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李健吾评《雷雨》——评《雷雨》的人物性格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f1986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雷雨》是曹禺先生最为成功的作品。曹禺先生用细腻的笔触,按照三一律的戏剧创作原则把周公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有条不紊的集中在四幕剧内。伪善的资本家大家长周朴园,受新思想影响的单纯的少年周冲,被冷漠的家庭逼疯了和被爱情伤得体无完肤的女人蘩漪,对过去所作所为充满了罪恶感、企图逃离的周萍,还有意外归来的鲁妈,单纯着爱与被爱的四凤,受压迫的工人鲁大海,贪得无厌的管家等,不论是家庭秘密还是身世秘密,所有的矛盾都在雷雨之夜爆发,在叙述家庭矛盾纠葛、怒斥封建家庭腐朽顽固的同时,反映了更为深层的社会及时代问题。该剧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李健吾先生《雷雨》评论则围绕《雷雨》中的人物进行评论分析,以人物为线索,话剧的阶级冲突,人物性格冲突得到细致的分析,李健吾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以大众视野进行鉴赏,将《雷雨》结合哲学中的问题进行融合,体会到了不一样的《雷雨》。
  【关键词】:曹禺;《雷雨》;人物形象
  剧中人复杂的关系和尖锐的冲突,令读者和观众惊心动魄。人物形象塑造得有肉有血、栩栩如生是本剧的又一大成功之处,尤其是周朴园、侍萍、蘩漪三人,最耐人寻味。周朴园可以说是个所谓的“坏人”,但作者却并没有把这个人物简单化。坏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某些成分。他早年对侍萍始乱终弃,固然是他道德败坏的一个表现,不过那时的侍萍美丽而温顺,他对侍萍肯定也不能不生一些真心的喜欢。他后来两次婚姻都不美满。正如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一样,向往幸福快乐的生活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他怀念与侍萍在一起的时光也是人之常情,况且他以为侍萍已死,他的怀念不仅没有任何危险,且很能塑造自己重情重意“光辉形象”。这一种自造的虚幻,时间长了连他自己都信以为真了。然而说到底他是个极端自私的人,根本上这种人是只爱自己的,所以三十年前他为了自己的前程可以狠心地把侍萍赶走,三十年后当他发现侍萍竟出现在他苦心经营了多年的现实中時,他又首先想到自我保护。这种人他是永远也不会真正爱上别人的,他根本就没有“爱”的能力!
  三十年前的侍萍无疑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她一生的全部不幸都是周朴园一手造成的,她自然是该对周恨之入骨,然而男女之间的事又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那毕竟是她的“初恋”,“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与她生过两个儿子的周朴园当年风流倜傥,情意绵绵。要说她对她一生中仅有的一段有点甜味的日子一点都没有怀念,也是假的。然而三十年的辛苦人生路又给了她清醒的理智她不愿女儿四凤给人帮佣,是她看透了这些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少爷们的本性,对他们不再存任何幻想。她也清醒地认识到大海与周朴园这对亲生的父子如今是属于根本对立的两个阵营,大海不会认周朴园这个父亲。她拒绝了周的支票,显示出她作为劳动人民的高洁品质,而她将这一切归之于命运,是作为她——有着如此经历的妇女的必然想法。她无法超越自身的认识层次。作者这里并不想把侍萍的形象拔高。
  蘩漪是《雷雨》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也是作者最偏爱的人物。曹禺说:蘩漪是最具雷雨性格的一个。她内心有火一样的激情,可是却不得不被禁锢在罐头盒子一般的周公馆里。周朴园没把她当成自己的妻子,他只是希望她为孩子们做个服从的榜样,维持这个家的正常秩序及他作为一家之长的尊严。当蘩漪并不按他的希望做时,他就说她有神经病,强逼着她喝药。他几乎是恨不得她真有神经病的。而且照这个样子,蘩漪早晚要给周朴园逼成神经病!
  蘩漪以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反抗着,惟有这样的反抗才能给她一点生存的氧气,否则,她是几乎要窒息的了。她整个人像一样雷雨,她在激烈的反抗、爆发中也毁灭了自己。她以她的毁灭完成了她最后的、也是最激烈的反抗。她让我们认识到: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制度是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了。作者强烈的冲击力也正在于此。
  娴熟的写作技巧是此剧本的又一特色。曹禺巧妙地将一个大家庭几十年的恩怨情愁浓缩到一天来表现,浓缩到四幕,两个场景来表现。集中的地点和时间所表现的东西却并不单薄,有畸形的爱,突破束缚的勇气,人情的淡漠,世事的坚信和宿命的痛苦。围绕着八个人物,把整个社会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不能不让我们叹为观止。剧中人复杂的关系和尖锐的冲突,令读者和观众惊心动魄。
  周朴园可以说是个所谓的“坏人”,但作者却并没有把这个人物简单化。坏人也是人,是人就有人性的某些成分。他早年对侍萍始乱终弃,固然是他道德败坏的一个表现,不过那时的侍萍美丽而温顺,他对侍萍肯定也不能不生一些真心的喜欢。他后来两次婚姻都不美满。正如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一样,向往幸福快乐的生活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他怀念与侍萍在一起的时光也是人之常情,况且他以为侍萍已死,他的怀念不仅没有任何危险,且很能塑造自己重情重意“光辉形象”。这一种自造的虚幻,时间长了连他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然而说到底他是个极端自私的人,根本上这种人是只爱自己的,所以三十年前他为了自己的前程可以狠心地把侍萍赶走,三十年后当他发现侍萍竟出现在他苦心经营了多年的现实中时,他又首先想到自我保护。这种人他是永远也不会真正爱上别人的,他根本就没有“爱”的能力!
  三十年前的侍萍无疑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她一生的全部不幸都是周朴园一手造成的,她自然是该对周恨之入骨,然而男女之间的事又往往是很难说清楚的:那毕竟是她的“初恋”,“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与她生过两个儿子的周朴园当年风流倜傥,情意绵绵。要说她对她一生中仅有的一段有点甜味的日子一点都没有怀念,也是假的。然而三十年的辛苦人生路又给了她清醒的理智她不愿女儿四凤给人帮佣,是她看透了这些大户人家、大户人家的少爷们的本性,对他们不再存任何幻想。她也清醒地认识到大海与周朴园这对亲生的父子如今是属于根本对立的两个阵营,大海不会认周朴园这个父亲。她拒绝了周的支票,显示出她作为劳动人民的高洁品质,而她将这一切归之于命运,也是作为她——有着如此经历的妇女的必然想法。她无法超越自身的认识层次。作者这里并不想把侍萍的形象拔高。
  蘩漪是《雷雨》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也是作者最偏爱的人物。曹禺说:蘩漪是最具雷雨性格的一个。她内心有火一样的激情,可是却不得不被禁锢在罐头盒子一般的周公馆里。周朴园没把她当成自己的妻子,他只是希望她为孩子们做个服从的榜样,维持这个家的正常秩序及他作为一家之长的尊严。当蘩漪并不按他的希望做时,他就说她有神经病,强逼着她喝药。他几乎是恨不得她真有神经病的。而且照这个样子,蘩漪早晚要给周朴园逼成神经病!。
  正如李健吾在文中所说,“曹禺在《雷雨》中创造了着戏剧中真实的人物,作者的心力大半用在情节上,或者换一句话,用亚里士多德的术语,情节就是动作的动作上。”曹禺用生动的语言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用完美的戏剧冲突勾勒出复杂的人物关系,他的戏剧风格是酣畅淋漓的,而《雷雨》作为一部永垂不朽的戏剧,留给我们的启发是无穷的。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6
  [2]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
  [3]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3
  作者简介:徐硕,女,籍贯:山东,硕士研究,院校:青岛大学文学院,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陈染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而她在许多作品也运用此方法进行了尝试,尤其是她的中篇小说《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将从意象和病态寡妇的几个角度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对这篇小说进行具体地阐释。  【关键词】:陈染;精神分析;意象;寡妇  引言  陈染可以说是90年代的先锋女作家,她开启了“私人化小说”的模式,她远离了男性權威的话语中心,于边缘处开辟了忠实于女性本身的小说写作,
期刊
【摘要】:阿拉伯世界文明经历过古代的辉煌和近代的衰落,其思想文化领域也紧随时代发展而产生出诸多流派与分支,而女性文学正如一朵神秘莫测的奇葩,绽放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百花园之中。本文致力于研究近现代阿拉伯女性文学的起源和发展,从根源探索女性文学在阿拉伯社会的地位及其影响,从侧面反映出阿拉伯妇女地位的境遇和变迁,并阐述其变化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关键词】:女性文学;阿拉伯女性文
期刊
【摘要】:《老残游记》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作者刘鹗通过一位走方郎中的游历经历,所见所闻所感,揭示出晚清上至朝廷官吏,下至地方百姓的真实生活。小说中的清官形象尤为印象深刻。他们的“清”仅在于“不要钱”,然其本质与我们所熟知的酷吏、昏官无二致。本文从两个方面具体分析《老残游记》中的“清官”形象,首先,通过传统意义上的清官形象与小说中的“清官”形象进行对比;其次,具体分析小说中的“清官”形象。  【
期刊
【摘要】:明清时期,格调派一脉相承,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就对于性情与格调的关系问题上,清代格调派与明代格调派的观点截然相反,明代格调派主张格调优先,而清代格调派主张性情优先,给诗歌创作注入新的活力。本文旨在总结明清格调派各大家对格调与性情关系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分析格调派观点的发展与演变。  【关键词】:格调派;格调;性情  一、明代格调派性情说  明代格调派普遍认为“性情为本,格调优先”。李梦阳
期刊
【摘要】: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我们在历代的书法家的经典作品中都能看到王羲之书法的用笔,可见王羲之书法对后世书法家有很大的影响。我在临习《兰亭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兰亭序》的自然之美,精妙绝伦之美,本文从兰亭序书写之自然流露、笔法的精妙以及章法的角度进行鉴赏。  【关键词】:王羲之;兰亭序;笔法  王羲之,字逸少。在北方出生,后来因为政治原因到浙江绍兴生活,其著名作品有《孔侍
期刊
《通往奴役之路》并不是科学论文,而是一部通俗性的著作。作者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是当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本书成书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大约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二战固然是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的大环境,与此相比,对于理解本书更重要的一条社会环境便在于当时英国国内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思潮的流行。  基于这种社会大环境,哈耶克毫不留情的指出了当时正流行
期刊
【摘要】:老舍先生的《二马》这部作品是他赴英国任教期间所著的三篇作品之一,写的是中国人马氏父子旅居英国所发生的嬉笑怒骂之事。本文着眼点于分析在《二马》这篇作品中,英国作为“他者”的形象,并反观相对的中国作为“注视者”的形象,以及隐藏在背后的作者对中西碰撞下中国出路的探索。简而言之就是着重分析“注视者”与“他者”的互动性和相互影响。  【关键词】:《二马》;英国形象;他者;注视者;互动性  老舍先生
期刊
古今中外,女性的地位和权利都有被忽视,也可以说是压制的时期,就现在而言,依然有不少国家女性地位极低,他们只是男权社会的附庸,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自由,即使有,也会被残酷的现实所压制。看到过这样一条新闻,一印度女明星和总理会面因露小腿而遭惨骂,其实就我们来看,这样的着装并没有什么不妥,甚至可以用优雅大方来定义,但是在他们国家的人看来,女性露腿就是一种亵渎,一种不尊重。虽说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制度和风俗习
期刊
【Abstract】:With the history entering the Easter Jin Dynasty,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as the essential of the literati and a kind of artistic behavior, had already included different styles and prese
期刊
【摘要】:大数据指在互联网保留下来的远超出传统数据库的海量数据。新媒体通过使用一定的运算方法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深化媒体叙事和对事实作出准确判断,对未来进行预测报道,满足用户的定制信息要求,使得数据可视化和具有交互性。  【关键词】:大数据;新媒体;作用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主要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在大数据的驱动下,各种媒体纷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