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活、变、动”的几何图形练习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时,笔者发现学生在解決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时,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只会简单的套用公式,方法单一,缺乏转化意识及转化能力。因此图形稍有变化,学生就不知所措了。笔者反思,学生在探究面积公式时思维灵活、方法多样,为何熟练掌握与应用公式后,反而思维僵化,方法单一了呢?笔者认为,这与学生平常进行的练习有关。在对练习功能的认识上,教师较多地偏重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功能,因此平常的练习大多是套用公式就能解决的,不需要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如此下来,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探究能力得不到锻炼,数学思想得不到应用,也难怪学生思维僵化了。
  一、发挥想象,让几何图形的公式“活”起来
  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在一堂课的探究推导得出图形的面积公式后,都会觉得大功告成,接下来就是公式的熟练应用了。几轮巩固的习题做下来,公式套用是熟练了,但公式同样也被学“死”了。我们可以由公式逆推回图形,或是应用公式时,改变某些条件,使公式“活”起来。
  (1)从公式逆推回图形。从图形推导出公式,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学生对转化方法应用较为熟练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抽象到直观,也就是从公式逆推回图形。如三角形面积公式,是通过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推导得出。那反过来,我们也可通过公式的联系,把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转化成三角形。
  学生一开始会觉得这种逆推法较为费劲,教师教学时也会花费更多时间。但笔者认为进行这样的练习很有必要,这不仅能锻炼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在图形与公式,公式与图形的相互转换中,学生对转化思想、转化方法的掌握与应用更熟练了,对知识点的把握与理解也更深刻了,对图形几何变换的意识和能力也提高了。以后碰到变换的,或更复杂的几何问题时,学生也就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活用公式,用活公式。学生在运用面积公式进行一些简单图形的巩固练习时,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像求梯形面积一定得知道a,b,h。这样一旦碰到如图6的题,都能求出a与b的和了,部分学生却仍纠结a是多少,b是多少。因此,在平常的联系中,除必要的巩固练习题,应多设计像这类打破学生常规思维的题。
  二、巧妙设计,让几何图形的本质“凸”起来
  教学中笔者经常会发现一些基本图形稍作变化后,学生就不认识了。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的转化意识淡薄,识图、辨图能力不足造成的。因此,在图形与几何的练习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几何变换的能力,让几何图形的本质凸显起来。①图形变式中渗透转化思想。②非标准图形转化为标准图形。③繁琐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④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
  三、沟通联系,让几何图形的形态“动”起来
  几何图形知识前后联系紧密、逻辑性强。练习设计中,适当的化静为动,一方面沟通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把“散装的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系统中去,从而完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联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1)沟通图形面积间的联系。在整理复习课中,通过让学生回忆各个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体会到图形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图,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联系网。对于梯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它们存在着数学本质联系。因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动态演示,梯形的上底慢慢缩短变成三角形,梯形的上底慢慢延长变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与公式的变化,体会几何图形间的本质联系。还可以加入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种已学图形,沟通它们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
  (2)沟通图形变式间的联系。对于几何图形的变换,需要学生的想象,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此,在练习时,让图形上的某个点或某条线段动起来,让学生观察对比,感受图形本质,是一个不错的方法。通过观察这些三角形,发现这些三角形的共同点: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也相等,并提问,像这样的三角形你还能找到吗?从而进一步建立了三角形形状与面积的联系。如果把这个三角形放到平行四边形中,就会有新的变化。最后,把这一系列的图连起来看,总结提升。学生会发现不管图形怎么变,总有些性质是不变的,抓住图形间的联系,我们总可以把不熟悉的图形转化为熟悉的图形。相信学生经历并思考了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对转化的理解会更深刻,对图形的想象力会更丰富,碰到图形变式时,更容易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四、方法多样,让几何图形问题的解决策略“厚”起来
  设计几何图形的练习时,要注意问题开放性,方法多样性。同一个图形可以运用不同的解决方法,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图形几何的属性进行思考,使学生在图形处理过程中真正认识图形,理解图形,使图形在学生面前不再僵化、呆板,从而使几何图形的解决策略丰厚起来。笔者认为在设计几何图形综合发展练习时,应力求图形的活、变、动、,充分深入挖掘图形,让学生在深层次的思维练习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乐于探索、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创造性的数学思维品质。
其他文献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是中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重点,如何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初中语文的教学和要求,关乎学生语文能力提升,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实现初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无缝衔接:研究相关教学大纲和教材,搞好语文知识衔接教学。语文教师应首先学习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和大纲,通读教材,将大纲和教材吃透研深,把握异同,全面了解知识体系,找出知识衔接点,找到符合教学规律的教法,遵照循序渐进的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兴起,小学语文课程的信心是越来越多,课程的无限拓展与教育过程是重中之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理念方式、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阅读教学依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很总要的一点,它对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平时的分数,受很大的影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当前我国小学阅读的教学质量提高的特别慢,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为此,从当前的发展现状分析,不断加强,使得我国当前小学阅读教学成果有了
期刊
读和写是语文学科的两大重点,同学们要下功夫抓出成效来。先说“读”。要养成多读书、勤动笔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自己拟定一些符号,对文本进行圈点勾画评点批注,对重要的观点、精彩的句子进行深度思考,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至于读的方法,是精度还是泛读,是默读还是朗读,那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读”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没有广泛阅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素养提高。  再说“写”。首先是写一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为一种客观抽象出来的自然科学,属于社会素质的范畴。人的数学素质是人的数学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双重体现,素质是指人的自身所存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及其结构,是决定其主体活动功能、状况及质量的基本因素。因此如何把数学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是我们应解决的问题。  关键詞:数学教育 素质教育 涵义 数学语言  一、数学素质的涵义与特征  素质是指人的自身所存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征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打破旧的学习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中学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最易出现两极分化的阶段,若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本文我从现代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培养學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  
期刊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无法体会到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
期刊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我们想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人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对他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大有好处。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提出和
期刊
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可见学习兴趣在人求学、获知的智力活动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现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学习兴趣激发和培养的一些感受。  一、设置悬念,引发兴趣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巧妙地联系
期刊
当下很流行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仔细一琢磨倒是有几分道理。在一份语文试卷中,作文占了很大的比重;语文教学中,作文也是重头戏。可是占据举足轻重作用的作文对很多孩子来说,却是块难啃的骨头。要么无话可说难以动笔,要么写出来的内容枯燥干巴,犹如白开水一般。而真实的学情就是如此,写作本身是件费神的事,它需要广泛的积累、大量的素材和对生活的感悟等,而对于年龄小、阅历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心理学研究证明: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寻新的关系、寻求新的答案的过程。它最活跃、最生动、最富有生命力,它主要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创性的思考问题,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对新知识重新整合,并归纳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且充分体现自我,展示生命价值,还原自由生长的生命。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