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的变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zm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当前流行的教法是理性分解法:导入——文学常识——教师范读和学生朗读——翻译——分析——总结等。而翻译则用“串讲法”,一句话从第一个字解释到最后一个字,然后串起来解释整句的意思,再一句一句地串下去,中间穿插讲解繁博的文言语法。我记得,著名作家吴伯箫先生曾针对这种文言文教学方法提出过言之灼灼的忠告:现在的古文教学把课文都讲“肿”了。
  那么,文言文教学之路应该怎样走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仅有这些传统教学措施并不能充分催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学习效果自然也不能充分显现。变,才能真正让学生对一线课堂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持久保鲜!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不同的文体和风格,不同基础程度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时段和情境中,灵活地采取不同的教法。
  
  一、变讲为述,激发兴趣
  
  听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因为故事充满一种封闭式游戏氛围!应合了中学生好奇好新的心理特点。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如果以述代讲,引入课文的学习,则更能吸引学生。比如教《伤仲永》,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合上课本,静听我讲故事,并且要求听后复述,复述得准确的可获得全班同学的掌声表扬。这一下,可激起了童心犹存的初一学生,他们听得可认真了。同学的兴味盎然地听完了故事后,立即议论纷纷:“那不是《伤仲永》么?”我趁机引导:“那大家看着课文复述吧,可以同桌先讨论,但不能翻看译本。”这一下,同学们的兴趣又来了,为某个词应该怎样解某句话该怎样译而争辩不已……。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兴趣,学好文言文便为期不远了。
  
  二、变读为演,增强表达
  
  如何让“读”活起来?演!以演促读,可以充分利用每位中学生内在强烈的表现欲。你会发现,每位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在教学一些情节生动、人物对话描写较多的文言故事时,我尝试让学生用表演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其语感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教《陈太丘与友期》时,我把全班同学每三个人分成一个小组。首先分角色朗读,一人叙述语言,另两人读陈元方与朋友的对话;其次,让他们自查解释和译本,理解内容后再由每组中的两个人去表演,要求对话要用现代语言。在该课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在旁略加点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愉快,记得牢固,且又锻炼了创造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变看为想,体现审美
  
  “想”是个极具内涵的发散词汇!它是“看”的有效延伸。在想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出学生无穷的审美空间。语文课本中的篇目都是文质兼美的,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绝不会读读讲讲了事,而会通过对艺术形象的分析去引导学生思考、比较、想象,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发现,从而获得许多启迪和美的享受。如《答谢中书书》,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我引导学生充分想象“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等质感具象,闭目品味“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中的“交”、“乱”、“竞”几个副词的动态美意趣,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美在想象中展露无遗。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堂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感受。
  
  四、变译为疑,加强理解
  
  记得宋代教育家张载说过:“学则须疑,学贵善疑。”在文言文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很有个性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我绝不妄加否定,而是从精神上予以肯定。
  如在《唐雎不辱使命》中有一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课下注释是:平民百姓愤怒,只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走路。由于注释没有给出“徒”字的解释,有同学根据字面解释和查阅资料,得知为“只是”,是个副词,为了使句子的节奏感明晰,当即有同学提出质疑,“免冠”是摘掉帽子,那么和“徒跣”达到句式一致,就应该解释为“脱掉鞋子”,所以“免”和“徒”都应该翻译为动词,同学们在争执一番后,拿出了最有力的证据——《古代汉语词典》。在质疑和谈论中,同学们不断进步,不断得到真知。
  
  五、变字为图,右脑记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记诵,是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师生都极大忽略了右脑在记诵中的作用。介于此,我很重视借助一些直观的方法,变字为图,帮助学生提高熟读成诵的速度。
  一是借助教具显图,帮助学生记诵:用插图配合讲解,或用幻灯、投影等电教设备,化抽象为形象。例如教《狼》一课,我把课文插图移植到幻灯到幻灯片上,让学生边看幻灯边记诵,学生记诵起来便饶有兴趣。再如教《马说》,我根据文意画了三幅图:被困在槽枥的千里马,吃饱的千里马,乏力被鞭打的千里马。学生按图记诵,事半功倍。
  二是图表记诵:对于场景地点变换的课文,若死记硬背,定会令人眼花缭乱,如若化成图表,则可令课文线索井然,对记诵大有帮助。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我根据醉翁亭的位置及作者游览的路线,画了一幅简笔画,让学生进行理解性记诵,效果好多了。
  综上所述,文言文教学只有不断创新教法,才能满足初中学生喜新、好奇的心理需要,才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此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语)。也只有这样,才能“授之以渔”,逐步培养、提高初中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总之,“兵无常势,教无定法”,文言文教学方法宜多变,善变!
  
  古焕英,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其他文献
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的确,好的文章结尾应该像“豹尾”一样,短小精悍,刚劲有力,这样能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巧用“豹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巧用比喻,凸显文采    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结尾,既生动形象,蕴含哲理,又文采飞扬,让人赏心悦目,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如《妈妈的驼背》的结尾:  “妈妈的背过早地驼了,但妈妈的生命之树却始终笔直地挺立在岁月的沧桑
这是一篇以小见大地反映底层生活的小说,写的是在黄庄这个南方小山村里发生的几起乡村事件。故事本身新意不多,但胜在内蕴丰富,有进行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在这些看似单调乏味的故事背后,我们可以依稀窥见生长在黄庄这块土地上的秘密,感受到在时代变迁中封闭落后的乡村与外面世界的牵连和冲突。  说是乡村事件,其实作者的笔触并不局限于讲故事,更准确地说,小说是通过梳理几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概述了黄庄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也是多元的,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短短的45分钟课堂,教师应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呢?教师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给学生留出大片“空白”,实在是一个上上策!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除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科学、课堂容量适度、读书指导精要、讲解深入浅出、点拨引
模仿是人的天性。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模仿,从婴儿的呀呀学语,到青少年时期的“追星”,就是典型的模仿现象。写作也有模仿,文学的起源之一不是就有一种“模仿说”吗?作文教学上经常会遇到模仿,只是我们或者没有意识到,或者即有也淡化了这种说法。其实教学的课文就是例子,通过学习例子,要求学生写出类似文章,说白了就是模仿。应该说,模仿在作文教学中很普遍,很广泛。  现实教学中,包括教师与学生,都往往缺少模仿意
文言文的学习应当包括四个维度——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不但要教学文言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还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文学特色和文化内涵。在文言文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笔者依据新课标理念,对高三文言文复习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概括为“读”“悟”“创”——“三字诀”。现浅谈如下:    一.读    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
笔者以为,在“高考作文”、“参赛作文”和“作家创作”三类“作文”中,“高考作文”的写作难度最大,这主要是因为该类作文要求“作者”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规定的写作范围、规定的写作字数等硬性条件下去“创作”。参加考试的“考生作者”需要克服诸多“写作障碍”去“创作”,这样,就会导致考生在考场上倍受写作的“煎熬”。“考生高考作文”成为“天下第一难题”实属“当之无愧”!如此说来,作文大赛选手、作家不一定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曾对87名教育家做过一次调查,得出创造型学生的行为特征,其中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好奇心,不断地提问”,“思维和行动的独创性”,“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喜欢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的事物”等等。而要培养创造型的学生,就需要创造型的教师,心理学家哈尔曼对创造型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放弃权威态度,在班上倡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使集体创造力得以发挥”,
新课标倡导“从一个开放的心灵到另一个开放心灵”的语文课堂,教师只有彻底改革按部就班、步步为营、“一问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才能还学生一个与时俱进、合作探究、动态生成的学习情境。笔者以为:巧妙设置多维问题,是构建灵动语文课堂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多维问题的内涵  多维问题,强调课堂问题的提出不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直线的提问,也不是单纯的教师为学生的质疑作答,而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
元宵过后,办公室的同事们在批改着学生的周记。周记要求以元宵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刚过完元宵节,写写自己的元宵节,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应该会有比较多的精彩文章。满怀期待地甚至有点欣喜地打开学生的周记本,可映入眼帘的文字与内心所想的完全不一致。我很惊讶,甚至有些气恼——孩子们未免太过贪玩,对写周记太过漫不经心了,写的文章大多千篇一律,文字大多空洞无味。与此同时,办公室的同事
通常,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受动性”,但这种受动性是可以且应该朝着主动方面转化的。教育者的基本职责在于帮助受教育者逐步实现这种转化。教育的真谛在于帮助一个人减少其在受教育过程中被动、机械的成分,同时增加其主动、创造的成分,即帮助一个人有效地认识、设计和创造自己。一个人和谐阅读的过程是由被动到主动到能动、由自发到自觉到自由、由接受阅读到享受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认识、自主生成、自觉成长的过程,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