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校园媒体的引导力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c2009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舆情是学校师生基于自身的利益考量,对校园内外所发生的各种事件、现象的反映和意愿表达,是在校园范围内产生、播散并发挥影响的一种公众意见和态度。校园舆情导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发展,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校园媒体通常是指校报、校园广播、校园有线电视、校园网络、校园期刊等校园文化信息传播交流载体,它是我国新闻媒体中的特殊一员。主要由高校主办。针对高校师生需求,在校园内部传播。与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亲缘度高。校园媒体不仅是高校信息传递交换的载体与平台,而且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校园舆论的中心,是不可忽视的校园影响力量。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进程中,校园媒体如何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总体要求,遵从传播规律,及时高效地反映校园舆情信息,整合提升校园媒体传播效能,牢牢把握校园舆情导向,不断提高校园舆论的引导能力,是高校媒体工作者和宣传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畅通舆情渠道,掌握校园舆论引导主动权
  
  校同媒体身处高校的特定环境中,其直接而广泛的受众是高校师生。校园媒体既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他们表达意愿思想、诉求利益需求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当前,随着我国社会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突显期,高校的改革发展和谐建设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高校师生面临事业、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困扰焦虑,思想情绪和心理波动突出,校园舆情多样化、复杂化,不仅深刻影响着高校的和谐稳定,处理不好还可能成为社会舆情的敏感区和发源地。校园媒体客观及时地反映师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疏导民意,正确地反映沟通校园舆情,有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校园舆论氛围,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
  校园媒体要遵从传播规律,畅通舆情渠道,及时汇集舆情,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发布师生关注的校园热点焦点新闻,反映师生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和愿望心声。尤其要注重发挥网络快捷便利、互动性强的优势,开放性地收集校园舆情信息,使新闻舆论与校园舆论契合,使校园媒体真正成为反映师生民意的主渠道。要定期研究分析校园舆情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以及对师生思想的影响,密切关注舆情动态,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与建议,掌握校园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注重策划理念,优化校园舆论引导技巧
  
  校园媒体是高校的重要宣传舆论工具,在实施舆论引导时要注意把握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社会效果与校园环境的关系,把体现学校党政意志与反映师生心声联结起来。当前高校正在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新旧观念、新旧机制更迭交替,难免会有一些涉及师生个人当前利益与学校长远发展的整体利益的冲突产生。校园媒体在反映这些话题时,要注重策划,巧妙地选择报道角度正面引导。当舆情还处于萌芽状态时,校园媒体就应及时地把握动向,把这些舆情信息集中、提高,促进形成主导性舆论。通过策划发布大量的正向新闻事实和主流言论改变舆情的目标和规模,使舆情朝着我们希望的目标发展,构建稳定和谐的校园舆情氛围。对一段时期内尘嚣校园的热点问题,可以策划邀请校内有影响力的专家教授发表针对性言论、撰写专题文章,以他们的号召力有效化解校园负向舆情。对于网络舆情,可以策划培育学生骨干网络队伍,组织他们围绕校园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以同龄人的视角和正面观点,弱化网络无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更要注重优化引导艺术。有效控制舆论。校园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敏感性、冲突性、高度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影响校园的和谐稳定,使校园秩序处于失衡状态。而且因其发生在高校,易于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中,校园媒体是最活跃的资源,是沟通校方与师生、外界不可替代的纽带。在突发事件中,校园媒体要尽早介入,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否则,不但不能满足师生知情的需要,而且有可能使传闻和流言泛滥,造成不必要的舆论恐慌和混乱。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与效能最能彰显校园媒体引领校园舆情、维护校园稳定的功能,要用最便捷的方式、最及时的速度主动把学校的应对措施、相关政策以及事实真相传递给师生和外界。同时要把搜集到的危机状况信息以及师生的心态情绪等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
  
  整合资源队伍,提升校园舆论引导宣传效能
  
  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校园新闻网、校内期刊等不同校园媒体各具传播优势,必须充分整合各媒体资源,展开多元化、立体式宣传,才能提升整体效能。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快捷及时的优势,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把握主动权,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又要发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等具有的深度报道、声音资讯、场景画面等要素优势,在贴近师生和深刻挖掘上下工夫,把主题宣传做新做深做细,把专题报道做实做活做强。
  校园媒体引导力的强弱,归根结底有赖于校园媒体工作者职业责任感和敏感性的强化以及媒介素质能力的不断提高。校园媒体工作者一定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受众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把好关、把好度的能力。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中发现最具价值、最富含金量的新闻信息,科学谨慎地做好校园舆情的宣传与引导,将指导性寓于可读性之中,提高校园舆情的引导能力。
其他文献
以标题、图片、摘要等形式,引导读者在众多的版面、大量的信息中找到并详细阅读自己所关注的新闻,新闻导读日益成为众多报纸的“重头戏”,成为增加头版信息量、增强报纸吸引力、美化报纸版面的有效手段。    一、新闻导读的产生    公众日益膨胀的资讯需求、出版技术的优化升级、新兴媒体的强力冲击,给传统报媒带来机遇和挑战,促使传统报媒不断改版、扩容、升级。从1987年《广州日报》率先扩版,一股扩版狂潮迅速席
期刊
摘要:自从互联网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以后,人类世界的信息传播形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从前只能通过人际传播,或是通过报纸、电视等单向传播的方式变为了即时的双向性网络传播,无限大的信息空间为人类沟通带来了便利,也增加了人类接受信息的负担,为此我们呼吁媒体与大众携手共建一片洁净的信息天空。  关键词:大众媒介 信息 传播 网络    一、网络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人们
期刊
摘要: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了2008年全球经济动荡,并波及了中国金融市场。本文以2008年英国《经济学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财经”和“商业”两个栏目的内容分析,描述了该杂志在经济危机中对中国问题报道的概况。《经济学人》持续关注中国经济,对中国经济形象刻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并把中国视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拯救者:但由于固有的历史、意识形态成见的影响,其报道措辞和数据来源都值得玩味。  关键词:经济危机 
期刊
摘要:“去年母亲节刚过,汶川大地震撕开一道深深的伤口,数以万计的母亲,失去了她们的孩子:数以万计的孩子,失去了他们的母亲。又一个母亲节悄然而至。为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为那些失去母亲的孩子,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为帮助灾区母亲圆梦,《楚天都市报》推出“心系汶川,母亲节特别动”,重回震区,寻访那些在灾难后仍乐观生活下来的坚强女性。本文以该报“心系汶川·母亲节特别行动”系列报道为研究对象
期刊
1985年《真理报》头版分析    《真理报》作为苏共中央的机关报,与苏共的关系密不可分。《真理报》直接反映了不同时期苏共的方针、政策和新闻思想,在苏联报业中享有无上的地位。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唯一机关报,《真理报》的社论和其他重要文章不仅在苏联国内,而且常被许多国家重要报纸转载,因而有“报纸的报纸”之称。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上任之初即提出加速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
期刊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称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他一生活动非常复杂,著述颇丰,涉及政治、哲学、学术、文化史等诸多方面,且卓有成就。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图书馆实践    梁启超一生酷爱读书,他的饮冰室藏书达3470种、41819册,且以珍本、类书居多。1929年梁启超逝世,“所藏书数十万卷
期刊
21世纪是人类科学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而在人类传播史上,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不仅是知识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更是人类思想、行为、观念、生存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变革。手机具有高度的便捷性,这是手机最基本的功能,现在随着功能的增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手机还可以读新闻、看电视、写博客、玩游戏、炒股票等,手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  手机的便捷性和多功能性
期刊
大众传媒的发展总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就像印刷术催生了纸质报纸的传播、无线电成就了广播事业的大发展一样,20世纪中后期,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快速普及,使得DV、手机、数字电视、BBS、博客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手段,社会信息传播进入了名副其实的新媒介时代。当然新媒介时代并不仅仅体现为传播媒介手段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由此带来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新特点,如信息数量的空前增长,信息生成得更
期刊
传媒业的严峻挑战    金融危机对我国传媒业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经济低迷会造成广告投入减少。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资金收紧,广告减少,媒体投放大幅削减,对传媒业的影响和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对于以上市、风险投资等方式直接融资的传媒,金融危机也会直接影响到其财务状况资本市场方面,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下降在所难免。随着市场的细分,各类媒体的定位和特点不同。所遭受的影响和程度也会不同。  金融危机对纸
期刊
一所富有创新意识和活力的大学往往是新知识凝聚的载体和创新人才聚集的地方。新疆高等院校尽管在财力上比不过名牌大学宽余,在人力上比不过名牌大学充实,但借助对口支援高校的优势资源,也积极提升办学层次,优化办学环境。创造条件,积极申报博士点,增加硕士点。不断促使地方性综合大学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一、新闻学专业建设的开放性    对口支援的内地名校的办学理论、管理水平、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整体实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