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说\拨\弹\唱”四步曲的妙用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艺术性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兴致勃勃。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有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亲切舒缓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张驰相间的语速、强弱适当的音量,使教学语言给人一种强烈的流利动听、富有磁力的语感美的刺激,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1、准确简练
  所谓准确,就是用最确切、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表述概念和判断,使之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意义(即反映所讲授的内容)。教学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它离不开知识性这一原则。只有饱含知识的教学语言,才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因此,它要求教师自身对知识的掌握要准确,表达更要准确,如果用词不当、逻辑混乱、讲话语法不规范,就会造成词不达意、语无伦次,从而影响知识信息的有效传递。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节拍”与“节奏”、“山歌”与“小调”、生活中的“快节奏”与音乐中的“节奏紧凑”等等,教师一定要咬文嚼字,不能相差一个字。言之无物、似是而非的语言是不受学生欢迎的。
  所谓简练,就是在教学中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大容量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增强知识传授的透明度。由于教材内容繁多,教师不能被点滴零碎的知识牵着鼻子走,这也讲,那也抓,而要讲其所当讲、讲在点子上,紧扣教学目的,抓点带面。
  2、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给人的感觉是和谐的。音乐需要和谐,音乐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进行描述,便于在学生大脑里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把这种音乐形象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进行联系和想象,去深刻地理解音乐,从而发挥教学语言的直观作用。教师讲得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保持高水平,学习效果必然提高。
  3、幽默风趣
  有人把幽默比作教学语言中的盐,它可以吊出语言中的百味,可以调节学生的听课情绪,减轻学生的疲劳强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形成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离不开形象思维的支持,而幽默又往往是以形象思维为特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借助。当然,幽默不同于庸俗的说笑,它来自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学识。因此,表现幽默和风趣更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语言修养。
  4、情深意切
  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交流,同时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教师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表情,都会让善解人意的学生心领神会。教师在向学生发出各种教学信息时,如果情感不是诚挚深沉,而是麻木不仁,那么就很难激活学生审美心理感受中的情感功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善于捕捉适当的教育时机,表达自己的感情,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只有注入情深意切的教学语言,才能像磁铁一样具有吸引力,触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心灵的颤动和共鸣,拨动学生微妙的音乐审美情思,使其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拨”——提高教学方法的创造性
  “拨”就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活泼的形式,勾起学生内心那根激动的弦,激发出学生的激情。在这里,我姑且称它为音乐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要求以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及发展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多种教学方法,使其想象力更丰富、思路更扩展,从而达到鉴赏、表演、创造音乐美的能力的培养。
  1、新课导入新奇多样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导入就象歌剧中的序曲、乐曲中的前奏一样,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特定的情景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当然,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为了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新课导入要求新奇多变:从旧知识导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学习的目标;运用直观演示导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为学生搭建过渡的桥梁;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使其有一种亲切感;悬念式引入,可以在思想中激起波澜,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讲故事引入,变学生好奇为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是“老生常谈”,始终保持一种全新的精神面貌来接受学习。
  2、环节过渡自然巧妙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审美过程,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由感知、感受、感动到最后形成一定的审美观念、趣味、理想、情感和能力的过程。同时,它更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它的每一个环节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随着教学内容的一步步深入而展开在教学活动中。它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自然巧妙的过渡,让人听着、看着不会感到牵强和别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组织教学灵活多变
  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学生,上课前的准备无论怎样充分,都难以预料课堂上会发生的各种情况。所以,教师要灵活机动地搞好课堂组织,发挥组织技能,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和及时调整课堂结构与内容。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4、课堂结尾回味无穷
  较好的结课,是为实现课时目标服务的。因此,备课时,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有的放矢地设计出符合既定教育教学目标、体现教材本身特点的课堂结尾。但它绝不是单纯地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系统,而是知识的转化和升华,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的心时时牵挂着音乐,期待着下一节课……
  三、“弹”——加强教师演奏伴奏的技巧性
  乐器的演奏和伴奏是音乐教师特有的教学基本功,它要求教师的乐器演奏能力要过硬。只有过硬的演奏技巧,才能给学生带来生动的音乐形象。而生动形象的演奏不仅可以用充满艺术的魅力感染学生,加深教师对音乐语言的讲解,而且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敬仰以及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为顺利学习奠定基础。
  1、歌曲伴奏
  课堂上歌曲的伴奏可以分为教师范唱的伴奏和学生演唱的伴奏。教师自弹自唱在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无论是对作品的诠释,还是随时随地对学生予以纠正,都能起到重要和及时的作用,同时还会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歌曲的认知更直接、更贴切。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选择伴奏的音型:假如旋律变化不大,可以采取“带旋律”的伴奏;节奏与曲调变化较大、速度要求较快,则采用“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演唱则以“带旋律”的伴奏为主,便于学生演唱时找到音高和节奏,帮助学生完整地表现歌曲。
  2、乐曲范奏
  乐曲的范奏是提供给学生直观的现场音响媒介。学生聆听教师的范奏,不仅能够感知器乐曲的音响,初步体念旋律、节奏、乐器的音色和性能,而且能够感知教师范奏的姿势、演奏的方法、演奏的气质、演奏的风格,提供学习的“摹仿源”,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小学音乐课堂的乐曲范奏,主要是指在器乐教学时教师对乐器的范奏能力(如口琴、竖笛、电子琴),当然也包括欣赏教学中一些器乐曲的范奏,它比单纯的听录音欣赏效果更好。直观形象的视听结合欣赏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音乐情感。当然,它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高超的演奏技巧。
  四、“唱”——增强教师演唱的示范性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歌唱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范唱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它对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帮助其掌握音乐的情绪、理解歌曲的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歌唱教学的过程就是欣赏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作品、表现音乐作品的过程;是学习音乐知识、识谱的过程;是学习他人的创作、由自己进行再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会用歌唱手段感染自己、教育自己、感染别人、教育别人的过程。
  1、准确生动
  准确生动的范唱,能较好地揭示歌曲的内容,让学生清楚地认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速度、力度及歌曲情绪,感受和理解歌曲风格与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同时,教师正确的发声、咬字、吐字的口形与歌唱的姿势有利于学生的模仿,帮助学生较快地学会歌曲。
  2、声情并茂
  歌唱是歌曲的二度创作,教师要在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深层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在演绎中对歌曲的再表现,声情并茂地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你自己先要笑,才能引起别人脸上的笑;你自己哭,才能在别人脸上引起哭的反应。”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拨动学生的情思。充满激情的范唱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渲染,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3、适时适量
  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的,教师充当的只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责任是“点”、“拨”,即所谓“窗户纸一点就透”、“拨开迷雾见晴天”。因此,根据具体情况,范唱要适时适宜。比如:发声训练需要教师多次、反复地范唱,以强化刺激,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声音观念;歌曲的学唱范唱不宜过多,应让学生独立地去学唱;而一些节奏复杂、音域跳度大以及演唱风格独特的歌曲,就需要教师适时运用具有权威性的范唱。
  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有如小河之水、江河浪花的教学语言,棱角分明、高潮迭起的教学活动,无一不是教学艺术的创造。具有精湛、高超教学艺术的音乐课,能成为学生审美和欣赏的对象,引起学生的音乐美感,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净化学生的审美趣味,给学生以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上文所述的“说、拨、弹、唱”,对音乐教师的教学艺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学习和运用音乐教学中已揭示的教学规律去指导教学实践,还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教学艺术的研究,从而达到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听一堂好课,就象是欣赏一件艺术品那样令人心旷神怡。它象观赏一幅名画,陶醉其中,流连忘返;它象欣赏一首名曲,余音在耳,袅袅不绝;它象品味一壶好茶,回味无穷……让我们为打造这样的音乐课而努力吧!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如何把创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我在教学中感悟到了以下几点:  一、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采取民主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这里特别要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
期刊
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教师要介绍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行之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设置任务驱动型活动,使学生在使用中学习词汇;引导学生利用记忆规律,开发记忆潜能……词汇是运用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  一、介绍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行之有效的词汇学习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词汇教学,例如:对于初学英语者,可侧重音形结合法——学生在基本掌
期刊
一、阅读方法  读是听、说、读、写的中心环节,是训练听、说、写的重要手段。读好有助于提高听、说能力,读懂可为写作打下基础。而要读懂读好,就必须讲究读的方法。  1、预读  学生学了一个阶段以后,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单词、句式和语法常识。在此基础上,应当让学生在讲授新课前,利用课本上的生词表和课后的课文注释,自己预读课文。预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性了解,使学生学会自己找重点、难点,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英语学困生,他们总会让你失望。如何激发并提高学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在10多年的英语教学中,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更多的外商来中国投资,语言的沟通成了商业合作最重要的一环,英语是国际语言,它在中外语言交流中显得尤为重要。我通过英语课堂、师生沟通、家访等方式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和家长,为了
期刊
我国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依然没有跳出以讲解为主的“怪” 圈子。当然,必须承认,讲解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但从中学英语教学所担负的职能来分析,讲解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因此,从中学培养对象的实际需要来看,学生不仅需要搞清楚一篇具体课文中的各种语言现象,更需要掌握这些语言现象的表达方式和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金砖”,更需要获得知识的“点金术”。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努力变形式单调、内容单一的讲解
期刊
初中化学是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的学科,在此阶段,培养学生优良的学风和严谨的化学实验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形成化学概念,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加深,掌握观察实验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这些年的化学教学,我有如下的体会:  一、提出问题,督促预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  初中化学是学生初次学
期刊
【摘要】远程资源以其大容量、高实效、直观形象等独特的教学魅力,为创设学习情景、促进师生合作学习、进行讨论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尤其对于生物这门课程,利用远程资源教学更展示出常规教学所不能及的优势。本文就远程资源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做以简要论述。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远程资源 应用    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主要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教学学过程中,除了利用传统的课本、参考书等教学资源外,充
期刊
思维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活动。新课标要求我们把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思维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他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逐步实现思维应达到的目标——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我们必须注重单向单步思维的训练,形成牢固的思维基础。在实施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向基本上是明确的,当他们遇到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时,在大脑里会立即产生一个单向的思
期刊
1927年,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工农群众。共产党继续斗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举行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之路。一时间,星星之火成了燎原之势。平江起义就是其中著名的一次星星之火。  1928年春,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五师建立了中共的秘密组织。1928年4月,国民党革命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团长彭德怀由段德昌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在第一团建立起
期刊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应该是以技能性知识(道德行为)、人力知识(根据现实情景的信息做出道德选择、发挥主体作用对道德进行创新等)为主的重点课程。因此,它的教学不应该是“传授”型、“灌输”型的,而应该是“体验”型、“实践”型的。而探究性学习恰恰是一种能引导学生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能使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由“传授”型、“灌输”型向“体验”型、“实践’型转变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也由单纯被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