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成功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匠心独运、精当巧妙的提问。实践中,教师要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时机,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提问技巧
“学则须疑”,古人在求学的过程中就意识到了问题探究的重要性,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巧妙的设疑、有效的提问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富有艺术生命力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地运用设疑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上,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训练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优化语文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结合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认识和做法。
一、提问要有精度
“学则须疑”,但并非问得越多越好。提问还得用心捕捉时机,选好突破口,选在要害处,要问得精当。一个好的提问往往能起到穿针引线,以一当十的作用。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一些知识的交叉点,关节点和枢纽点往往会变成理解和深化知识的拦路虎,如能在此处精心提问,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问题,就能迅速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掌握和深化知识扫除障碍,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率。例如在讲解《祝福》这一课时,为抓住关键问题,我这样提问:“如果我们把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画成十幅图,你能否给十幅图各起一个标题?因为这样,一下就把祥林嫂一生整理了一下,为后面分析作了一个充分的准备。
二、提问要有梯度
学生的认知结构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所以课堂提问也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当学生回答一个小问题成功并得到鼓励时,他们会认真思考,更愿意回答更多更难的题,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如对一篇文章未作分析就直接问该文的思想意义及写作特色,学生定会觉得云里雾里,久而久之会认为语文深不可测而拒学习于千里之外了。
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在分析《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主旨时候,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情感?这三个问题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做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这样提问给了学生充分而逐层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本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提问要有曲度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如:在讲授《祭十二郎文》一文时,我解释“吾往河阳省坟墓”的“省”时,设计了以下问题。教师(问):“省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答):“探望的意思。”教师:“那探望坟墓合适吗?”学生:“不合适,只有健在的人才会用探望。”教师(问):“那人死了去看他能用什么词呢?”学生(异口同声):“吊唁。”教师:“对了,就是这个意思,对于活人是探望、看望,对于死人只能是吊唁、凭吊。”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省”在这里的意思。
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提问要有角度和深度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比如在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这样提问: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吗?学生对这一假设问题很感兴趣,一部分有理有据的认为能,原因是焦仲卿是一个重情有义的男子,最后都可以为爱而死,难道不能为爱而活吗?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能,原因是面对母亲对儿媳的挑剔,他只能长跪告母,当母“棰床大便怒”他只能“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在封建家长制下他对母亲的反抗和对幸福婚姻的追求力量很薄弱,只能是潜意识的,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中的问题设置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怎样设置问题不能一同而论,要结合授课内容的特点,灵活发挥。提问技巧也会随着老师的经验的丰富而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雪梅.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兰州:北师范大学,2006
[2]王方林何谓有效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3]常雄东.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9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提问技巧
“学则须疑”,古人在求学的过程中就意识到了问题探究的重要性,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巧妙的设疑、有效的提问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富有艺术生命力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地运用设疑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窍”上,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训练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优化语文教学效果,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结合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谈谈本人的认识和做法。
一、提问要有精度
“学则须疑”,但并非问得越多越好。提问还得用心捕捉时机,选好突破口,选在要害处,要问得精当。一个好的提问往往能起到穿针引线,以一当十的作用。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一些知识的交叉点,关节点和枢纽点往往会变成理解和深化知识的拦路虎,如能在此处精心提问,激活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去思考问题,就能迅速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掌握和深化知识扫除障碍,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率。例如在讲解《祝福》这一课时,为抓住关键问题,我这样提问:“如果我们把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画成十幅图,你能否给十幅图各起一个标题?因为这样,一下就把祥林嫂一生整理了一下,为后面分析作了一个充分的准备。
二、提问要有梯度
学生的认知结构有一个符合逻辑的“序”——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即由认识的低层次向认识的高层次过渡和发展,所以课堂提问也必须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当学生回答一个小问题成功并得到鼓励时,他们会认真思考,更愿意回答更多更难的题,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如对一篇文章未作分析就直接问该文的思想意义及写作特色,学生定会觉得云里雾里,久而久之会认为语文深不可测而拒学习于千里之外了。
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在分析《雨巷》这首现代诗歌的主旨时候,我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作者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丁香一样的姑娘”?为什么要突出描绘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作者是否仅仅为了这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表现他的情感?这三个问题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前两个问题为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做铺垫,最后一个问题是前两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这样提问给了学生充分而逐层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充分了解本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提问要有曲度
课堂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以“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如:在讲授《祭十二郎文》一文时,我解释“吾往河阳省坟墓”的“省”时,设计了以下问题。教师(问):“省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答):“探望的意思。”教师:“那探望坟墓合适吗?”学生:“不合适,只有健在的人才会用探望。”教师(问):“那人死了去看他能用什么词呢?”学生(异口同声):“吊唁。”教师:“对了,就是这个意思,对于活人是探望、看望,对于死人只能是吊唁、凭吊。”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省”在这里的意思。
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提问要有角度和深度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比如在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这样提问: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吗?学生对这一假设问题很感兴趣,一部分有理有据的认为能,原因是焦仲卿是一个重情有义的男子,最后都可以为爱而死,难道不能为爱而活吗?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不能,原因是面对母亲对儿媳的挑剔,他只能长跪告母,当母“棰床大便怒”他只能“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在封建家长制下他对母亲的反抗和对幸福婚姻的追求力量很薄弱,只能是潜意识的,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中的问题设置更是艺术中的艺术,怎样设置问题不能一同而论,要结合授课内容的特点,灵活发挥。提问技巧也会随着老师的经验的丰富而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雪梅.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D].兰州:北师范大学,2006
[2]王方林何谓有效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
[3]常雄东.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