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下河图

来源 :散文海外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eng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片晚清时期的雾像是患上了抑郁症,将淮安城郊运河边的景致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运河边绿色的田畴也情绪低落地一直往下斜去,田坡上沉默寡言的麦苗已经长至半尺,导入沟渠的溪水有些伤感地流着,一个老农拖着一条枯黄色的辫子,正垂头丧气地引水灌溉。一片垂柳心事重重地立在水边,一棵断头柳长相奇特,畸形的树冠和长着肿瘤一般的树干似乎就要离异,黑乎乎的树冠即将坠落下去,树旁的路人居然没有看到,一个个全都像是掉了魂似的,低着头向那片坟地走去。
  稀疏的柳林,飘拂的迷雾,泛绿的田畴,构成了这条京杭大运河的苍茫背景。
  在这运河边的大道上,有几个行人正在薄雾里瑟缩前行。一个老妪骑着一头瘦驴,一个小伙跟在后头,他们像是去扫坟。大路的尽头另有一老一少赶着两头毛驴,驴身上驮着沉重的货,像是去淮安城里出售,估计会买些淮盐再去乡下贩卖。这个小小的驮队由小伙牵着驴头,长者跟在后面一路沙哑地吆喝着,留下一路驴粪的臊味。
  几户农家小院静静地坐落在一片落寞的柳林中,从树丫之间依稀可见几处鸟窝,这些农舍后面的平地上还有一处谷场。只是过于寂静了,就连鸦雀也飞到运河的水面上,全都不肯在这里撩舌吐槽。
  这段流淌在苏北里下河地区的运河不算宽阔,仅十余丈的样子,水流却很湍急,南来北往的漕船不得不放慢行船的速度,商船都已降下了桅帆,岸边拉纤的劳工也放慢了脚步。然后,所有的商船全都无可奈何地停靠到了关税码头。
  一座两层高的关楼飞着檐、翘头角,虎视眈眈地伫立在运河大堤之上,楼顶上高悬着“淮安大关”四个大字,让船家老远就能望见,所有的商船只得在这里停泊,然后查验、报关、交税。
  这座“淮安大关”是一处税务局,又称淮安钞关、淮安榷关、淮关,专门向运河上的来往商船征收税费。据《山阳县志》言:“凡湖广、江西、浙江、江南之船艘,衔尾而至山阳(今淮安市淮安区),沿运河北运,而山阳板闸实为咽喉要地也。”淮安大关设立在运河“咽喉要地”的板闸,成为明清两朝运河沿线全国最大的税收关口。
  淮安大关的门口,几个船主因贩运食盐的税率正在和税官争执,身材肥胖的税官指着麻包说出了高额税钱,引起了商贩们的不满,有的正在解释,有的大声吵嚷,惊动了税关楼上的领导打开了窗户朝下张望。另一个年老的商贩交完关税之后,铁青着老脸从关门出来,然后朝那座三元宫而去,留下了一路骂声。
  从寺庙里升起的焚香白烟飘拂在大雄宝殿、前殿和山门之间,使这座三元宫彰显出几许威严肃穆,也给这片城郊的雾景中增添了几分古意。那硬山顶抬梁式的结构,朱红色的柱础,连通大雄宝殿和两侧厢房的廊轩,古色古香、错落有致,在这片建筑群的寂静中又加上了雾和烟的流动,令这幅城郊图景变得凝重而苍远。
  这一层层如同淡墨铺陳的雾气,不厌其烦地渲染着淮安城郊的景色,给所有人的心头涂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也给淮安运河的繁华景象带来一种悲怆的预感。
  运河东岸由近而远地躺着十数条还未完工的漕船,全都船底朝天。督造船厂的东侧便是通京大道,路边的占道经营现象很是严重,各种摊贩应有尽有,操着半蛮半侉的江淮官话在不停地叫卖。
  督造船厂附近有一家茶水铺子,一座用毛竹搭建成的敞篷,能够遮点风挡些雨,行人或是船厂的蓝领可以进去歇歇脚,喝碗茶水。老板娘在篷前竖起一根木桩,上端高悬着一面写着“茶”字的彩幌,还在茶水铺门口立了一个灯箱广告,里面可以点燃蜡烛,以便在夜间招揽从船厂下班的工人阶级。铺子里有位浓妆艳抹的“阿庆嫂”,一手拎着茶壶,一手托着茶盘,茶盘上有四只没有经过严格消毒杀菌的茶碗。茶水铺子的紧隔壁就是一家销售各种铁器的地摊,出售铁制的钉子、交联、铆扣、铁链、锁具等等,全都是造船必用的,有几个买主正在地摊边勾着腰寻找自己所需的铁器,摆地摊的老板嘴上像是抹了蜜似的,推销自己的商品,滔滔不绝,飞沫四溅,眼睛却不时地往“阿庆嫂”的身上瞟。
  一阵从运河边传来的鞭炮声吸引了岸边所有人的目光。一艘即将下水试航的漕船全身放着油光,船头刻着一个巨大的狮子头,船上从头到尾全都插着彩旗,船舷上贴着大红对联。有几个人正在船头焚香祭神,已经摆出几碟小菜、一壶白酒、一碗猪头肉。在一阵鞭炮声中,新船正缓缓地滑向运河。
  运河两侧的岸边停满了各种木船,船头全都站着船工,他们都在不断地大声吼叫着,警示着这艘新船不要撞过来。在这一片喊叫声中,新船义无反顾地冲进了运河,因为这里河道狭窄,河水湍急,装满货物的漕船吃水很深,眼看这艘新船就要撞过来了,船工们全都手忙脚乱起来,有的大声呼叫,有的用力划桨,有的拼命拉绳,船老大早就满头大汗地扳着船舵。终于,这艘新船被几个纤夫拖拉着逆流而上,新船的船头上一个船夫手里拿着一杆长长的竹篙,奋力地改变着船行的方向。
  这时,运河岸边还在响着叮叮咚咚的施工声音,还有十几条新船趴在船坞上,造船工人们分别在铁钉连接、加固船锔、拼接榫构、桐油粘缝、船底涂漆。这些船头全都雕上了狮子头,船尾则雕着良渚文化的图腾。
  据明代沈棨的《南船记》记载:“淮安造船厂位于河下至清江浦之运河沿岸,共设四个主厂,均能建造黄船、沙船、风船、快船、桥船,甚至各类战船。”可见这个造船厂的规模确实很大,它是漕运总督下属的一个重要机构,被尊称为督造船厂。
  督造船厂南侧的运河里已经停满了各式漕船商舟,船家全都落了帆,桅杆高高地竖着,远远地望去像是一片掉光了树叶只剩下树干的树林。所有的船相互依傍着,船帮靠着船帮,两船之间用蒲草垫着,以免撞坏。一场无声无息的交易便是在这些船上悄悄地进行着,这些让官方的漕船夹带私货的买卖,悄无声息地促进了运河的繁华。
  清明的雾带着水汽,沾着眼泪,充斥着忧伤,氲氤笼罩在这片造船工地的上空,静静地为它们构成一幅悠远苍凉的意境。
  我觉得白色的雾气就是对漕运繁忙景象的一种刻意反衬。
  站立在湖心寺桥上眺望着那座漕运码头,只能看到朦朦胧胧的一片桅杆,再往远处就只能看到雾将运河和天空粘连在一起了,就像是画水墨画时蘸多了水,让画面上全都是湿漉漉的水洇痕迹。   脚下的这座横跨运河的双拱廊桥,因为桥下需要通过漕船,拱桥也就建造得十分高大巍峨。这座廊桥将两岸的街市连接起来了,桥身由两道拱梁承托着,桥面两侧又建有飞檐长廊,可供行人避风挡雨,自然也成为小摊小贩的首选。桥的中间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桥的两侧廊檐之下生意兴隆,热闹非凡。从桥上行走的有驮着货物的骡马、抬轿子的、推独轮车的、骑驴的、挑担子的、闲逛看热闹的。这时好像要交通堵塞的样子,一名漕兵充当起交警,正在指手画脚地指挥行人,样子很凶,两眼瞪得很圆,嘴也张得很大。偏巧桥头又来了一个马帮,十几匹马全都身负重任,走在最前面的马夫拽着领头的马一步一步地迈上了桥坡,后面的马夫则用马鞭将马队朝前驱赶,马帮很快就走上了桥,几十只马蹄一齐在桥板上撞击出清脆的声响,走到廊桥中间时终于将道路给堵死了。
  这座双曲廊桥的两端各建了一座四角亭,站立在四角亭朝桥下望去,就能依稀看到云雾缭绕的御码头和接驾亭,再向西边几丈就是那座被雾气遮去一半的闻思寺古建筑群了。
  运河边的御码头是一座漕运码头,因为当年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来淮安漕运总督视察工作时在此舍舟登陆,就被漕督大人改称为御码头了。他又怕皇帝日晒雨淋,特地在御码头的接驾亭边建造了一排长廊,现在正在被水面的雾气紧紧地包裹着。
  天一直阴着脸,又嗖嗖地刮起了冷风,雾便乘机四处游荡起来。
  漕运码头上,那家小酒馆门口的彩幡正在雾里乱飘。这家小酒馆主要是接待南来北往的漕官、商贩、运丁、船夫,生意很是兴隆,只是现在还没到吃饭喝酒的点。码头货场有一个货主正在清点将要发出的货物,许多农民工将长辫子盘在脑瓜子上,正在从船上扛下一个个沉重的麻袋。酒馆对面是一间烟店,门前坐着一个算命先生,正在为几个船夫测字。他们旁边有一拨人围在一起,一个包工头子正在和一批农民工洽谈价格,仿佛还能听到他们在讨价还价。码头上还有几家排在一起的门面,全都是出售淮盐的,一并排地挂着“淮盐”的旗幌。几个刚从漕船上下来的漕兵,径直朝盐铺而来,像是要买些食盐夹带在漕船上走私。
  码头四周的水面上已经停满了许多大型漕船,一条吃水很深的漕船正在卸货,高大的帆桅上悬挂着“漕”字大旗正在雾气里默默地飘着。
  据《说文》言:“漕者,水运粮谷也。”自隋朝开通大运河之后,历朝历代均通过大运河南粮北运,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更是依靠从南方各省水运粮食,漕运也就成为明清王朝的基本国策。作为地处大运河中心位置的淮安,也就成为漕运之都、南粮北运的重要节点。
  眼前的这个漕运码头建在京杭大运河和通京大道的交界之处,极大方便了水陆客商,因而岸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这个漕运码头又是一处深水港,几十吨位的漕船只能到此停泊装卸货物,因此水上也是一片繁忙。这时,一条从杭州开来的高大漕船正在卸粮,几十个码头苦力下河将沉重的麻袋吃力地扛上码头,就连跳板都被压得吱吱作响。漕运码头的周围,下河扛活的苦力不时地传来一阵接一阵劳动号子声。
  淮安人称去河边为“下河”,去河边淘米就说是“下河淘米”,去河边挑水说是“下河挑水”,去河边干活自然就说是“下河干活”了。
  这时,一支上坟祭祖的队伍走到了桥头,一路吹着唢呐、撒着纸钱,不大工夫就从桥上走了过来,下河放起了河灯。
  所有纷繁的景象似乎都在隐瞒着漕运衰败的消息,所有忙碌的人们又似乎都在享受最后的辉煌。
  几间临街的门面高悬着斗大的一面“白酒”旗幌,店铺里有几个漕兵正一边吸着烟一边说着话,他们是奉命前来武装押运贡酒的。这家酒铺门前还摪着一块推销洋河酒、高沟酒、双沟大曲的广告牌,酒铺后门的运河边停泊着一艘漕船,已经装满了白酒等待启帆,估计是这几个漕兵因为回扣之事,正在和酒铺的老板交涉。
  向西不远便是一家五星级驿站,由前面的酒楼和后面的宾馆组成一座优雅的大院,后面有一座小木桥与驿站的后门相连。驿站前靠大街后靠运河,通过小桥能到达运河岸边,河邊已经停满了装饰豪华的官船。院子里几个穿制服的官员或坐或站,全都是威风凛凛的样子,有个文秘人员手上还拎着一只公文包。他们像是在恭候着首长,随时准备出发。院子一角还立着几匹已经吃饱喝足的官马,旁边还停着一辆配制超标的公用马车,一个马夫斜倚在马厩边的一根木柱上,闭着双眼在耐心地等待着官人的到来。驿站门前那座三层酒楼十分气派,酒楼的窗户是开着的,漕官正在和盐商交谈甚欢。
  就在驿站的旁边,有一家酒楼刚开业不久。这是一座两层木楼,上面高悬着“文楼”的牌匾,店外的敞篷下面摆放着桌凳,是为了方便船上下来的客人就餐。店主的手里拿着一根长杆,调整着挂在酒楼前面的大红彩缎的位置,这几条彩缎上面全都写着祝贺开业的标语。此时,贵宾厅里已经摆上了软兜长鱼、开洋蒲菜、平桥豆腐、钦工肉圆等淮扬名菜,估计是漕运总督府的漕官们要来这里吃喝。这家饭店还在门前设立了外卖业务,年轻的侍应生正在给一个漕兵递上刚刚出笼的文楼汤包。那个漕兵满脸好奇地接过这热乎乎的文楼汤包,用一根芦柴管子一头插入汤包,一头放进自己嘴里歪着头吮吸了起来。一个从乡下进城打工的贫困户,肩头挑着一副空空的担子,像是还没找到活儿干,惶惶地站在酒店的门前,眼巴巴地望着这个吃汤包的漕兵,估计嘴里已经渗出许多口水。
  文楼大酒店向西就是那座闻名遐迩的龙窝楼了,这座三层古楼坐西朝东,为重檐庑殿盝顶建筑,檐牙高啄,斗拱林立,气势宏伟。这座楼阁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后为宋太祖赵匡胤的行宫,清乾隆皇帝南巡时也曾驻跸于此,并在此题诗赐给漕运总督杨锡绂。
  这时,一阵春风冷嗖嗖地刮过,将龙窝楼顶的那几株枯草刮得左右摇曳,也将淮安大街上的雾气刮得四处飘飞。
  作为明清时期的漕运指挥中心的淮安,城里的北门大街、东西长街、驸马巷、局巷、龙窝巷、多子巷、上坂街、小人堂巷等几十条街巷,组成了这幅淮安漕运之都的繁华图景。在这幅古城图卷里,官府衙门、作坊店铺、民居宅院、寺庙楼宇,林林总总,鳞次栉比。“酒楼店铺百肆杂陈,招牌幡幔目不暇接,饮食百货应有尽有。”(据《淮安府志》)   放眼望去,运河之水仍然穿行于楼阁、亭台、城门、街市之间,整个古城虽然还是原来漕运之都的模样,可今天清明节的春风更凉,柳丝更衰,它们全都在感叹这盛世好景不长,感叹着眼前的繁华顷刻之间就会化作过眼云烟。
  乍起的春风能否保住一城繁花?
  漕运总督的官衙是这幅“清明下河图”的压轴戏。
  将遍布于郊外、码头、城门、街市的所有繁华场景,一直延续到漕运总督部院方才结束,就是力图展现淮安这座运河城市的命运全然依赖于此。
  这一天虽是清明节,漕运总督官府并未放小长假,从各地前往这里请示汇报工作的干部络绎不绝。他们都要先行穿过镇淮楼,才能到达总督部院。
  只见古朴敦实的镇淮楼在前拱卫,威风凛凛的漕运总督府居中傲立,沉默寡言的淮安府署在后守护,这三座建筑正好位居淮安古城的南北中轴线,那个小小的山阳县衙根本挨不上边。也是因为漕运总督部院驻扎于此,这座镇淮楼便高悬起了“南北枢机”“天澈云衢”的金匾。从镇淮楼的拱门而过,正面就是漕运总督部院的那两扇朱漆铜钉大门了。
  漕运总督府衙的大门之上高悬着“总督漕运部院”的金字招牌,东西分别悬着“重臣经理”和“专制中原”的银匾。大堂的屋顶建有重檐九脊,四角翘起的龙头双目圆睁直视,大有腾飞之势。大门前面建有一座高大的石雕照壁,东西两侧又有两座牌坊、两尊石狮。
  这个漕运总督权力显赫,不但管理全国运河之漕运,而且还兼巡抚周边地方行政,因此又称“漕抚”。府署机构庞大,下辖粮仓、督造船厂、漕兵等众多机构。漕运总督在清代定为一品或二品大员,因为还要负责指挥保障漕运的军队,故又有“漕帅”之称。
  这时,这座总督官衙十分肃穆地伫立在弥漫着忧患情绪的雾气里,无言地暗示着漕运时代即将败落的不祥预感。
  果不其然,运河因为受到连年洪灾的影响逐渐淤塞,到了清道光初年漕运面临瘫痪,清政府也就不得不改走海运。清光绪三十年(1904)正式裁撤了漕运总督。自此,因漕运而兴盛的淮安城市繁华变得一落千丈,兴盛了几百年的漕运帝国顷刻之间轰然倒塌,漕运总督部院最终也化为一片废墟。
  面对此情此景,我在推想那郊外的古道、榷關、拱桥所表现出的寒意、寂静、薄雾和城里的街道、城楼、官衙所描绘出的忙碌、喧嚣、繁荣,两相交融在一起,形成了正反对比和冷热反差。这种反差对比恰恰表现出了当时淮安这座运河城市的畸形发展,形象地暗喻了这个漕运帝国经济兴盛之后的衰败必然。
  (选自2021年第7期《黄河文学》)
其他文献
几经周折,我跟镇长电话联系到真正的游牧事宜,他说下午酋长们要来镇上开会。  午后,在石渠县尼嘎镇政府楼道上,镇长一见我,就说:“菊母远牧场离石渠县城几十公里, 是最近的,他们都不会汉话。”  楼梯拐角处站着一个康巴汉子,身材高大神情木然,披肩发乱糟糟的,穿着羽绒背心。我想对他微笑,也滞涩了。  镇长说:“你跟他去吧。”  给镇长道了谢,我向四郎酋长走去。  村是现在的称谓,四郎是村长,也是游牧部落
期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如果你未曾在广汕公路上被卖过猪仔,并不是说你有多幸运,只能证明你很少在那条路上出没。即使你像我一样,一年仅有寒暑假加上清明、国庆期间往来,你也会有这样“中彩”的机会。  卖猪仔,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遍布于广东各条国道和省道、不经旅客允许强迫旅客转乘车辆的俗称。人被当成了猪仔,任由司机和其他乘务人员倒腾、兜售。其猖獗程度几乎到了每一辆客车每天都参与的地步。1994年的秋天,我在东莞莞
期刊
表弟阿勇已在我的视线中消失二十多年了,他似乎没有留下一点点痕迹,就像我刚刚看到的天上那朵云,说没有就没有了,也就仅仅是一阵风的工夫。  1997年底,祖母病危,我和二弟将攒下的一万元寄回雷州家里,以防祖母不测之需。一万元,在当时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我所工作的宝安那时房价也就两千多元一平方米,相较于现在动辄十万八万元的单价,可以想象当时的钱真是一分顶一分用的。  钱存进母亲的存折还没有被焐热,阿勇
期刊
我时常幻想先人的样子。头发蓬松,腰背佝偻,整天待在那个空着的角落。在我的思想深处,这样空着的地方很多。我感觉整个村子都是空着的,墙也是空着的,阳光斜照进来,墙边的桌子上留着鱼鳞一般的亮色。  一年一年过去,日子一切照旧,没有半点改变。那栋老屋还挺立在那儿,爷爷兜着烟枪围着硕大的屋柱转来转去。就这样转过许多年,终究还是去了别的地方。  对于先人的故事,我知道的少之又少。前些年,爷爷像落叶一般被风吹走
期刊
这是她第一次来望北哨所。  望北这个名字,她已经很熟悉了,他分配到部队后的第一封来信,地址上就写着“望北”两个字。望北在她的心里如诗如画,再加上哨所,她莫名地会想到辛弃疾的某些诗句,有着大气、苍凉、凄美之感。他在信中也是如此描绘望北哨所的:高原,陡峭的山石,呼啸的山风,洋洋洒洒的落雪,虽然凄凉了一些,但却是那么有韵致。望北哨所,就像她喜欢的男人,粗犷、冷峻。  他们是同学,从初中一直到高中。高中毕
期刊
青梅的报恩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蒲松龄大概是喜欢这首《点绛唇》。  青梅母亲是狐女。她一出场,就很惊艳。她狡黠地藏在书生衣带尾端背后,一回头,掠发微笑,露出莲花般的绝世容颜。这惊鸿一瞥把书生看呆了。  不过,他下意识地怀疑对方是女鬼。  不过,他也不怕。带着“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孤勇,他对青梅的生母说:“倘得佳人,鬼且不惧,且况于狐。”遂与狎。  这个不太登大雅之堂的“狎”字,屡
期刊
四月的香港,杜鹃花盛放,虽然身处“石屎森林”,但仍可在街道两旁或公园入口瞥见它的踪迹,深深浅浅的粉红簇簇迎风而来,缭绕了驿动的心和思念的情!  细雨微风拂来,春天的薄雾再次锁住高楼大厦,楼顶像被削成平头装。没有邀请函,没有约定,不用说明地点,不用说明时间,不用预算人数,我们福建人像蚯蚓一样,春来了就翻土而出,在清明节当日,聚集在旧居吃润饼。怎不是旧居呢?不足四百呎的五十多年唐楼,曾经是一室六口的蜗
期刊
山间有流岚,淡而轻薄地悬在低空。零星几户人家,偶尔在朦胧中浅露半角屋檐,村庄修到山势起坡的地方,便停留在大片的苜蓿中。羊肠小道从村里蹿出去,起伏在满山的灌木丛里,引领着我们去往山的高处。山顶上有片原始森林,名叫双马杆,我们此行,就是要穿越它。数十人沿着小路,不可并肩,只能络绎而行,往往是先头者已经抵达山腰,后面的人还在山脚下虫子般蠕行。暮色四合,还要赶很远的路,有人在山腰上大喊,“跟紧啦”,声音在
期刊
外甥拍了一些老院子的照片。荒芜的园子里,各种果树,参差斑驳,萧索衰败。红砖铺就的院子,落满灰尘,一地灰黄。墙角、门楼、炭房、牛棚处,回旋着许多居无定所的枯枝败叶。屋子还好,门帘还在,遮盖了些许凄凉。  现在想想,爷爷去世,奶奶尽管悲痛,五个需要抚养的孩子、家庭的重担,还是分化了奶奶的悲伤。大伯去世、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贫困的折磨,也分散了奶奶的注意力。好不容易才有的可爱小孙女的早夭,成了压垮奶奶的
期刊
一  外公是从北疆一路颠簸乞讨回家的。  那是鄂东己未年腊月的一个早晨,已下了两天的雪还在没完没了地下,门口屋檐上,已经挂满了玉帘似的冰凌,野外两处池塘,如一双黛眼,凝视着昏黄的天空。屋里大门闩着,二门掩着,依然听到屋外寒风嗖嗖。  那年我六岁,还没有上学堂,被早起的母亲三番五次催喊着起床。最终她冲进卧室,掀开被子。我乖乖地起床到堂屋拧起装满垃圾的土簸箕,要打开后门,到外面村口小烂泥窖里倒掉。我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