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初中学生选好作文的素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86827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七至九年级的写作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首先谈谈我这次论文的创作灵感,它来源于我的教学:我有一个习惯,凡是新接手一班学生,肯定会进行一次语文水平的摸底写作,我布置的作文是《我的妈妈(爸爸)》。自以为谁没父母对吧,即使是单亲家庭也总会有一个爸爸或妈妈,我认为这篇作文应该很容易写。设计好作文的题目跟作文要求之后就布置学生堂上进行写作,但堂上作文进行十几分钟了,有一个学生还没动过笔,我问他原因,他说不会写,好,那我教他,他当时也没说什么,就静静的听着,完了我问他,会了吗?他点点头。可是到了下课,他依然没动过笔。我把学生叫来老师办公室,问他为什么交不了作文,他说不会写,我说刚才不是教你了吗?孰不知他的回答很领我气愤:我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都死了!而他的班主任告诉我,他的父母均在。我当时很是气愤就把学生臭骂了一顿,说他是一个不知好歹,没心没肺的不孝子,后来经了解才知道是他父母离婚了,爸爸不要他,妈妈改嫁,妈妈把他留在外公外婆家,但是外公外婆家里困难,后来又把他送回爷爷奶奶家,所以他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甚至是一个被亲情遗忘的人。所以我布置的这次跟亲情有关的作文还真是难为了他。这个学生不会写,是因为明对这样的作文要求没有话可说,所以我觉得要教会学生在任何情况下作文都有话可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而这个重要的事情是要建立在有事有物可写,有话可说的基础之上的。
  在作文素材的收集、积累的引导学生方面我也花了不少的心思。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觉得选好作文的素材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积累故事素材
  (一)积累自己的小故事,而且必须是小的故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直以来我身边的同事及我自己都认为,留心观察生活,多练笔会对作文的写作提高会有帮助,长期以来实践证明收效甚微,所以这几年我尝试着叫学生用心去生活,然后再把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感受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我让学生用心感受父母、同学、家人、朋友、老师及身边的一切,把能给自己情感带来波动的事情用笔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记下来,空余的时间或者是灵感来的时候作个点评,整理分类,比如亲情、友情、环保、公益……我要求学生避开作文选上出现的比较多的雨夜发烧、父母陪我学骑自行车、学会煮饭……我建议学生把父母每天为自己的事情记下来,比如妈妈为了照顾我的喜好每天所买的菜,每天早上往我书包塞的那瓶开水,爸爸从小学开始风雨不改的学校门口的接送,再到现在每天晚上检查的自行车是否有问题,以便我第二天的上学不受影响,奶奶每天的爱的唠唠叨叨,爷爷每天背地里塞的一元钱;我们每天经过校门口时门卫的微笑;同学之间的微微一笑,还有我们的组长、课代表、班干部每天为班集体所做的;邻里之间的互相照应,还有我们农村邻里之间独有的互相送点青菜或者别的什么的……暖暖的全是爱,我们不妨把他们都记下来。长期以往的点滴足够我们写作的素材。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身上个故事不会雷同,所以我们还可以避免写作时的素材雷同,造成作文内容一边倒的现象。
  (二)借用别人的大故事
  写作的素材不仅可以是我们身上的故事,其实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他们也是一个个的个体,每个人的身上的经历都会不同,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小事情我们看不到,但他们的大事件我们有可能会有目共睹,同样是故事,我们积累下来,必要的时候糅合我们的故事,把他整合成新的故事,或许这就是最新颖、最能扣题的素材。比如别人有的奶奶,可能自己没有,我们可以把发生在别人奶奶身上的故事借过来,还有好多这样的例子,总之,对于我们周遭的任何有用的信息都不要放过。
  二、积累语言素材
  (一)积累精彩的语言
  有了好的故事还需要有好的语言才能把作文写得出彩。我经常跟学生讲,我们写作的素材就好比是建筑的材料,故事是砖瓦、钢筋,把这些东西粘合起来的语言是水泥,而把建好的房屋装修的好看的瓷砖及一切的材料则是我们扎实的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精彩的语言可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学过的词语、文章精彩片断用积累本整理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要有恒心,有毅力。对于整理好的字词,精彩片断,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并运用于作文或片断练习中去。精彩的语言还可以是我们耳闻的精辟语句,比如我曾经听学生讲过:小时不努力吃饭,将来必将努力找饭吃。我觉得挺有意思的,问他这是谁讲,学生回答是他奶奶讲的,我说这句话很有意思,我建议他记下来。后来在写作以“坚持”为话题的作文的时候,学生巧妙的把这句话套了进去。像这样的句子我们耳边还有好多,只要 我们觉得有意思的话,我们都可及时把它记下来,日积月累,用心去把这项工作做好,写作的水平肯定会有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写作的语言素材
  语感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它在理解语言,判断语言正误、优劣上比理性思维来得敏捷。反复诵读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语言,接受其影响。诵读,把文章读得琅琅上口,对文章里的词汇、词语搭配、句子的格式、语言氣势与格调已经十分熟悉,这样,良好的语感就基本形成了。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这是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和基本规律。
  朗读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反复吟咏典范文章,“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有目的地选择构思、结构、表达方式上有特色的章节、段落,予以反复吟诵体味,久之,对文章套路的感性直觉增强了,胸中有了格局,品文便知道优劣,下笔就有了章法。
  以上只是我粗浅的看法和做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利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必将为学生整体语文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坚实的后盾。
其他文献
“美读”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叶老先生认为:“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操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美美地读文,只有如此,学生才能真正进入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世界,体会作品中的美。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从美读着手,通过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象,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悟出语言美、形
期刊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大脑和心灵,需要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沁养,否则人生将变得灰暗无序。”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培植正能量,而教育者必须成为正能量的中心,这就是教育的使命,这就是教育者的良知,牢牢建立起“教好书育好人”的思维,扣紧教师的天职,践行教师的使命,教学能量要像几何级数的放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威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职业决定了教师的一切在学生面前要得体,不可随意
期刊
作为班主任,最感到头疼的就是班级里总有一些看似没有优点的“问题学生”,这样的学生真的总会让人心生厌恶,这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种学生,一般都会在品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问题,如自卑、缺乏意志力、纪律散漫、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他人不信任、不合群、常闹事等特点。每个班级的这样的学生虽然不多,能量却很大,对班风和校风有很大的破坏性,往往会影响到班级的管理秩序和教学质量,让班主任苦不堪言。  这些学
期刊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要要求教师去做伯乐,教师应该是园丁”。这句话的意思是,伯乐是专们挑选千里马的,教师的责任不能只限于培养几个“尖子”,而是要像园丁那样培养出万紫千红花朵来装饰世界。正如毛泽东主席说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工作九年来,我一直朝着当一名好老师,做一名让每一位学生都绽放美丽的园丁这一方向努力。下面结合着自己的做法和经验,谈谈作为一名园丁,如何
期刊
看到题目,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小学高年级的一道作文题目吗?  没错!这就是我们城区2016年秋季学期六年级语文学科期末测试的作文题。  邓光君同学,一个长得矮矮的圆敦敦的男孩。他尊敬老师,为人善良,聪明机灵,能言善道,看起来很可爱。他从来不缺课,上学不迟到,不早退,5年多来没请过一次假,身体倍儿棒,从来不生病。课堂上,他不会不影响同学,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位置,课余也不走动位置。他有啥问题呢?问题课
期刊
“学困生”是指班级中智力发展正常,但由于受家庭原因、自身原因以及学校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无心学习,学习成绩低下,从而被一些教师以及其他学生所轻视的学生个体或群体。他们主要表现为学习主动性差,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死板,学习习惯差,在学习任务的完成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许多老师都感到束手无策,尽管花费了很大精力去转化他们,但收效甚微。我个人认为转化学困生必须从了解他们每个人成为“学困
期刊
音乐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身心得到放松,还能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因此我们音乐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开放性的音乐课堂氛围,积极拓展教学资源,为小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使小学音乐课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实际的教学经验,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  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
期刊
一、设计理念  结合伟大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我们可以将自然科学的思维方法划分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逻辑推理,实验验证,对猜想进行修证(补充),推广应用。  基于此,本课我将采用“情境引入—概念提出—问题探究—学以致用—拓展延伸”五环节教学法。即通过事实分析提炼模型,模型分析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规律,规律应用解决问题。这样符合“物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课标要求。并且整个
期刊
什么是挫折?挫折是人们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遇到困难失败或是困难失败中心理上的感受。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挫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的体验中不被挫折所吓倒,学会面对困难,战胜挫折。它不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自立、意志磨练、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教育,其目的不仅只是让孩子吃点苦,而是时时潜移默化地从各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耐挫折能力。  面临激烈的国际
期刊
随着中央电视台的“听写大会”“成语英雄”等节目的播出,北京高考语文赋分的改革,语文倍受国人的重视,校园掀起了读书写字的热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至2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3至4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5至6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中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淡淡书香伴随孩子的成长。  我们都知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