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来说,提问就是支持教学的一个有效工具,从教育的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和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所进行的互动教学。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教师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提问有效性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幼儿教学体系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语言教学;有效提问;幼儿语言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执行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实际上就是形容教师依据语言教学的实际内容、目标来进行提供,进而使得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针对问题情境进行精心的设置,确保提问的针对性、计划性、启发性,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幼儿参与到学习中的欲望,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
一、现阶段幼儿语言教学提问现状
1.提问形式简单,缺失思考价值
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不能够提过于浅显或者是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的答案,虽然说如此提问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正确的回答,但是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没有经过思考、探索。没有启发性的提问,从本质上来说是无法培养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的。尤其是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等带着强烈引导性的提问方式,更是无助于思维逻辑的成长。
2.提问没有针对性,认识不深刻
部分幼儿教师仅仅只是将提问当做是课堂教学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基础,其本身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实际上,良好的提问不仅可以考察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的内容,进而对教学的进度加以把握,还可以起到激发幼儿思维逻辑能力的作用,使得幼儿所得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除此之外,趣味性的问答,还能够使得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要针对性的进行兴趣、思考激发提问。
3.提问过于广泛,幼儿无法针对回答
部分教师所提问的内容本身,存在着概括模糊的现象,或者说教师无法清楚的表述自身问题。例如在对生活经验学习的环节,询问幼儿在这期间的感受,老师没有对于问题进行准确的把握,直接提问故事说明的道路,以及自身领悟到了什么,这一问题的涵盖面就过于广泛,幼儿也就无法针对性思考,即便是反复提问,幼儿也可能答非所问。
4.提问缺乏层次性,幼儿难以形成系统思考
有的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没有进行问答的铺垫,或者说没有一个难度提升的过渡。比如当教师在故事讲完之后,教师直接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比如主人翁做了什么、估计有谁、结果如何等,这直接导致孩子在面对提问的过程中,思维出现跳跃性,无法保持故事的连续。此外,教师本身没有针对故事加以系统性的梳理,使得问题的递进意识薄弱,幼儿也就无法有效的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提问本身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是对于幼儿指挥激发、兴趣引导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实际提问的过程中,只有针对问题采取巧妙的计划、设计,并且加以灵活的应用,才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有效提问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要具有开放性,給幼儿思考的空间。
开放性的提问方式,就是要确保答案并非唯一,能够给与孩子一定的思维发挥空间,让孩子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来进行判断、分析、推理。开放式的问题本身,相较于传统的固定答案问题来说,能够更好的引导孩子进行思考。所以,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多鼓励孩子提出怎么样、为什么这一类的开放式问题,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2、提问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进行提问。
提问所涉及到的层次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针对不同水平的孩子提出问题。在灵活性以及难度较大的问题之下,就要求幼儿自身必须要采取信息重组的形式,才能够获取到相应的答案,这类问题仅仅只适合有着较强问题适应能力的幼儿;而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就需要设计一些难度简单并且在思考之后,能够做出正确回答的问题,如此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第二,针对不同年龄段提问题。小班这类启蒙阶段的孩子,可以以故事主人翁是谁、做了什么来提问;中班这类已经逐渐的孩子,可以提问故事发生了什么;而大班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就可以询问故事讲解了什么事。
3、提问要有递进性,引发幼儿层层思考。
依据幼儿自身所呈现出的思维性特性,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务必要按照递进原则,问题从浅到深。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主人翁和谁相遇?、相遇之后做了什么?、他们接下来又干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主人翁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递进形式来进行提问,不仅能够引导孩子对于故事剧情进行分析,还能够使得孩子培养起良好的逻辑思维性,让孩子在未来进行问题思考的过程中,能够独立的进行思考,拥有清晰的思辨能力。
4、提问应具启发性,激励幼儿的思维。
在教师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故事中的“结果说了什么?怎么做的?”替换成为“他们会说什么?接下来或做什么?如果是你呢,会怎做呢?”,如此以来,孩子所能够得出的答案也就不再仅仅只是局限在原文内容上,还可以可以直接通过生活中所经历的相关见闻,来进行大胆的创新、想象、思考。例如在《小兔乖乖》的故事中,把“故事里有谁?他们干了什么?最后小兔子们是如何赶走大灰狼的?”转变成为“小兔子们是如何识破大灰狼的?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你们是小兔子,你们会怎么做?”,利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分析、推理措施,来使得故事之中的角色经理、生活经验能够和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利用这类提问形式,还能够使得孩子从传统的直观思维上朝着抽象思维逻辑进行过度,进而提升问题理解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的语言教育过程中,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方式从本质上来说,并非是一直保持不变的,语言教育的发展需要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实践,使得提问策略得以调整和完善,达到推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目的,使得幼儿表现出的师幼关系更加的和谐,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蕴.有效提问,演绎语言活动的精彩[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0年12期
[2]张建强.浅谈幼儿语言的教学原则[J].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27期
[3]吴亚梅.在集体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16期
作者:李凤梅 1962.7.22 女 汉族 工作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三幼儿园 职称:一级幼儿教师 学历:高中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关键词:语言教学;有效提问;幼儿语言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执行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提问实际上就是形容教师依据语言教学的实际内容、目标来进行提供,进而使得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针对问题情境进行精心的设置,确保提问的针对性、计划性、启发性,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幼儿参与到学习中的欲望,使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得到良好的培养。
一、现阶段幼儿语言教学提问现状
1.提问形式简单,缺失思考价值
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不能够提过于浅显或者是教学过程中已经得到的答案,虽然说如此提问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正确的回答,但是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没有经过思考、探索。没有启发性的提问,从本质上来说是无法培养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的。尤其是一些“对不对、是不是”等带着强烈引导性的提问方式,更是无助于思维逻辑的成长。
2.提问没有针对性,认识不深刻
部分幼儿教师仅仅只是将提问当做是课堂教学工作执行过程中的基础,其本身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实际上,良好的提问不仅可以考察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的内容,进而对教学的进度加以把握,还可以起到激发幼儿思维逻辑能力的作用,使得幼儿所得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内容。除此之外,趣味性的问答,还能够使得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要针对性的进行兴趣、思考激发提问。
3.提问过于广泛,幼儿无法针对回答
部分教师所提问的内容本身,存在着概括模糊的现象,或者说教师无法清楚的表述自身问题。例如在对生活经验学习的环节,询问幼儿在这期间的感受,老师没有对于问题进行准确的把握,直接提问故事说明的道路,以及自身领悟到了什么,这一问题的涵盖面就过于广泛,幼儿也就无法针对性思考,即便是反复提问,幼儿也可能答非所问。
4.提问缺乏层次性,幼儿难以形成系统思考
有的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没有进行问答的铺垫,或者说没有一个难度提升的过渡。比如当教师在故事讲完之后,教师直接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比如主人翁做了什么、估计有谁、结果如何等,这直接导致孩子在面对提问的过程中,思维出现跳跃性,无法保持故事的连续。此外,教师本身没有针对故事加以系统性的梳理,使得问题的递进意识薄弱,幼儿也就无法有效的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提问本身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是对于幼儿指挥激发、兴趣引导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实际提问的过程中,只有针对问题采取巧妙的计划、设计,并且加以灵活的应用,才能够达到相应的效果。有效提问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要具有开放性,給幼儿思考的空间。
开放性的提问方式,就是要确保答案并非唯一,能够给与孩子一定的思维发挥空间,让孩子能够拥有更多的机会来进行判断、分析、推理。开放式的问题本身,相较于传统的固定答案问题来说,能够更好的引导孩子进行思考。所以,在幼儿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多鼓励孩子提出怎么样、为什么这一类的开放式问题,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2、提问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进行提问。
提问所涉及到的层次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针对不同水平的孩子提出问题。在灵活性以及难度较大的问题之下,就要求幼儿自身必须要采取信息重组的形式,才能够获取到相应的答案,这类问题仅仅只适合有着较强问题适应能力的幼儿;而综合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就需要设计一些难度简单并且在思考之后,能够做出正确回答的问题,如此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第二,针对不同年龄段提问题。小班这类启蒙阶段的孩子,可以以故事主人翁是谁、做了什么来提问;中班这类已经逐渐的孩子,可以提问故事发生了什么;而大班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孩子,就可以询问故事讲解了什么事。
3、提问要有递进性,引发幼儿层层思考。
依据幼儿自身所呈现出的思维性特性,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务必要按照递进原则,问题从浅到深。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主人翁和谁相遇?、相遇之后做了什么?、他们接下来又干了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主人翁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递进形式来进行提问,不仅能够引导孩子对于故事剧情进行分析,还能够使得孩子培养起良好的逻辑思维性,让孩子在未来进行问题思考的过程中,能够独立的进行思考,拥有清晰的思辨能力。
4、提问应具启发性,激励幼儿的思维。
在教师进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故事中的“结果说了什么?怎么做的?”替换成为“他们会说什么?接下来或做什么?如果是你呢,会怎做呢?”,如此以来,孩子所能够得出的答案也就不再仅仅只是局限在原文内容上,还可以可以直接通过生活中所经历的相关见闻,来进行大胆的创新、想象、思考。例如在《小兔乖乖》的故事中,把“故事里有谁?他们干了什么?最后小兔子们是如何赶走大灰狼的?”转变成为“小兔子们是如何识破大灰狼的?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你们是小兔子,你们会怎么做?”,利用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分析、推理措施,来使得故事之中的角色经理、生活经验能够和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利用这类提问形式,还能够使得孩子从传统的直观思维上朝着抽象思维逻辑进行过度,进而提升问题理解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的语言教育过程中,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内容、方式从本质上来说,并非是一直保持不变的,语言教育的发展需要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实践,使得提问策略得以调整和完善,达到推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目的,使得幼儿表现出的师幼关系更加的和谐,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何蕴.有效提问,演绎语言活动的精彩[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0年12期
[2]张建强.浅谈幼儿语言的教学原则[J].小学教学参考2006年27期
[3]吴亚梅.在集体活动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16期
作者:李凤梅 1962.7.22 女 汉族 工作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三幼儿园 职称:一级幼儿教师 学历:高中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