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七里海上度春秋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日篇——追踪迁徙的鹤
  
  到苇海深处行走
  七月流火,十月履霜,2008年这一年中我八次来到七里海。住在被设为绿色之友营地的农家院,吃农家饭、喝农家酒,听宁河县委党校副校长、七里海专家吕绍生讲述他研究七里海三十年的体会。七里海历经亿万年沧海桑田,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面积小了,来水少了,开发加快了,物种改变了。这些变化对当代人和后代人意味着什么?面对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急剧扩张,我们这代人应该持什么态度?能够做哪些事情?大家不约而同地感觉到,需要深入研究七里海,深刻认识七里海。据我所知,出于科研目的对七里海的考察,已经有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机构在做。但是借助七里海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开展面向公众的环境教育,由天津绿色之友发起的这件事才刚开了个头。
  继春天大地艺术环境教学交流活动后,绿色之友观鸟小组曾多次来七里海,他们还与大学生绿色营一道来此考察露营。2008年“十一”期间,天津高校环保联盟和绿色之友40多位成员选择了在七里海度过他们的“黄金周”。10月4日下午和晚上,在堤岸平坦处,天津师范大学蒋旋和天津绿色之友洪文治作为领队,带领大家进行“破冰热身”、“搬运鸟卵”、“制作植物脸谱”、“集体联欢”、“夜间观察”、“分享体验”等团队活动。两排五颜六色的帐篷也扎在苇垛附近避风处。绝大多数青年人都是第一次参加露营活动,对所有这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向老营员学习,互相交流经验体会,在七里海的自然课堂上成为伙伴。4日后半夜天空开始降雨,秋雨从小雨转中雨直到第二天上午仍然不停。几十位露营者不得不冒雨收拾帐篷、行装,踩着泥泞的道路撤回到农家院。虽然衣裤大半浇透,鞋子沾满泥巴,浑身又湿又冷,但是队员们互相扶持,行动有序,热情高涨。有人说:“这是七里海给我们的洗礼!”有人说:“我们真正认识了什么叫湿地!”
  10月18日,我与秋令营先遣组再次来到七里海。金风宜人,秋高气爽。土地、芦苇和阳光,到处一片金黄。那些坚韧顽强的芦苇,越是人烟罕至之处越是高大挺拔。人走进去它们就摇曳着欢迎你,轻轻地抚摸你,渐渐把你裹起来,只留下头顶一片蓝天,脚下一道草径。徒步向湿地中心进发,向导不时停下脚步指点着告诉大家,这是益母草、野莴苣、碱蓬,这个能生吃,那个可入药。有人发现了花蛇、蟾蜍,有人发现了蝗虫、螳螂。风声虫鸣蛙跳蛇行,湿地景色美不胜收。动人心扉的是各种各样的鸟,有苍鹭、银鸥、野鸭、戴胜、黑水鸭等等。当望远镜中成群鸟儿或浮游水面或翱翔蓝天时,我不禁想起古代诗人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但是,美景中也有杀机。捕鸟网隐藏在路边草丛里,网眼很小、网线很细、网具很长,低飞的小鸟误撞上去就难脱身,有的鸟儿已风干还挂在网上。佛家说“天网恢恢”,鸟是人类的朋友,法律之网应该保护对人类有益的鸟类。此事发生在天津市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违法行为谁能予以制止呢?
  
  小鸟在前面带路
  10月25日,天津绿色之友举办的“2008迁徙的鹤环境教育秋令营”在七里海举行开营仪式。来自京津与当地潘庄中学的60多位师生参加了秋令营。通过专家讲解、制作鸟偶、游戏教学等环节后,相关的地理、水文、物产、生态、如何识别观察各种鸟类等自然科学知识很快为营员们认知。下午在教学楼前的操场上,一场名为“鹤群迁徙”的集体游戏给参加者留下深刻印象。营员们分成若干小组,各组依次“飞临”一系列预定地点——由几位老师分别代表鹤类迁徙必经的停歇地、栖息地、繁殖地、越冬地。每临一处,组长都从老师手上抽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指令,如“食物丰盛可以继续迁徙”,“遭遇捕杀必须减员”等。逢有利因素就加分(增加营员手中糖果),逢不利因素就减分(减少营员手中糖果)。迁徙者从一个地点“迁徙”到另一地点,还要伸开双臂模仿鹤的飞翔姿势。一场游戏下来,人们才发现,要想完成生命繁衍必需的迁徙,年复一年这些鸟儿要经历多少艰辛困苦,承受多少不测风雨!据吕绍生老师介绍,七里海过去曾是白鹤的停歇地,近年迁徙季节却只闻空中白鹤声,不见地面白鹤身。如果人们再不懂得珍惜,再不加节制地破坏湿地资源,那么后代人在这块土地上也许就再也不能看到美丽动人的白鹤了!
  来自天津开发区社区社会工作者协会的胡尚旭说:“参加此次秋令营活动我受益颇丰,它致力于环保教育,给了我们一次重温大自然,感受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机会。我穿过现代文明的壁垒,回归到那几乎遗忘掉的大自然的怀抱。都市生活的紧张节奏逐渐放缓,我慢慢融入到自然那原始的气息之中。以前从未听说过观鸟这一兴趣爱好,也没想到观鸟也需要知识和技巧,更不知道观鸟竟有如此乐趣。以前对于什么是鸟似乎有过学习的印象,可要我准确地界定还真的无法准确表述。通过此次活动,我学习了鸟的定义、鸟的分类,以及现阶段鸟生存所面临的危机与困难,也开始为保护鸟类的生存环境进而保护鸟类而认真思考,这是以前不曾意识也不曾经历过的事件,填补了我人生中的一项空白。”
  一位名叫运长久的小营员说:“第一次来到七里海,看到了绿绿的水,感到好美。我们又看到了苍鹭、银鸥、喜鹊、绿头鸭、大雁、燕隼、凤头麦鸡、达乌里寒鸦、小嘴寒鸦等多种鸟类。到了七里海的中心腹地,看到了成片的芦苇荡,这里就是鸟儿的家,希望人们不要破坏这里的环境,给鸟儿们留下一个美好的停歇点。如果鸟儿们没有了家,它们会很痛苦。试想,如果我们失去了家,我们的家遭受破坏,我们会怎么办?我们会感到多么的无助啊!所以我们应当保护鸟儿,给鸟儿营造一个更好的家。”——他们说的多好!看似遥不可及,实则新鲜有趣,短短两天秋令营达到的效果,让组织者既感动又惊讶。营员们发自内心的话,反映出这次环境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已经达到了。
  
  守望共同家园
  这是天津绿色之友、北京天下溪、国际鹤类基金会合作在津连续三年举办的湿地秋令营活动。为了选择活动合作学校,天津绿色之友曾与市内多家学校接触,反馈各有不同。有的学校领导说:“教学任务重,没时间搞课外活动”,有的提出:“能否将经费拨给学校使用?”还有的对民间机构及其能力表示怀疑。虽然最后所选学校硬件条件无法与市区重点学校相比,但是校方和主办方配合默契、互相支持,为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历寒暑,三载丰收。2006年11月11日正当候鸟迁徙的季节,我第一次约朋友一起去户外观鸟。2007年我提交方案并参与实施的“滨海湿地与天津的鸟摄影图片展”项目在主办方评选中获得第一名。生动直观的图片展览让更多学生、市民们意识到,在特大型工商业城市天津,我们身边还生活着数百种活泼可爱的小鸟,它们是自然的使者、湿地的精灵,我们对它们负有保护的责任。2008年初天津绿色之友观鸟小组成立,在没有外来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一年中开展了15次实地观鸟和考察鸟类栖息地的活动。天津爱鸟的队伍发展壮大,我也从不认识、不懂得鸟变成一个爱鸟人,这些不都是秋令营活动延伸出来的收获么?
   (本刊刊用有所删节)
其他文献
正方  hai_ying_ma:  2008年参加过自然之友组织的植树活动,组织得很好,谢谢!希望能够在同一片地区继续植树,一来可以看到往年植树的成果,二来能够形成一定规模。另外,最好能给参加植树的朋友讲讲所植的是什么树,为什么植这种树,对改善当地环境或者人民生活有什么具体的意义。这样可以让参加的朋友对植树活动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有助调动大家参与植树的积极性。    傅长新:  植树很重要,护树养树
期刊
黑鹳(Ciconia nigra)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体长1m左右,头、颈、脚都很长。头、颈、胸和身体背面都呈黑色,颈具辉亮的绿色光泽,背和肩皆泛紫色与青铜色光泽,上胸有紫色和绿色光泽。下胸、腹、两胁和尾下等均白色,嘴和脚红色。  黑鹳分布十分广,国外从西班牙、葡萄牙到瑞典南部,德国北部、东欧、中亚等一直到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等整个欧亚大陆以及印度,泰国和非洲。在国内
期刊
结束了本月最后一次活动,坐在公交车上,随着车身的摆动,一刹那间,我有些恍惚。从今天开始,我将结束羚羊车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去负责另一项新的工作。想到这些我心里竟有些冲动,眼角竟有些湿润。这些徽征告诉我,我对刚刚结束的工作有些不舍。我从来没对自己的工作有过这样的感觉。想来这种感觉就是不舍,对羚羊车项目难以割舍的感觉。一瞬间,我竟觉得像要远别亲人一样,心里会一阵又一阵地痛。  回想我最初刚到自然之友的时
期刊
绝不能让  古丝绸之路上的绿色宝石,消失在苍茫大漠中    “绿希望”出发和民勤生态环境现状     2008年8月,作为自然之友“绿色希望行动”(简称“绿希望”)的志愿者,我参加了甘肃民勤的环境教育出行。经历了十余个小时的跋涉,我们一行来到了甘肃省会兰州。我们首先来到了兰州地理所,请那里的专家学者为我们介绍民勤的情况以及他们最近的研究成果。   联合国1997年拟订的标准认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每
期刊
与遥感所读博的蔡博峰闲聊时,知道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三北防护林”评价方法的。我们的谈话有些内容事关生态,有些概念挺有意思。现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择其梗概,略述如下:     单:关于森林,地理所前所长黄秉维院士写过文章,曾发表在我们杂志(1981年第1期)上,题目是《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有的部门反应强烈,出现了一批反驳文章。  黄先生后来又写了一组回应文章《再谈森林的作用》
期刊
盛提醒要交文章,才想起关于新年回访灾区,还有一项任务要完成,那些半个月前的点点滴滴,又生动地浮现在眼前。我似乎又闻到绵春贡酒厂飘出的酒香,看到那青翠的龙门山,听到孩子们的声音与孔叔叔的侃大山,还有我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房东做的麻婆豆腐,梁师傅家的小卖铺,遵道学校黑板上的图片以及在双泉村的细雨蒙蒙……这次志愿者经历让我感受到不论生活中会发生怎样的灾难,生活仍会继续。面对灾难,我们会流血、会流泪,会感到
期刊
前一段时间,《自然之友通讯》编辑忽然给我打电话说,马上快到自然之友注册成立十五周年纪念日。她查了一下通讯录,能写文章并与自然之友保持十五年关系的人不多,所以请我无论多忙,一定要写一篇文章。  要不是她的这个求稿电话,我还真是没有仔细计算过,转眼间自己认识参与自然之友竟然已经十六载! 这十六是我从青年走向中年的十六,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为精彩丰富的十几年。而这些丰富和精彩中有许多来自于自然之友。   
期刊
南水北调引水进京规划延后五年,这使原本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下降的北京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原规划南水北调工程于2010年引10亿立方米长江水进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缺水状况。但是按照最新建设计划,南水北调引江水进京将推迟到2014年,这使未来六年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更加严峻。    南水北调的背景    北京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大城市之一。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m
期刊
说到长白山的森林和大树,就不能不说到她的探秘者和保护神——被人尊崇为“老树爸爸”的王战先生。王战无疑是撑起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大树,他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足以令人高山仰止。  我和王战先生1979年相识于长白山。这年年底,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成立,王战是该定位站的奠基人和首任站长。我同王战先生交往不多,而每一次都感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是精神的享受,灵魂的升华。王战先
期刊
对世间各种植物,我从小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些茁壮的大树、纤柔的细草、鲜艳的花朵、肥硕的叶儿、青涩的果实,那样旁若无人、自在从容地站着、攀着、爬着、挂着,吮吸大地的养分,汲取日月的精华,坚守着足下的土地,散发着经久不散的清芬。而动物则不同。它们野蛮、残酷、自私、贪婪,侵略和杀戮每时每刻都在它们之间上演,凶猛的狮追逐着胆小的兔,高翔的鹰盯着温顺的鸡,青蛙鼓起圆圆的肚腩眼瞄着蚊虫,硕大的鲨乘风破浪紧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