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学的命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小学语文肩负着提升儿童文化品位的责任和使命。笔者认为,基于文化层面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充盈着智慧的,是具有灵性、富有诗意、色彩斑斓的。基于文化层面的小学语文课堂要注重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以文化浸染学生,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高品位的文化素养。
一、 媒体展示要渲染文化氛围
新课改以来,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有效推进和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为语文课堂增添了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播放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呈现直观形象的画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的共鸣点,达到“入境始于亲”的目的。同时,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画面还能把学生迅速带入一种和谐、优雅、静美的文化氛围。但教师在选择音乐和画面时,要考虑到与课文相通,把音乐语言、图画语言与文本语言沟通起来,创设学习情境,渲染文化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二泉映月》时,三度把阿炳的二胡演奏曲运用到教学之中就是经典的案例。新课导入,让乐曲走进课堂,用那扣人心弦的音乐渲染了一种凄凉凝重的文化氛围,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了;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让乐曲走进文本,感悟乐曲的委婉连绵和升腾跌宕,感悟阿炳的不幸与抗争;结束拓展,让乐曲走进学生的心田。多媒体的运用有效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艺术文化的魅力,深刻感悟到苦难也能成为巨大的财富,这就是流淌在课堂上的文化。
流动的语言演绎成立体的画面,文本意蕴有它内在的规定性和模糊性,文本价值最大限度的释放,靠的是教师的价值引领。媒体的介入为引导、打开提供了一条比较合适的路径。笔者曾观看过一位名师的教学录像,媒体展示既渲染了文化氛围,又对课文的解读作了很好的铺垫,精妙之极!教学《望月》这篇课文中小外甥和舅舅背诗部分时,教者把许多不同“月亮”的优美画面和描写“月亮”的诗句有机结合,并配上古典音乐的旋律,向学生一一展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边塞的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海上的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林中的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思念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思乡之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忧愁之月……清幽的画面、优雅的音乐、意蕴深邃的诗句烘托出一种宁静、厚重、高远的文化氛围,学生沉浸其中,接受文化的浸染,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设计,使全体学生都投入到了文本之中,与文本零距离地亲近,为学生自由表达内心体验从“月之景”向“人之情”的拓展作了一个较好的铺垫。
二、 教学语言的运用要彰显文化底蕴
语文是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有人文色彩的学科,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文化的魅力。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等语文名师的课,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教师都会感受到这种魅力,感受到他们的课堂流淌着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来源于文本,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语言。
孙双金老师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时,他的评价语言极其丰富!“刚才你说孙悟空有一双火眼,我说你有一双慧眼。他们看到的是人,而你看到的是鸟。是啊,写人不就行了吗,怎么还写鸟呢?而且还说鸟飞回原处。你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啊!”“同学们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真了不起啊!这是三个思想,三朵智慧的火花。”“你说得太好啦,真是我的知音啊!” “好,很会辩论,引用名人名言,举出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孙老师的课堂上这样鲜活的评价语言举不胜举。他还善于用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竖大拇指、赞赏的目光、灿烂的微笑等亲热温暖的体态语言去滋润学生。无论是有声的教学语言,还是无声的体态语言,皆是教师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我们的学生每天浸润在这样的课堂上,耳濡目染,文化素养怎能不提高呢?
三、 文本开发要挖掘文化资源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数文章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通篇跳动着作者的脉搏,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血。只要我们深入挖掘蕴藏在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素养,用文化点化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语文课堂则会成为隽永清新、深邃厚重的文化殿堂。
四、 角色扮演提升文化品位
所谓角色扮演,即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然而,很多语文课上学生的角色扮演往往比较浮躁浅薄,流于形式,缺乏文化意蕴。笔者认为,学生角色扮演应源于文本,超越文本,把文本、学生和现实生活统一起来。以理解内容、体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整合,融为一体,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
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白鹭》一文时,对白鹭“晚飞图”的角色扮演精彩之极,令人回味无穷。如果“白鹭”是一对恋人,如果“白鹭”是一对母子,如果“白鹭”是一对兄妹……等待归来的白鹭会怎么想?在飞归的路中白鹭会怎么想?角色的定位与变化,把课堂生活化,在“文字语言”与“文化心理”之间、“文本经验”与“学生经验”之间激活、打通,使言意发生实质转换,并生成新的言和意。
角色扮演的“文化味”崛起,应基于绿色生态的生活场景,更应创设与语言文字和教学旨趣相匹配的语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境中生情,情动而辞发。于永正老师在引导学生背诵《草》一诗时,他凭借其精湛的教学应变能力和如诗的教学预设生成,展示了与学生情趣盎然的对话,一会儿扮演奶奶,一会儿扮演哥哥,把课堂教学戏剧化,让学生在活泼而严谨的对话中习得语言文字,接近学习目标。于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寓庄于谐、妙趣横生,角色表演很有文化品位!教者捕捉到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亮点,发掘出学生的动情点,挖掘促使情感升华的闪光点,使“教师教,学生学”转化为“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获得的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生成新的更有文化价值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有了飞翔的空间,飞出文本,飞向生活,飞向智慧的天堂,既接受文化濡染,提升文化品位,又让学生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文化现象,是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受到感化、美化、净化的过程。儿童语文学习应立足于儿童的自然属性,挖掘儿童的自然学习潜能,着眼于培植语言的直觉,催生语言智慧,激发儿童持久的语文学习动力,使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变成享受。从教育者提供的支持性环境的角度,从名师经典教学案例中赏析语文课堂文化品位、惊叹名师教学艺术高超的同时,可寻求出课堂文化味的源发处。正如教育专家杨再隋教授在《时代呼唤名师》一文中所指出的:“名师所以著名,还在于他们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堂上,他们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得……有此功底,运用教学方法,随心所欲,教学机智,随处可见,得心应手者,得心方能应手也。”好一个“得心方能应手也”!
作者简介:步杰荣,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三山中心小学校长;朱筠,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三山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一、 媒体展示要渲染文化氛围
新课改以来,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有效推进和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为语文课堂增添了活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播放富有感染力的音乐,呈现直观形象的画面,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的共鸣点,达到“入境始于亲”的目的。同时,优美的音乐和形象的画面还能把学生迅速带入一种和谐、优雅、静美的文化氛围。但教师在选择音乐和画面时,要考虑到与课文相通,把音乐语言、图画语言与文本语言沟通起来,创设学习情境,渲染文化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二泉映月》时,三度把阿炳的二胡演奏曲运用到教学之中就是经典的案例。新课导入,让乐曲走进课堂,用那扣人心弦的音乐渲染了一种凄凉凝重的文化氛围,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了;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让乐曲走进文本,感悟乐曲的委婉连绵和升腾跌宕,感悟阿炳的不幸与抗争;结束拓展,让乐曲走进学生的心田。多媒体的运用有效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族艺术文化的魅力,深刻感悟到苦难也能成为巨大的财富,这就是流淌在课堂上的文化。
流动的语言演绎成立体的画面,文本意蕴有它内在的规定性和模糊性,文本价值最大限度的释放,靠的是教师的价值引领。媒体的介入为引导、打开提供了一条比较合适的路径。笔者曾观看过一位名师的教学录像,媒体展示既渲染了文化氛围,又对课文的解读作了很好的铺垫,精妙之极!教学《望月》这篇课文中小外甥和舅舅背诗部分时,教者把许多不同“月亮”的优美画面和描写“月亮”的诗句有机结合,并配上古典音乐的旋律,向学生一一展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边塞的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海上的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林中的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思念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思乡之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忧愁之月……清幽的画面、优雅的音乐、意蕴深邃的诗句烘托出一种宁静、厚重、高远的文化氛围,学生沉浸其中,接受文化的浸染,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设计,使全体学生都投入到了文本之中,与文本零距离地亲近,为学生自由表达内心体验从“月之景”向“人之情”的拓展作了一个较好的铺垫。
二、 教学语言的运用要彰显文化底蕴
语文是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有人文色彩的学科,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文学的魅力、文化的魅力。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等语文名师的课,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教师都会感受到这种魅力,感受到他们的课堂流淌着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来源于文本,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语言。
孙双金老师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时,他的评价语言极其丰富!“刚才你说孙悟空有一双火眼,我说你有一双慧眼。他们看到的是人,而你看到的是鸟。是啊,写人不就行了吗,怎么还写鸟呢?而且还说鸟飞回原处。你拥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啊!”“同学们提的这个问题我觉得真了不起啊!这是三个思想,三朵智慧的火花。”“你说得太好啦,真是我的知音啊!” “好,很会辩论,引用名人名言,举出名人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孙老师的课堂上这样鲜活的评价语言举不胜举。他还善于用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竖大拇指、赞赏的目光、灿烂的微笑等亲热温暖的体态语言去滋润学生。无论是有声的教学语言,还是无声的体态语言,皆是教师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我们的学生每天浸润在这样的课堂上,耳濡目染,文化素养怎能不提高呢?
三、 文本开发要挖掘文化资源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多数文章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通篇跳动着作者的脉搏,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血。只要我们深入挖掘蕴藏在语文教材里的文化素养,用文化点化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语文课堂则会成为隽永清新、深邃厚重的文化殿堂。
四、 角色扮演提升文化品位
所谓角色扮演,即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角色的立场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然而,很多语文课上学生的角色扮演往往比较浮躁浅薄,流于形式,缺乏文化意蕴。笔者认为,学生角色扮演应源于文本,超越文本,把文本、学生和现实生活统一起来。以理解内容、体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整合,融为一体,形成高品位的文化素养。
特级教师孙建锋在执教《白鹭》一文时,对白鹭“晚飞图”的角色扮演精彩之极,令人回味无穷。如果“白鹭”是一对恋人,如果“白鹭”是一对母子,如果“白鹭”是一对兄妹……等待归来的白鹭会怎么想?在飞归的路中白鹭会怎么想?角色的定位与变化,把课堂生活化,在“文字语言”与“文化心理”之间、“文本经验”与“学生经验”之间激活、打通,使言意发生实质转换,并生成新的言和意。
角色扮演的“文化味”崛起,应基于绿色生态的生活场景,更应创设与语言文字和教学旨趣相匹配的语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境中生情,情动而辞发。于永正老师在引导学生背诵《草》一诗时,他凭借其精湛的教学应变能力和如诗的教学预设生成,展示了与学生情趣盎然的对话,一会儿扮演奶奶,一会儿扮演哥哥,把课堂教学戏剧化,让学生在活泼而严谨的对话中习得语言文字,接近学习目标。于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寓庄于谐、妙趣横生,角色表演很有文化品位!教者捕捉到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形成的亮点,发掘出学生的动情点,挖掘促使情感升华的闪光点,使“教师教,学生学”转化为“教师,教学生学”。学生获得的是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生成新的更有文化价值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维有了飞翔的空间,飞出文本,飞向生活,飞向智慧的天堂,既接受文化濡染,提升文化品位,又让学生享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文化现象,是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受到感化、美化、净化的过程。儿童语文学习应立足于儿童的自然属性,挖掘儿童的自然学习潜能,着眼于培植语言的直觉,催生语言智慧,激发儿童持久的语文学习动力,使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变成享受。从教育者提供的支持性环境的角度,从名师经典教学案例中赏析语文课堂文化品位、惊叹名师教学艺术高超的同时,可寻求出课堂文化味的源发处。正如教育专家杨再隋教授在《时代呼唤名师》一文中所指出的:“名师所以著名,还在于他们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课堂上,他们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得……有此功底,运用教学方法,随心所欲,教学机智,随处可见,得心应手者,得心方能应手也。”好一个“得心方能应手也”!
作者简介:步杰荣,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三山中心小学校长;朱筠,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三山中心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