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雷雨》是曹禺先生最为成功的作品。曹禺先生用细腻的笔触,按照三一律的戏剧创作原则把周公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有条不紊的集中在四幕剧内。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和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蘩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妈,单纯着爱与被爱的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该剧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李健吾先生《雷雨》评论则围绕《雷雨》中的人物进行评论分析,以人物为线索,话剧的阶级冲突,人物性格冲突得到细致的分析,李健吾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以大众视野进行鉴赏,将《雷雨》结合哲学中的问题进行融合,体会到了不一样的《雷雨》。
【关键词】:曹禺;《雷雨》;人物形象
剧中人复杂的关系和尖锐的冲突,令读者和观众惊心动魄。人物形象塑造得有肉有血、栩栩如生是本剧的又一大成功之处,尤其是周朴园、侍萍、蘩漪三人,最耐人寻味。周朴园可以说是个所谓的“坏人”,但作者却并没有把这个人物简单化。坏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某些成分。他早年对侍萍始乱终弃,固然是他道德败坏的一个表现,不过那时的侍萍美丽而温顺,他对侍萍肯定也不能不生一些真心的喜欢。他后来两次婚姻都不美满。正如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一样,向往幸福快乐的生活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他怀念与侍萍在一起的时光也是人之常情,况且他以为侍萍已死,他的怀念不仅没有任何危险,且很能塑造自己重情重意“光辉形象”。这一种自造的虚幻,时间长了连他自己都信以为真了。然而说到底他是个极端自私的人,根本上这种人是只爱自己的,所以三十年前他为了自己的前程可以狠心地把侍萍赶走,三十年后当他发现侍萍竟出现在他苦心经营了多年的现实中時,他又首先想到自我保护。这种人他是永远也不会真正爱上别人的,他根本就没有“爱”的能力!
三十年前的侍萍无疑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她一生的全部不幸都是周朴园一手造成的,她自然是该对周恨之入骨,然而男女之间的事又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那毕竟是她的“初恋”,“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与她生过两个儿子的周朴园当年风流倜傥,情意绵绵。要说她对她一生中仅有的一段有点甜味的日子一点都没有怀念,也是假的。然而三十年的辛苦人生路又给了她清醒的理智她不愿女儿四凤给人帮佣,是她看透了这些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少爷们的本性,对他们不再存任何幻想。她也清醒地认识到大海与周朴园这对亲生的父子如今是属于根本对立的两个阵营,大海不会认周朴园这个父亲。她拒绝了周的支票,显示出她作为劳动人民的高洁品质,而她将这一切归之于命运,是作为她——有着如此经历的妇女的必然想法。她无法超越自身的认识层次。作者这里并不想把侍萍的形象拔高。
蘩漪是《雷雨》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也是作者最偏爱的人物。曹禺说:蘩漪是最具雷雨性格的一个。她内心有火一样的激情,可是却不得不被禁锢在罐头盒子一般的周公馆里。周朴园没把她当成自己的妻子,他只是希望她为孩子们做个服从的榜样,维持这个家的正常秩序及他作为一家之长的尊严。当蘩漪并不按他的希望做时,他就说她有神经病,强逼着她喝药。他几乎是恨不得她真有神经病的。而且照这个样子,蘩漪早晚要给周朴园逼成神经病!
蘩漪以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反抗着,惟有这样的反抗才能给她一点生存的氧气,否则,她是几乎要窒息的了。她整个人像一样雷雨,她在激烈的反抗、爆发中也毁灭了自己。她以她的毁灭完成了她最后的、也是最激烈的反抗。她让我们认识到: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制度是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了。作者强烈的冲击力也正在于此。
娴熟的写作技巧是此剧本的又一特色。曹禺巧妙地将一个大家庭几十年的恩怨情愁浓缩到一天来表现,浓缩到四幕,两个场景来表现。集中的地点和时间所表现的东西却并不单薄,有畸形的爱,突破束缚的勇气,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坚信和宿命的痛苦。围绕着八个人物,把整个社会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不能不让我们叹为观止。剧中人复杂的关系和尖锐的冲突,令读者和观众惊心动魄。
周朴园可以说是个所谓的“坏人”,但作者却并没有把这个人物简单化。坏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某些成分。他早年对侍萍始乱终弃,固然是他道德败坏的一个表现,不过那时的侍萍美丽而温顺,他对侍萍肯定也不能不生一些真心的喜欢。他后来两次婚姻都不美满。正如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一样,向往幸福快乐的生活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他怀念与侍萍在一起的时光也是人之常情,况且他以为侍萍已死,他的怀念不仅没有任何危险,且很能塑造自己重情重意“光辉形象”。这一种自造的虚幻,时间长了连他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然而说到底他是个极端自私的人,根本上这种人是只爱自己的,所以三十年前他为了自己的前程可以狠心地把侍萍赶走,三十年后当他发现侍萍竟出现在他苦心经营了多年的现实中时,他又首先想到自我保护。这种人他是永远也不会真正爱上别人的,他根本就没有“爱”的能力!
三十年前的侍萍无疑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她一生的全部不幸都是周朴园一手造成的,她自然是该对周恨之入骨,然而男女之间的事又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那毕竟是她的“初恋”,“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与她生过两个儿子的周朴园当年风流倜傥,情意绵绵。要说她对她一生中仅有的一段有点甜味的日子一点都没有怀念,也是假的。然而三十年的辛苦人生路又给了她清醒的理智她不愿女儿四凤给人帮佣,是她看透了这些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少爷们的本性,对他们不再存任何幻想。她也清醒地认识到大海与周朴园这对亲生的父子如今是属于根本对立的两个阵营,大海不会认周朴园这个父亲。她拒绝了周的支票,显示出她作为劳动人民的高洁品质,而她将这一切归之于命运,也是作为她——有着如此经历的妇女的必然想法。她无法超越自身的认识层次。作者这里并不想把侍萍的形象拔高。
蘩漪是《雷雨》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也是作者最偏爱的人物。曹禺说:蘩漪是最具雷雨性格的一个。她内心有火一样的激情,可是却不得不被禁锢在罐头盒子一般的周公馆里。周朴园没把她当成自己的妻子,他只是希望她为孩子们做个服从的榜样,维持这个家的正常秩序及他作为一家之长的尊严。当蘩漪并不按他的希望做时,他就说她有神经病,强逼着她喝药。他几乎是恨不得她真有神经病的。而且照这个样子,蘩漪早晚要给周朴园逼成神经病!。
正如李健吾在文中所说,“曹禺在《雷雨》中创造了着戏剧中真实的人物,作者的心力大半用在情节上,或者换一句话,用亚里士多德的术语,情节就是动作的动作上。”曹禺用生动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用完美的戏剧冲突勾勒出复杂的人物关系,他的戏剧风格是酣畅淋漓的,而《雷雨》作为一部永垂不朽的戏剧,留给我们的启发是无穷的。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6
[2]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3
作者简介:徐硕,女,籍贯:山东,硕士研究,院校:青岛大学文学院,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曹禺;《雷雨》;人物形象
剧中人复杂的关系和尖锐的冲突,令读者和观众惊心动魄。人物形象塑造得有肉有血、栩栩如生是本剧的又一大成功之处,尤其是周朴园、侍萍、蘩漪三人,最耐人寻味。周朴园可以说是个所谓的“坏人”,但作者却并没有把这个人物简单化。坏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某些成分。他早年对侍萍始乱终弃,固然是他道德败坏的一个表现,不过那时的侍萍美丽而温顺,他对侍萍肯定也不能不生一些真心的喜欢。他后来两次婚姻都不美满。正如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一样,向往幸福快乐的生活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他怀念与侍萍在一起的时光也是人之常情,况且他以为侍萍已死,他的怀念不仅没有任何危险,且很能塑造自己重情重意“光辉形象”。这一种自造的虚幻,时间长了连他自己都信以为真了。然而说到底他是个极端自私的人,根本上这种人是只爱自己的,所以三十年前他为了自己的前程可以狠心地把侍萍赶走,三十年后当他发现侍萍竟出现在他苦心经营了多年的现实中時,他又首先想到自我保护。这种人他是永远也不会真正爱上别人的,他根本就没有“爱”的能力!
三十年前的侍萍无疑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她一生的全部不幸都是周朴园一手造成的,她自然是该对周恨之入骨,然而男女之间的事又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那毕竟是她的“初恋”,“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与她生过两个儿子的周朴园当年风流倜傥,情意绵绵。要说她对她一生中仅有的一段有点甜味的日子一点都没有怀念,也是假的。然而三十年的辛苦人生路又给了她清醒的理智她不愿女儿四凤给人帮佣,是她看透了这些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少爷们的本性,对他们不再存任何幻想。她也清醒地认识到大海与周朴园这对亲生的父子如今是属于根本对立的两个阵营,大海不会认周朴园这个父亲。她拒绝了周的支票,显示出她作为劳动人民的高洁品质,而她将这一切归之于命运,是作为她——有着如此经历的妇女的必然想法。她无法超越自身的认识层次。作者这里并不想把侍萍的形象拔高。
蘩漪是《雷雨》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也是作者最偏爱的人物。曹禺说:蘩漪是最具雷雨性格的一个。她内心有火一样的激情,可是却不得不被禁锢在罐头盒子一般的周公馆里。周朴园没把她当成自己的妻子,他只是希望她为孩子们做个服从的榜样,维持这个家的正常秩序及他作为一家之长的尊严。当蘩漪并不按他的希望做时,他就说她有神经病,强逼着她喝药。他几乎是恨不得她真有神经病的。而且照这个样子,蘩漪早晚要给周朴园逼成神经病!
蘩漪以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反抗着,惟有这样的反抗才能给她一点生存的氧气,否则,她是几乎要窒息的了。她整个人像一样雷雨,她在激烈的反抗、爆发中也毁灭了自己。她以她的毁灭完成了她最后的、也是最激烈的反抗。她让我们认识到: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制度是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了。作者强烈的冲击力也正在于此。
娴熟的写作技巧是此剧本的又一特色。曹禺巧妙地将一个大家庭几十年的恩怨情愁浓缩到一天来表现,浓缩到四幕,两个场景来表现。集中的地点和时间所表现的东西却并不单薄,有畸形的爱,突破束缚的勇气,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坚信和宿命的痛苦。围绕着八个人物,把整个社会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不能不让我们叹为观止。剧中人复杂的关系和尖锐的冲突,令读者和观众惊心动魄。
周朴园可以说是个所谓的“坏人”,但作者却并没有把这个人物简单化。坏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某些成分。他早年对侍萍始乱终弃,固然是他道德败坏的一个表现,不过那时的侍萍美丽而温顺,他对侍萍肯定也不能不生一些真心的喜欢。他后来两次婚姻都不美满。正如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一样,向往幸福快乐的生活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他怀念与侍萍在一起的时光也是人之常情,况且他以为侍萍已死,他的怀念不仅没有任何危险,且很能塑造自己重情重意“光辉形象”。这一种自造的虚幻,时间长了连他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然而说到底他是个极端自私的人,根本上这种人是只爱自己的,所以三十年前他为了自己的前程可以狠心地把侍萍赶走,三十年后当他发现侍萍竟出现在他苦心经营了多年的现实中时,他又首先想到自我保护。这种人他是永远也不会真正爱上别人的,他根本就没有“爱”的能力!
三十年前的侍萍无疑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她一生的全部不幸都是周朴园一手造成的,她自然是该对周恨之入骨,然而男女之间的事又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那毕竟是她的“初恋”,“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与她生过两个儿子的周朴园当年风流倜傥,情意绵绵。要说她对她一生中仅有的一段有点甜味的日子一点都没有怀念,也是假的。然而三十年的辛苦人生路又给了她清醒的理智她不愿女儿四凤给人帮佣,是她看透了这些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少爷们的本性,对他们不再存任何幻想。她也清醒地认识到大海与周朴园这对亲生的父子如今是属于根本对立的两个阵营,大海不会认周朴园这个父亲。她拒绝了周的支票,显示出她作为劳动人民的高洁品质,而她将这一切归之于命运,也是作为她——有着如此经历的妇女的必然想法。她无法超越自身的认识层次。作者这里并不想把侍萍的形象拔高。
蘩漪是《雷雨》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也是作者最偏爱的人物。曹禺说:蘩漪是最具雷雨性格的一个。她内心有火一样的激情,可是却不得不被禁锢在罐头盒子一般的周公馆里。周朴园没把她当成自己的妻子,他只是希望她为孩子们做个服从的榜样,维持这个家的正常秩序及他作为一家之长的尊严。当蘩漪并不按他的希望做时,他就说她有神经病,强逼着她喝药。他几乎是恨不得她真有神经病的。而且照这个样子,蘩漪早晚要给周朴园逼成神经病!。
正如李健吾在文中所说,“曹禺在《雷雨》中创造了着戏剧中真实的人物,作者的心力大半用在情节上,或者换一句话,用亚里士多德的术语,情节就是动作的动作上。”曹禺用生动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用完美的戏剧冲突勾勒出复杂的人物关系,他的戏剧风格是酣畅淋漓的,而《雷雨》作为一部永垂不朽的戏剧,留给我们的启发是无穷的。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6
[2]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3
作者简介:徐硕,女,籍贯:山东,硕士研究,院校:青岛大学文学院,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