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培养应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经过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感到:浓厚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还会减弱学生学习中的疲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优异成绩。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上好“绪论”课,诱发求知欲
绪论虽是开头话,却是不容忽视的一堂课,因为这是奠定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兴趣的根基。在这一节课中,我列举大量事例,向学生介绍生物学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前景,以及生物学在工业、农业、环境、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如介绍中国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人类基因组序列研究、克隆技术等生物科学新闻,分析生物学在科学发展研究中的应用,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巧设导入,引发好奇心
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俗话说:“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在讲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我先是以世界上最大的树——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巨杉为导入,问树为什么会长得那么大,通过什么方式来长大,长大过程中需要吸收什么东西等等,从而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的设问要根据学生的好新、好奇等心理特点,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制造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时,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再者,教师还可以有意提示学生:我这节课会出现几个错误,请同学们随时指出。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并有兴趣、有激情、有信心、有胆量质疑,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新课程倡导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追求理论联系实际。生物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践、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对科学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学生作为社会上积极性比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热爱、关心生活,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但是初中开设的课程比起小学增加了很多,因此很多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迅速适应。还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有那么多课需要学,那么像生物这样的“次科”学了有什么用呢?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何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调动学生的热情至关重要。
比如:学习植物种子的结构后,我会问学生我们平时吃的豆芽主要是种子的哪一部位,并教学生如何利用黄豆或绿豆来发豆芽。学习了呼吸作用后,我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来保存食品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从而将生物学科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他们了解到生物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以增强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
对于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如“赤潮”、“外来物种入侵”、“水华现象”等)和食品安全问题(如“转基因食品”、“农药残留”等)是指的什么,这些现象因何而引起,又该如何防治?我们可以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查询,搜索资料,得出结果;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然后得出结论,这样能让他们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受,体会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培养良好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看待和解决科学发展所带来的一切社会问题。
五、通过探究实验,培养自主学习
从科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探究是自然科学的本质特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提高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除了要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外,还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或其它直观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把观察和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在实验时往往不会直接给出实验的结果,而是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留出“空白区”和“开发区”,积极引导学生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几个步骤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发现问题中训练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在动手实践中锻炼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由独立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
比如在做“种子的结构”这个实验时,我将实验分成下面几步:
1. 联系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我们平时认识的种子有哪些,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呢?相同吗?
2. 引导探究:把学生分组对几种种子进行解剖,让学生仔细观察种子的结构。
3. 小组交流:让一些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交流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4. 教师小结:总结实验的结果,同时对学生的探究精神给予鼓励。这样使教与学都充满了活力,学生也不需死记硬背这些实验结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增强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能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增强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讲生物与环境时,可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的农田山地、溪流池塘进行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还可因时制宜举办爱鸟周、环境日、地球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以及各类知识讲座和黑板报、图片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以揭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尤其是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自觉地增强环保意识。又如讲植物繁殖技术时,可利用劳动技术课组织学生到蔬菜基地进行非木本植物的嫁接操作(非木本植物的嫁接操作简单,成活快、成活率高,适合学生做实验)。因为其极易成功,再加上选择的材料和嫁接活动本身就有趣味性,所以更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当然,生物课外活动的形式不止上述这些,而是多种多样的。它既能扩大知识视野,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的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兴趣是吸引中学生的磁铁,更是推动他们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一、上好“绪论”课,诱发求知欲
绪论虽是开头话,却是不容忽视的一堂课,因为这是奠定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兴趣的根基。在这一节课中,我列举大量事例,向学生介绍生物学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前景,以及生物学在工业、农业、环境、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如介绍中国发现大量恐龙蛋化石、人类基因组序列研究、克隆技术等生物科学新闻,分析生物学在科学发展研究中的应用,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巧设导入,引发好奇心
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俗话说:“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如:在讲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时,我先是以世界上最大的树——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巨杉为导入,问树为什么会长得那么大,通过什么方式来长大,长大过程中需要吸收什么东西等等,从而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的设问要根据学生的好新、好奇等心理特点,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制造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授《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时,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一朵桃花能变成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为什么果实都结在开花的部位?”在介绍“显性基因遗传和子代性状”时,提出“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再者,教师还可以有意提示学生:我这节课会出现几个错误,请同学们随时指出。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并有兴趣、有激情、有信心、有胆量质疑,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新课程倡导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追求理论联系实际。生物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践、社会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对科学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可以知道:学生作为社会上积极性比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热爱、关心生活,关心自己生存的环境。但是初中开设的课程比起小学增加了很多,因此很多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无法迅速适应。还有的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有那么多课需要学,那么像生物这样的“次科”学了有什么用呢?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何用课本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调动学生的热情至关重要。
比如:学习植物种子的结构后,我会问学生我们平时吃的豆芽主要是种子的哪一部位,并教学生如何利用黄豆或绿豆来发豆芽。学习了呼吸作用后,我向学生介绍了如何利用植物的呼吸作用来保存食品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从而将生物学科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他们了解到生物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以增强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
对于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如“赤潮”、“外来物种入侵”、“水华现象”等)和食品安全问题(如“转基因食品”、“农药残留”等)是指的什么,这些现象因何而引起,又该如何防治?我们可以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查询,搜索资料,得出结果;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然后得出结论,这样能让他们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成功感受,体会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培养良好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看待和解决科学发展所带来的一切社会问题。
五、通过探究实验,培养自主学习
从科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探究是自然科学的本质特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要提高学生的探究、动手能力,除了要加强实验课的教学外,还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物实验或其它直观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把观察和思维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在实验时往往不会直接给出实验的结果,而是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留出“空白区”和“开发区”,积极引导学生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几个步骤进行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发现问题中训练创新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学会自主学习,在动手实践中锻炼动手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由独立学习向小组合作学习转变。
比如在做“种子的结构”这个实验时,我将实验分成下面几步:
1. 联系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我们平时认识的种子有哪些,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呢?相同吗?
2. 引导探究:把学生分组对几种种子进行解剖,让学生仔细观察种子的结构。
3. 小组交流:让一些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交流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4. 教师小结:总结实验的结果,同时对学生的探究精神给予鼓励。这样使教与学都充满了活力,学生也不需死记硬背这些实验结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增强积极性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能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增强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讲生物与环境时,可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的农田山地、溪流池塘进行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还可因时制宜举办爱鸟周、环境日、地球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以及各类知识讲座和黑板报、图片展览、知识竞赛等活动,以揭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尤其是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自觉地增强环保意识。又如讲植物繁殖技术时,可利用劳动技术课组织学生到蔬菜基地进行非木本植物的嫁接操作(非木本植物的嫁接操作简单,成活快、成活率高,适合学生做实验)。因为其极易成功,再加上选择的材料和嫁接活动本身就有趣味性,所以更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当然,生物课外活动的形式不止上述这些,而是多种多样的。它既能扩大知识视野,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的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兴趣是吸引中学生的磁铁,更是推动他们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各种方法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