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农村职校电子电工专业实训课与信息教育技术的整合

来源 :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89546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工电子专业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在各中职学校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有些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作为工作在农村职校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笔者从实训课教学层面小议信息教育技术与电工电子专业的整合。
  【关键词】农村职校; 电子电工; 实训; 信息教育; 整合
  电工电子类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呼唤中等职业教育中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模式改革,信息技术的成熟发展早已提供了满足这个需求的条件。但是,在我们农村职校,电工电子专业实训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却只刚刚开始。
  1 农村职校电子电工实训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教学改革是多年的老话题,普通教育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多很了不起的成果,但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是摸着石头过河,大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采用严重滞后的教材或是自己的校本教材进行教学,摸索着适合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教育实践,而且传统的根深蒂固的陈旧的普通教育的观念还在职业教育中存在,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在中职的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这种教学模式在中职教育中其弊端远胜于普通教育,特别是专业实训课的教学,许多老师向学生传授过多的专业技能知识而缺少专业技能本身的训练,把专业技能和专业技能知识等同起来,学生只是掌握了专业技能知识,根本不能进行专业的实际操作。
  笔者认为导致电子电工实训课不利的教学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1.1 教学理念问题。许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在校掌握了专业技能知识,到实际岗位中动手自然就会。这是对专业实训教学的一种错误解读,技能操作是我们的一种身体行为,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反复训练才能形成。
  1.2 缺少实训基地。我们农村职校的硬件跟不上,校内的实训基地欠缺,教师无法在校内实现真正的现场教学。破天荒谈来了一个校企合作项目却只能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很难产生实际的合作行为。
  1.3 资源未能整合。实训教师未能按照教学任务、教学活动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地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
  2 电子电工专业实训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整合策略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和EDA技术的应用给农村职校电子电工实训课注入了活力。两者与电子电工实训课的有效整合能解决农村职校电子电工实训课教学中的不少问题。
  2.1 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辅助电子电工实训课的教学。在课堂内外,采用多媒体设备构建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对知识有意义的建构,是信息技术与电子电工专业实训课结合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综合处理的优势,集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与一体,将学生融入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扩展思维空间,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学生认识事物的难度。
  网络出现,丰富了教学和学习方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在网络上完全可以实现视频直播或教学视频的点播,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学生可以学习的知识不再局限于课堂环境中教师的讲授内容;将相关教学资源存放在校园网的资源库内,学生可以随时查询、学习;因特网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2.2 EDA技术在电子电工实训课教学中应用。
  2.2.1 仿真软件与电子电工实训课教学的整合,从实验教学的角度看,许多中职生由于实验室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及时满足各种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要求;另外考虑到中职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我校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师在专业实训课教学中引入了Multisim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虚拟一个测试仪器先进、元器件品种齐全的电子电工工作平台,一方面克服了实验室在元器件品种、规格、数量上不足的限制,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验证、设计、测试、纠错、创新等不同形式来创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2.2.2 Protel软件在电子电工实训课教学的应用,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是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如何快捷、高效、准确地完成电子线路的印刷电路板设计模块,是学生在实践教学和后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我们学校近年在电子电工实训课教学实践中,从实验教学计划、方法、措施和手段上深入地进行改革。通过采取开放综合性实验,自行设计实验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熟练掌握Protel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农村职校电子电工专业的学生也能做出尽善尽美的电路板作品。
  当然,在电子电工实训课教学中,不管是多媒体设备及网络的利用,还是Multisim仿真软件和Protel软件的应用,学生都离不开我们老师的悉心指导,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成,不仅能学好专业技能知识,也能掌握实实在在的专业技能,为他们的实习、就业乃至创业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六年,当班主任二十五年。回顾自己走过的教育教学道路,最大的体会:教育的真谛——爱。  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感情中最高尚的感情,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一位哲人说过:“没有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教育的爱,有大爱无疆的:以身护生的谭千秋、 为护生献肢的张丽莉、 生死抉择时,毅然选择为生献命的殷雪梅、 为生舍命的龙德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实施让自己在其中收获颇丰,其中对语文老师的素养问题领悟比较深刻,课改首先应该改的就是语文教师对自己素养的要求 ,高的素养才能造就有活力的语文教师。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教师; 素养研究  初中新课改从2003年开始,轰轰烈烈进行了一些时日了,自己也在新课改的带动下进行了一些尝试,其中的得失自己心中明了。同时也让自己在课改中深深懂得了做一位语文教师是不容易的,要做好一位受学生欢
期刊
【摘要】开放性实验,就是不拘泥于课堂学生实验的时间和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化学实验,它不仅是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更是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是指学生有选择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自由,体现可能性的原则。开放性实验活动应该是在教师的辅导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而不是放任不管。开放性化学实验能很好的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室;实验教学改革  
期刊
在学习中享受到乐趣,学习必然是一种快乐;当学习是一种快乐时,学习必然是一种享受。只有享受学习,厌学学生才会爱上学习,留在学校。在快乐美术教学中,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快乐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围绕着美术课的快乐教学,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首先,教师的教态应亲
期刊
2013年我市中考思品、历史、地理等综合文科将一改2002年以来开卷考试的情况,实行闭卷考试。这种由开卷到闭卷的回归,科学地把握了文科的本质特征和文科学习的客观规律,合理地衔接了中考、高考,体现了中考和高考的一致性,重视了初中教学对高考的奠基作用。回归闭卷考试后思想品德该如何备考呢?我想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 记忆基本知识,做好守株待兔的准备  首先,我认为,重新回归闭卷考试后,出题者势必
期刊
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具高效性、更具生命力是每个教师苦苦追求探索的源动力和根本目的。那么思品课堂又该怎么做呢?尝试促成经验积累、探索成就创造革新。在实际教学的摸爬滚打中,笔者反复探索教学真谛,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做了大量的新尝试,形成了以“四环”法为主导的思品课堂模式,反复实践认为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让思品课堂更具生命力,以供同仁商榷。  一环激趣,引发好奇心。  思品课是要在深入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中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他们才会有所创造。费舍尔教授曾说:“我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告诉我,教育应依两种情形进行,第一种是强迫手段,对孩子强迫地灌输信息、知识;另一种就是给孩子很大的空间,选择他自己想关注的事物。中国前一种情形多一些,学生没有充分的想象力,没有充分地解放自己。”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是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但是又急于得到结果,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考虑,那么,这样给的空间达不
期刊
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是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条件,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是成就事业的肥田沃土。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入迷,才能变“苦学”为“乐学”,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先天有之,要靠后天引导和激发。  1 创设情境,感染兴趣  兴趣是一种同愉快的情感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和活动倾向,当学生情绪高昂时,他就有
期刊
长期以来,很多人误解,认为幼儿园里教师所教知识浅薄,幼儿园里教师只不过是个全职保姆,似乎人人都可以当幼儿教师。其实幼儿教师和一般教师职业一样,是具有双专业性的职业,即不仅要具备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具备传递知识技能的技巧。教师同医生、律师一样,必须经过严格的、持续不断的专业训练,能“诊断”、“分析”、“开处方”,成为教育方面的“临床专家”。与一般教师职业不同的是,幼儿教师不是某一学科的教
期刊
在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中,每一单元都设置了综合探究课,“综合探究”模块作为政治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充分反映了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理念。怎样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综合探究课,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本人2009年参加了河北省新教材优质课评比活动,讲授了《消费对个人与家庭的意义》一节探究课,结合讲授这节课的过程,谈谈对上好综合探究课的几点体会。  1 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多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