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的实践探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nsd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劳动人民用积极乐观的心态了解自然界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三种现象的一道桥梁。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思想内涵与幼儿乐于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感受自然的本质、率真相契合,其内在统一更能使幼儿在自然活动中得到身心健康成长。本研究采取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办法,分析幼儿对自然界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三种现象知之甚少的原因,通过“二十四节气”活动内容典型育人故事和运用科学的探究方式交流情感,更好地实现全人教育之目的。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探索与实践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对自然界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三种现象观察的经验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旨在帮助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是指在“文化育人”的课程建设中有组织、有系统、有意义、有目的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生活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的学习生活经验活动。即强调幼儿在生活中获得足够的经验,又要重视幼儿获得经验的过程价值,关注课程教学与幼儿的德行发展的内在关系,围绕品格和关键能力构建多元的、丰富的、生动的育人课程体系。
  二十四节气的教育意义是从生活的各个层面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通过了解节气课程资源中知识、技能、健康、兴趣、道德、风俗、礼节、劳动、体力等种种经验来感受自然界的奥秘与规律,正是卢梭所说的“自然教育”。
  (二)已有的研究现状
  目前,二十四节气已经走进课程,在中小学都有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涉及,但是只是简单的介绍,提出通过背诵二十四节气歌来学习自然常识。以“幼儿园课程”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等网站,可以搜索到的论文、期刊非常多,但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幼儿园课程研究非常少。
  我国张雪门、张宗麟等人曾将节气以行为课程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其他学者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重点放在理论的探讨和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但在传承方面没有提出相对有效的方法。与节气相关的课程在幼儿园开展不仅是传承了中华优秀的文化,重要的是能够对幼儿各种经验的积累,从而了解与认识自然。
  (三)待解决的问题
  1.从个性的发展来看,如何激发幼儿基于自身的心理活动、身体活动以及精神需求,围绕生活积极展开二十四节气活动,构建二十四节气活动课程育人体系,发挥其价值,解决活动目标不清晰、教学策略和方法单一的问题。
  2.如何启发幼儿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整体性的、全方位的建构,将外部环境与现有的文化知识进行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方式,并从各个层面融入幼儿园教育,使其真正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形成核心价值观是本研究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設计理念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又把培养幼儿的兴趣、尊重儿童的个性、情感等放在首位,鼓励儿童积极创造,使其在自由愉悦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个性。旨在培养幼儿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本准则是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关注幼儿的学习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达到和谐发展。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从以下三个阶段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对生活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探索科学的奥秘,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和表现生活的美。
  (一)准备探索阶段,筛选出园本二十四节气活动课程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解决活动目标不清晰、方式单一的问题。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活动课程提供了多样性选择,旨在促进跨学科的学习。基于对二十四节气活动课程核心概念的理解,得出设计课程必须依赖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我们概括为写的课程(幼儿学习什么)、教的课程(教师如何组织与引导)、评的课程(怎样评价教学效果)。(附图一 )
  教师通过分析幼儿园教育的应用现状,根据实际需求以中国的季节、气候变化、物候等科学现象,以及中国代代相传的二十四节气的民间民俗游戏和谚语、歌曲、名画、古诗词等赏析,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化教学活动,寓教于乐中解决目标不清晰的根。如,《白露》节气,根据孩子年龄段的特征及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大班主题是《识节气美食分享会》,通过了解白露节气的来历,运用健康领域中的饮食营养学知识和科学领域中对食物特征的认识,以及在社会知识中了解民间习俗、文化背景知识,在运用食材制作各式鲜美便当的操作中体验与同伴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达到懂得健康饮食、珍惜粮食和爱护环境之目的。中班通过《我会酿米酒》的科学实验,了解白露的饮食文化,知道白露米酒的来历与酿造方法,并尝试亲自酿造米酒,引导孩子养成热爱科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有效地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去,与科学、艺术、健康、社会、文学等教育学科内容相融合,解决方式单一的问题,同时促进幼儿认知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二)实施阶段,构建幼儿园“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的活动体系,解决教学策略和方法单一的问题,形成核心价值观。
  十九大明确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独特的民俗和文化现象,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合了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通过文化对幼儿文化品格和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培养,达到正确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严整的理论体系,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科学感知能力、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幼儿社会学中美的鉴赏能力,这是我园开展园本“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研究的核心价值观。借鉴西方课程统整理论,尝试将“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的主题内容加以统整,形成了兴趣性学习、体验性学习、问题导向性学习、以新促学的游戏化学习模式。   首先,行为示范,师者雅韵。从视觉和听觉上聚力打造温馨如家的环境,如走进幼儿园听到的“二十四节气”’优美的诗歌朗诵、教师创设彰显文化品位的和美环境,引导幼儿潜移默化的感受与欣赏,表现和创造,落实“雅见、雅品” 之教学策略。解决兴趣性学习模式的起点问题:激发兴趣—— 参与学习——提高兴趣——主动学习。
  其次,匠心设计,互动学习。 “二十四节气”是人与自然经过长时间的交往总结出来的科学规律。如走进农庄体验活动,通过芒种节气的《安苗》《打泥巴仗》《煮梅》体验游戏,夏至节气的《绘荷》户外写生活动,为幼儿创造亲近自然、观察和体验农活中探索自然规律与奥秘的学习环境,践行“雅行”之体验式学习策略,落实体验性学习模式:创设情境-- 感悟体验 --探索发现-- 创新表现--拓展延伸--概括整合——再体验。
  接着,追尋本真,探索纯美。儿童被称为“自然之子”,他们生长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在与当时的环境相接触中其独特的生理、心理会发生交互的反应,使得逐渐生长,这才是儿童这一时期的生命本体。我们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遵循自然的发展,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幼儿从生活和实践中得到切身的体验去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提炼问题导向性学习模式(提出问题——交流合作——实践活动——鼓励引导——成功体验——收集整理——实践——再创造)。
  二十四节气是人类了解自然的一道桥梁,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辅以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抓住问题不断修正、提升游戏化教学中“教”与“学”两方面的应用策略。如,在秋分节气《竖蛋》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鸡蛋外形特征的了解,结合物理学中力学三点成“小山”支点的知识了解与运用,在游戏探索中促进幼儿认知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品质全面发展,提高幼儿综合素养和创新精神。在教法上,教师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观察法、实验法、启发联想法,主题概况法、语言传递法引导幼儿体验“二十四节气”育人活动文化,让幼儿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内化为素养提升的动力;在学法上,运用体验法、实验法、语言描述法等促进幼儿自悟探究、自主练习、自信表达,达到激趣乐学之雅言、雅智的原则。
  然后,尊重情感,德润人心。“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设计注重给幼儿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体验平台,把培养幼儿的兴趣、尊重儿童个性、情感放在首位,教师通过以新促学的创新模式(激发情趣——讨论——探索——增强能力——表现——结论),使其在自由愉悦的环境体验基础上发展幼儿审辨思维的能力,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完成某种知识技能时机械、单调的训练,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如《白露》节气,小班语言领域中通过《白露诗词赏析》了解二十四节气白露的特点,知道白露的特有习俗,初步了解白露的相关诗句,并有感情地朗诵,体会诗人对白露节气的赞美,初步建立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通过故事中人物角色道德美的感悟续编故事内容等系列以幼儿为主导设计的活动,达到德润人心之教育目的。
  3.深化阶段,解决幼儿园“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的教学评价不够深入和系统的问题。
  如何让思想烛照现实,更好地完善“二十四节气”育人教育特色课程,提升幼儿综合素养和核心价值观,本研究总体脉络可以概括为:核心价值观——基本准则——功能属性——内容载体——系统终极指向。从幼儿学习需求,设计过程性评估、游戏化教学策略的评价、课程品质与发展实证性评估,最终从规划引领、组织管理、团队合作、文化建设、总结推广等方面扩展教学资源,运用“反思性、过程性评价”的方法,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与完善教学体系。最重要的核心是对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学习、人格品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诊断幼儿发展、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策略、方法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制订后续的教学目标、方法及计划,最终达到潜移默化“以人为本”的体验式教育目的。
  三、问题解决的成效分析
  (一)成果主要内容
  1.主要观点
  “二十四节气”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教育的功能属性是意识形态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通过自然界的生物、现象、社会风俗习惯等环境常识学习过程中以儿童为中心,选择教育内容的先后顺序,并尊重儿童的已有经验、学习动机,落实 “写、教、评”的问题,从而探索出符合幼儿园实际需求的园本“二十四节气”活动课程内容及表现形式,并渗透在孩子一日的常规教育当中。
  2.课程体系的实践模型与操作策略
  按照课程规划和目标,根据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五个领域,我园制定了园本“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编写了《园本“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设计和应用的研究》之课程活动案例分析集、活动设计方案集、教研资料集、教案设计集,对幼儿园实施“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建设来说是一种新的突破。
  (二)效果与反思
  在本真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应用,园本“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体系多次应邀向《广州市幼儿园园长继续教育实践基地》的园长、骨干师数千人分享与展示,研究成果受到园长们的积极采用。2019年2月16日北京师范大学腾珺副院长莅临我园开展课程研讨专题活动,对园本“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从国际视野的高度、本国文化的广度、多元文化的深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19年6月,我园被授予“中国百佳幼儿园”荣誉称号。2019年9月19日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莅临我园考察课程建设,给予了如下评价:“课程建设规范、科学、实效,生活在凤凰城中英文幼儿园的孩子很幸福。”
  “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涵盖了五大领域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其教育价值是扩宽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在理论贡献上本研究形成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报告、论文和教学案例,从理论上丰富了“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教育的内涵,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学习资源库。
  综上所述,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是德育,“二十四节气”育人课程通过全人教育思想的引领,课程内容的支撑,解决了儿童行为、育人课程和人格深化的新途径,从游戏化教学的策略突破了儿童个性化发展的新方法,在表现形式上拓宽了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教师乃至家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品味,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促进幼儿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力、文化品格和科学态度的养成,体现道德情操的升华,培育幸福儿童。
  参考文献:
  [1]王荣荣. 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王炳照.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J].幼儿教育,2006(1).
  [3]左雯霞.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课程整合研究[J].科教文汇,2007,8.
  [4]杨洁.关于幼儿园生活化课程实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5]吴颖.小学科学课程中“二十四节气”的教育渗透[D].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2018.
  [6]黄红英,李丽,朵先林.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赤子(上中旬),2015.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间、生生间相互合作交流的互动过程。交往互动,意味着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师生角色的互换。这种是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那么,教师怎样实施这种课堂呢?通过多年的课改教学,从师生互动的角度,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与认识。  一、以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体育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互动交往,首先要承认学生是主体。主体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要赋予主体一定的自助
本报综合报道 2019年12月11日,为进一步深化茂名市小学数学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由茂名市教育局主办,化州市教育局协办、化州市丽岗镇中心小学承办的以“基于标准理念下计算教学研究”为主题的茂名市小学数学区域联动教研第1期化州、茂南片区活动在化州市丽岗镇中心小学举行。  化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张小舟、茂南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李日炎
【摘要】在新课改要求下,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越来越关注,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更加趋向于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就目前而言,传统语文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老旧、学生写作缺乏创造力和积极心态以及写作不切实际等原因,导致初中语文作文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找不到一个有效的教学方式,总是面临一定的教学困境和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困境,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并以
【摘要】初中阶段学习英语,很大程度是依靠老师针对不同阶段的教材精心设置情景,模拟情景,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采取Free talk的形式是一个很重要激发兴趣的环节,教师常在这一环节中与学生问好,和他们交流一些日常话题等,以此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通过对话自然过渡到要学习的新知识即兴式“Free talk”开展,能更加深入地刺激学生语言输出系统,更大程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从
一、项目研究现状背景分析  其一,随着经济、信息、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各种洋节在中国渐成声势,小学生们难免受到冲击,孩子们对于日韩动画片里的角色如数家珍,而对于中国传统节日,如“清明节”“中秋节”的起源、内涵、意义却知之甚少,究其本质是西方文化在中国获得认同;其二,教师自身的局限性:传统文化基础薄弱,狭隘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外延。例如,尽管学校积极开展了“古诗词诵读经典”等活动,但是学生的意
一、传统欺凌的概念  传统欺凌是指儿童间,尤其是中小学生之间常发生的一种负面行为。它是由一个或多个儿童实施,故意造成另一方身心上的伤害。具体来说,传统欺凌分为三种类型,即言语欺凌、身体欺凌和关系欺凌。在班级生活中,也会有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欺凌发生,常见的是身体欺凌:一方故意对另一方身体的伤害。  那么作为管理孩子们在学校、生活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经常会遇到传统意义上的欺凌,那该如何处理呢?本文通
【摘要】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而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和运用。对于母语是中文、英语是外来语的学生来说,由于缺少语言的环境和氛围,“说”通常是他们的弱项。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实际,适时创设交际语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将会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交际语境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学生在缺乏语言环境以习得这
【摘要】书写是小学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对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规范端正整洁书写汉字也是书面交流的保证。教师应言传身教起到榜样的作用,通过书写教学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励学生认真书写,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展开论述,旨在对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书写习惯培养;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通过“三个优化”措施以推进小学教学管理创新发展成为了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据此,本文探析“三个优化”推进小学教学管理创新,以期能为小学在新教育时代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创新环境;小学教学管理;策略  “三个优化”包括优化教学关怀工作、优化教学管理手段以及优化班干部培养工作,三者前后有序、环环相扣,共同协作以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水平,其中,优化教
【摘要】地震、火灾、溺水、疫病、交通事故、食物中毒、人身伤害等风险时刻威胁着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重视生命安全教育,增强中小学生规避人身意外、防范公共安全风险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与重要。本文基于小学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开展分析,结合当前“抗疫”时代背景提出凝聚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合力,构建小学生命教育新模式,以期为小学生命教育模式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三位一体;小学;生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