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优秀的地理微课应该是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眼球,并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和兴趣,因此优秀的地理微课设计应当是:有能在较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引入环节;选择适合的微课类型,突破一个小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精短的小结。优秀的地理微课还应当在学生间得到推广与应用,成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的辅助资源。
关键词:地理微课;设计;应用
随着微课的不断推广,学校已开始慢慢重视,并进行了一次面向全校的微课制作的培训,这是笔者第一次与微课亲密接触,感觉很新奇,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未知领域。第二次接触微课是在珠海市香洲区一次地理教研活动上,夏艳华老师的“中东地区”这一节课,将微课应用到了地理课堂教学中,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什么是微课?微课在课堂中要如何切入和应用,才能与地理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微课如何更好地辅助地理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地理呢?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最早出现在美国可汗学院。2006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为给远在他乡的表妹补习功课,利用简单的视频录制工具,制作了一些十分精短的视频,供她选择学习。后来他发现这一做法很有效,并以此创立了一家微课教育网站,提供在线学习、进度跟踪等其他服务。该网站点击量每月超200多万次,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微课学习平台。
关于我国的微课研究,一般认为是佛山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任胡铁生老师最早提出的。在胡铁生老师看来,“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胡铁生老师总结微课有4个主要特点: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
其中,最能体现和概括微课特点的是“短小精悍”。时间短,一般在5~10分钟,这也是在初中生学习持续注意的时间范围内,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小,在于选择的知识内容要少,且侧重于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针对性强。例如笔者制作的微课“识别常见的地形部位——山脊与山谷”,选取的是“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脊与山谷”这一知识点,主要针对的是初中生在学习如何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时很容易混淆的情况。精,微课的设计和制作要精美,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
二、地理微课的设计
1. 引入。
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就要像游戏一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地抓住学生的眼球,因此微课的引入很重要,既要时间短,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比较具有吸引性的引入有:设置疑问、引入悬念,也可以用与生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引入、用小故事引入、用实验引入,等等。但无论用什么形式引入,都要求引入必须新颖、有趣、有感染力,与题目相连紧密,快速切题。
例如,汕头的张捷老师制作的微课“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在2016年第二届广东省地理技能比赛高中组微课展示中获得一等奖,他的导入是:已经毕业的同学们在群里热闹地聊着自己在世界各地吃到的美食,老师趁机问大家,还记得为什么阿根廷盛产牛肉吗?在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下,录制的视频里QQ对话不断弹跳出来,动画效果非常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觉得很亲切,想要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很强,这一节微课很成功。
2. 类型。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包括讲授类、启发类和问答类。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讲授类,当然,虽然都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讲授知识,但是设计得好,同样可以出彩。
例如佛山的邹国钊老师,在2014年广东省地理技能比赛微课展示中获得一等奖的微课作品“三招看图识天气”,作品围绕“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的知识目标,创设了“周星星(周星驰)同学”与邹sir两位人物的情景问答,通过“看颜色,识云图;看表情,认符号;看符号,报天气”三步法,7分钟的微课视频充满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创意新颖而又接地气。邹老师的这一微课作品,风趣幽默之余,不但帮助学生学会了如何看图识天气,还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和方法,提高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2)以直接感知为主,主要有演示类和实验类,即通过展示实物或教具,或者做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手机或相机录制的视频,获得直观的知识,或印证所传授的知识。
不同的微课类型适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题。中学地理这一学科有着明显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首先,其教学和学习的内容涉及地质、气象气候、生物、旅游、经济等,具有“博物性”;其次,地理学科涉及的方方面面往往又是以一定的空间分布为基础的,“空间性”突出,尤其涉及天文和地球等方面,学生往往觉得很抽象。这就要求我们地理老师能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和地理逻辑思维。这类知识,选择演示类或实验类微课,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中,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山脊和山谷,笔者设计的这一节微课采用的是演示类,通过制作等高线模型,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的凸向,演示过程中还用花洒模拟下雨,观察流水的流向,从而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山谷为集水线,而山脊为分水线。
又如上海市第一中学雍悦东老师的公开课“黄土高原”,就将微课与地理课堂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应用得恰到好处,通过地理微视频、地理实验、同屏技术,让整节课变得非常有活力。其设计的微课主要通过四组实验的对比,直观地呈现出不同的土质、坡度大小、降水强度和植被覆盖率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以欣赏活动为主,比如表演类。在这一类型的地理微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曾经风靡全国的“大中国”——小苹果版34个省级行政区域。伴随着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在课堂上播放由地理老师自己录唱的《大中國》,学生(上接第13版)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在哼唱之时把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等都记住了。 (4)以引导探究为主,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类。这种地理微课,目前笔者还没有找到相关的事例,说明这类微课比较少。
微课类型多样,可选择性也大,制作微课时一定要结合课题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类型,帮助学生在5~10分钟的时间内更好地理解所教的知识点。
3. 结尾。
在微课的设计中,小结是最后的点睛之笔,帮助学生加深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微课的小结宜精短,不宜冗长。
三、地理微课的应用及其作用
中学生大都对网络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当然他们平常更多的是利用网络来玩游戏,所以地理微课一定要有趣味性,只有足够的趣味才能把学生的目光从游戏中吸引过来。当然,设计上可以吸取游戏的优点,包括画面设计、动画效果和情景创设等。
当然,大多数学生很少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他们也不太清楚哪里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微课视频。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先进入“微课网”(http://www.vko.cn)或者中国微课网站(http://cnweike.cn),除了明确他们需要观看的微课视频之外,还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找出一些问题,在上课的时候提出,互相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就可以把这节课的知识点都学会并掌握,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和运用能力、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激发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例如,“地球的运动”这部分知识,学生如果没有进行一定的預习,进入新课学习后,大多数人会迷迷糊糊,无法理解为什么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公转却产生四季变化等问题。如果课前观看微课进行预习,并写下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在课堂上充分讨论,重点听取教师的讲解,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入。
教师应当推广地理微课,帮助学生养成观看微课视频、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习惯,使地理微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辅助资源。
四、地理微课的发展前景与面临的问题
1. 发展前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和技术朝着越来越宽带化的方向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将走向真正的移动信息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也越来越普及,这都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微课作为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教学手段,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重要辅助资源。
微课“短小精悍”,同时具有针对教学重点和知识难点的特点,尤其是好的地理微课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化抽象为具体,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自主地选择课题进行网上学习和复习,因而微课更适合通过网络进行普及。
2. 面临的问题。
(1)网络上能搜到的地理微课视频大部分以讲授类为主,但大多数语言表达过于平铺直叙,缺乏趣味性。这类微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活力,不利于学生利用网络观看微课视频来达到预习和复习的目的。
(2)制作微课既要有扎实的教学能力,又要有娴熟的计算机技能,而大多数教师受到的相关培训太少,信息技术能力不强,了解到的微课也过于表面,而且设计理念和思路不够前卫,许多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做出来的作品差强人意。
(3)大部分微课作品为比赛而存在,这些作品并没有在学生中推广,学生点击学习的概率比较低。
笔者接触微课时间虽不长,但是对微课有着浓厚兴趣,且有幸两次参加广东省地理技能比赛微课展示,虽然自己的技术和设计理念还有待提高,但是经过学习和观摩,视野大大开阔。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长更快、了解更多,需要来自各地的教师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分享,才能更好地实现1 1>2,产生火花的碰撞。写这篇论文时,我查找和阅读了大量有关的网络资源,观看了大量的地理微课视频,更坚定了笔者要抱团学习,共同制作和研究微课的决心。
假如有那么一个微课团队,大家分配好微课课题,分别选取每一章节的知识重点或难点,精心设计和制作一节节微课,建立一个公众号或网页,让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就能学习,那该多好!
参考文献:
[1]张丽珊.微课设计五部曲——谈微课的设计.
[2]邓春兰.谈谈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3]李燕兴.使用微课教学的几点体会与反思.佛山教育,2014(4).
[4]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4).
关键词:地理微课;设计;应用
随着微课的不断推广,学校已开始慢慢重视,并进行了一次面向全校的微课制作的培训,这是笔者第一次与微课亲密接触,感觉很新奇,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未知领域。第二次接触微课是在珠海市香洲区一次地理教研活动上,夏艳华老师的“中东地区”这一节课,将微课应用到了地理课堂教学中,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什么是微课?微课在课堂中要如何切入和应用,才能与地理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微课如何更好地辅助地理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地理呢?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最早出现在美国可汗学院。2006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为给远在他乡的表妹补习功课,利用简单的视频录制工具,制作了一些十分精短的视频,供她选择学习。后来他发现这一做法很有效,并以此创立了一家微课教育网站,提供在线学习、进度跟踪等其他服务。该网站点击量每月超200多万次,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微课学习平台。
关于我国的微课研究,一般认为是佛山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任胡铁生老师最早提出的。在胡铁生老师看来,“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胡铁生老师总结微课有4个主要特点: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半结构化,易于扩充。
其中,最能体现和概括微课特点的是“短小精悍”。时间短,一般在5~10分钟,这也是在初中生学习持续注意的时间范围内,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小,在于选择的知识内容要少,且侧重于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针对性强。例如笔者制作的微课“识别常见的地形部位——山脊与山谷”,选取的是“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山脊与山谷”这一知识点,主要针对的是初中生在学习如何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时很容易混淆的情况。精,微课的设计和制作要精美,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
二、地理微课的设计
1. 引入。
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就要像游戏一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地抓住学生的眼球,因此微课的引入很重要,既要时间短,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比较具有吸引性的引入有:设置疑问、引入悬念,也可以用与生活相关的现象或问题引入、用小故事引入、用实验引入,等等。但无论用什么形式引入,都要求引入必须新颖、有趣、有感染力,与题目相连紧密,快速切题。
例如,汕头的张捷老师制作的微课“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在2016年第二届广东省地理技能比赛高中组微课展示中获得一等奖,他的导入是:已经毕业的同学们在群里热闹地聊着自己在世界各地吃到的美食,老师趁机问大家,还记得为什么阿根廷盛产牛肉吗?在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下,录制的视频里QQ对话不断弹跳出来,动画效果非常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觉得很亲切,想要继续看下去的欲望很强,这一节微课很成功。
2. 类型。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包括讲授类、启发类和问答类。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讲授类,当然,虽然都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讲授知识,但是设计得好,同样可以出彩。
例如佛山的邹国钊老师,在2014年广东省地理技能比赛微课展示中获得一等奖的微课作品“三招看图识天气”,作品围绕“识别常见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的知识目标,创设了“周星星(周星驰)同学”与邹sir两位人物的情景问答,通过“看颜色,识云图;看表情,认符号;看符号,报天气”三步法,7分钟的微课视频充满了幽默风趣的语言,创意新颖而又接地气。邹老师的这一微课作品,风趣幽默之余,不但帮助学生学会了如何看图识天气,还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思维和方法,提高了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2)以直接感知为主,主要有演示类和实验类,即通过展示实物或教具,或者做示范性的实验,或通过手机或相机录制的视频,获得直观的知识,或印证所传授的知识。
不同的微课类型适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课题。中学地理这一学科有着明显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首先,其教学和学习的内容涉及地质、气象气候、生物、旅游、经济等,具有“博物性”;其次,地理学科涉及的方方面面往往又是以一定的空间分布为基础的,“空间性”突出,尤其涉及天文和地球等方面,学生往往觉得很抽象。这就要求我们地理老师能深入浅出,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和地理逻辑思维。这类知识,选择演示类或实验类微课,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中,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别山脊和山谷,笔者设计的这一节微课采用的是演示类,通过制作等高线模型,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山脊与山谷等高线的凸向,演示过程中还用花洒模拟下雨,观察流水的流向,从而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山谷为集水线,而山脊为分水线。
又如上海市第一中学雍悦东老师的公开课“黄土高原”,就将微课与地理课堂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应用得恰到好处,通过地理微视频、地理实验、同屏技术,让整节课变得非常有活力。其设计的微课主要通过四组实验的对比,直观地呈现出不同的土质、坡度大小、降水强度和植被覆盖率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以欣赏活动为主,比如表演类。在这一类型的地理微课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曾经风靡全国的“大中国”——小苹果版34个省级行政区域。伴随着耳熟能详的音乐旋律,在课堂上播放由地理老师自己录唱的《大中國》,学生(上接第13版)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在哼唱之时把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等都记住了。 (4)以引导探究为主,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类。这种地理微课,目前笔者还没有找到相关的事例,说明这类微课比较少。
微课类型多样,可选择性也大,制作微课时一定要结合课题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类型,帮助学生在5~10分钟的时间内更好地理解所教的知识点。
3. 结尾。
在微课的设计中,小结是最后的点睛之笔,帮助学生加深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微课的小结宜精短,不宜冗长。
三、地理微课的应用及其作用
中学生大都对网络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浓厚的兴趣,当然他们平常更多的是利用网络来玩游戏,所以地理微课一定要有趣味性,只有足够的趣味才能把学生的目光从游戏中吸引过来。当然,设计上可以吸取游戏的优点,包括画面设计、动画效果和情景创设等。
当然,大多数学生很少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他们也不太清楚哪里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微课视频。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先进入“微课网”(http://www.vko.cn)或者中国微课网站(http://cnweike.cn),除了明确他们需要观看的微课视频之外,还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找出一些问题,在上课的时候提出,互相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就可以把这节课的知识点都学会并掌握,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和运用能力、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激发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例如,“地球的运动”这部分知识,学生如果没有进行一定的預习,进入新课学习后,大多数人会迷迷糊糊,无法理解为什么地球的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公转却产生四季变化等问题。如果课前观看微课进行预习,并写下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在课堂上充分讨论,重点听取教师的讲解,对知识的理解就会更深入。
教师应当推广地理微课,帮助学生养成观看微课视频、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习惯,使地理微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辅助资源。
四、地理微课的发展前景与面临的问题
1. 发展前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和技术朝着越来越宽带化的方向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将走向真正的移动信息时代,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也越来越普及,这都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而微课作为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教学手段,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的重要辅助资源。
微课“短小精悍”,同时具有针对教学重点和知识难点的特点,尤其是好的地理微课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化抽象为具体,因此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自主地选择课题进行网上学习和复习,因而微课更适合通过网络进行普及。
2. 面临的问题。
(1)网络上能搜到的地理微课视频大部分以讲授类为主,但大多数语言表达过于平铺直叙,缺乏趣味性。这类微课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活力,不利于学生利用网络观看微课视频来达到预习和复习的目的。
(2)制作微课既要有扎实的教学能力,又要有娴熟的计算机技能,而大多数教师受到的相关培训太少,信息技术能力不强,了解到的微课也过于表面,而且设计理念和思路不够前卫,许多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做出来的作品差强人意。
(3)大部分微课作品为比赛而存在,这些作品并没有在学生中推广,学生点击学习的概率比较低。
笔者接触微课时间虽不长,但是对微课有着浓厚兴趣,且有幸两次参加广东省地理技能比赛微课展示,虽然自己的技术和设计理念还有待提高,但是经过学习和观摩,视野大大开阔。笔者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长更快、了解更多,需要来自各地的教师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分享,才能更好地实现1 1>2,产生火花的碰撞。写这篇论文时,我查找和阅读了大量有关的网络资源,观看了大量的地理微课视频,更坚定了笔者要抱团学习,共同制作和研究微课的决心。
假如有那么一个微课团队,大家分配好微课课题,分别选取每一章节的知识重点或难点,精心设计和制作一节节微课,建立一个公众号或网页,让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就能学习,那该多好!
参考文献:
[1]张丽珊.微课设计五部曲——谈微课的设计.
[2]邓春兰.谈谈微课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3]李燕兴.使用微课教学的几点体会与反思.佛山教育,2014(4).
[4]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