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练字 静听花开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杉园小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汉字书写,教育学生写方方正正字,做堂堂正正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能让新一届一年级孩子写一手好字是语文老师共同的心愿。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穿插古代书法家学书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等,学生非常喜欢听。其次,注重写字姿势的指导,运用自然握笔法“自然前中后,内曲留点空,笔靠食指根,支点掌臂顺”规范学生写字姿势。关键是保证每节语文课练字不少于10分钟,从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开始,注意笔画的起笔落笔及轻重变化,到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
  一、提高审美观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认识决定书写的方向。一年级的孩子初生牛犊,对于写字的观察也正像他们的直观思维一样,认为一个字的好坏在于是否做到了横平竖直,而这只是写字的最基本点。既然要从小练好字,有必要让孩子们清晰的认识什么样的书写是美的、最棒的,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观,有个高标准的目标,避免走弯路。第一册《一去二三里》开始学习汉字书写,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个方块的“一”字和正楷的“一”字,让学生辨别哪个更好看,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竟把方块的“一”字认为是最好的,显然在他们的前置认识中没有确立汉字书写审美观,于是因势利导,指出正确的书写方向。孩子们茅塞顿开,明辨美丑。
  二、稳中求进
  有了良好的审美观只是个引子,一年级孩子的手指娇嫩,控笔能力有限,常常出现不尽人意的书写。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得有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很多孩子刻意的模仿老师的书写,把起笔顿笔加重,结果小小的起笔顿笔竟会像一个单独的小笔画,弄巧成拙。一切都不需要过多的强调。为了能写出有轻重变化的长横,把小笔画放大成可以在黑板上画的波浪线,随着横的高低起伏有轻有重,学生不断的体会其中的用笔。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孩子逐渐掌握了一个笔画的哪里加重就在哪里用劲,哪里轻就在哪里稳笔而行。孩子们看到自己也能写出点感觉对书写越来越欣赏起来。
  三、掌握结构是要点
  对于初学书写的孩子们而言,汉字的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刚开始学习的汉字简单,多是独体字,依托田字格的横竖中线和四小格位置,主要找关键笔画来定位。比如:“土”,笔顺是横、竖、横,第一横在横中线,竖在竖中线,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火”,笔顺是点、小撇、竖撇、捺,第一二笔短小各在左上右上半格,长撇最大在竖中线上起笔,四个笔画各朝四方却心向十字中心,形神兼备。汉字笔画有了明确的定位,独体字们也就规范了许多。有的汉字笔画位置很容易就可以确定,要想写好具体的形态还需要观察笔画间长短的微妙变化。比如“三”,三横间的距离、位置是首先要观察的,其次三横间的长短对比关系也是写好“三”的天枢,第二横最短,第三横最长,第一横与第二横大约是1:2的关系。掌握了这些要领再行笔写,就会胸有成竹,落笔有形。又如“牛”字,两横中上横与下横也大约是1:2的关系,这样的字还有:羊、土、半、平、里、言、年、正等,在老师引导下把这种同等情况的字放在一起,举一反三,精讲推广,形成一类,学生得其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繁生出来的是上窄下宽的“马、鸟”,引导学生观察横向笔画的宽窄,学生便能轻而易举的写出此类汉字的特点。
  随着学习的深入,合体字也跃然纸上,一年级上册接触最多的是带单人旁的字:休、化、住、什、们。带单人旁的字属于左窄右宽的结构,然而单人旁是个懂得谦和礼让的朋友,遇到个子高的独体字“十、木、门”就短小一些,遇到个子矮的字“匕、主”就高点,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布局。最近学习了走之旁的汉字:连、远、过、送,这种左下包围的字特别难掌握,引导学生观察了包围的情况。下边捺画包的里边紧紧的,主要靠一波三折的平捺托起,足足多出了一个捺脚。而上边包围的情况是根据里面部分顶端笔画决定,竖向笔画的略高,横向笔画的略低。师生伸开长长的手臂挥动起来。那小小的捺头、捺角也变得清晰闪亮。
  四、评价、活动中成长
  通过书写大赛,有几个学生写的确实不错,笔画结构均有可圈点之处,但是大部分孩子还停留在老师指点一笔写好一笔,指点一个字写好一个字。当需要自己独立面对时又弱下来。
  希望孩子们在“提笔即是练字时” 理念的指引下,让汉字书写成为一种自我寻美的过程,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定会有一手好字伴随一生。
其他文献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了厚重的中华文化,语文承载着这厚重的中华文化,是百科之母,有着无穷魅力,被誉为“魅力语文”。教师作为魅力语文的传播者,应肩负起这重大责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的魅力,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创造性思维在问题解决阶段具有以下特点:有大量发散思维参与,有大量形象思维参与,多有直觉出现,多有灵感出现。针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
期刊
著名音乐家李斯特说:“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入心脾的最纯的感情与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的血。”从事音乐教学工作,要采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密切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尽可能地去感受音乐。音乐实践活动的内容很多,如,听、唱、奏、欣赏、创作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在浓郁的艺术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
期刊
单元教学是新课程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搞好单元教学,单元的建构显得尤其重要。高中语文课的教学单元建构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示范,其中的许多方法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摸索、总结,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运用、交流、合作、提高,同时也要在教学中自觉地运用,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教学相长,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单元教学的
期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表达了炎黄子孙的心声,无论何时何地,何情何景,祖国,永远在我们心中。  一个小动作,一片爱国情——  在2012年20国峰会上,主办方用贴在地板上的各国国旗贴纸来标示合影时领导人的位置。合影结束后,只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弯腰把国旗贴纸捡起,细心地收了起来。  一个躬身捡拾的动作,带来的是扬眉吐气的自豪。一位网友发表了这样的看法:弯腰拾起
期刊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散曲作家,他的小令写得极为出色,最著名的是《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篇幅虽短,却为极多人所知晓,不失为断肠碎心的悲曲。其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布景之妙  先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道是荒凉的古道
期刊
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画,那么就请让我成为那支神奇的画笔,尽情涂抹,我的青春让我做主吧!  画笔一挥间,这里出现了一座座巍峨的大山,山山相抱,石石相连。既有直冲霄汉的喜马拉雅,又有壁立千仞的阿尔卑斯。每一座都有千年积雪,每一座都有万年冰川,每一座都不失雄伟与壮观。我好奇顽强,我自信乐观,我的青春我做主,高山难越人生石,挑战自我顽强拼!  后山的幽涧里有喷珠溅玉、飞金泻银的壮美瀑布,各种珍奇的水
期刊
观看了优课《谈生命》,受益匪浅。  首先,教师从文章的标题入手,导入新课。  围绕“生命”,让学生谈对生命的理解、体会和感悟,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主动地谈对生命的理解。由浅入深为学习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因而使学生对生命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随后教师谈到名家对生命的深刻认识,导入冰心先生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引导
期刊
一、“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的总体特色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使用这套教材,应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做到“有机渗透”又“润物无声”,减少说教,切忌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  (二)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把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让“课改”的经验,包括这些年提出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的教学
期刊
19世纪,合作学习在美国的学校中盛行。1980年以来,美国教育界对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如今,合作学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及有关人士的关注。构建有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能把学生从低效学习和无效学习的苦海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精神,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那么,如何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并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呢?针对这个问题,结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而班主任作为整个班集体的管理者与引导者,工作重心应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主。若缺乏对学生的关注,那么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失去了生机。在我担任班主任的这些年月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关注学生的重要性。  去年我带高一,九月中旬的一个晚上,九点半左右我接到了一位家长来电。这位家长在电话中告诉我一个令我十分震惊的消息,她的孩子早上在上学路上出了一点意外——孩子被摩托车撞了,胳膊与膝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