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作人的散文是他文艺思想、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形式。周作人一生中,散文或称小品文是他创作的主要体裁,而本文所说的周作人的“散文”,也即他的“小品文”,后人也习惯以“美文”称之。
周作人的思想是复杂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曾经是“大时代的弄潮儿”,与其兄鲁迅并立于新文化战士的行列,批评的锋芒四射,影响甚巨。然而1927是他人生与思想的一个转折点 。周作人感到了“凡人的悲哀”,人世的“生活恐怕还是醉生梦死最好”,人生“萧寂的微淡的哀愁” 。按照钱理群的论述,周作人开始由“积极入世”转向“消极出世”,最后在1937年后走向了他人生的深渊。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时,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周作人有一种思想没有变——作为生活艺术化的倡导者,作为一名唯美主义者。
周作人倡导生活艺术化。其中一个重要源头是西方的唯美主义思潮。周作人是中国最早翻译介绍王尔德作品的人,早在1909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中级收了他翻译的王尔德的《安乐王子》。起源于欧洲的唯美主义(或译审美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中国,曾经广泛传播。以王尔德为主要代表的唯美主义作家、批评家被大量介绍到中国,“甚至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的局面” 。根据学者研究,在当时的中国,这股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群体:“重情趣的唯美—颓废主义者,以北京文坛为中心;重官能的唯美—颓废主义者,以上海文坛为中心;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是一些‘颓废的象征主义(穆木天语)’”。应该说这样的划分是有道理的,以北京文坛为例,当时的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以及创造社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人都曾倾心过这股强大的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只是后来发生了分化,各自走向不同的道路。
长期生活在北京的周作人,被认为是“老京派”(鲁迅语)的代表,京派文学家向来标榜“独立与超然”,注重审美“趣味”。周作人等京派作家的这种对生活艺术化的态度,贯穿了周作人的一生,我们通过阅读他的小品文能够更好地观察其审美理想。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第一,艺术是独立的。周作人说:“艺术是独立的,却又原来是人性的,所以既不必使他隔离人生,又不必使他服侍人生,只任他成为浑然的人生的艺术便好了”,“有些人种花聊以消遣,有些人种花志在卖钱,真种花者以种花为其生活,——而花亦未尝不美,未尝于人无益。”
这是唯美主义者“为艺术而艺术”的中国说法。因为唯美主义者如王尔德、佩特、戈蒂耶,及其前辈如罗斯金等,在对待生活与艺术关系上,他们的主张,可用王尔德的话概括:“生活模仿艺术,而非艺术模仿生活”。这种唯美主义的艺术观在,在五四时期曾广为流播。
第二,主张生活的艺术化。1924年周作人曾言:“我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和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却是极端的干燥粗鄙,别的不说,我在北京彷徨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 这是周作人的审美理想,也是他散文的重要美学特质。
第三,审美关乎人生、社会的进步。周作人认为,生活的艺术化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同时也是改造社会的一股力量。他说:“生活之艺术只在禁欲与纵欲的调和。”“中国现在所切要的是一种新的自由与新的节制,去建造中国的新文明,也就是复兴千年前的旧文明,也就是与西方文化的基础之希腊文明相合一了。这些话或者说的太大太高了,但据我想舍此中国别无得救之道” 。
也就是说,周作人把人性向上,社会的改造与文明的复兴,都与艺术联系起来,以美与艺术促使中国的进步。这样的理想不可谓不高。
周作人的思想是复杂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曾经是“大时代的弄潮儿”,与其兄鲁迅并立于新文化战士的行列,批评的锋芒四射,影响甚巨。然而1927是他人生与思想的一个转折点 。周作人感到了“凡人的悲哀”,人世的“生活恐怕还是醉生梦死最好”,人生“萧寂的微淡的哀愁” 。按照钱理群的论述,周作人开始由“积极入世”转向“消极出世”,最后在1937年后走向了他人生的深渊。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时,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周作人有一种思想没有变——作为生活艺术化的倡导者,作为一名唯美主义者。
周作人倡导生活艺术化。其中一个重要源头是西方的唯美主义思潮。周作人是中国最早翻译介绍王尔德作品的人,早在1909年出版的《域外小说集》中级收了他翻译的王尔德的《安乐王子》。起源于欧洲的唯美主义(或译审美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的中国,曾经广泛传播。以王尔德为主要代表的唯美主义作家、批评家被大量介绍到中国,“甚至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的局面” 。根据学者研究,在当时的中国,这股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群体:“重情趣的唯美—颓废主义者,以北京文坛为中心;重官能的唯美—颓废主义者,以上海文坛为中心;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是一些‘颓废的象征主义(穆木天语)’”。应该说这样的划分是有道理的,以北京文坛为例,当时的周作人、朱自清、俞平伯,以及创造社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人都曾倾心过这股强大的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只是后来发生了分化,各自走向不同的道路。
长期生活在北京的周作人,被认为是“老京派”(鲁迅语)的代表,京派文学家向来标榜“独立与超然”,注重审美“趣味”。周作人等京派作家的这种对生活艺术化的态度,贯穿了周作人的一生,我们通过阅读他的小品文能够更好地观察其审美理想。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第一,艺术是独立的。周作人说:“艺术是独立的,却又原来是人性的,所以既不必使他隔离人生,又不必使他服侍人生,只任他成为浑然的人生的艺术便好了”,“有些人种花聊以消遣,有些人种花志在卖钱,真种花者以种花为其生活,——而花亦未尝不美,未尝于人无益。”
这是唯美主义者“为艺术而艺术”的中国说法。因为唯美主义者如王尔德、佩特、戈蒂耶,及其前辈如罗斯金等,在对待生活与艺术关系上,他们的主张,可用王尔德的话概括:“生活模仿艺术,而非艺术模仿生活”。这种唯美主义的艺术观在,在五四时期曾广为流播。
第二,主张生活的艺术化。1924年周作人曾言:“我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和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却是极端的干燥粗鄙,别的不说,我在北京彷徨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 这是周作人的审美理想,也是他散文的重要美学特质。
第三,审美关乎人生、社会的进步。周作人认为,生活的艺术化不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它同时也是改造社会的一股力量。他说:“生活之艺术只在禁欲与纵欲的调和。”“中国现在所切要的是一种新的自由与新的节制,去建造中国的新文明,也就是复兴千年前的旧文明,也就是与西方文化的基础之希腊文明相合一了。这些话或者说的太大太高了,但据我想舍此中国别无得救之道” 。
也就是说,周作人把人性向上,社会的改造与文明的复兴,都与艺术联系起来,以美与艺术促使中国的进步。这样的理想不可谓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