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六步”问题导学模式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曾对87名教育家做过一次调查,得出创造型学生的行为特征,其中包含这样一些内容:“好奇心,不断地提问”,“思维和行动的独创性”,“想象力丰富”,“喜欢叙述”,“喜欢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复杂的事物”等等。而要培养创造型的学生,就需要创造型的教师,心理学家哈尔曼对创造型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放弃权威态度,在班上倡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使集体创造力得以发挥”,“鼓励学生独立评价”,“重视提问题”等等(参看《创造力心理学》第九章。俞国良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基于以上理论,我认为,要克服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依赖性,关键在于让学生自己钻研教材,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激发探索的兴趣和热情,带着问题去思考,独立分析,并且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集思广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观点,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因此,我们探索出“三段六步”问题导学模式。
  那么,作为一种课堂阅读教学的方法,“三段六步”是如何实施的呢?我们可以用一个模型来表示:
   
  一、激疑——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和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因而提出问题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教学的逻辑起点。
  第一个阶段的两个步骤中,教师可采用讲故事、听音乐等形式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充分提出问题,再迅速地将问题归纳、板书,老师的引导作用就是从这里开始体现的。然后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立即解决无关紧要的问题,如字词障碍等,并根据所提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作为教学过程起始环节提出的问题,不同于教学过程常见的一问一答,应围绕教材的基本结构和重点难点而提出,并能激发学生认真读书、钻研,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评估问题的价值尺度,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选择价值最高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作为下一阶段研究的对象。
  
  二、导疑——探疑
  
  有了问题,学生自学教材就有了明确的目的,他们的思维活动就具有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就更能投入到研究活动中去,
  在第二个阶段的两个步骤中,为了提高讨论的效率,教师可先给予适当的引导,再给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和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使学生面对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投身和感受探究活动是学生不断地将已有经验内化的过程,通过活动,学生又不断地将已有的心理活动表现和外显,发展个体主体性。
  在此基础上,学生将自己思考的心得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则在小组间巡视,了解情况,进行必要的点拨。通过讨论,学生之间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从而补充、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并整理成大班讨论的发言提纲。
  
  三、释疑——答疑
  
  在第三个阶段的两个步骤中,教师先应鼓励学生主动到讲台上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通过小组推荐、老师指名或抽签的方式决定。发表意见的同学不仅代表了自己,而且代表了本小组,把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向全班同学阐述。如有不完善之处,本组同学可以及时补充。接着由其他小组同学质询,表达他们的不同观点,老师也以平等的身份参加讨论。而发言的同学则必须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有辩驳,本小组同学也可参与争论,形成新疑问,使探究活动更深一层。
  我们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在刚进校不久的初一学生身上就初步看到了一些效果。
  1、它实现了教学过程“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三段六步”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置于引导和教会学生学习的基础上,以问题为杠杆来启动学生自学和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之以法,根据学情采取恰当的教法,师生互动,学法和教法融为一体。
  2、变他律为自律,打消学生的依赖性。学生不再等待老师给他们提供现成的答案和结论,而是一头扎进教材,独立思考,认真钻研,解决问题,继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3、通过小组或大班讨论,增强研究气氛,引发多角度思维,拓宽思路,使正确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深化,理解错误的地方充分暴露,并得以及时矫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逻辑水平,形成“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
  
  顾石娟,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东。
其他文献
方格子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她的短篇小说直面当下的现实生活,着力挖掘底层民众的的生存状况,进而展现出她对社会对人生的困惑和质疑,内敛冷峻的笔触底下隐含着一颗热衷于社会批判的灵魂。著名评论家洪治纲先生在谈到方格子时说:“她是一位颇有潜力的作家,并且正处于一种螺旋式攀升的重要阶段。”这句评语是很中肯的。从《锦衣玉食的生活》《像鞋一样的爱情》到《兆吉》,她的小说叙述形式一直在发生变化,但是其关注
教材既是教师传道解惑的工具和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和准绳。那么,如何用好教材而又不被教材束缚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不妨就教材做文章,填补教材的一些“空白”,使教学既不散漫若野马脱缰又灵动着炫目的创新火花。这里所谓的填补语文教材的“空白”,并不是像做填空题那样对教材做简单的填充,而是以补叙、扩充、续写等多种创新方式,完整、细化教材原有内容,使之更具体、圆实和饱满,从而拉伸学生的思维触角,提升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如今,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载体的应用已日渐普及,就连农村学校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带来的教学改革也日渐接受,因为它所带来的效能是显而易见的。  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包括放映性媒体和放音性媒体,通常有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缩影性资料、电脑化资料等。现代教育媒体是现代教育信息的传递工具,它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由于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能
诵读,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诵读如此重要。可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被人忽略。    一、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诵读是体现语文能力的一项基本功  “识文断字”是过去人们对读书人的通常认识。应该说它直观地反映了读书人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质的一种外在反映。可以说,诵读是体现语文能力的一项基本功。  任何一
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的确,好的文章结尾应该像“豹尾”一样,短小精悍,刚劲有力,这样能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巧用“豹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巧用比喻,凸显文采    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结尾,既生动形象,蕴含哲理,又文采飞扬,让人赏心悦目,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如《妈妈的驼背》的结尾:  “妈妈的背过早地驼了,但妈妈的生命之树却始终笔直地挺立在岁月的沧桑
这是一篇以小见大地反映底层生活的小说,写的是在黄庄这个南方小山村里发生的几起乡村事件。故事本身新意不多,但胜在内蕴丰富,有进行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在这些看似单调乏味的故事背后,我们可以依稀窥见生长在黄庄这块土地上的秘密,感受到在时代变迁中封闭落后的乡村与外面世界的牵连和冲突。  说是乡村事件,其实作者的笔触并不局限于讲故事,更准确地说,小说是通过梳理几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概述了黄庄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也是多元的,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短短的45分钟课堂,教师应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呢?教师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给学生留出大片“空白”,实在是一个上上策!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除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科学、课堂容量适度、读书指导精要、讲解深入浅出、点拨引
模仿是人的天性。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模仿,从婴儿的呀呀学语,到青少年时期的“追星”,就是典型的模仿现象。写作也有模仿,文学的起源之一不是就有一种“模仿说”吗?作文教学上经常会遇到模仿,只是我们或者没有意识到,或者即有也淡化了这种说法。其实教学的课文就是例子,通过学习例子,要求学生写出类似文章,说白了就是模仿。应该说,模仿在作文教学中很普遍,很广泛。  现实教学中,包括教师与学生,都往往缺少模仿意
文言文的学习应当包括四个维度——文言、文章、文学、文化。不但要教学文言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还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文学特色和文化内涵。在文言文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笔者依据新课标理念,对高三文言文复习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概括为“读”“悟”“创”——“三字诀”。现浅谈如下:    一.读    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
笔者以为,在“高考作文”、“参赛作文”和“作家创作”三类“作文”中,“高考作文”的写作难度最大,这主要是因为该类作文要求“作者”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规定的写作范围、规定的写作字数等硬性条件下去“创作”。参加考试的“考生作者”需要克服诸多“写作障碍”去“创作”,这样,就会导致考生在考场上倍受写作的“煎熬”。“考生高考作文”成为“天下第一难题”实属“当之无愧”!如此说来,作文大赛选手、作家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