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丽人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zhao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到唐朝,回到西安还叫长安的时候,以长安那如日中天的国力、血脉旺盛的生命力、八面来风的宏大气度为土壤,长安人培育出一朵靓丽得让后世瞠目结舌的女性时尚之花,并呵护它不断绽放。唐代女子面妆和服饰上的花样翻新、争妍斗奇,把一个大唐社会装扮得艳丽无比。那么,红极一时的唐代女子装扮究竟如何呢?首先,让我们从唐代女性的面妆说起。
  唐代女性面妆的第一个步骤是敷面,唐人喜欢用很厚的粉从额头一直敷到脖颈,肤白如雪,并以此为美,敷面之后便用手晕了胭脂涂在两颊,称为抹红;下来是点唇,是用胭脂点个樱桃大小的红唇;然后是熏眉,自古以来,无论中外,对眉的修饰都是从不马虎的,唐代女子眉式的变化表现出几个明显的阶段性。初唐眉式宽阔且长,这种眉式,在永泰公主墓的石椁线刻画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盛唐早期妇女中流行细长眉,《长恨歌》中写唐玄宗想起“芙蓉如画柳如眉”的杨贵妃时,不禁泪如雨下;盛唐后期细长眉让位给了短阔眉,这种眉式我们在周肪《簪花仕女图》中可以看到,其形饱满丰富如蝴蝶的翅膀。除此之外,啼眉、小山眉等流行一时的眉式不下15种之多。人常说“眉目传情”,因眉目在实际生活中具有传递思想,交流情感的特殊能力,而深为人们所喜爱。
  除以上介绍几种面妆方式外,唐人还采用了一种较独特的化妆方式,称为妆靥。这种特殊的化妆方式,今天妇女已不采用,但唐代女子面妆时却必不可少。
  妆靥包括花钿,额黄和面靥,仕女脸上的片片梅花就是花钿,它是一种可粘贴在脸上的薄型饰物。而那种以黄色涂饰额部的妆饰称额黄,用红色点染靥窝的妆饰称面靥。
  经过敷面、抹红、点唇、黛眉、妆靥,我们随唐代妇女走过了一个美的历程,一个粉面朱唇,黛眉巧目,千般妖娆,万般妩媚的唐代美女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唐代进入了女性服饰发展的全盛时期,其款式、色彩、图案、风格,变化多样、特色鲜明。首先,在类型上,唐代女性服饰在传承的基础上体现出跨越式的态势。自隋代就已开始盛行的襦裙装被发扬光大,同时能够充分体现女性美的“坦胸晚礼服”大行其道。襦裙装以短襦衫、高腰长裙为主体,搭配以半臂、披帛等饰物。这种传统的“套装”,是在保留中原服饰既有原形而又吸收外来服饰文化精髓的前提上演变而来,它不仅是当时女性服饰的“主流款式”,也是唐代乃至中国服装史上精彩动人的配套装束之一。在传统襦裙装基础上设计而成的袒露装,不但将脖颈袒露于外,而且胸部也处于半掩半露的状态,坦然表现出盛唐时期的时尚风气、审美标准,以及唐人对女性人体美的大胆追求。唐朝,袒胸露肌,是自然的、美的、时尚的、高贵的。袒露装最流行的时代,恰好是武周这样一个女子当皇帝的时代;袒露装的盛行,正是当时女权主义挑战传统和男权在女性服饰领域的生动反映。初唐欧阳询在《南乡子》中“胸前如雪脸如花”的句子,以及其他诸如“长留白雪占胸前”“粉胸半掩疑晴雪”等诗句,都是对坦胸装这种女性服饰毫无保留的赞美。
  其次,在风格上,唐代女性服饰呈现出兼收并蓄的特点。《礼记·内则》中,曾有“贵贱不通服、男女不通服、胡汉不通服”的记载。而在唐代,流行的女性服饰不仅有源自西北地区的“胡装盛服”,还出现了充分展现女性阳刚之美的“女着男装”。胡服是唐代女性服饰中的舶来品。在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自初唐开始的频繁交往中,胡服这种包含印度、波斯等西域民族成分的民族装束,逐渐传入中原并受到唐代女子的青睐。最初是一阵狂风般的胡服热席卷长安坊间,令人耳目一新;随后,长安以其时尚之都的巨大影响力,迅速将胡服之风远播中原诸城。到了开元年间,不论是贵族女性,还是市井村姑,都好“胡服”“胡帽”。在当时,头戴锦花高顶胡帽,身穿紧腰胡装,足登小皮靴,是时尚、前卫的打扮。中唐以后,胡装盛服才逐渐消融、湮没。
  总体而言,唐代女性的装扮是浓艳的、大胆的、奢华的、雍容大气中又标新立异,冲破了贵贱、男女、夷夏的藩篱,政治、道德、礼仪都无法约束女性强烈的爱美之心和对时尚的追逐。唐代女性装扮在充分展现唐代女性大胆自信、追逐时尚、彰显青春活力的精神面貌的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唐代是一个开放、文明、时尚的朝代。
  回到唐朝,一个旖旎的时节;回望长安,一个昌盛的都城。在唐朝与长安的交汇点,历史为我们显现出的是一个让美恣意绽放、让个性恣意张扬的华彩时空。
其他文献
马一浮先生是近代大儒,其学问、学识、人品、风骨,皆为世人所共仰,先生在战火横飞的抗日战争期间,避难西南,在四川乐山乌尤寺创办复性书院,守护民族精神的命脉,讲学著说,以坚抗战民心。《复性书院讲录》是马先生在复性书院所讲课之全部讲稿,其中《开讲日示诸生》《学规》《读书法》《通治群经必读诸书举要》等篇,是马一浮先生一生治学的心得,也是其读书之道的精髓,为众多学子提供了精当的读书津要。  马一浮先生教导学
期刊
编辑您好:最近在看《水浒全传》,发现书首第二回和第三回,写了两个令读者只闻其名、不识其面的人物———延安府的“老种经略相公”和渭州府的“小种经略相公”,这两个人究竟是谁呢?访客/景园  编辑回复:您好。据《宋史》和有关方志记载,“老种经略相公”是担任“鄜延路经略副使”的宋代名将种世衡之子种谔。“小种经略相公”则是种世衡的孙子种师道。种世衡的儿子种谔和孙子种师道都在西北边境出任经略安抚使,“相公”是
期刊
秦皇汉武是中国千年封建帝制的两座巅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创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统一大帝国,在历史上具有“秦者古今之界”,“后世皆事秦”的地位,而汉武帝既非开国皇帝,也不是统一功臣,他有何丰功伟绩,能与始皇比肩?  实际上,汉武帝最有可能成为一个平庸的皇帝,因为坐享祖父与父亲留下的太平江山。可他在位54年间,却将汉王朝由繁荣推向鼎盛!  太平之世的改革者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继承
期刊
人生是不可思议的变局。变卦,是人世间经常经历的局。生老病死亦是如此。甲午年刚开始,风云变幻的乌克兰就上演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变卦,克里米亚竟然出现在政治格局的风口浪尖,让人一时欢喜一时忧愁,在否极泰来之中,演绎着此消彼长变的力量。马来西亚MH370航班失联飞机的失踪、寻找、谜底、人命,更是经历千转百回,全世界的注意力都被卫星定位、海航图、新闻发布会、疑似残骸等各种资讯所左右。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变卦时代
期刊
据《玉函山房辑佚书》记载,十二辟卦的来源极早,此说法最早见于《归藏》:子复,丑临,寅泰,卯大壮,辰夬,巳乾,午姤,未遁,申否,酉观,戌剥,亥坤代表十二个月,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后天八卦中的四正卦,震,离,兑,坎,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时的阴阳消长。其中,震卦主春,离卦主夏,兑卦主秋,坎卦主冬,这四个卦共有二十四个爻。分配二十四节气。震卦六爻主春分到芒种六个节气,离卦
期刊
《舌尖上的中国2》导演透露:定档4月  《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档期曾因一再延后备受关注,近日,节目总导演陈晓卿透露将定档4月。记者了解到,“舌尖2”除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还将于4月初登陆优酷纪录片频道,和多档美食纪录片一起构成“美食文化带”,让观众一睹为快。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以细腻唯美的画面和对饮食文化的探寻吸引了大批观众,触动无数吃货的味蕾和对家乡味道的回忆。据悉,《舌尖上的中国2》将
期刊
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来得太早。  只好哲学怀古。我最崇敬老子,其次孔子、庄子,怎么这些哲学家都有那么强的文学性?永垂不朽的文学价值。中国文学史编者收孔、孟、老、庄时,忘了他们的文学性。  孟子:养浩然之气于笔墨之间  孟子,名柯,邹国人。生于公元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曾在齐国做过不大的官,无显著政绩。志气高,人评“材剧志大”,剧,作“尤甚”解,当时此说略带贬义。  “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
期刊
2014年正值甲午战争120周年,1894到2014,恰逢两甲子!  空军上将刘亚洲先生在《甲午殇思》一书中提出:“对中国而言,甲午战争的历史深刻性在于两点:一、战争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至今仍在追问之中;二、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战争的伤口并未愈合,仍然横亘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对这场战争疑问的解答,构成了我们民族进步的阶梯。从这个意义上讲,甲午战争已成为一种标志,一个符号。”  在他看来,甲午之败既败
期刊
人言道:青花鱼露秀长安,最是宜浓上曲江。又是一年春来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曲江,去领略曲江千载悠悠的绝妙风光。在一千多年前的长安城东南隅,曲江成为焦点就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打开唐长安城的地图,可以看到在地图上有两处突出之处,这就是城北的大明宫和城东南的芙蓉池。  唐长安城在地形上有六条东西向横亘的高坡隆起,古人认为这象征着干卦的六爻,并从北向南按九一至九六的顺序排列下来。自北而南,九一的
期刊
如果要讲述大唐王朝的璀璨过往,你最先想到的会是什么?是浩如烟海的史料文献,还是地上地下的文物遗存?在我看来,唐诗就是其中一朵极其绚丽的奇葩。在唐代,诗歌得到蓬勃发展,诗人辈出,诗歌如海。这些诗歌中的不少作品直接反映了唐代长安的社会生活,从而共同形成了一部形象的长安史诗。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加深对唐代长安的了解,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唐代长安的社会风貌。就让我们在唐诗的陪伴下,去领略大唐长安的卓然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