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作文课探究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9508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材的写作模块设计较为系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可操作性也很强,但由于课时紧张,教师很少按教材指导学生作文。高二上学期,主要是系统教授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初步形成议论文写作的整体结构。这学期要进一步让学生认识议论文的本质内涵和特征,使学生在议论中体现思辨和逻辑力量。为此我努力尝试,希望有所为,对学生的写作困境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问文那得轻松写,唯有源头活水来
  北大钱理群教授说:“愿意写与有内容可写,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是基础,我们要抓好作文教学,就应该追本溯源,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并在解决好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因此,我想让学生愿意写,有内容写。
  我订阅了《创新作文》《素材魔方》两本杂志,同桌一人一本交换阅读;在我自己班级我还购置了书架,上面摆放了《高中生议论文大全》《高中语文作文万能模板》和一些青春励志书籍,给学生提供阅读资料,当然这也是我教学时可用的工具。另外,我还把《中华语文网》等网站资源上的语文新闻,国文知识,尤其是时事评论文章下载下来利用空余时间带学生一起阅读。
  除了阅读,情境体验很重要。这里所说的情境体验就是议论文事实问题训练,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具体分析,表达观点。学生是不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教师很大的任务就在于情境激发。通过激发让学生有发议论的冲动,有讲道理的冲动。为了表达自己,说服别人,对一件事怎么看,怎么想,有自己内在的逻辑需求,并把这种逻辑需求清楚有序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议论文。比如开学初我让学生看了柴静的《穹顶之下》,课后我让学生在周记上写下对此纪录片的观后感,我惊奇的发现学生都很有才,他们的爱国心、责任心、上进心都被激发了,他们甚至把纪录片中很多话语、实例都记了下来,形成了自己的一篇篇有的放矢的文章。由此看来,学生不是没思想,没材料的,没语言的,是我们没有激发、引导他们。
  二、不为评语遮望眼,自缘身在学生间
  批阅作文的确是一件耗时,劳心的事,一次有效的作文课不仅在于写前的有效指导,更在于批改过程的有效性。这里的有效我把它理解成以学生为主体践行时间、还原、总结三个关键词。
  首先讲时间,就是要缩短批改作文的时间。时间长了,学生会遗忘,作文评讲的效果不大。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作文课,使作文从写到改再到讲的过程尽量紧凑,时间不超过两周。
  再次讲还原,就是把学生的习作还原给学生。教师的教学任务重,语文作文批改量大,要短时有效完成作文的批阅,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作文还原给学生,让学生互评。这里的互评不是简单的让学生随性打分,或写几句评价,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品读鉴赏。在最近一次的作文互评课中我是这样安排学生评价的。第一步阅读标题,看是否审题准确,拟题恰当与否,题目精彩与否;第二步判断文体,文体是否单纯、确定;第三步抓文章中心,是否是一件事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是否新颖深刻,是否有自己的独特认知和见解;第四步看结构层次,看段落分明合理与否,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如何,分论点明晰与否;第五步看选材,材料来自哪个领域,恰当与否,或经典或新颖,你是否了解,适合你的作文吗?第六步看语言表达,画出你最欣赏的一句或几句话(形象生动、哲理深刻);第七步看卷面、字迹、标点等。
  最后讲总结,就是让学生在评阅他人的文章后进行恰当总结。学生按照我的要求进行批阅,既是对他人作品的鉴赏评价,又是把评价文章的等级标准内化。
  学生评完后,教师还要进行最后的审定评阅。由于学生已经将每篇文章都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批改,老师此时可以一目十行的整体阅读。不仅对学生的作文再进行批阅,还要关注相应的评语、修改是否正确。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适时面批。面批会加深学生的印象,对写作存在的问题有深刻认识。在面批的时候可以进行直接的问题分析,恰当的思路点拨。面批时比较有效地的方法就是范文欣赏和比较阅读,让学生通过欣赏范文和其他优秀同学文章,增强体验,感知不足,发现问题。
  三、妙手难天成,唯有勤写真
  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为写作意图的文章。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诱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写有所由,写有所用,学生和老师才都不会被动。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不能图省事。严格有律的写作训练是必要的,学生不经过一番创造思维的疼痛是不会领悟创作结晶的甜蜜的。因此教师要意识的去创造情境和话题,有目的的激发学生说想说的话,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当堂写作。从小型的片段仿写、训练,到一周一次的周记心得,再到一月一次的议论文整体练习,写作训练形式多样。教师应该抓住契机既要灵活也要严格,让学生习以为常,练而为惯,这样学生写作训练才会出成果。
其他文献
2013年高考是新疆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的第三次高考。在此之前,我们经历了教材的改版,理念的更新,试题的变化,每一次的改版都是一次挑战。面对一次次挑战,我们勇敢的接受;在困惑与痛苦的历练中,我们也有了一些收获。  一、因考制宜,有的放矢  俗话说“知彼知己”才能打胜仗。“彼”是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题,通过认真研究分析它们的变化,可及时调整复习的侧重点。  1.字形仍然重要  字形虽不单独
当下,各地导学式课堂的风生水起,而纵观语文课堂中的导学案,生硬的问答式填空让语文教学痕迹越发刻意。面对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的导学设计是不是也该变变脸,是否也能和语文本身一样散发出生动而别样的个性之美?  推行“导学学案”的初衷  “学案导学”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变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学案”指导“导学”,“导学”依据“学案”。重点在教师怎么“导”、学生如何“学”,从而变
一、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的一种偏好,也就是说其倾向于某种活动的心理。诗词拥有一种独特的美,传承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出来。  2.培养学生审美及联想的能力  我国诗词语言较为简洁,含蓄,需要读者在反复品读之后,联系当时的情景,对诗词中表达的事物进
【摘要】孤独的才女张爱玲有着苍凉的人生,我们从她的作品里能深深体味到这“苍凉”。她用再灵巧不过的笔叙写着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的世俗,可这绝不是凡俗,而是历尽苍凉之后的“大雅若俗”。  【关键词】张爱玲 苍凉 大雅若俗    我个人一直认为上海是俗文化的产地。而在这块土壤里浸润成长起来的张爱玲却令我刮目相看。张爱玲的散文很美,可以称得上真正的“美文”。  记不得哪位大师说过这样一句
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也是每个语文教师一直以来研究与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重视学习、探究和积累写作方法与技巧,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结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选编的魏巍《我的老师》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谈一谈指导学生阅读欣赏文本时如何进行写作训练。  一、学会选择符合题目要求的材料(事例)  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一文中选择了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阅读古今中外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发,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在名人传记的专题阅读中,应十分突出地贯穿新课程标准的两大理念:1.充分发挥语文课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人物传记,是语文教学实现人
【摘 要】选修模块《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内容博大精深,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具有选择性与差异性的教育平台。要落实该模块的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加强诵读、理清教材主线、关注研读过程和打破单一评价。  【关键词】选修 经典 诵读 人文素养 评价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
一、题例解析  从目前高考题的情况来看,“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这一考点往往不单独设题,而是隐含在各类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题中。  【例】2008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侯银匠》(汪曾祺)  15.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解析】本题为探究题,从传统的考查角度看,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永恒的内容,我的语文教学一直是围绕“文化·生活·积累·思维·经营”十个字来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复习迎考的(参见《中学语文》2011年第12期《挖掘文化底蕴延伸语文课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科书(含读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传承着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我把它奉为“圣经”,把自己当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剖析,来慢慢地阐释其微妙的文化、文化的微妙。有的老师
【摘要】叶澜老师曾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了中学语文生命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要构建这样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从两方面入手: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在此基础上重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中学语文 生命课堂 师生关系    一、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