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豆腐磨出个三等功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当兵时,所在的部队驻扎在福建泉州。或许是距离台湾比较近的缘故,我一入伍就开始挖战备坑道。那时正值国家困难时期,再加上管理问题,我们的伙食不太好。
  由于我在挖坑道中不怕苦和累,另外我也会打算盘,两个月后,连长把我抽了出来,让我当上士,也就是食堂管理员,负责买菜和食堂账目管理。
  当上管理员后,我就想办法增加蔬菜品种,给大家改善伙食。我们是在山区挖坑道,周围都是农村,如果是现在,吃菜根本不会成问题。但那时农民种菜是受限制的,基本上没有多余的菜,我只能步行到二十里外团部所在镇上的集市去买菜,买好后再用扁担挑回來,每天一担四十公斤。有一次发洪水,我在齐腰深的河里,头顶着担子涉水回到了连队。在晚点名时,连长还表扬了我。后来我还组织炊事班养猪,吃肉的问题基本上也得到了解决。
  挖坑道时,我在山上一座废弃的破庙里发现了一个磨盘,便叫一位战友帮忙,一起把磨盘抬到了炊事班。后来在一位老乡家里,我又看到了磨盘的下盘。我立刻回去量了量,尺寸差不多,就提出买下那个磨盘。老乡很热情,说是放在家里也没有用,就算“拥军”,送给了我。
  我之所以对磨盘感兴趣,是因为有了磨豆腐的打算。那时吃豆腐比吃肉還难,肉可以得到定量供应,况且我们自己还养了猪,但豆腐不好买,集市上几乎没有。有了石磨,我就可以自己动手磨豆腐。


  磨豆腐可真是个体力活,在农村磨豆腐都是用毛驴拉磨,可部队哪有毛驴啊?没有办法,我只有起早贪黑自己推磨。磨一包豆腐(大约三公斤),至少要两个小时。推磨不仅需要力气,还容易晕头。我就闭上眼睛推着转,一包下来常常晕头转向。
  我至今也忘不了,当战友们吃上我磨出来的豆腐时,那个高兴的样子。一位来自山东的战友高兴地喊道:“过年啦!”他告诉我,在他老家,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豆腐。为此连长也经常夸我,但他一般不直接夸,只是笑着拍拍我的肩膀说:“小伙子,好好干!”
  我只当了四个月的上士,就调到营部当了文书。但战友们没有忘记我,在上半年连队评功时,全连一致通过给我记了个三等功。和我一起入伍的老乡打趣地对我说:“你这个三等功是磨豆腐磨出来的。”
  在和平年代,军人立个功是不容易的,入伍半年就立功更不容易。后来在几十年的新疆建设和工作中,我获得过不少荣誉,但我最看重的还是这个三等功。这个三等功的证书我至今珍藏着,看到它,我就想起了难忘的军旅生活。
其他文献
以梨入馔,始于云南。据说清初吴三桂率三路大军攻打昆明,抵御的南明晋王李定国退守至市郊的呈贡县一带,军中乏食。一农妇得知后,将家中的仔鸡宰杀,欲送给李定国食用,但又怕不够,便顺手从院中的梨树上摘下十几个宝珠梨(此梨系云南高僧宝珠和尚引种培育而成,因而得名。其皮色青翠,果肉雪白细嫩,汁多味甜,食后无渣,且树不甚高,举手可得),然后将鸡、梨切丁合炒成菜。  李定国食罢,觉得脆嫩香甜,不禁大赞好吃。其后,
期刊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跟随父母下放到了农村,在一个偏僻的村子落了户。当时的生产队队长叫樊玉臣,是一个少言寡语、黑黑瘦瘦的中年汉子,他见父亲对农活一窍不通,便安排父亲在队里看山。看山就是护秋,是农村最轻闲的活儿。在那年看山期间,父亲惹了一场祸。  有一天,母亲让父亲晚上回家的时候,顺便牵头驴回来,第二天一早家里要磨苞米面,好使驴拉磨。那时,生产队里养的驴都是用来拉磨拉碾子的,村里谁家要磨面碾米,可以随
期刊
记忆中,没有谁喜欢我奶奶,她毒舌、刻薄,还吝啬。  奶奶出身于台湾南部西螺的一个大户人家。作为家里最受宠的小女儿,却嫁给了爷爷这个穷书生。但爷爷很努力,在上海读了医科并成为了一名眼科医生。  爷爷带着奶奶,还有年幼的爸爸,来到广东汕头开医馆。很快,凭着精湛的医术和有口皆碑的人品,爷爷成了当地的名医。  为了爱情,奶奶虽背井离乡,却幸福甜蜜。  可惜好景不长。爸爸5岁时,一个闷热的夏夜,他在睡梦中隐
期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和学生普遍使用铝制饭盒,售价几毛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饭盒,却对我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響。  备下一个饭盒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读小学。我有一个远房的表哥在炼油厂当工人,每天清晨,他骑着白山牌自行车去上班,昂头挺胸,动作敏捷而优美,表情则有些傲气。值得他自豪的,不仅在于自行车是那个年代农村的紧俏商品,更因为表哥每月三十五元的工资收入,让乡亲们羡慕不已。而让我和小伙伴们
期刊
今年二月初,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矮脚虎”方快相遇。他满头白发,脸膛通红,说起话来有嗡嗡的回音。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我说矮脚虎啊,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莫言?呸!  逞能折断教鞭  方快是十分调皮捣蛋的学生,但他家是我们村里最贫的贫农,他父亲是贫农主任,在那个年代里,这样的学生老师是不能管也不敢管的。平心而论,方快
期刊
看史,常说什么“江山代有才人出”,我是不以为然的。“才人”当然不断地出,但也不断有被埋没的,只是“出土”了的自然有话语权,而“被埋”的没处说,也就没人知道罢了,比如我的朋友“神针”赵天才就是差点被埋没的奇才。  发现针灸奇人  1987年,我在《康复》杂志供职。有朋友在静安区卫生局工作,某日告诉我,要鉴定考查一位名气极响的民间医生,据说是上海市禽蛋公司的一个工人,叫赵天才,为社会各界义针二十年,病
期刊
高考改变人生?我一度怀疑这是个伪命题。高考前我在县面粉厂当搬运工,好歹在城里上班,好歹可以吃到很好的集体伙食,好歹可以在十分钟内赶到母亲身边照顾她。但读完大学被分配回老家的乡村中学,住在蜘蛛挂窗乌鸦探头的地主老楼,看着大雪天冻得嘬牙花不出窝的狗儿,我常常问自己:这大学究竟读得值不值啊?  若干年后我发现,这番比较实在是一种短视。倒不是说如今我早已通过努力携家人定居省城,完善了基本生计,重要的是,四
期刊
人们视三伏天如洪水猛兽,想尽一切办法对付。我的中学老师祖永水先生也有一套独特的“抗伏经验”。先生曾说:“这辈子只中過一次暑,之后举一反三,渐悟四季轮回之玄奥,与三伏和谐共处。说起来,三伏也很可爱哩。”  关于“三伏”之“伏”,祖老师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告诉我们:“伏者,潜藏也。无甚紧要事,你却在烈日当头之时强行外出,在骄阳似火之际不知回避,与常理背道而驰,不中暑才叫怪事。你得学会潜伏、躲藏,不和自然
期刊
我是山东省无棣县人,1939年入党。1983年年底,我将组织上1944年委托我保管的512枚铜圆党费,和由朱德总司令签署的一张日文告示,完好无损地交还给党组织。  1944年,冀鲁边区发生邢仁甫叛变事件,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使无棣县的抗日斗争形势更加艰难。为保存革命力量,上级命令二区区委书记刘振东、共产党员李淑珍夫妇撤离。临行前,刘振东和李淑珍把党的一部分重要文件和二、三区全体党员一年来的党费,共
期刊
1980年我考取了电大,赢得了三年带薪脱产学习的宝贵机会。那时,电大才刚刚开办,大部分教学点就设在行业或者大型厂矿的职工学校内。我们的教学班就设在市土产公司的一间会议室里,30名学员分别来自几家市属商贸公司。  班上同学的年龄参差不齐,小的刚二十来岁,大的已三十多岁,都非常珍视这次学习机会。电视远程教学,授课内容也不复播,收看电视时,大家都聚精会神,一边收看一边做笔记,生怕漏掉一句话。  由于用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