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20世纪20年代,布莱希特创造出“叙事戏剧”一词来区别传统戏剧,他提倡的“陌生化”戏剧理论更是为戏剧这座不断发展的大厦添砖加瓦。本文就将从认识与理解“陌生化”,“陌生化”效果在戏剧中的具体表现以及演员的“陌生化”技巧带给观众不同寻常的戏剧观感等方面来谈一谈布莱希特和他的“陌生化”理论。
【关键词】:陌生化;布莱希特;戏剧
位于美国的一座湖中央有一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榆柳娉婷,鸟语花香,颇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感觉。慢慢地,这座湖声名远播,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人们都想亲自到岛上一睹仙岛真容。终于,他们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前往小岛的船,然而,当他们最终来到达时却大失所望,岛上一片荒凉,几棵柳树在风中摇曳着枯枝,不知名的小野花也杂乱开放。“仙岛”其实是距离施展的障眼法,所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大抵讲得就是这个原理。很多时候,隔着一定距离跳脱出来看,也许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启发。本文谈到的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戏剧理论大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认识和理解“陌生化”
“陌生化”也称为“间离效果”,这个术语出自20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布莱希特。简单来说,陌生化就是将具体事物或人物被人们所熟知的特质剥离开,通过陌生化这种特殊的认识方法,使其还没有被人们了解的本质显示出来,触发人们对其产生好奇感和讶异感,从而引发更多抛去表象而针对其本质的思考。从这一概念的理解上来说,“陌生化”更像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一种方法论。同样的,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黑格尔指出,“一般来说,熟知的东西正因为其熟知性,所以并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而那些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东西,就是因为在认识的时候被假定为已经熟知的东西,因而人们就不去深究其本质,也就不算是真正的知道了。”从这一角度来看,倒是頗有些否定之否定的意味。布莱希特认为,陌生化的过程,就是与已经熟知的东西有意地疏远的过程,这样一来,这些熟知的东西突然变得陌生,变得令人费解和好奇,自然就会引发人们的思考,并最终获得更为本质和全面的认识。
电影《去年在马里巴安》中,编剧和导演就刻意创造出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给观众带来不同于传统电影的观感。电影的内容本身并不难理解,但是这种充斥在整部电影的“陌生化效果”仿佛使电影蒙上一层薄雾,当观众试图用手拨开迷雾时,却又不知不觉深陷其中。巴洛克风格的宫廷式酒店,黑白压抑的色调,梦呓般敲打人耳膜的对白,预料之外又衔接完美的景象转换,将真实与幻境揉合在一起,难以分辨。主人公用想象和语言创造了一种真实,在这里,现实被抽离,然而现实又在支离破碎的音效和镜头转换的缝隙中,悄悄探出头来。影片的镜头就在这样的幻境中转进转出,现实中人物冷漠的神情和回忆或者说臆想中的明朗交替上演。由于意识的不确定性,影片中很多场景也在镜头中表现出了不确定性,明明穿黑礼服的两人依偎起舞,镜头一换却是一位白衣女郎;明明台词是由从坐在剧场的两位绅士说起,镜头一转,两个从厅廊走过的人也在谈同样的话题。镜头营造出的不确定性,使得现实和记忆在时间以及空间的范畴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样的扑朔迷离所引发的好奇,关注和深层次的思考正是导演构建的一次引导观众不断深思的旅程。观众这时才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场虚构的电影,并不是真实的生活,然而人们在这样的幻境中开始联想自己,潜藏在脑海深处的久远的渴望慢慢从模糊中苏醒过来,启发着观众去思考。
二、“陌生化”在戏剧中的具体表现
上世纪20年代,布莱希特创立了“叙事戏剧”一词来定义他的戏剧,也以此来和传统的戏剧进行区分。他认为,传统的戏剧并不能表现出戏剧中虚幻世界之外更广阔的现实,不能带给观众更多思考。而作为一位哲学戏剧家,他始终把戏剧当成是一种批判的工具,一种对现实生活,对宇宙人生的批判工具。他对戏剧审美功能的关注点始终落在,如何通过戏剧启迪人们去思考生活,去认识客观世界,进而行动起来参与到变革现实中,从这一落脚点来说,布莱希特的戏剧更像是科学时代的一种教育性的戏剧。在布莱希特的叙事戏剧理论中,“陌生化”或者“离间”的观念始终是理论核心,这种观念是布莱希特戏剧观的产物,不仅是布莱希特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基本方法,也贯穿在他的戏剧创作以及戏剧表演等各个方面。在布莱希特看来,艺术的反映是陌生的反映,因而应该试图拉开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距离,产生“陌生化效果”。在这个理论观念的指导下,戏剧的空间不再是舞台上封闭静止的密闭区域,而是变成了动态、正在进行中的空间,既可以在表演中补充或撤去舞台道具,也可以做出变动,重新布置或者分割舞台,这种充斥着陌生化观念的空间更具有流动性,不仅为表演者提供了更多表演和发挥的灵活性,也给观众带来了更自由、更耳目一新的体验。而在演员和观众之间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演员和观众虽然能够通过舞台展现体会剧情和角色,但是他们本身又不会被剧情和角色所迷惑,双方都是清醒而理智的,他们清楚地知道这是与现实分离开来的艺术真实,并没有身临其境的幻觉。演员来源于角色,同时又高于角色,观众观看表演,同时又能跳脱表演,能够对剧情和角色始终进行冷静和理智的批判。在布莱希特的戏剧中,演员是更出色的演员,观众也是更聪明的观众,他们不是一味接受舞台安排的受众,而是参与其中的,更具有能动性的,能够通过戏剧辩证地对现实和人生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和反思。
在剧本创作中,布莱希特的作品往往不是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展开,而是具有多场景、多片断的特点,他并不追求作品的完整性和环环相扣,而是相反更突显剧情的松散和跳跃性。除此之外,剧本中还常常增加比如歌谣等的环节,“刻意”打破剧情的连贯,把沉浸在舞台幻象中的观众及时拉回现实。而在对演员表演的指导中,布莱希特并不是从角色的心理变化或者其性格进行分析,而是重点通过角色行动的立场和动机来理解这个人物,并通过角色的行动来体现人物性格,从而把角色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矛盾性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接受。布莱希特的代表作《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就体现了他的“陌生化”戏剧理论。该剧讲述的是哑女“大胆妈妈”带着两个儿子,拉着货车随军叫卖,把战争视为谋生的根源,但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悲剧。这出剧在每一场戏表演之前,都有一个内容提要,它向观众交代了剧情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大致内容,这样就缓解了观众在看戏的过程中对剧情的好奇心,将他们的关注点从表演“什么”拉到“如何”表演上来,充分调动观众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而剧中穿插的歌唱也具有相同的意义,歌唱既对剧情起着评论的作用,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的媒介,有时还暗含着人物命运的走向,将对白中无法讲清楚的含义和情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感以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部剧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共识性场景,也就是在同一场戏里有两个故事齐头并进。比如第三场戏里,一边是卡特琳在车前用妓女的衣帽打扮自己,而另一边则是大胆妈妈和随军牧师以及厨师在车后谈论政治。在这种共时性场景中,观众能看到演员看不到的剧情,而布莱希特正是借助了这种戏剧手法,让观众以更加清醒的头脑有意识地看戏,而不是像剧中人物那样陷入盲目中去。
三、表演“陌生化”带来的特殊观感
在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戏剧传统中,大多使用的是戏剧的“共鸣效果”,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对悲剧的功能做出如下描述:由对一定长度的人物动作的摹仿所引起的怜悯与恐惧来达到的情感的陶冶。而这种情感的陶冶正是通过观众与演员的感情共鸣来实现的,戏剧的功能也是通过达到共鸣得以圆满。但是在布莱希特看来,感情共鸣的原则并不是仅仅局限在悲剧这种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上,而是在所有遵循传统美学原则的艺术领域中都适用。他还引證了黑格尔的观点:“人类具有一种能力,在虚构的现实面前能够产生和在现实面前同样的感情。”也就是说,艺术为了引起观众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感情和经验回想,并不需要创造出符合现实世界的各种事件,只需要用带有欺骗性的编造出来的景象就能达到期望的效果,而这就是遵循感情共鸣效果所带来的后果。尽管感情的共鸣效果是不能够彻底排除的,但是布莱希特认为,戏剧应当为作为一个批判的工具提供给观众,而不是作为一个认同的对象。为了实现这一点,就表演方面来说,他要求演员不以达到与剧本人物的情感共鸣为满足,舞台演出也不能以激发观众与角色的情感共鸣为最终目的,而是应该采用陌生化的手段,让观众都从情感共鸣的中超越出来。
拿《尼伯龙人之歌》中布伦希尔德因为不满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受到轻视而千方百计要克里姆希尔德夫妇千里迢迢来省亲并引发一系列的悲剧这一故事来举个例子。如果采用共鸣效果这种手段,演员表现出来这种不满,就是让观众把这个不满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观众并不去想为什么,而是直接和布伦希尔德融合在一起,感受她的不满,然后就统统掉进这种情绪不能自拔,跟着这种共鸣情绪看戏剧。而采用陌生化表演技巧的结果则相反,演员表演布伦希尔德的不满时可能会使观众对其感到讶异,因为演员并不直接表现出她的不满,而是通过表演其它的反应来表现。这样一来,布伦希尔德的动机和立场就被陌生化,她的这一心理活动被表现成奇怪的,令人费解的,充满好奇的,并不是作为一种理所应当的事情。这种不满是人性的,但并不具有共通性,并不是所有观众都能产生这种不满。不满是人都可能具有的一种感情反应,但是布伦希尔德这种产生不满的原因和表达不满的方式是具有时代性的,与当时封建君主靠其尊严和地位维护统治这一历史时代背景相联系。运用陌生化的表演方式,会带给观众更多的启迪,他们需要通过理智的思考去感悟,去获得答案。
布莱希特应用在剧本创作、戏剧表演等各个方面的“陌生化”为艺术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后世的电影拍摄、舞台布置、镜头转换等也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同寻常的演出方式也让观众耳目一新。新时代的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受众,他们冷静又清醒,他们带有批判和辩证的眼光,而深层次的思考让观众获得参与到改造现实中去的理论哲学指导,戏剧的艺术功能也得以实现,相信布莱希特和他的“陌生化”理论也会在艺术的长河中亦久弥新。
参考文献 :
[1]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论戏剧[M]丁扬忠,等,译.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3]杨向荣,肖萍 .布莱希特“陌生化”的批判解读.[J]《院东学院学报》2010(6)
【关键词】:陌生化;布莱希特;戏剧
位于美国的一座湖中央有一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榆柳娉婷,鸟语花香,颇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感觉。慢慢地,这座湖声名远播,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人们都想亲自到岛上一睹仙岛真容。终于,他们如愿以偿地登上了前往小岛的船,然而,当他们最终来到达时却大失所望,岛上一片荒凉,几棵柳树在风中摇曳着枯枝,不知名的小野花也杂乱开放。“仙岛”其实是距离施展的障眼法,所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大抵讲得就是这个原理。很多时候,隔着一定距离跳脱出来看,也许会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启发。本文谈到的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戏剧理论大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认识和理解“陌生化”
“陌生化”也称为“间离效果”,这个术语出自20世纪伟大的戏剧家布莱希特。简单来说,陌生化就是将具体事物或人物被人们所熟知的特质剥离开,通过陌生化这种特殊的认识方法,使其还没有被人们了解的本质显示出来,触发人们对其产生好奇感和讶异感,从而引发更多抛去表象而针对其本质的思考。从这一概念的理解上来说,“陌生化”更像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一种方法论。同样的,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黑格尔指出,“一般来说,熟知的东西正因为其熟知性,所以并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而那些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东西,就是因为在认识的时候被假定为已经熟知的东西,因而人们就不去深究其本质,也就不算是真正的知道了。”从这一角度来看,倒是頗有些否定之否定的意味。布莱希特认为,陌生化的过程,就是与已经熟知的东西有意地疏远的过程,这样一来,这些熟知的东西突然变得陌生,变得令人费解和好奇,自然就会引发人们的思考,并最终获得更为本质和全面的认识。
电影《去年在马里巴安》中,编剧和导演就刻意创造出一种“陌生化的效果”,给观众带来不同于传统电影的观感。电影的内容本身并不难理解,但是这种充斥在整部电影的“陌生化效果”仿佛使电影蒙上一层薄雾,当观众试图用手拨开迷雾时,却又不知不觉深陷其中。巴洛克风格的宫廷式酒店,黑白压抑的色调,梦呓般敲打人耳膜的对白,预料之外又衔接完美的景象转换,将真实与幻境揉合在一起,难以分辨。主人公用想象和语言创造了一种真实,在这里,现实被抽离,然而现实又在支离破碎的音效和镜头转换的缝隙中,悄悄探出头来。影片的镜头就在这样的幻境中转进转出,现实中人物冷漠的神情和回忆或者说臆想中的明朗交替上演。由于意识的不确定性,影片中很多场景也在镜头中表现出了不确定性,明明穿黑礼服的两人依偎起舞,镜头一换却是一位白衣女郎;明明台词是由从坐在剧场的两位绅士说起,镜头一转,两个从厅廊走过的人也在谈同样的话题。镜头营造出的不确定性,使得现实和记忆在时间以及空间的范畴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而这样的扑朔迷离所引发的好奇,关注和深层次的思考正是导演构建的一次引导观众不断深思的旅程。观众这时才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场虚构的电影,并不是真实的生活,然而人们在这样的幻境中开始联想自己,潜藏在脑海深处的久远的渴望慢慢从模糊中苏醒过来,启发着观众去思考。
二、“陌生化”在戏剧中的具体表现
上世纪20年代,布莱希特创立了“叙事戏剧”一词来定义他的戏剧,也以此来和传统的戏剧进行区分。他认为,传统的戏剧并不能表现出戏剧中虚幻世界之外更广阔的现实,不能带给观众更多思考。而作为一位哲学戏剧家,他始终把戏剧当成是一种批判的工具,一种对现实生活,对宇宙人生的批判工具。他对戏剧审美功能的关注点始终落在,如何通过戏剧启迪人们去思考生活,去认识客观世界,进而行动起来参与到变革现实中,从这一落脚点来说,布莱希特的戏剧更像是科学时代的一种教育性的戏剧。在布莱希特的叙事戏剧理论中,“陌生化”或者“离间”的观念始终是理论核心,这种观念是布莱希特戏剧观的产物,不仅是布莱希特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基本方法,也贯穿在他的戏剧创作以及戏剧表演等各个方面。在布莱希特看来,艺术的反映是陌生的反映,因而应该试图拉开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距离,产生“陌生化效果”。在这个理论观念的指导下,戏剧的空间不再是舞台上封闭静止的密闭区域,而是变成了动态、正在进行中的空间,既可以在表演中补充或撤去舞台道具,也可以做出变动,重新布置或者分割舞台,这种充斥着陌生化观念的空间更具有流动性,不仅为表演者提供了更多表演和发挥的灵活性,也给观众带来了更自由、更耳目一新的体验。而在演员和观众之间也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演员和观众虽然能够通过舞台展现体会剧情和角色,但是他们本身又不会被剧情和角色所迷惑,双方都是清醒而理智的,他们清楚地知道这是与现实分离开来的艺术真实,并没有身临其境的幻觉。演员来源于角色,同时又高于角色,观众观看表演,同时又能跳脱表演,能够对剧情和角色始终进行冷静和理智的批判。在布莱希特的戏剧中,演员是更出色的演员,观众也是更聪明的观众,他们不是一味接受舞台安排的受众,而是参与其中的,更具有能动性的,能够通过戏剧辩证地对现实和人生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和反思。
在剧本创作中,布莱希特的作品往往不是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展开,而是具有多场景、多片断的特点,他并不追求作品的完整性和环环相扣,而是相反更突显剧情的松散和跳跃性。除此之外,剧本中还常常增加比如歌谣等的环节,“刻意”打破剧情的连贯,把沉浸在舞台幻象中的观众及时拉回现实。而在对演员表演的指导中,布莱希特并不是从角色的心理变化或者其性格进行分析,而是重点通过角色行动的立场和动机来理解这个人物,并通过角色的行动来体现人物性格,从而把角色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矛盾性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接受。布莱希特的代表作《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就体现了他的“陌生化”戏剧理论。该剧讲述的是哑女“大胆妈妈”带着两个儿子,拉着货车随军叫卖,把战争视为谋生的根源,但最终落得家破人亡的悲剧。这出剧在每一场戏表演之前,都有一个内容提要,它向观众交代了剧情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大致内容,这样就缓解了观众在看戏的过程中对剧情的好奇心,将他们的关注点从表演“什么”拉到“如何”表演上来,充分调动观众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而剧中穿插的歌唱也具有相同的意义,歌唱既对剧情起着评论的作用,也是表现人物性格的媒介,有时还暗含着人物命运的走向,将对白中无法讲清楚的含义和情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感以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部剧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共识性场景,也就是在同一场戏里有两个故事齐头并进。比如第三场戏里,一边是卡特琳在车前用妓女的衣帽打扮自己,而另一边则是大胆妈妈和随军牧师以及厨师在车后谈论政治。在这种共时性场景中,观众能看到演员看不到的剧情,而布莱希特正是借助了这种戏剧手法,让观众以更加清醒的头脑有意识地看戏,而不是像剧中人物那样陷入盲目中去。
三、表演“陌生化”带来的特殊观感
在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戏剧传统中,大多使用的是戏剧的“共鸣效果”,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对悲剧的功能做出如下描述:由对一定长度的人物动作的摹仿所引起的怜悯与恐惧来达到的情感的陶冶。而这种情感的陶冶正是通过观众与演员的感情共鸣来实现的,戏剧的功能也是通过达到共鸣得以圆满。但是在布莱希特看来,感情共鸣的原则并不是仅仅局限在悲剧这种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上,而是在所有遵循传统美学原则的艺术领域中都适用。他还引證了黑格尔的观点:“人类具有一种能力,在虚构的现实面前能够产生和在现实面前同样的感情。”也就是说,艺术为了引起观众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感情和经验回想,并不需要创造出符合现实世界的各种事件,只需要用带有欺骗性的编造出来的景象就能达到期望的效果,而这就是遵循感情共鸣效果所带来的后果。尽管感情的共鸣效果是不能够彻底排除的,但是布莱希特认为,戏剧应当为作为一个批判的工具提供给观众,而不是作为一个认同的对象。为了实现这一点,就表演方面来说,他要求演员不以达到与剧本人物的情感共鸣为满足,舞台演出也不能以激发观众与角色的情感共鸣为最终目的,而是应该采用陌生化的手段,让观众都从情感共鸣的中超越出来。
拿《尼伯龙人之歌》中布伦希尔德因为不满自己的尊严和地位受到轻视而千方百计要克里姆希尔德夫妇千里迢迢来省亲并引发一系列的悲剧这一故事来举个例子。如果采用共鸣效果这种手段,演员表现出来这种不满,就是让观众把这个不满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观众并不去想为什么,而是直接和布伦希尔德融合在一起,感受她的不满,然后就统统掉进这种情绪不能自拔,跟着这种共鸣情绪看戏剧。而采用陌生化表演技巧的结果则相反,演员表演布伦希尔德的不满时可能会使观众对其感到讶异,因为演员并不直接表现出她的不满,而是通过表演其它的反应来表现。这样一来,布伦希尔德的动机和立场就被陌生化,她的这一心理活动被表现成奇怪的,令人费解的,充满好奇的,并不是作为一种理所应当的事情。这种不满是人性的,但并不具有共通性,并不是所有观众都能产生这种不满。不满是人都可能具有的一种感情反应,但是布伦希尔德这种产生不满的原因和表达不满的方式是具有时代性的,与当时封建君主靠其尊严和地位维护统治这一历史时代背景相联系。运用陌生化的表演方式,会带给观众更多的启迪,他们需要通过理智的思考去感悟,去获得答案。
布莱希特应用在剧本创作、戏剧表演等各个方面的“陌生化”为艺术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对后世的电影拍摄、舞台布置、镜头转换等也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同寻常的演出方式也让观众耳目一新。新时代的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受众,他们冷静又清醒,他们带有批判和辩证的眼光,而深层次的思考让观众获得参与到改造现实中去的理论哲学指导,戏剧的艺术功能也得以实现,相信布莱希特和他的“陌生化”理论也会在艺术的长河中亦久弥新。
参考文献 :
[1]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论戏剧[M]丁扬忠,等,译.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3]杨向荣,肖萍 .布莱希特“陌生化”的批判解读.[J]《院东学院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