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面临着双重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教师可采用“自主互助式学习”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学生在生物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同时此模式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更好的掌握并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为生物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互助式学习;小组
一、生物教学“自主互助式学习”的基本理念
那么何谓“自主互助式学习”呢?“自主互助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为了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师采用自主互助式学习教学,让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发挥集体智慧、互助学习,让所有学生学习的效果最佳化。“自主互助式学习”教学理念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使学习成为一件轻松和愉快的事情,在互助中使学生乐学、思学、会学、勤学,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应把握好以下六个观念:
1、自主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概念、解决新问题,进而获取经验、发展能力。强调学生是生物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根据指导,自学教材,积累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然后解决问题,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记号,提交组内讨论解决。
2、互助观。在面对生物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讨论,共同提高。当学生们在一起互相帮助,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成为一件轻松和愉快的事情,在互助中学生乐学、思学、会学、勤学,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3、师生观。最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就是民主型师生关系,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但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尊重学生,心理相容,有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
4、教学观。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就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改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互助学习活动为主体形式,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思考过程、经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5、情境观。互助性的情境,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们会意识到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獲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在生物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认识、体验、感受予以检查和总结,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尽量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
6、评价观。互助学习将团队精神放在首位,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新学知识,师生交流、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学生集体交流,教师进行补充,纠正或点评,对优秀的小组及个人予以表扬,树立典型。
二、互助式学习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模式
“互助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需要借助和应用一定的具体方法和载体,本人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模式:
1、互助式学习分组的方法。
生物互助式学习的分组方法一般采用差异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要有性别、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6~8名个性不同、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特质互补的学习小组,即同组异质。而不同小组的整体状况基本相同,即异组同质。每个学习小组民主选举出一名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任组长,协同老师统一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小组的划分有利于小组学习过程中各方面都得到优势互补,有利于每个学习小组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2、互助式学习的要求。
教师要明确小组互助式学习的程序和规则,如小组内要有分工,人尽其才,安排好组内角色,学生每讨论一次,角色互换一次,让学生都有充当不同角色的机会,实现小组角色的互相依赖,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教师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然后集中全班讲授,分配小组任务,再要求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独立思考,最后学生通过相互探讨和总结来到达最佳学习效果。
3、互助式学习的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自主互助式六步教学法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学定教,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互助——交流展示,精讲点拨——达标测评,反馈矫正——自我评价,反思总结”六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和学生的合作互助,实现师生互助,生生互助,达到“兵带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落实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教学理念。该教学法体现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平等,将“尊重、信任、互助、民主、和谐、平等、博爱”的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管理之中,形成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组集体、班集体,实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目标。
自主互助式六步教学法基本特点:
(1)始终以问题为核心。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得出结论---进行应用,应用中又产生新的问题,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升华;以情感为内在主线,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快乐的学,高效的学。
(2)学习活动的生成性。教室里实际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完全由教师所预设,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常常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充满童趣的智慧火花。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课堂的调控能力,善于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引导学生解决探究中遇到的难题。
(3)体现生生互助、师生互助。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对于在探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安排好互助的有利时机: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互助;有争议时互助,以达成共识,达到完善;当学生靠个人不能完成任务时进行互助。对于需要教师精讲的知识点,教师要及时引导点拨,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来达到提升学生认识的目的。
(4)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我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的良好学习品质,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真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全体学生创造机会,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学生一旦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很自然地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主动地参与、更为积极地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参与意识成为一种持久的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自我学习的内在机制。
作为新课改下的一种新教学模式的助式学习,它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变被动为主动,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这完全符合了新时代的课改要求。
参考文献
[1]袁爱同.“自主互助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年第20期.
[2]王永民.研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自主互助型”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24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互助式学习;小组
一、生物教学“自主互助式学习”的基本理念
那么何谓“自主互助式学习”呢?“自主互助式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为了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师采用自主互助式学习教学,让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发挥集体智慧、互助学习,让所有学生学习的效果最佳化。“自主互助式学习”教学理念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能力,使学习成为一件轻松和愉快的事情,在互助中使学生乐学、思学、会学、勤学,为了实现这一理念,应把握好以下六个观念:
1、自主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概念、解决新问题,进而获取经验、发展能力。强调学生是生物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根据指导,自学教材,积累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理解,然后解决问题,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记号,提交组内讨论解决。
2、互助观。在面对生物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讨论,共同提高。当学生们在一起互相帮助,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成为一件轻松和愉快的事情,在互助中学生乐学、思学、会学、勤学,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3、师生观。最理想的师生关系类型就是民主型师生关系,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在生物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但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尊重学生,心理相容,有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
4、教学观。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就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改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互助学习活动为主体形式,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思考过程、经验知识,交流彼此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5、情境观。互助性的情境,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们会意识到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獲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这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在生物教学情境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认识、体验、感受予以检查和总结,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尽量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
6、评价观。互助学习将团队精神放在首位,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新学知识,师生交流、总结知识点和解题方法。学生集体交流,教师进行补充,纠正或点评,对优秀的小组及个人予以表扬,树立典型。
二、互助式学习是生物教学的重要模式
“互助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实施需要借助和应用一定的具体方法和载体,本人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模式:
1、互助式学习分组的方法。
生物互助式学习的分组方法一般采用差异分组,即小组内各成员间要有性别、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6~8名个性不同、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特质互补的学习小组,即同组异质。而不同小组的整体状况基本相同,即异组同质。每个学习小组民主选举出一名组织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任组长,协同老师统一协调小组的学习活动。这种学习小组的划分有利于小组学习过程中各方面都得到优势互补,有利于每个学习小组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2、互助式学习的要求。
教师要明确小组互助式学习的程序和规则,如小组内要有分工,人尽其才,安排好组内角色,学生每讨论一次,角色互换一次,让学生都有充当不同角色的机会,实现小组角色的互相依赖,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教师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然后集中全班讲授,分配小组任务,再要求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独立思考,最后学生通过相互探讨和总结来到达最佳学习效果。
3、互助式学习的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自主互助式六步教学法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基础,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以学定教,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互助——交流展示,精讲点拨——达标测评,反馈矫正——自我评价,反思总结”六步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群体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和学生的合作互助,实现师生互助,生生互助,达到“兵带兵、兵练兵、兵强兵”的目的,落实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教学理念。该教学法体现的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平等,将“尊重、信任、互助、民主、和谐、平等、博爱”的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管理之中,形成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组集体、班集体,实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目标。
自主互助式六步教学法基本特点:
(1)始终以问题为核心。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得出结论---进行应用,应用中又产生新的问题,学生思维不断发展、升华;以情感为内在主线,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快乐的学,高效的学。
(2)学习活动的生成性。教室里实际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完全由教师所预设,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常常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充满童趣的智慧火花。因此教师要提高自己课堂的调控能力,善于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引导学生解决探究中遇到的难题。
(3)体现生生互助、师生互助。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对于在探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要安排好互助的有利时机: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互助;有争议时互助,以达成共识,达到完善;当学生靠个人不能完成任务时进行互助。对于需要教师精讲的知识点,教师要及时引导点拨,用准确精练的语言来达到提升学生认识的目的。
(4)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我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敢疑、敢问、敢想、敢说的良好学习品质,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真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全体学生创造机会,用激励性的语言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学生一旦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很自然地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主动地参与、更为积极地思维,从而使学生的参与意识成为一种持久的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自我学习的内在机制。
作为新课改下的一种新教学模式的助式学习,它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而且还能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变被动为主动,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这完全符合了新时代的课改要求。
参考文献
[1]袁爱同.“自主互助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年第20期.
[2]王永民.研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自主互助型”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