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传统的高中议论文评改中,往往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和对作文的修改,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笔者从优化议论文的评改形式出发,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探究如何发挥学生在议论文评改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和评改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议论文教学 小组合作 作文评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3-129-01
高中议论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学会写作,并学会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文,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在传统的高中议论文评改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参与到评改的过程中,缺乏对议论文写作的自主反思,导致议论文写作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采取小组合作模式意味着学生被分成多个小组,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合作评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品鉴能力,从而加强对自身议论文写作的反思,最终获得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效果。
一、高中议论文评改的现状
(一)评改主体错位,学生参与度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讲到,学生是学习和评价的主体。议论文评改的主体也应当是学生。然而,目前的议论文评改基本由教师主导,教师包揽学生写作讲评的一切工作,学生缺乏主体意识,不把议论文评改当成自己的任务,自然无法在评改的过程中有所提高。
(二)评改方式单一,耽误教学效果
目前,议论文评改只采取教师评价这一单向的评价方式。教师一个人批改几十篇文章,批改任务是十分繁重的。有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对作文进行批改时千篇一律,使得作文评语形式化、模糊化;学生拿到作文后也只会简单看一看分数,缺乏回顾反思的过程。另外,由于批改任务重,作文不能及时发还到学生手中,这周写的作文,可能要过两个星期才能评讲,学生可能已经遗忘当时写作的思路和困惑,错过了最佳的评讲时机,此时“评”还不如“不评”。
(三)忽视修改环节,无法提高能力
教师对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评改,就是找出作文的优缺点,写几句评语,给出相应的分数,缺少作文修改这一环节。课后教师也不会强制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作文修改更多的是靠学生自觉。因此,写作评讲课后,学生是否真正意识到自己在议论文写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对议论文写作的审题、谋篇布局、素材的运用是否已经有了新的认识等,教师实际上是无法掌控的。
二、小组合作在高中议论文评改中的应用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协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改变传统单一的议论文评改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评改的全过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成为写作的主人。
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议论文评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实现自评、互评,增加与其他学生、作品间的互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批改负担,让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基于自身的小组合作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以下议论文评改的教学策略:
(一)制定评价标准
在小组合作评改之前,教师要制定好评价的量化标准,即评分标准。在写作能力较强的班级里,教师可以按照高考作文评价细则,即按照内容、表达和特征给分;而在写作能力相对薄弱的班级里,教师应制定与学生实际写作水平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如可以从是否符合题意、中心观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且准确、论证逻辑是否清晰、能否自圆其说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二)组内学生互评
在给出评价标准后,学生先自评,然后再进行小组内的学生互评互改。每位成员轮流展示自己的文章,在传阅的过程中,成员要及时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分数标注在该学生的作文附页上并署名。
展示环节过后,要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轮流发表自己在阅读其他人作文时的感受,从主题、谋篇布局、素材使用和文字组织四个方面指出其他人文章的优缺点。同时,每个成员要把别人对自己文章的评价及时记录下来。在讨论的过程中,既是学生对别人文章的鉴赏,又是对自己文章的反思。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保证学生讨论的方向和质量。对不发言的学生要多鼓励,对讨论时发生冲突的小组要及时引导。
(三)总结回顾
讨论的最后要推选出组内的优秀作文,在班级里进行展示,并且要把讨论的内容归纳整理,填写《作文评改意见表》:
(四)课后监督修改
小组成员互评后,如果不进行修改,没有二次创作,也是徒劳无功的。因此,在课后小组成员要相互监督,根据别人的意见和自身的反思完善自己的文章,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得写作能力的提高。
作文评改是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写作和评点两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训练,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曲明月.小组合作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7.
[2]张军.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6).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议论文教学 小组合作 作文评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3-129-01
高中议论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学会写作,并学会评价和修改自己的作文,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在传统的高中议论文评改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参与到评改的过程中,缺乏对议论文写作的自主反思,导致议论文写作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是十分必要的。采取小组合作模式意味着学生被分成多个小组,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合作评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品鉴能力,从而加强对自身议论文写作的反思,最终获得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效果。
一、高中议论文评改的现状
(一)评改主体错位,学生参与度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讲到,学生是学习和评价的主体。议论文评改的主体也应当是学生。然而,目前的议论文评改基本由教师主导,教师包揽学生写作讲评的一切工作,学生缺乏主体意识,不把议论文评改当成自己的任务,自然无法在评改的过程中有所提高。
(二)评改方式单一,耽误教学效果
目前,议论文评改只采取教师评价这一单向的评价方式。教师一个人批改几十篇文章,批改任务是十分繁重的。有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对作文进行批改时千篇一律,使得作文评语形式化、模糊化;学生拿到作文后也只会简单看一看分数,缺乏回顾反思的过程。另外,由于批改任务重,作文不能及时发还到学生手中,这周写的作文,可能要过两个星期才能评讲,学生可能已经遗忘当时写作的思路和困惑,错过了最佳的评讲时机,此时“评”还不如“不评”。
(三)忽视修改环节,无法提高能力
教师对学生议论文写作的评改,就是找出作文的优缺点,写几句评语,给出相应的分数,缺少作文修改这一环节。课后教师也不会强制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作文修改更多的是靠学生自觉。因此,写作评讲课后,学生是否真正意识到自己在议论文写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对议论文写作的审题、谋篇布局、素材的运用是否已经有了新的认识等,教师实际上是无法掌控的。
二、小组合作在高中议论文评改中的应用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协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改变传统单一的议论文评改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评改的全过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成为写作的主人。
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进行议论文评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实现自评、互评,增加与其他学生、作品间的互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批改负担,让教师能够对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基于自身的小组合作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以下议论文评改的教学策略:
(一)制定评价标准
在小组合作评改之前,教师要制定好评价的量化标准,即评分标准。在写作能力较强的班级里,教师可以按照高考作文评价细则,即按照内容、表达和特征给分;而在写作能力相对薄弱的班级里,教师应制定与学生实际写作水平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如可以从是否符合题意、中心观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且准确、论证逻辑是否清晰、能否自圆其说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二)组内学生互评
在给出评价标准后,学生先自评,然后再进行小组内的学生互评互改。每位成员轮流展示自己的文章,在传阅的过程中,成员要及时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分数标注在该学生的作文附页上并署名。
展示环节过后,要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轮流发表自己在阅读其他人作文时的感受,从主题、谋篇布局、素材使用和文字组织四个方面指出其他人文章的优缺点。同时,每个成员要把别人对自己文章的评价及时记录下来。在讨论的过程中,既是学生对别人文章的鉴赏,又是对自己文章的反思。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保证学生讨论的方向和质量。对不发言的学生要多鼓励,对讨论时发生冲突的小组要及时引导。
(三)总结回顾
讨论的最后要推选出组内的优秀作文,在班级里进行展示,并且要把讨论的内容归纳整理,填写《作文评改意见表》:
(四)课后监督修改
小组成员互评后,如果不进行修改,没有二次创作,也是徒劳无功的。因此,在课后小组成员要相互监督,根据别人的意见和自身的反思完善自己的文章,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获得写作能力的提高。
作文评改是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写作和评点两个方面的能力都得到训练,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曲明月.小组合作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7.
[2]张军.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