大的气魄、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逐步打开国门,逐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同时积极走向世界。对外开放极大地开拓了国人的视野,助推了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国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经济腾飞、综合国力迅速上升、社会进步创造了重要条件,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也积极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融入世界是必然的选择,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全面认识、科学对待。这些内容,大部分都是课本上呈现出来的知识,学生在初中也大多学习过,而且现实感强烈,相关材料极其丰富,如何让课堂有新意激发深层思考、让学生在司空见惯当中找到能力跃升的阶梯?何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依托本课的核心内容,即改革开放时期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开宗明义提出“为什么非走这条路不可?”的核心问题,贯穿整个课堂,重构了本课的立意,引领了相关史料的选择与解读。
何老师环环相扣,围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行充分的立意重构,首先引导学生处理整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之间的关系,将具体知识点与知识框架相结合,有意识克服“孤立”分析问题的思维毛病;其次在教材之外,补充史料,在综合分析史料当中指明“非走这条路不可,叫做引进外资”的必要性,有意识克服“片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毛病;再次在PPT与老师以“讲习仲勋、谷牧与对外开放故事”的方式叙述当中,呈现新材料新情景新形式,联系生活现实,在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氛围下推导出对外开放的过程与方式方法,有意识克服“静止”分析问题的思维毛病。
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这一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去,何老师着意充分运用课程资源,有文献,图片,有歌曲,有影像等,多元有效且程度适中,又旁征博引并生动流畅地描述史事,情境再现,带领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探究教学。 材料一:
昔日的边陲小镇 老深圳(1982)
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1999)
材料二:
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深圳:“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规定是正确的。”
材料三
1984 年 1月28日,邓小平到中山视察,攀登罗三妹山时意喻深远地道出了“不走回头路”名言。这句话传出中山,传遍全国,传至全世界,成为中国坚定改革开放的最强音。
通过以上细节,听课者明白,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转型难在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需求”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互相适应、如何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互相促进。经济发展、国家现代化与政府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在没有太多前人成功经验的条件制约下,对外开放大胆地杀出一条血路寻找突破口,又步步为营让对外开放进一步加深并走向新时代;当改革开放已全面铺开,面临核心体制问题之际,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毅然打破左倾意识形态的束缚,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都是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
何涛老师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剪裁恰当的史料,让历史课堂的氛围热烈起来,学生参与度高,一直保持饱满精神状态,面对老师的问题,有群体回答也有个体回答,而且学生感觉课堂是“有益的”,他们勇于表达、勇于表现;他们从另一个层面思考问题,经济改革难在何处?除了“资金和技术、经验不足”,还有什么需要探究的?课堂的深度这样就呈现开来了,我们实现了对课本的超越,学生由被动学习开始转为主动探讨。我们追求的课堂有效性,就在这样的课堂中实现了。
二、开放性问题与史料实证的培养
在何涛老师的课堂教学里,特别在课堂总结阶段开放性问题当中史料的运用与分析指导过程中,我们既看到了史料实证的培养,也看到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科组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作为科组共建特色,主要指的是按本校师生们发展的阶段特点突出研究核心素养的某个方面,并不代表割裂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个有机整体,事实上我们发现在我们的每个有效的课堂上,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都能共同体现。比如,在何涛老师“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中,就明显看到史料实证并非单纯只为了实证。
何兆武说过:“当然你也可以对历史问题做纯技术的考证工作,但那个不等于理解历史。……考证出事实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理解了历史,这与理解历史不是一回事。总是要有点思想的深度才能理解历史。”大量史料的列举,是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历史人物行为的深刻含义,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和解释改革开放成功的因素。毫无疑问,这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有效途径。
同时,让学生能够借助史料还原到时代环境中去,引导学生以一种设身处地的方式,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理解历史,也是课堂不可缺失的任务。“学生以大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史料作为基础,对于当时的历史有了一定的理解。但仅依靠这种技术性的史料处理是无法从根本上达成对历史真切的、实质性的整体认识,因为它们仅仅是一些未加拼合的碎片,历史认识还需要在精神和意识层面具有跨越过去与现在的能力,也就是‘同情’和‘移情式’的理解。”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将自己置身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潮流下,中国的积极入世态度与入世的艰难现实,何涛老师设计了一道开放性大题,材料一呈现了详实的《中国复关及入世大事记》,其中包括“1986年正式申请”“2001年多哈回合”“1997年中国与新西兰完成双边谈判”“1999年中国与美国完成长达14年的双边谈判”“2000年中国与欧盟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协议”“2001年9月中国全部完成与世贸组织成员国的谈判”;材料二则呈现了入世以来2001年至2004年,中国各项经济发展的详细列举并对比的数据表格:
学生们围绕“中国与世贸组织”为核心,自拟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地予以论证。
通过材料的展示与核心问题的提出,结合老师的讲解、引述,学生似乎看到了龙永图在最艰难的中美14年谈判中把头发都谈白了,看到了中国政府在合作与斗争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怎样的迎难而上、怎样以不卑不亢、日益成熟的姿态打开新局面、换取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历史的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使学生不仅仅理解了“为什么要对外开放、为什么非要加入世贸”这类问题,还对于此前学习过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深度上和广度上的进一步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了更多新的认识,同时也对如何在年代、数据的对比当中看到发展变化,同时结合时代特征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有具体实例上的把握。
三、感悟收获与科组建设
何涛老师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能详能略,张弛有度,整个课堂教学中带着一种举重若轻的儒雅,在这样“有安全感”的课堂上,学生能平静地打开思路、勇于表达自己,从而实现师生心灵的交流,激发思维的火花。何涛老师的这一课,只是普通的日常教学活动,只是普通的校内科组活动,却在细细品味之下让我们受益匪浅。
当下,很多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课堂,为了追求课堂的深度和广度,很多都脱离了教材,脱离了常态教学,不接地气。但我们科组在集体备课和课后研讨中得出共识,认为课堂教学设计还是应该要求教师按照课标、参照教材、研究学情来进行分析设计,何涛老师的课就是一节凝聚全科组智慧、精心打造的课堂,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贯彻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在史料当中论证和探讨问题为基点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是在日复一日的个人教学经验积累、不断发展壮大的科组教研积累当中厚积薄发而来的。
杨仙逸中学的历史科组目前共十位教师,尽管教学风格各有所成,但一直都秉持一种务实的精神,深信“科研先为课程、教学质量而做,科研不务虚”,不希望教学成绩的取得依靠偶然的好运、不希望个别优秀老师仅仅满足于孤芳自赏;一直致力于更好地统一科组思想、实现科组的教研课题化——标准化教案学案、标准化PPT、标准化教法,提升理论水平并及时总结经验,将“现场生成”升华为可反复使用并能向其他老师推广的“产品”,2016年申报成功的校级课题《证据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工作,证据意识受全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及中山市历史教研室倡导的批判性思维的启发,试图在教学过程中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与校情学情相结合,何涛老师的一课正是这项集体教研成果的体现,同时我们也正在科组工作当中努力建立科学的课堂观察体系,让我们听课者能以客观而又细化的标准观察课堂,让评课活动更科学更有效;在科组和备课组活动当中,我们一直结合教学实践,交流与思考如何在学生身上彻底落实基本知识、基本思维,通过课堂和课外活动改变其学习状态、有效地提升能力,我们科组在此前不久,8次组织高一高二的学生开展“一周一阅读”原创主题活动,关注时政实现“从历史到现实”,关注学生“证据意识”的生成从而还原时代环境还原纪录片现场,主要运用了吴晓波系列片和著作《激荡三十年》,围绕改革开放的壮丽图卷,精心设计8份主题相关研讨活动,包括:《激荡第6集 破铁碗闯将步鑫生》《激荡第7集 王石创业经商成主流》《激荡第21集 国退民进全行业收购》等,同时正在努力探索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互动的“共读一本书”读书沙龙活动,让历史老师在史料积累当中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批判有据,实证有方。
课堂教学的良好呈现,是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再向素养立意的转变,而这一种变化的背后是科组全体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孜孜不倦探索的结果,这些都是优秀的团队长期共同奋斗而来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我们共建科组教学特色的引领下,拓展充实自己,让我们未来的历史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杨建波.巧设核心问题 创设高效课堂——论历史课堂核心问题设置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5(11).
[2]何兆武.思想的葦草:历史与人生的叩问[J].书摘,2011(8).
[3]邓京力.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辨析[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6).
【关键词】史料实证素养;科组共建特色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方面。落实到高中历史教育实践上,就要求我们发挥历史学科自身学科特色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引领高中生在进行上位思考——基本价值、终极价值的同时,与下位思考——规范性、工具性价值相结合,同时,教师要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能够论从史出,言之有物,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潜力和追求真理的热情,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科组是中学教师队伍当中最有条件具备也最需要拥有“共同语言”的群体,因为从事同一个教育专业而走在一起,而且往往教师生涯几十年都要走在一起。“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将科组建设好是一门艺术,教研是科组的灵魂,结合校情学情发展具有科组自身特色的教研是科组茁壮成长的必由之路,对科组里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015年以来,在“小切口、深挖坑”“见微知著”的全国高考卷推动下,中山市历史教研室深化教改,以研究批判性思维、高三艺术班“同课异构”、基于五大核心素养10大专题研究等策略方法,统合高一、高二、高三的历史教学,都向全国卷的风格看齐。
杨仙逸中学作为一所普通高中,再加上16-18岁年龄段普遍存在的“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特点,文科生以及艺术生长期以来处于两大误区当中,一是满足于死记硬背,缺乏理性逻辑,对于网络资讯、课外读物以及考题中的史料容易人云亦云,缺乏判断力;二是津津乐道于全国卷的“历史题不是历史题”,以为不用准备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光凭语文阅读技巧就可获得高分。
杨仙逸中学历史科组针对此考情学情,自主研发、一刀一枪地建设“史料实证课堂”,以下是我们对达成“史料实证课堂”标准的解读——
①聚焦经典史料,着意整理成科组共享资源并积极运用;
②关注学生的思维成长过程和不同层次的个体,关注有效学情;
③运用有效方法,让学生手脑口相结合展示其论证能力;
④消灭杂乱的课堂,让教师以小心求证的教学精神引领示范;
⑤在课堂的“立意重构”方面多下功夫,带给学生惊喜的启发;
⑥善于提问,用问题牵引的方式,能突出重难点、提高效率;
⑦在科组、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中,集合团队力量打造一些开放性试题,着意渗透多维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摆史实、讲道理的能力。
一、教学立意与史料的选择和解读
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学立意的支撑,更需要在有效史料之上设计核心问题而引发思考、解读。在教学中“好的问题设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设置教学问题,每个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会使用,但如何能做到以明确的教学立意有的放矢,在发问形式上紧扣材料,语言凝炼并且能够適合各学段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充分解读材料,从而培养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必须积极研究的问题。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主要讲述的是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进入经济结构的转型期,在此时期我国政府推动下决策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学习世界先进国家的经济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当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家领导们,以坚定的信念和宏大的气魄、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逐步打开国门,逐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同时积极走向世界。对外开放极大地开拓了国人的视野,助推了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国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经济腾飞、综合国力迅速上升、社会进步创造了重要条件,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也积极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对外开放、融入世界是必然的选择,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必须全面认识、科学对待。这些内容,大部分都是课本上呈现出来的知识,学生在初中也大多学习过,而且现实感强烈,相关材料极其丰富,如何让课堂有新意激发深层思考、让学生在司空见惯当中找到能力跃升的阶梯?何老师在教学设计中,依托本课的核心内容,即改革开放时期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开宗明义提出“为什么非走这条路不可?”的核心问题,贯穿整个课堂,重构了本课的立意,引领了相关史料的选择与解读。
何老师环环相扣,围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行充分的立意重构,首先引导学生处理整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之间的关系,将具体知识点与知识框架相结合,有意识克服“孤立”分析问题的思维毛病;其次在教材之外,补充史料,在综合分析史料当中指明“非走这条路不可,叫做引进外资”的必要性,有意识克服“片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毛病;再次在PPT与老师以“讲习仲勋、谷牧与对外开放故事”的方式叙述当中,呈现新材料新情景新形式,联系生活现实,在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氛围下推导出对外开放的过程与方式方法,有意识克服“静止”分析问题的思维毛病。
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这一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去,何老师着意充分运用课程资源,有文献,图片,有歌曲,有影像等,多元有效且程度适中,又旁征博引并生动流畅地描述史事,情境再现,带领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探究教学。 材料一:
昔日的边陲小镇 老深圳(1982)
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1999)
材料二:
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深圳:“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规定是正确的。”
材料三
1984 年 1月28日,邓小平到中山视察,攀登罗三妹山时意喻深远地道出了“不走回头路”名言。这句话传出中山,传遍全国,传至全世界,成为中国坚定改革开放的最强音。
通过以上细节,听课者明白,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转型难在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的需求”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互相适应、如何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的互相促进。经济发展、国家现代化与政府的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在没有太多前人成功经验的条件制约下,对外开放大胆地杀出一条血路寻找突破口,又步步为营让对外开放进一步加深并走向新时代;当改革开放已全面铺开,面临核心体制问题之际,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毅然打破左倾意识形态的束缚,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深化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些都是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
何涛老师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剪裁恰当的史料,让历史课堂的氛围热烈起来,学生参与度高,一直保持饱满精神状态,面对老师的问题,有群体回答也有个体回答,而且学生感觉课堂是“有益的”,他们勇于表达、勇于表现;他们从另一个层面思考问题,经济改革难在何处?除了“资金和技术、经验不足”,还有什么需要探究的?课堂的深度这样就呈现开来了,我们实现了对课本的超越,学生由被动学习开始转为主动探讨。我们追求的课堂有效性,就在这样的课堂中实现了。
二、开放性问题与史料实证的培养
在何涛老师的课堂教学里,特别在课堂总结阶段开放性问题当中史料的运用与分析指导过程中,我们既看到了史料实证的培养,也看到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科组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作为科组共建特色,主要指的是按本校师生们发展的阶段特点突出研究核心素养的某个方面,并不代表割裂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个有机整体,事实上我们发现在我们的每个有效的课堂上,五个方面的核心素养都能共同体现。比如,在何涛老师“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一课中,就明显看到史料实证并非单纯只为了实证。
何兆武说过:“当然你也可以对历史问题做纯技术的考证工作,但那个不等于理解历史。……考证出事实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理解了历史,这与理解历史不是一回事。总是要有点思想的深度才能理解历史。”大量史料的列举,是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历史人物行为的深刻含义,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和解释改革开放成功的因素。毫无疑问,这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有效途径。
同时,让学生能够借助史料还原到时代环境中去,引导学生以一种设身处地的方式,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理解历史,也是课堂不可缺失的任务。“学生以大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史料作为基础,对于当时的历史有了一定的理解。但仅依靠这种技术性的史料处理是无法从根本上达成对历史真切的、实质性的整体认识,因为它们仅仅是一些未加拼合的碎片,历史认识还需要在精神和意识层面具有跨越过去与现在的能力,也就是‘同情’和‘移情式’的理解。”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将自己置身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潮流下,中国的积极入世态度与入世的艰难现实,何涛老师设计了一道开放性大题,材料一呈现了详实的《中国复关及入世大事记》,其中包括“1986年正式申请”“2001年多哈回合”“1997年中国与新西兰完成双边谈判”“1999年中国与美国完成长达14年的双边谈判”“2000年中国与欧盟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协议”“2001年9月中国全部完成与世贸组织成员国的谈判”;材料二则呈现了入世以来2001年至2004年,中国各项经济发展的详细列举并对比的数据表格:
学生们围绕“中国与世贸组织”为核心,自拟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地予以论证。
通过材料的展示与核心问题的提出,结合老师的讲解、引述,学生似乎看到了龙永图在最艰难的中美14年谈判中把头发都谈白了,看到了中国政府在合作与斗争并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全球化环境下,怎样的迎难而上、怎样以不卑不亢、日益成熟的姿态打开新局面、换取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历史的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使学生不仅仅理解了“为什么要对外开放、为什么非要加入世贸”这类问题,还对于此前学习过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深度上和广度上的进一步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有了更多新的认识,同时也对如何在年代、数据的对比当中看到发展变化,同时结合时代特征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有具体实例上的把握。
三、感悟收获与科组建设
何涛老师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能详能略,张弛有度,整个课堂教学中带着一种举重若轻的儒雅,在这样“有安全感”的课堂上,学生能平静地打开思路、勇于表达自己,从而实现师生心灵的交流,激发思维的火花。何涛老师的这一课,只是普通的日常教学活动,只是普通的校内科组活动,却在细细品味之下让我们受益匪浅。
当下,很多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课堂,为了追求课堂的深度和广度,很多都脱离了教材,脱离了常态教学,不接地气。但我们科组在集体备课和课后研讨中得出共识,认为课堂教学设计还是应该要求教师按照课标、参照教材、研究学情来进行分析设计,何涛老师的课就是一节凝聚全科组智慧、精心打造的课堂,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贯彻教学目标,以引导学生在史料当中论证和探讨问题为基点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是在日复一日的个人教学经验积累、不断发展壮大的科组教研积累当中厚积薄发而来的。
杨仙逸中学的历史科组目前共十位教师,尽管教学风格各有所成,但一直都秉持一种务实的精神,深信“科研先为课程、教学质量而做,科研不务虚”,不希望教学成绩的取得依靠偶然的好运、不希望个别优秀老师仅仅满足于孤芳自赏;一直致力于更好地统一科组思想、实现科组的教研课题化——标准化教案学案、标准化PPT、标准化教法,提升理论水平并及时总结经验,将“现场生成”升华为可反复使用并能向其他老师推广的“产品”,2016年申报成功的校级课题《证据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工作,证据意识受全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及中山市历史教研室倡导的批判性思维的启发,试图在教学过程中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与校情学情相结合,何涛老师的一课正是这项集体教研成果的体现,同时我们也正在科组工作当中努力建立科学的课堂观察体系,让我们听课者能以客观而又细化的标准观察课堂,让评课活动更科学更有效;在科组和备课组活动当中,我们一直结合教学实践,交流与思考如何在学生身上彻底落实基本知识、基本思维,通过课堂和课外活动改变其学习状态、有效地提升能力,我们科组在此前不久,8次组织高一高二的学生开展“一周一阅读”原创主题活动,关注时政实现“从历史到现实”,关注学生“证据意识”的生成从而还原时代环境还原纪录片现场,主要运用了吴晓波系列片和著作《激荡三十年》,围绕改革开放的壮丽图卷,精心设计8份主题相关研讨活动,包括:《激荡第6集 破铁碗闯将步鑫生》《激荡第7集 王石创业经商成主流》《激荡第21集 国退民进全行业收购》等,同时正在努力探索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互动的“共读一本书”读书沙龙活动,让历史老师在史料积累当中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批判有据,实证有方。
课堂教学的良好呈现,是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再向素养立意的转变,而这一种变化的背后是科组全体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孜孜不倦探索的结果,这些都是优秀的团队长期共同奋斗而来的,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我们共建科组教学特色的引领下,拓展充实自己,让我们未来的历史课堂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杨建波.巧设核心问题 创设高效课堂——论历史课堂核心问题设置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5(11).
[2]何兆武.思想的葦草:历史与人生的叩问[J].书摘,2011(8).
[3]邓京力.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辨析[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