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ek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求异创新的火花并使之成燎原之势,进而养成创新的习惯更是当代教育工作肩负的历史重任。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地使用,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教学效果良好。但是,若使用不当,学生就会情绪受抑,思维受阻,出力无收效。因此,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是当今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课堂提问的技巧
  “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又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由衷地感到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恰当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可以引导学生一环套一环,层层深入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探究研习的目的。
  1.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问题。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在语文课堂上设置疑问,在围绕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前提下,应先从简单的问题问起,然后一步步问到核心问题。这种方法叫做“剥洋葱法”,一层层地深入分析,直到把问题剖析透彻为止。有些问题是由局部到整体组成的,可以先从一个个小问题入手,然后把各个小问题的答案综合起来,概括出核心的内容。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如讲授课文《沁园春·雪》,如果老师直接问:词的上阕写景与下阕评古论今有什么联系?学生恐怕难以回答。老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几个较容易的问题,以降低问题的难度。如:(1)词中的承上启下关系说明下阕由景到人,作者用哪个字概括他对哪些历史英雄的评价?(2)作者这样评论古人,目的是什么?(3)歌颂今天的哪种人?(4)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句?你如何理解?这样一问,使学生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对原来较难的问题的理解:上阕写景是下阕评古论今的基础。又如讲授小说《范进中举》一文,在要求学生理解小说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环境这一问题时,也应从浅处提问:范进中举前后,众乡邻、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有何不同?通过引导对比,学生就会较容易地理解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从而对这个问题作出比较全面、准确的回答。这种深题浅问的方法,可以化难为易,四两拨千斤。
  2.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而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在教《晏子使楚》时,我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提问:“你是晏子,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呢?”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我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同学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3.应注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衔接。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设置问题时,选择恰当的时间,恰当的环节,才能体现问题的价值。精妙的提问,通常是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疑问时必须考虑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跨度和衔接。
  跨度太大,学生思维不全面,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反而弄巧成拙。跨度太小,失去挑战性,学生不感兴趣,白白浪费课堂时间。所以有人提出“跳一跳摘桃子”的说法,就是说你既要让他吃到桃子,又不能轻易地让他吃到桃子。因为设置问题跨度大,若长期“只跳无桃”,学生就会渐渐失去积极性。而跨度太小,不用“跳”也能吃到桃子,学生自然就懒于思考了。
  这就需要我们在设置问题的时候把握好跨度,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像走台阶一样,必须一步一步走过去。而且“台阶”还不能太高,否则一级台阶跨一大步还过不去,就很难再往上爬。不仅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跨度要适中,几个问题间的衔接也很重要。课堂提问,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几个问题罗列在黑板上,还要使问题之间衔接得天衣无缝,不着痕迹地把问题与问题连在一起。
  4.提问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方法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在学生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他们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背影》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父亲”的精神品质可否在自己的父亲身上找出来?又如学习了《愚公移山》中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阔”,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发展,有些还能对学生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
  二、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向学生提问,一定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教师提问只让尖子生回答,时间久了,未被提问的学生就会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把自己看作学习的局外人、旁观者,这样实际上是让多数学生机械地接受(有时甚至是不接受)他人现成的思维成果,与教师的满堂灌无实质性差异,是有悖于启发性原则的。因为启发性教学并不能只看形式上的有问有答,更要看它的实效,即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所以,课堂提问要注意辐射面,既抓住点又顾及面,既要让成绩好的同学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或不好的学生发言,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2.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有的教师问题一提出就立即点名,学生来不及思考回答,教师马上又点另一个人,更有甚者,先点名后提问。这样做容易造成学生心情紧张,思路堵塞,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害怕提问的心理。研究表明,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应该有两个最重要的停顿时间,即“第一等待时间”与“第二等待时间”。所谓“第一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别的学生来回答问题。“第二等待时间”是指学生回答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一段时间,这样才能评价学生的答案或者再提出另一个问题。因为学生可能要做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改变回答。上述第一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了思考的时间,第二等待时间使他们完整地做出回答,而不致打断思路。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采用问题教学法,其课堂教学过程实际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适时、适当、适度的提问,不仅可以有效地挖掘课堂教学潜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魅力充分地展现出来。因此,课堂提问已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一门教学艺术。
其他文献
期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利用课余、假期的时间上网浏览新闻、查找资料、阅读作品、进入聊天室聊天。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改变或正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对于中学生来说,传统的文本阅读已不再是主要的获得信息的途径,网络阅读以其信息载体的多样化、时间空间的随意性、阅读的自主灵活性而影响着和制约着阅读者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质。因此,如何通过网络来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选择阅
  目的: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临床观察,进一步探讨妈富隆联合补肾化瘀止血方治疗围绝经期功血(肾虚血瘀型)患者的有效性,寻求一种在维持西药快速止血的基础上,能有效改善中医
引导之术贵在问。教师能在“问”字上下功夫,注重发问的启发性,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启发性,是指提出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无论是因文解道,还是因道悟文,都要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运用启发性的提问要注意克服三种弊病:一是提问过于简单,学生不假思索就能脱口而出;二是提问高深莫测,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三是提问无确定性,外延过宽,学生不知所云,苦思无路。这三种情况只能对学生启而不发。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
摘 要: 多媒体与语文课程结合的利与弊并存。多媒体需要立足语文课堂,在整合中求融合、讲实效,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 “三利” “四弊”    随着多媒体与课程整合的逐步深入,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兴利除弊,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三利”  1.多媒体使课堂教学直观化。在教学中,利用PowerPoint
在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如春风拂面,激活了师生的思维。它超强的音效、鲜活的图像、精美的文本是其它任何一种电教手段都无法比拟的。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多媒体课件绝不是点缀课堂的饰物,更不能演变成一种时髦的风潮。下面我就观摩过的优质课和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多媒体课件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契合问题。  一、从整合要求来看,认识契合原则  多媒体课件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新生事
期刊
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手段单一,严重地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制约着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农村中小学,小学语文教师也需要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科研水平。自从2009年我校装配了远程教育站后,我就一直思考着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主动尝试利用网上的教学资源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利用视频动
摘 要: 多媒体用于作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如何正确利用,如何利用好,使之更好地为作文教学服务,是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尝试的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 作文教学 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师:为什么学生普遍都“怕写作文,厌写作文”?对此问题我曾深入思考过,主要是作文课教师讲授手段单一,学生感觉枯燥无趣,缺乏吸引力。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教学模式,把多媒体设备用于作文教
摘 要: 教育者应该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赏识学生,对学生充满期待,并通过各种方式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本文主要阐述了赏识期待教育的若干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发现 赏识 期待 教育理论探索     一、引言  语文课外阅读《给每一株草开花的时间》,文中写道:朋友去远方做事,把他的庭院交给我留守。我极懒,那些破土而出的草芽我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