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zhou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语言迁移入手,在对比分析假说的指导下,针对语言迁移影响二语习得的情况,主要从语音、词汇方面进行扼要分析,试图阐明母语迁移对二语学习者外语习得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母语;对比分析; 正负迁移;二语习得
  1. 语言迁移
  “迁移”一词来源于教育心理学专业术语,主要指的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对新知识、新技能习得和解决新问题的处理所产生的影响。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是指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母语迁移。语言学家拉多(Lado),他在《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指出:“学习者往往倾向于把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的形式和意义迁移到其他族的语言和文化中去”(Lado 1957: 12)。
  语言迁移对二语习得有重要影响(Ellis 1994; Odlin 1989)。
  语言迁移带来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母语迁移(mother tongue transfer)即母语对第二语言或外语习得所产生的影响。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类似或完全一致时,母语对目的语的学习会产生促進作用,称作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征不对应时,而学习者若还试图借助于母语而学习目的语,母语对目的语的掌握会产生很大干扰,称作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Travers 1977: 385-386)。语言正迁移对目标语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类似的,语言负迁移对二语习得有干扰和阻碍作用。
  学习外语,必须有母语的参与,不管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接受。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是在母语思维模式或习惯已经内化、并已具相当母语交际能力之后才开始外语学习的。因此, 二语习得者在学习外语时必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母语进行思考、分析、比较、综合, 并利用学习母语时获得的经验来指导自己掌握新的语言。
  2. 语言迁移与对比分析假说
  对比分析假说(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由美国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博士(Dr. Robert Lado)于1957年著作在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中提出。语言学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对语言进行静态分析;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uristic psychology)的迁移理论(transfer)。拉多认为,第二语言的获得也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形成习惯。但与第一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二语言和第一语言不同时,学习者会借助第一语言的一些规则,这会产生负迁移作用,也叫做干扰。而且他认为两种语言最不同的地方,学生最难掌握,相同的、类似的地方则比较容易掌握。
  因此他主张对第一语言和目的语进行语音、语法等方面的共时的对比,从而确定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预测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错误。
  对比分析假说认为二语学习者会把母语所有的语法属性特征迁移到其二语句法当中,倘若这两种语言结构相同,二语习得会马上成功,反之,二语学习者会将母语的结构迁移到二语中(林立红 2012:36)。
  通过对学习者所犯错误的研究,将学习者的母语与目标语(target language) 进行各方面的对比、比较,找出两者间的差异,预测或解释外语学习中将要或已出现的困难与问题,指导双语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活动以及双语互译。可以说,“对比分析”是应用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直接应用与体现(吴婧 2000)。
  3. 语言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语言迁移的中心问题就是学习者的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影响问题。“语言迁移”所指的就是“语际影响”,影响不仅有负面的, 也有正面的,那么所谓的语言迁移就应该是包括了正负两种迁移。人们最初学习二语之时,往往以母语为参照,将自己的母语与二语自然而然的进行比较,语音如此,词汇亦然,句法习得情况也大致相同。
  在所有的自然语言中, 存在一些共同的“核心”规则。这说明人类的语言尽管千差万别, 仍有其相同的地方。这种语言的共同性就是为对比分析提供了基础。
  对比分析是对两种语言的一种结构比较,其对比层面涉及语音形态句法和词汇语用等。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习得二语进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探求汉、英语的共性与差异,参照汉语表达方式,进而迁移到英语中。
  俞理明指出在坚持母语迁移现象不容否定的同时, 我们要对母语迁移进行宏观观察和动态分析, 并从非语言因素进行研究。在对待母语影响的问题上, 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由于母语与目标语存在差异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又要看到母语与目标语的共性带来的正面影响(转引自 曹勇衡 2006)。
  语言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具体体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囿于篇幅,本文主要聚焦于前两方面。
  3.1 语音
  母语口音对外语发音的影响不容小视, 具体来看,由于汉语、英语发音上的共性,初学者学习语音过程中,多与汉语拼音相联系。例如,学习英语的爆破音/p/ /b/ /t/ /d/ /k/ /g/学生就会联想到汉语拼音里的p, b, t, d k, g等等;而学习鼻音诸如/m/ /n/ /?/时, 会与汉语拼音中的m, n, ing等等结合起来。发元音音素/i:/、/u:/和/a:/也同样能对应找到汉语中的i、u、和a。汉字是由拼音构成的音节组成,拼音分成声母和韵母, 韵母有单韵母和复韵母。英语单词的读音是由音素构成的音节组成, 音标分成元音和辅音。英语的音节当中不能缺少元音, 就像汉语的音节中不能缺少韵母一样。这些都是母语正迁移的影响体现。
  英语中还有许多汉语中并没有的音素, 所以造成了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困难, 这些困难我们归结为汉语向英语的负迁移的结果。例如: 汉语学习者通常会把“this”中的/θ/发成/s/,这是因为汉语中缺乏这个音。   也就是说,汉语拼音与英语音素发音并不完全相同,初学者很容易把汉语拼音的发音全部移植到英语上来,汉英发音杂糅,势必造成其英语发音夹杂汉语味,更谈不上地道自然了。这就是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它既不利于学生掌握英语发音部位,也不利于学习者学会英语音标的发音方式。于善志指出,成人在讲外语时,总是把新的发音模式与母语的发音模式等同起来,说出一些夹杂着母语语音的外语来(于善志1994)。
  特定区域内的中国学生在某些单词发音方面,受汉语影响很大,以致部分发音很不标准,例如, 南方人汉语发音,“里(li)”“你(ni)”不分,“男孩”读成“蓝孩”,相应地,英语中也很有可能把name读成lame,闹出笑话来。无独有偶,日本人在说英语时往往将/r/发成清晰/l/。也有人说汉语,平翘舌不分,“吃饭”读成 “词饭”,这使得部分人的英语也会出现相应情况,如sing a “song” 变成 sing a “shong”。
  3.2 词汇
  对语言学习者来说,词汇是学习的重要内容。拥有大量的词汇与语言应用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正相关性。英语初学者掌握英语词汇,必须同时将其相应的汉语释义合并记忆,二者不可少其一。举例来说,学习apple, boy, girl等要在汉语语义条件下,借助汉语释义,才能相对比较容易地习得。相反,如果没有汉语的指示作用,二语习得无疑难度大增。即便是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学习者也会清醒地意识到他们二语词汇知识的局限性。学习者在阅读中往往不能理解所遇到的生词,或者不能像使用第一语言那样恰当地使用第二语言表达相关概念,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词汇能力差。
  当然,母语对二语词汇习得来说,也不尽然是促进作用,母语负迁移所带来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必须依赖于汉语来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这种对母语的依赖强化了学习者对英语词汇的片面掌握,学习是learn,学英语是learn English, 非常正确。碰到“学知识”自然就成了“learn knowledge”。 knowledge 不是可以learn的, 只能get, gain, acquire 或broaden, enrich, widen, extend, improve 等。
  汉语是一种非形态变化的语言,词性规定十分宽松,汉语中的名词和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只要语义上可以搭配,就可以改变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而词本身并不发生任何变化。按照对比分析假说理论来看,中国学生在习得二语时,易把名词复数的-s漏掉。
  二语习得者经常无意地把母语思维用做帮助形成外语理解与表达的“拐杖”。比如My special course is computer. 这种中文式的句子能被理解, 却不地道。二语习得者想要表达的正确句子应为My major is computer. 或I am majoring in computer. 这类现象或许正是吴潜龙提及的“借用”——借助母语知识来组织语句, 表达思想, 是过渡性现象, 属习得过程中的交际策略。这种“拐杖”在学习者走不稳时给以支撑, 助其学步, 以使其尽快获得独立行走的能力(吴潜龙 2000)。
  4.结语
  二语习得过程中, 母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学习基础, 母语迁移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在对比分析理论框架下对母语迁移的研究也能有效促进二语习得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二语习得,帮助、指导学生更好得地习得二语。
  参考文献:
  [1]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12.
  [2]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3] Odlin, T. Language Transfer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4] Travers, R. M. W. Essentials of Learning [M].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1977: 385-386.
  [5] 曹勇衡. 《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 回顾﹑反思和研究》述评[J]. 现代外语, 2006 (4) :431-433.
  [6] 林立红. 二语句法习得:问题与视角[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7] 吳婧.“对比分析假说”综述 [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40-43.
  [8] 吴潜龙. 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几个问题[J]. 外语教学, 2000(1): 4-5.
  [9] 于善志. 年龄因素与外语教学法选择[J]. 上海科技翻译, 1994(3):61-6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中文商标的英译策略,首先本文对商标词作了简单介绍并归纳了商标词的主要特点及中文商标词英译的原则,继而总结了一些常用的商标翻译策略比如:直译、意译、音译等,并通过归纳分析、综合分析、例证法等方法对其进行具体说明,最后提出了在英译中文商标词时应注意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商标词;商标翻译;策略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为了吸
期刊
【摘要】: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言的学科。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我们称之为语言,而语言是声乐演唱必不可少的载体,有了语言的加入,才能完整的体表现出声乐演唱的独特之处。充分的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提升歌词本身在作品中的音乐价值,从而为演唱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语言学角度来讲,只有语音语调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才能让歌词与旋律有效结合,使歌唱更加的优美、动听,使演唱者对歌词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本文从语言学角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戏曲音乐集艺术之大成,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唐诗、宋词并列为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三大高峰。其诞生于宋元年间,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后,流派纷呈,大师云集。文章具体分析了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创作的三维特征,即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创作中的音乐美学观、创作方式以及音乐形态等。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创作;三维特征  对中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唐诗、宋词、
期刊
【摘要】:泰国是亚洲最具文化特色的国家,其宗教对其风俗礼仪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衣食住行、重要仪式、节假日中可见一斑。通过展现当代泰国日常生活中和学校生活中的宗教印迹,探究宗教对其礼仪文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及利弊,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泰国社会礼仪文化。  【关键词】:;礼仪;影响  一、佛教对泰国当今社会日常生活礼仪的影响  (一)衣食住行中的佛教礼仪  在泰国,处处可见身披黄色袈裟的僧侣、富
期刊
【摘要】:瞿昙寺是迄今为止我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具有汉族建筑的明代藏传佛教寺院,因其建筑风格与故宫极像,又被誉为“西北小故宫”。明朝历代皇帝对该寺极力扶持,大加赏赉,故瞿昙寺现还保存有众多的明朝文物,是研究瞿昙寺历史珍贵的实物资料,且具有极大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瞿昙寺;文物  瞿昙寺位于乐都县南山脚下,是我国西北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代建筑,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该寺主供佛为金刚
期刊
【摘要】:现国际文化交流,国内文化交流来说翻译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语言需要互译来传播和传承,也不例外在双语教学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本文将分析当下藏区教育体系中双语教学中藏汉翻译的存在及意义等。  【关键词】:藏汉翻译;双语教学  一、 藏汉翻译  翻译是把有一种语言组成的材料所表达的意义(内容)用另一种语言组成的材料表达出来的实践活动,那么这里所指的翻译也就是藏语翻译成汉语,汉语翻译成藏文,现
期刊
【摘要】:就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高校老师在抓成绩的同时,应当同样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给予宣传教育与心理疏导,本文的主要内容围绕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讨论,探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使高校生实现真正的心理健康,实现主要通过心理健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起沟通引导作用的是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摘要】:针对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系统内的评价体系中存在的创业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严重滞后、政府控制与民办高校创业教育自主、评价主体一元化与多元化、评价标准单一性与民办高校创业教育复杂性等诸多方面的矛盾,需要依据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原则,完善内部的评价体系,引入外部的评估机构,制定评价体系定性指标,改善评价结果的利用。  【关键词】:完善;创新创业;评价体系  近年来,尽管许多民办高校都开始加大创新
期刊
【摘要】:在全球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是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是高等学校重要工作,也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培养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  在新的形式下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重要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振兴
期刊
【摘要】:通过这次研究,了解在新型城镇化下古村落遗址建设改造的现状与新情况,分析和探讨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新型城镇化下古村落遗址建设改造的措施和对策,总结出建设改造古村落的社会报告。  【关键词】:古村落;古建筑;开发保护  村落是与城市不同,是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而“古”又与 “今”不同,是有着历史底蕴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村落不同于一般的遗址,他保存较为完整、人文气息重,区域性特色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