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元气

来源 :散文海外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s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海是大连下辖的一个海岛县,全县有将近两百多个岛屿,散落在一碧万顷的茫茫黄海上,俗称长山群岛。这些岛屿有的很大,大到根本没有海岛的感觉;有的很小,小到无人居住。你无论踏上了哪个岛屿,你都可以说自己来到了长海。
  我忘记自己具体是哪一年到达长海的,那时我在晚报做旅游战线记者,长海县广鹿岛搞了一个渔家旅游节,市旅游局邀请各个媒体的旅游记者去采访,于是,我就第一次到了长海。广鹿岛只是长海县一个较大的海岛,较大的海岛一般情况就是乡镇政府所在地,周围有人居住的小岛就是村委会或者村民小组。
  老友程远约我去海岛,我充满了期待。虽然约定时间的前一个周末,我已经陪一帮沈阳朋友去过大长山岛。但海岛的诱人之处,在于每一次前往,都有新感觉。海岛之旅由于天气等诸多原因,每一次都充满了变数,这也使好奇心比较重的人更有感觉。想想我们在大陆、在城市,每天一成不变的生活,我们的倦怠感无处不在。而有一天,突然换了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四面环海,与远方的大陆隔海相望,这个空间那么接近一片净土,与大城市的世事烦扰短暂地切割开来,这惬意的类似独处的时光,真真的太具有诱惑力了。
  程远是去年第一次去大长山岛的,带着几个作家朋友,一起度过了几天奇妙的旅程。程远是典型的山里人,自小生活在位于辽宁清原的红透山铜矿矿区,技校毕业之后就在矿上上班,后求学于辽宁文学院,勇敢地走出大山,到省城沈阳讨生活,多年栖身于一家航空媒体。由于工作原因,他几乎走遍了东北的山山水水,看尽了东北各地的四季美景。但对于大海深处的岛屿,他少有涉足,一直比较陌生。去年,他的同事、记者中粮带他第一次到海岛采访,碧海蓝天的海岛给他打开了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与白山黑水风光迥异的处所,给他带来巨大的震撼。以往陌生的海岛生活,竟然这般让人迷恋,来了,还想再来。
  当程远絮絮叨叨跟我描述这些感受的时候,我更加理解了王雁当年为什么义无反顾地嫁到海岛来。
  王雁算是我的高中同学,这些年被很多朋友笑称为我的绯闻女友。我有时也拿她开玩笑,其实这是很不公平的,好在心态平和的王雁一脸的淡定。
  大学毕业之后,王雁与一个生活在海岛的大学同学确定了恋爱关系。王雁分配在镇上我们上高中时的母校工作,男友则在海岛上教学,婚后两人两地分居。两人一直努力把男方调离海岛,到大陆上成家立业,但海岛有一些保留人才的政策,只允许大陆上的女方调入海岛工作生活。
  一个人为了爱情远走他乡是值得敬佩的,把自己余生的日子托付给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海,选择在远离大陆的小岛上过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这需要勇气,更需要淡定的心态,不为世俗袭扰,横下一条心,与内心深处的孤独落寞对峙,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正所谓人活一口气,在我的“绯闻女友”王雁身上,的确有一种独特的气场。
  刘振江更是一个有气场的人。
  刘振江人称大江,作为国内著名的海上旅行家,大江的足迹遍布世界各个大洋。
  为了尽情垂钓,幼时随父母移居大连的大江又回到了大长山岛。大长山岛镇是长海县县城所在地,大江并没有住在县城里面,而是在三官庙临海屯的海边建了一个民宿,取名恒泰假日。民宿共三层,地下一层,地面两层。建在临海的山崖上,依山傍水。在众多渔民居住的平房之中,显得颇有气派,但绝不高傲、突兀。
  我住的是二楼的一个房间,落地窗直接面对着崖下的大海,离岸边数百米处,停泊着近百艘渔船。我们抵达的第一天晴空万里,几乎没有什么风,海面上风平浪静,寂静的港湾,错落有致的渔船,油画一般的美。只有在海上,或者说只有在海岛上,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无与伦比的美丽。这时候,渔船停止了作业,纷纷回到港湾,渔船和渔民也被朝阳映红了,民宿和民居也被映红了,整个大长山岛被映红了,整个长山群岛被映红了,整个黄海被映红了……
  大江跟妻子在朝阳的映照下回到民宿,开始为我们准备早餐。
  早餐除了正常的稀粥、咸菜,每人还有一只海参。大江说,这是真正的野生海参。
  大连人素有吃海参的习俗,特别是冬季进补,从立冬之日开始,每天早晨吃一只水发海参,吃九九八十一天,据说这样基本不会患上流感,并且身体强健,中气十足。有这样的说法,海参是海鲜当中唯一不含胆固醇的食品。在餐饮界极负盛名的辽参,就是说的大连海参,大连海参的代表就是长山群岛的海参,而海参当中的上品就是野生海参。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只要从深海里打捞上来的海参,基本就算野生海参。这一次,大江纠正了我的认识,他说只要不是大海里土生土长的纯野生海参,都不算真正的野生海参。通过育苗室育苗出来,而后底播到深海的海参,只能算“洗澡海参”,与真正的野生海参营养价值大不一样。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开始搞无性繁殖,这样产出的海参营养价值必然大打折扣。而那些产自海边海参圈里的海参,由于饲养技术的局限和药物的介入,到底营养几何真不好评估,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也未可知。
  近日,我读到一则新闻:2020年11月18日,“沧海号”在与“奋斗者号”进行第三次全海深联合作业时,在超过10000米的海底实时拍摄到海参。要知道,这可是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渊里啊,没有阳光且处于超高压、超低温的极端环境,我们一直认为那里没有生物。但是这则新闻颠覆了我们所谓的认识和经验,有生物,是海参。
  神奇的海参,简直就是定海神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当大海里的各种生物陆续消失,最后一个海洋生命,只能或者必然是海参?!
  神奇的海参哦,你才是大海真正的元气所在。
  我想起一件关于海参的往事,其实也就前几年的事儿。
  我从友人处得知河北著名诗人刘章患病后,我就找到长海县小长山岛的朋友,让他帮我买了100只野生海参,加工成速食型,用真空包装,快递给刘章先生。在刘章生命最后的日子,他吃到了来自大连的野生海参了,我颇感欣慰。或许如果更早一些给他提供这种营养,他能多活几年也未可知。如何向一个自己崇拜的老诗人表达敬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而生活在海邊,我首先想到了最佳的海洋滋补食品:海参。而在鱼龙混杂的海参销售市场,我只有到长海才能买到真正的野生海参。   大江决定带我们几个作家去看海参采捕。
  11月下旬的长海已真正进入冬季,我们穿着羽绒服,戴着帽子手套,全副武装坐上快艇,飞速航行了20分钟左右,抵达了大江承包的海域:北纬39°东经122°。
  這片海域有4000亩,开始大江纯粹为了尽情垂钓而购置的。钓着钓着,他突然觉得自己有些“不务正业”了,觉得自己应该为大海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了。2009年,他投资近6000万元在自己的海域里建立了野生海参保护区,保护区没有一张绝户网和地滚笼。钓鱼只允许使用铸铁坠子,绝不允许使用对海水有污染的铅坠子。他为此成立了一家水产公司,专门捕捞野生海参及自然繁育的其他海产品,主打的海参产品是纯天然的,自然繁殖,最低生长期五年。
  来自黑龙江的潜水员迟东辉与曹赫在摇晃的渔船上穿好潜水衣,腰间系上一排配重铅块,背上空气压缩瓶,胸前挂上海网兜。此时,船老大张强先已经将渔船开到海底改造的一个点位,张强先只说了一个“下”字, 坐在船舷上的迟东辉便向后一仰身,栽进大海之中,紧接着曹赫也一头扎入大海。
  潜水捕捞海参是个危险的工作,虽说迟东辉和曹赫都有10年以上的经验,但在情况极其复杂的海底,会遇到各种危险,好在,都被他们一一化解,一次次顺利逃生。
  在潜水员水下作业的间歇,船老大张强先说起了海参捕捞的标准:海参重量必须达到三个半一斤才行,小于这个标准的一律放归大海,待个头儿达到标准才能入厂加工上市。首次采捕收获中,体重达标的海参只有五六十斤,看来今天采参效果并不理想,不过,眼前的数十只海参还是被张强先收到网中放归大海,让它们回“家”继续成长。
  在这片自然海域中,大江投放了大量石头,给野生海参营造了很多适合它们居住的人工礁,也正是这些场所让野生海参有了“家”,得以安稳地繁衍生息。
  潜水员捕捞上来的海产品除了海参,还有红鲤螺、海胆、赤甲红螃蟹等,再加上大江亲自钓上来的野生黄鱼和黑鱼,这便是我们中午的美食了。
  抛锚在固定海域的一艘大船,既有看海人睡觉的卧室,也有可以做饭炒菜的燃气灶具。来自大连市内一家大饭店的大厨亲自上灶,这家饭店常年购买大江的野生海参,这次来取货遇上了我们。只见大厨直接将处理干净的黄鱼黑鱼放进锅里,从蔚蓝的大海里舀了两舀子水加进去,就盖上锅盖炖了起来,不加油爆锅,不放任何佐料调料。二三十分钟过后,一锅鲜美无比的海水炖海鱼呈现在众人面前,大家已顾不得自己的吃相,辅以海水煮熟的螃蟹、海螺,加上生拌海参、生吃海胆,大快朵颐,一边吃,一边连连叫好。
  席间,身高180厘米的大江跟我边吃边聊,他感叹现在的海洋野生资源正在迅速枯竭,而且是全球性的。以往在这片海域,钓十斤左右的海鱼并不稀奇,但这几年连五斤以上的海鱼都难得一见。他说他希望自己能为家乡这片海做点什么,尽管自己的力量有限,但他会慢慢去影响一些人。
  大江把他的野生海参品牌命名为“素问天和”。他这样解释:素,本也,即事物的本质。天和是天地之和。和气,和谐,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我看来,“素问”好像是中国古代一种医药典籍的名称,而“天和”有一个很重要的解释,谓人体之元气。野生海参犹如药也,食之则使人元气大生。或许这样的解释更为确切些吧,当不拂命名者的深意和美意咯。
  庚子春节以来的新冠疫情,导致我八九个月没去长海。诗友马强一遍遍在微信里发出邀请,有时干脆发一些海上作业的视频或者海鲜大餐图片来诱惑我。其实,不用他来“勾引”,我又何尝不想去看看那片琥珀一样的39°蓝?
  从普兰店区皮口港上船,起初海水还有些混浊。越往海的深处走,海水越蓝,澄澈而湛蓝,特别是风平浪静的时候,你都会有不忍触碰的感觉。一碰,这面镜子就打碎了;当船体分过,船尾激起长长的浪花,像一条白色的长龙,靠近船体是昂着的龙头,身后是鳞片分明的龙身,拖着长长的尾巴……当浪花消散,“破镜”重圆,海面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有成群结队的海鸥,追逐着船尾的旅客,一路相伴,一路欢歌,亲人一般一直把你送到长海鸳鸯港,方才散去,或者干脆再尾随另外一艘开往皮口的客船,又是一路欢歌。
  像马强一样土生土长的海岛人,简直像野生海参一样在不断减少,在海上从事渔业作业的,大都是来自吉林和黑龙江的农民。海鲜品种在变异,世代以打鱼为生的渔民也在更新换代。连王雁这样敢于为爱情漂洋过海的人,也心生去意,这到底是什么在改变?难道那些执着如刘振江的大江们想错了?难道他们离开之后就不要再“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而我,每次从岛上离开,常常突发奇想:来个八级大风吧,航班停航,让老天留人。然而大海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大海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只有鱼儿偶尔跃出水面,鱼鳖虾蟹相安无事,海鲜们有着自己的智慧,它们有效地利用大海的宽阔,与人类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肉搏战,野生海参总会死里逃生,它们能使人类恢复元气,也能使大海再生,让大海回到本来的、本质的大海,让人类与大海达成和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从大海里走上陆地的人类生命,切不可数典忘祖。
  大海的元气,除了水下有足够不被打扰的海洋生命(譬如野生海参这样的大海之神),还要有必要的人气,他们是一群热爱大海的人,懂得为大海付出,愿意终生与大海厮守。
  (选自2021年第5期《雨花》)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如果你未曾在广汕公路上被卖过猪仔,并不是说你有多幸运,只能证明你很少在那条路上出没。即使你像我一样,一年仅有寒暑假加上清明、国庆期间往来,你也会有这样“中彩”的机会。  卖猪仔,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遍布于广东各条国道和省道、不经旅客允许强迫旅客转乘车辆的俗称。人被当成了猪仔,任由司机和其他乘务人员倒腾、兜售。其猖獗程度几乎到了每一辆客车每天都参与的地步。1994年的秋天,我在东莞莞
期刊
表弟阿勇已在我的视线中消失二十多年了,他似乎没有留下一点点痕迹,就像我刚刚看到的天上那朵云,说没有就没有了,也就仅仅是一阵风的工夫。  1997年底,祖母病危,我和二弟将攒下的一万元寄回雷州家里,以防祖母不测之需。一万元,在当时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我所工作的宝安那时房价也就两千多元一平方米,相较于现在动辄十万八万元的单价,可以想象当时的钱真是一分顶一分用的。  钱存进母亲的存折还没有被焐热,阿勇
期刊
我时常幻想先人的样子。头发蓬松,腰背佝偻,整天待在那个空着的角落。在我的思想深处,这样空着的地方很多。我感觉整个村子都是空着的,墙也是空着的,阳光斜照进来,墙边的桌子上留着鱼鳞一般的亮色。  一年一年过去,日子一切照旧,没有半点改变。那栋老屋还挺立在那儿,爷爷兜着烟枪围着硕大的屋柱转来转去。就这样转过许多年,终究还是去了别的地方。  对于先人的故事,我知道的少之又少。前些年,爷爷像落叶一般被风吹走
期刊
这是她第一次来望北哨所。  望北这个名字,她已经很熟悉了,他分配到部队后的第一封来信,地址上就写着“望北”两个字。望北在她的心里如诗如画,再加上哨所,她莫名地会想到辛弃疾的某些诗句,有着大气、苍凉、凄美之感。他在信中也是如此描绘望北哨所的:高原,陡峭的山石,呼啸的山风,洋洋洒洒的落雪,虽然凄凉了一些,但却是那么有韵致。望北哨所,就像她喜欢的男人,粗犷、冷峻。  他们是同学,从初中一直到高中。高中毕
期刊
青梅的报恩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蒲松龄大概是喜欢这首《点绛唇》。  青梅母亲是狐女。她一出场,就很惊艳。她狡黠地藏在书生衣带尾端背后,一回头,掠发微笑,露出莲花般的绝世容颜。这惊鸿一瞥把书生看呆了。  不过,他下意识地怀疑对方是女鬼。  不过,他也不怕。带着“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孤勇,他对青梅的生母说:“倘得佳人,鬼且不惧,且况于狐。”遂与狎。  这个不太登大雅之堂的“狎”字,屡
期刊
四月的香港,杜鹃花盛放,虽然身处“石屎森林”,但仍可在街道两旁或公园入口瞥见它的踪迹,深深浅浅的粉红簇簇迎风而来,缭绕了驿动的心和思念的情!  细雨微风拂来,春天的薄雾再次锁住高楼大厦,楼顶像被削成平头装。没有邀请函,没有约定,不用说明地点,不用说明时间,不用预算人数,我们福建人像蚯蚓一样,春来了就翻土而出,在清明节当日,聚集在旧居吃润饼。怎不是旧居呢?不足四百呎的五十多年唐楼,曾经是一室六口的蜗
期刊
山间有流岚,淡而轻薄地悬在低空。零星几户人家,偶尔在朦胧中浅露半角屋檐,村庄修到山势起坡的地方,便停留在大片的苜蓿中。羊肠小道从村里蹿出去,起伏在满山的灌木丛里,引领着我们去往山的高处。山顶上有片原始森林,名叫双马杆,我们此行,就是要穿越它。数十人沿着小路,不可并肩,只能络绎而行,往往是先头者已经抵达山腰,后面的人还在山脚下虫子般蠕行。暮色四合,还要赶很远的路,有人在山腰上大喊,“跟紧啦”,声音在
期刊
外甥拍了一些老院子的照片。荒芜的园子里,各种果树,参差斑驳,萧索衰败。红砖铺就的院子,落满灰尘,一地灰黄。墙角、门楼、炭房、牛棚处,回旋着许多居无定所的枯枝败叶。屋子还好,门帘还在,遮盖了些许凄凉。  现在想想,爷爷去世,奶奶尽管悲痛,五个需要抚养的孩子、家庭的重担,还是分化了奶奶的悲伤。大伯去世、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贫困的折磨,也分散了奶奶的注意力。好不容易才有的可爱小孙女的早夭,成了压垮奶奶的
期刊
一  外公是从北疆一路颠簸乞讨回家的。  那是鄂东己未年腊月的一个早晨,已下了两天的雪还在没完没了地下,门口屋檐上,已经挂满了玉帘似的冰凌,野外两处池塘,如一双黛眼,凝视着昏黄的天空。屋里大门闩着,二门掩着,依然听到屋外寒风嗖嗖。  那年我六岁,还没有上学堂,被早起的母亲三番五次催喊着起床。最终她冲进卧室,掀开被子。我乖乖地起床到堂屋拧起装满垃圾的土簸箕,要打开后门,到外面村口小烂泥窖里倒掉。我刚
期刊
一片晚清时期的雾像是患上了抑郁症,将淮安城郊运河边的景致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运河边绿色的田畴也情绪低落地一直往下斜去,田坡上沉默寡言的麦苗已经长至半尺,导入沟渠的溪水有些伤感地流着,一个老农拖着一条枯黄色的辫子,正垂头丧气地引水灌溉。一片垂柳心事重重地立在水边,一棵断头柳长相奇特,畸形的树冠和长着肿瘤一般的树干似乎就要离异,黑乎乎的树冠即将坠落下去,树旁的路人居然没有看到,一个个全都像是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