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点与创新设计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sat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语言文字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含义和物质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和多元,并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许多书法艺术家逐渐挖掘出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书法艺术。而在形式美和内涵美的综合发展中,现代汉语言文字的艺术性和审美性打破了传统的书法艺术范畴,更广泛地受到了艺术设计者的关注,在汉语言文字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发挥着更具创新性的价值。《汉语言文字研究》(2015年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是安徽大学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主持编著的汉语言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汇编系列丛书,它极大地涵盖了我国当前汉语言文字研究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全面了解学界最新动态和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字专业理论有着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
  《汉语言文字研究》以汉语言文字为研究对象,辑录选编了大量汉语言文字的研究论文,既囊括了甲骨文、金文、秦简、玺印等古文字研究成果,也囊括了汉语音韵、词汇、语法、训诂、方言等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最大化地建构起汉语言文字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和研究方向。在研读《汉语言文字研究》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形成整体性的汉语言文字理论体系,从而能够在汉语言文字的历史演变和语言理论中获得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启发和借鉴。笔者认为,汉语言文字的语音语义形式、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是汉语言文字能够被运用到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前提,也就是说,艺术设计者可以充分利用汉字元素来展现汉语言文字深厚文化底蕴,提升艺术设计作品创新性的信息传达效果。
  一、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点
  从字形上看,汉语言文字最早来自于图画形式的甲骨文,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并衍生出行书、楷书、草书等多种表现形态,也就是说,当汉语言文字成为艺术设计元素的时候,它不仅可以作为信息表达的元素,同时也拥有较大的图形艺术设计空间,让汉语言文字的艺术设计更加形象化和感性化。
  从字音上看,汉语言文字的音律平仄会给人们带来整体化的音韵和谐之感,例如在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中,经常使用谐音的方式来进行艺术设计和创意构想;在广告设计中,设計者也会运用对仗、排比等方式让广告中的文字形成整体性搭配的艺术美感,并以和谐的音韵之感提高口耳相传的传播感染力。
  从字义上看,艺术的创新设计不仅是视觉上的创新,同时也是意义的表达,相对于图形等视觉元素,文字的意义和内涵往往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通常承担了信息传达的核心功能,它的合理运用可以在艺术作品的意义传达上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最大化地延伸和扩大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表达。
  二、汉语言文字的创新设计
  借助汉语言文字的艺术特点来进行创新设计是当前艺术设计领域较为普遍的尝试,比如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中“京”字的玺印式篆体设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既能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也能够以现代化的视觉设计效果增添汉语言文字的新时代创新内涵。对此,笔者认为汉语言文字的创新设计必须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是汉语言文字自身的文化内涵;二是汉语言文字的审美创意;三是汉语言文字艺术创新设计的时代精神。首先,汉语言文字在艺术设计应用中承担着意义的表达,它的出现承载着大量语义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发散有利于提高汉语言文字与艺术设计融合创新的艺术传播效果。其次,汉语言文字的字形和字音是艺术设计中灵活丰富的设计元素,字形的变形或字音的协调都给艺术设计带来了许多创新的灵感和启发。现代大量艺术设计字体大多是从传统字体出发进行艺术性的创新设计而形成的,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字在视觉设计上的巨大潜力。最后,汉语言文字的创新设计不应当局限于某一种风格或传统形制的束缚中,而更应该结合时代艺术设计的发展需求进行创新,让汉语言文字在大胆创新的艺术设计尝试中可持续性地展现文字的现代审美特性,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当中。
  [基金项目:重庆邮电大学社科项目“‘一带一路’语言文化资源建设与留学教育研究”(项目编号:K2016-07);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高校留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及实践”(项目编号:yjg20163078)]
  (范媛媛/硕士,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助教;杨艳辉/博士,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信息传播科技的高速发展,传播媒介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带来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传播学视野也逐渐成为现代跨学科研究中一个常用的研究视角。传播学理论的研究模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为一个特殊的教育型传播活动,它以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体系和实践策略为传播内容,以教师和学生为传者和受者,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样化的渠道为传播媒介,从而更好地借助传播学的理论框架和应用知识来探讨有
期刊
互联网科技时代,创新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行业和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发展动力,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在创新人才的培养领域,高校的教育正在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创新教育改革。在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创新推动着高校不断更新声乐人才培养的创新理念,并在声乐教学的课程设计、目标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都作出了许多创新探索和尝试。姚青编著的《高师声乐教学及其有效性实践研究》(2
期刊
艺术是创作者个体独特生命体验的集中表述和特定时空语境下情绪情感的表达,具有较为强烈的抽象意涵,而艺术认知则关注和研究具体艺术作品与观赏者之间情绪、心理等层面上的互动机制。音乐作为最为重要的艺术门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中最为绚烂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内容,研究其艺术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实际上,随着艺术研究的持续深入推进,音乐研究领域中的认
期刊
继纸媒、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之后出现的新媒体正在革新现代新闻传播的发展,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范围和影响力,在跨文化交际和合作日益频繁的传播语境中,英汉新闻的翻译和传播正在成为新媒体背景下需要深入研究和升级发展的重要部分。刘其中编著的《英汉新闻翻译》(2009年7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着重论述的是实现英语新闻和汉语新闻之间转换翻译的语言基础教学和实践训练模式,编者结合自身丰富的新闻翻译和英语新闻报道的经验
期刊
客家文化是我国历史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传播和教育,客家文化的优良传统也正积极地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当中,共同在新媒体时代弘扬和传播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底蕴和价值观理想。由刘加洪编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客家优良传统》(2015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将客家优良传统中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并行的分析、对照和解读,以动态化的考察研究
期刊
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中彼此依存、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从本质来说,它的核心教学目标在于传承人类创造至今的文明成果,包括历史、文化、语言、制度规范、行为准则等,并以优秀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思想理念来实现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由石亚军编著的《人文素质教育》(2008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围绕我国人文素质现状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的专著,编者对人文素质的基本理论、历史演变、中西方发展对比、
期刊
语言翻译是一个理论性和实用性兼具的重要学科,尤其是在跨语言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和深入的信息化社会中,相对于传统需求,语言翻译工作的数量和质量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加,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各个国家地区的合作都离不开翻译工作的有效参与。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英汉翻译的教育教学应当紧跟时代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来优化英汉翻译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在理论与技巧等方面全面提升英汉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廖国强和江丽容共同主
期刊
【摘要】2018年政务短视频迅速发展,政府机构纷纷入驻短视频平台。政务类短视频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定位模糊,内容宽泛;爆款产品极少,昙花一现;各自为战,缺乏合作。政务类短视频要以塑造政府形象为主要内容;转变观念;连接多种形式,形成政务新媒体链,共同助力政务新媒体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政务类短视频;政务新媒体链;连接  近年来,政务新媒体随着短视频的崛起又有了新的发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以新疆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以涵化理论为指导理论,对新疆青少年健康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假设,新媒体能够为受众提供“沉浸式”体验,这一优势能更好地涵化青少年的健康行为。但是在实践中,新媒体对新疆青少年的健康传播处于与家庭的人际传播、学校的组织传播和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的博弈之中,且新媒体处于劣势。新媒体的优势在新疆青少年健康行为养成中并未发挥出来。因此,应当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加强专业医疗健
期刊
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进程中,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起到了重要的技术升级的作用,在大量高科技技术的应用中,高校逐步推进了智慧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步伐,给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2016年6月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由孙亦鹏编著而成的,编者在深入分析和总结自身多年的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和信息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