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模仿,作文才会进步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e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仿是人的天性。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离不开模仿,从婴儿的呀呀学语,到青少年时期的“追星”,就是典型的模仿现象。写作也有模仿,文学的起源之一不是就有一种“模仿说”吗?作文教学上经常会遇到模仿,只是我们或者没有意识到,或者即有也淡化了这种说法。其实教学的课文就是例子,通过学习例子,要求学生写出类似文章,说白了就是模仿。应该说,模仿在作文教学中很普遍,很广泛。
  现实教学中,包括教师与学生,都往往缺少模仿意识,从而导致作文水平徘徊不前。可以说,缺少模仿意识是影响山区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于专注作文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从例子中吸取营养,未能培养提高作文能力的练笔习惯,特别是针对模仿的练笔。语文教师在大学里普遍学习过系统的写作理论,因而在传授给学生时也不遗余力,诸如审题立意,布局谋篇,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在每次的作文课之前,也都向学生灌输如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如选材要真实,要典型,如构思要新颖,要别致等等的作文知识。但是对具体的课文,这些优秀的作文例子,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从中学习到模仿写作的精髓,甚至撇开例子,视而不见。应该说,这些作文知识对学生的作文确实有帮助,但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他们作文的一种束缚,因为太专注于各种作文知识,使他们顾虑太多,不能轻松下笔,不能随时将某一瞬间的感悟写下来,不能将一景一画付诸笔端,往往就失去了很多的练笔机会,练笔是对所学例子的反馈,是一种模仿的练笔。没有了练笔,作文进步就无从谈起。
  2.太想一写就能写出一篇佳作,而未能重视作文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未能明白没有模仿就没有创新的道理。每次作文布置下来,教师总是愿望这次该有一篇甚至多篇佳作出现了吧,学生也希望写出如老师所愿的佳作来。从学生的方面来说,因为学了《羚羊木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些多么美妙,多么有情趣,和自己生活又是多么接近的优秀文章,潜意识里作文时总将自己的文章和这些例子相比,但结果是总不能写得那么有趣,那么好,写出的作文达不到心目中的要求,长此以往,以至怀疑自己的写作能力,大大打击了作文积极性,从而失去了作文兴趣,最后甚至放弃了作文。这种现象的产生是不明白作文的循序渐进基本规律所致。一个中学生将自己的文章和这些经典文章相比只能令他步入作文歧途。应该使他们明白,这些文章只是例子,只有先模仿好例子,才有以后自己的个性文章。
  3.只看重名家名作,对自己的身边事缺少感情,缺少提炼,不敢去模仿。大多数学生作文有一种心理障碍,即认为只有优秀文章集中出现过的内容才是好的,只有名家(或作家)才能写出优秀文章(没有想过名家是如何成为名家的),而自己没有作文天才,不能写出好文章。加上学生处在青少年时期,思想认识不成熟,生活阅历浅,性格处在发展变化中,虽渴望独立自主,但往往犹豫不定,力不从心,激不起自信,不能较准确认识自己,评估自己。这些性格、心理特征表现在写作上,就是较少关注自己的生活积累,对身边事缺少感情,缺少提炼,不敢去模仿,往往就把最真切感人的第一手写作素材摒弃不用,这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不能被挖掘,不能使之发光,这真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4.教师不鼓励,不提倡模仿,认为模仿就是抄袭,就是不创新。特别是山区农村的学生,普遍生活比较拮据,获取知识信息比较贫乏,若手头上有一本《优秀作文选》之类的书籍便如获至宝,作文时拿来参考,有时还摘取某些语句写进自己的作文中是常有的事。虽然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时都向学生指出文章的或者立意高超或者选材典型或者选词炼字巧妙等等的“好”处,要求学生写作时要注意体会领悟运用,但是往往在具体的写作中,学生作文出现类似的结构或者相同的材料时却横加指责,竖加贬斥,谓之不知变通,要求学生要灵活创新,写出个性作文,就是不允许学生的这种模仿,认为这种模仿就是抄袭,就是不创新,犯了“大忌”。而以我们的教学经验发现,往往能从作文选等课外读物中适当运用其中优秀材料的学生,其作文能力都能健康发展,写出比其他同学高出一筹的作文。
  从模仿到创造是作文教学的原则之一,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在我们山区农村中学作文教学普遍低效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坚持这一原则,既不能急功近利,指望学生一蹴而就,也不能一曝十寒,浅尝辄止。只要我们能够正确的坚持进行有效的作文模仿训练,作文教学就肯定能走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虞伟力,教师,现居广东连山。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人文气息最为浓烈的一门学科,其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其中的情感教育是三维教学目标中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过于浓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往往索然无味。笔者认为如能将语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之中,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就将会水到渠成。那么何以融情呢?笔者认为抓住以下三点:  一.引人入
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尴尬局面:从表面上看,一般教师愿意教文言文,学生也似乎愿意学,因为只要多花些工夫在背诵上就可以使成绩有所提高;而实际上却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真是“厌声载道”。探索文言文教学的出路,走出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遗憾的是对目前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弊端及根治的办法似乎缺乏热烈的讨论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指导,破之有余,立之不足。      一.文言文教学难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逐步推行的过程中,我们对教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但是,不管我们的教学如何改变,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我们的课堂有效——也就是说我们要提倡有效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就是教师在遵守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体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新课程要求教师拥有有效
方格子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作家之一。她的短篇小说直面当下的现实生活,着力挖掘底层民众的的生存状况,进而展现出她对社会对人生的困惑和质疑,内敛冷峻的笔触底下隐含着一颗热衷于社会批判的灵魂。著名评论家洪治纲先生在谈到方格子时说:“她是一位颇有潜力的作家,并且正处于一种螺旋式攀升的重要阶段。”这句评语是很中肯的。从《锦衣玉食的生活》《像鞋一样的爱情》到《兆吉》,她的小说叙述形式一直在发生变化,但是其关注
教材既是教师传道解惑的工具和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根本和准绳。那么,如何用好教材而又不被教材束缚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不妨就教材做文章,填补教材的一些“空白”,使教学既不散漫若野马脱缰又灵动着炫目的创新火花。这里所谓的填补语文教材的“空白”,并不是像做填空题那样对教材做简单的填充,而是以补叙、扩充、续写等多种创新方式,完整、细化教材原有内容,使之更具体、圆实和饱满,从而拉伸学生的思维触角,提升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如今,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载体的应用已日渐普及,就连农村学校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带来的教学改革也日渐接受,因为它所带来的效能是显而易见的。  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包括放映性媒体和放音性媒体,通常有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缩影性资料、电脑化资料等。现代教育媒体是现代教育信息的传递工具,它集声、像、图、文于一体,由于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能
诵读,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切实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诵读如此重要。可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被人忽略。    一、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诵读是体现语文能力的一项基本功  “识文断字”是过去人们对读书人的通常认识。应该说它直观地反映了读书人所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语文素质的一种外在反映。可以说,诵读是体现语文能力的一项基本功。  任何一
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的确,好的文章结尾应该像“豹尾”一样,短小精悍,刚劲有力,这样能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巧用“豹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巧用比喻,凸显文采    采用比喻的修辞方式结尾,既生动形象,蕴含哲理,又文采飞扬,让人赏心悦目,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如《妈妈的驼背》的结尾:  “妈妈的背过早地驼了,但妈妈的生命之树却始终笔直地挺立在岁月的沧桑
这是一篇以小见大地反映底层生活的小说,写的是在黄庄这个南方小山村里发生的几起乡村事件。故事本身新意不多,但胜在内蕴丰富,有进行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在这些看似单调乏味的故事背后,我们可以依稀窥见生长在黄庄这块土地上的秘密,感受到在时代变迁中封闭落后的乡村与外面世界的牵连和冲突。  说是乡村事件,其实作者的笔触并不局限于讲故事,更准确地说,小说是通过梳理几起事件的来龙去脉,概述了黄庄从建国初期到文革结束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也是多元的,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短短的45分钟课堂,教师应该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呢?教师像绘画艺术中的画家一样“蜻蜓点水”,给学生留出大片“空白”,实在是一个上上策!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除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科学、课堂容量适度、读书指导精要、讲解深入浅出、点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