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源头”“活水”长流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c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担任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学多年,对学生一听到老师布置写作文的作业时便愁眉苦脸的现象已是司空见惯。无可否认,语文学习中,学生最害怕作文。究其原因,是学生无话可写。如何让学生消除作文的害怕心理呢?我觉得关键在于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拿起笔来有话可写。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同源泉,文章是溪水。”如果把作文比作蓄水的池塘、溪流,那么,在作文这个池塘、溪流里,要想储满清清的活水,则需要生活的源泉不停地涌来。为了让学生获得源源不断的活水,我在教学中注意抓好了以下两点。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学生写作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生活的积累,缺乏语言的积累。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生活的积累入手。
  首先,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积极培养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解决“言之无物”的问题。学生习作时,一种常见的心态,就是盼望有“大好人”“大好事”“天下奇观”的出现,等待着“舍己救人”“勇斗歹徒”等感人场面的到来。但是,在小学生的生活中,他们经历的大都是平凡而渺小的小题材。因此,我在作文教学时,从不要求学生写反映社会生活、具有社会价值的大题材。而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并要求学生以随笔、日记、周记等形式随时把积累到的资料记录下来,我不定期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积累的有价值的真实素材。
  其次,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帮助学生解决“欲说无语”的问题。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我不但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而且还让学生学会随时摘录,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了。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经常利用阅读课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还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所以说,只要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写作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二、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写作的空间
  把作文教学置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之中,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生活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意愿。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一切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写作的空间,增加学生作文实践的机会。比如,学生刚参加完校运会的拔河比赛,并取得了胜利。我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写一写《我们赢了》,参赛队员和啦啦队员各自有感而发,作文真实生动;学习完课文积累运用中的对联后,我组织学生运用刚学完的知识,开展写春联,送春联的活动,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作品诙谐有趣,充满童真;学习完《凡卡》一课后,学生对凡卡的信投入邮筒的故事很感兴趣。我又抓住时机,要求学生以《凡卡的信寄出去以后》为题,大胆展开想象进行写作。学生很快地完成了这篇作文,而且大部分习作都是符合原作主题,想象丰富合理。有一位同学在文中这样写道:“老板和老板娘做完礼拜回来后,发现蜡烛短了,便又用楦头毒打他。老板娘嫌他没照看好孩子,于是老板便摘下嘴边的烟头烫凡卡的脸,并叫他和小狗睡在走廊里。透过明亮的月光,看见凡卡的脸上流着两行晶莹的泪水……”作品里真情流淌,无一捏造。学完《泊船瓜州》这首古诗后,我让学生根据诗的意境扩写;学习完《桂林山水》后,我让学生仿写作文。我觉得,一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例文模仿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方面,例文能把文章作法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例文又能帮助学生习作时扩充知识,开拓思维,丰富想象。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可以打开学生作文的视野,激发学生蓬勃的写作欲望。
  还有一次,我在指导学生习作《记一次难忘的活动》时,巧妙地把游戏引进课堂,让这次作文指导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十只气球;课堂上,让学生把气球系在脚上,然后互相踩别人脚上系着的气球,踩碎别人脚上的气球越多越好。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极运用学过的各种观察方法,如有顺序、抓住特点、注意发展变化等等。学生在写作时,我不作任何内容上的限制,放手让他们去写自己喜欢的东西,收上来的作文精彩纷呈。
  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不是不会写文章,而主要是缺少体验,一旦有了丰富的感受,就能写出连老师也惊叹的作文。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范围单一,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能力较低,“无米之炊”便成了他们作文的绊脚石。因此,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宽学生写作的空间,让学生走向生活,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亲身感受生活的机会。我相信,丰富的生活就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找准“源头”“活水”长流。
其他文献
作文,是学生最具个性的体现,是学生思想自由表达的平台。但是,农村学生写的作文,缺少鲜明的个性,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大同小异。在作文中,写父母大多是“冒雨送我上医院看病”、写老师几乎都是“夜深了还在批改作业”、写同学就是“帮助生病的我补习”……事例虚假、张冠李戴,甚至是照搬全抄,毫无个性可言。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在习作水平上的差距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究其原因,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镇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
期刊
初中地理新课程涉及三个层面: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为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全面认识课程标准,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感悟到:生命在于运动,教育离不开活动,必须把握好新课程教学中的“四动”。  一、适时把握教师的指导活动  (一)教学理念的薰陶指导  一个没有理性思考的老师绝对不是一个好老师,教师缺少的是理念的思考和理念的升华与提高,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语文教学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程标准与新修改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要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积累语文材料。需要学生充分的阅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可是,在我们的教学中,一直备受传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数学教学要强调开放性、交互性、灵活性,个体之间的交互功能,包括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合作。数学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师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的一个双边的脑力劳动过程,力求互动,才可能提高教学效率,获取最佳教学效益。教师知道怎样教,学生在
期刊
从初中升入高中,高一新生普遍感觉学习数学困难。不少初中数学成绩佼佼者,进入高中后成绩会大幅度下降,甚至会不及格。普通学生,基础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学习高一数学更是困难重重。这是因为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是一个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所学内容更多、难度更大、思维要求更高。如何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衔接,如何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跨过“高台阶”,就成为高一数学师的首要任务。高一新生如何适应
期刊
学校管理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工作,要管理出效益,要管理出水平。而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学校领导,充分发挥学校领导的作用,搞好学校内部管理的改革,建立一整套科学管理的制度,使之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力军,要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必须处理好学校领导与老师的关系。  一、学校领导要和教师团结一致,通力合作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学生,而劳动成果则是个人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各种生动有趣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游戏活动掌握数学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数学的愿望。我根据这一主体思想,结合人教版数学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儿童心理特征,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究。现将一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找规律》这一案例进行案例分析。  一、创设情
期刊
提起写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不会写,不爱写。特别是三年级小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比较陌生。不少学生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嘴”的感觉。 作文课上,急得脸红耳赤,抓耳挠腮。写出的作文,常常是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 ,要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写作的一般规律,我认为可以从下几方面入手。  一、养成积累的习惯,丰富写作素材 
期刊
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语文越来越受到重视,语文的有效教学、优质教学成为众多一线教师和专家探讨的热点。我认为课堂的有效教学尤为重要,有效课堂的要素是读、品、练,我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为例,谈谈有效课堂的要素。  一、读——高效课堂的基础  读是语文有效课堂的基础,读是学生感受语言,进入文本的最佳途径,诵读要注意两点,一是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润物无声、雕琢无痕的功效,二是学生自由诵读,少提要求,
期刊
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为本、以“应试”为主要目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围绕“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满堂讲解,学生被动听讲、疲于记忆;教师主要担当着一名英语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成了被动的语言知识的接受者。这种单向传导式的、以注重语言知识传授而忽视语言能力和态度情景培养为特征的、封闭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的转型需要教师把英语教学更多地视为一个学生主动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