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结植物

来源 :自然之友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ko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世间各种植物,我从小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些茁壮的大树、纤柔的细草、鲜艳的花朵、肥硕的叶儿、青涩的果实,那样旁若无人、自在从容地站着、攀着、爬着、挂着,吮吸大地的养分,汲取日月的精华,坚守着足下的土地,散发着经久不散的清芬。而动物则不同。它们野蛮、残酷、自私、贪婪,侵略和杀戮每时每刻都在它们之间上演,凶猛的狮追逐着胆小的兔,高翔的鹰盯着温顺的鸡,青蛙鼓起圆圆的肚腩眼瞄着蚊虫,硕大的鲨乘风破浪紧追着渺小的鱼……
  有一则故事:非洲一条河流的东西岸,分别居住两群野生动物,东岸的强壮,西岸的羸弱。科学家有意将两岸的部分动物互换家园,结果,生存环境改变,东岸的依旧强壮,西岸的依旧羸弱。原来,东岸有一群虎视眈眈的狮子,西岸则是太平盛世。日日的追逐与逃避、捕获与被捕获,东岸的动物们为了生存和种族繁衍不得不日趋敏捷、矫健和强壮。
  想想,如果人类的生活境遇酷似非洲东岸的动物,冥冥中总有一双凶残的目光在窥视着自己,如芒在背,如骨在喉,岂不可怖可悲?
  人类的内在精神,包含着植物和动物的双重属性。比利时一作家说,人的植物性力量大部分存在于其童年生活中。一个天真孩子,牙牙学语、踉跄学步,睁着漆黑的双眸,嚷着“妈妈抱抱”;稍大后,以稚拙的语言和身体动作向父母要求所需,有时一张小小的画片就足以让他心花怒放;然后,他要好吃的、爱穿的、想玩的,耍一些可笑的小小诡计,欲望不得满足时就哭闹一场……人类童年的大多数需求犹如植物对阳光雨露的需求,公开、明朗、无侵害性也无侵略性。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进入了成年,心底的欲望一年年生长、膨胀,犹如爆米花或肥皂泡,心机逐渐增多,计谋逐渐深厚,一天天变得成熟、老辣、老谋深算。谋什么?算什么?无外乎金钱、地位、权力……为此,人们起早贪黑、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相互算计……不少人身陷欲望的深渊难以自拔,有的甚至“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每到周末假日,人们走出都市的喧嚣,扑入山野的怀抱,一见到满目葱绿的植物,就连声说:“人类需要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其实,所谓自然就是那些变幻莫测的天宇、静默无言的山川、奔腾不息的河流以及生机勃勃的植物呀!
  我有一位对植物痴迷热爱的朋友,每当谈起植物,他就目光炯炯分外有兴致。他说,当他想远离错综复杂的人际环境时,就会到这座城市唯一的植物园里,让自己融入那些摇曳生姿的盎然绿意中,平心静气地坐在一株高高的南洋杉下,看着月色笼罩、孤星闪烁、树影明暗,感受着微风穿流、轻香盈怀。每每这时,他的心就会一点一点地变柔变软,慢慢地柔软成一湾宁静的海滩。古人金樽对月荣辱皆忘,他则背靠挺拔的树干,在有如浓墨泼洒的树冠下,在洋洋洒洒的针叶织成的“屋顶”之下,心情月白风清。
  植物们儒雅、清秀,它们不与天争锋,不与地赌气,不与风雨霜雪对抗,它们不会发动横尸遍野的战争,不会制造饿殍满地的灾年。与它们相对,我仿佛也成了一株植物,双足是根,身躯为杆,两臂为枝,纷披的发似浓碧的叶。我以不变应万变,脚踏一片厚土,头顶一片变幻莫测的天,于深呼浅吸间平心静气地检点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每一片涟漪,触摸、体察自己所有隐蔽的内在经历——那些与我同生共长摆脱不去的生物性、自然性、社会性、文化性所构成的内在经历,犹如山野的肥美植物,一阵风过绿浪起伏,又一阵风过碧波滔天。
  亿万年弹指逝去,许多物质和精神早已灰飞烟灭。在人类一代一代繁衍、厮杀、搏斗、创造、竞争的时候,在人类精心构建人体的文本、大自然的文本、人类社会的文本并使之紧密交融于一体的时候,植物们依旧那样平和宁静,或娇柔像轻风,或坚硬似严寒,或绿成春天色彩,或枯成落日辉煌,不论呈现什么模样,它们永远淳朴简单、真实安详。而淳朴简单、真实安详的生活,不正是人类的向往和追求吗?       
其他文献
又是一年春来时,作为一个年近八十的老人,秉数十载的绿色大地梦想,历半个多世纪的观绿、访绿、探绿、护绿之旅,积绿增绿减、绿浓绿淡的山林现状与过程喜忧在心。值此植树节来临、全国民众绿化祖国之际,谈一点我对植树与生态养护的看法与建议。    激发持恒的植树热情    自我青年时代,就有植树节的概念。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因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林业建设,我们国家早在民国时期就把孙中山逝世的日子
期刊
正方  hai_ying_ma:  2008年参加过自然之友组织的植树活动,组织得很好,谢谢!希望能够在同一片地区继续植树,一来可以看到往年植树的成果,二来能够形成一定规模。另外,最好能给参加植树的朋友讲讲所植的是什么树,为什么植这种树,对改善当地环境或者人民生活有什么具体的意义。这样可以让参加的朋友对植树活动有更深刻的认识,也有助调动大家参与植树的积极性。    傅长新:  植树很重要,护树养树
期刊
黑鹳(Ciconia nigra)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态优美的大型涉禽,体长1m左右,头、颈、脚都很长。头、颈、胸和身体背面都呈黑色,颈具辉亮的绿色光泽,背和肩皆泛紫色与青铜色光泽,上胸有紫色和绿色光泽。下胸、腹、两胁和尾下等均白色,嘴和脚红色。  黑鹳分布十分广,国外从西班牙、葡萄牙到瑞典南部,德国北部、东欧、中亚等一直到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和日本等整个欧亚大陆以及印度,泰国和非洲。在国内
期刊
结束了本月最后一次活动,坐在公交车上,随着车身的摆动,一刹那间,我有些恍惚。从今天开始,我将结束羚羊车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去负责另一项新的工作。想到这些我心里竟有些冲动,眼角竟有些湿润。这些徽征告诉我,我对刚刚结束的工作有些不舍。我从来没对自己的工作有过这样的感觉。想来这种感觉就是不舍,对羚羊车项目难以割舍的感觉。一瞬间,我竟觉得像要远别亲人一样,心里会一阵又一阵地痛。  回想我最初刚到自然之友的时
期刊
绝不能让  古丝绸之路上的绿色宝石,消失在苍茫大漠中    “绿希望”出发和民勤生态环境现状     2008年8月,作为自然之友“绿色希望行动”(简称“绿希望”)的志愿者,我参加了甘肃民勤的环境教育出行。经历了十余个小时的跋涉,我们一行来到了甘肃省会兰州。我们首先来到了兰州地理所,请那里的专家学者为我们介绍民勤的情况以及他们最近的研究成果。   联合国1997年拟订的标准认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每
期刊
与遥感所读博的蔡博峰闲聊时,知道他的博士论文是关于“三北防护林”评价方法的。我们的谈话有些内容事关生态,有些概念挺有意思。现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择其梗概,略述如下:     单:关于森林,地理所前所长黄秉维院士写过文章,曾发表在我们杂志(1981年第1期)上,题目是《确切地估计森林的作用》,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有的部门反应强烈,出现了一批反驳文章。  黄先生后来又写了一组回应文章《再谈森林的作用》
期刊
盛提醒要交文章,才想起关于新年回访灾区,还有一项任务要完成,那些半个月前的点点滴滴,又生动地浮现在眼前。我似乎又闻到绵春贡酒厂飘出的酒香,看到那青翠的龙门山,听到孩子们的声音与孔叔叔的侃大山,还有我那辆破旧的自行车,房东做的麻婆豆腐,梁师傅家的小卖铺,遵道学校黑板上的图片以及在双泉村的细雨蒙蒙……这次志愿者经历让我感受到不论生活中会发生怎样的灾难,生活仍会继续。面对灾难,我们会流血、会流泪,会感到
期刊
前一段时间,《自然之友通讯》编辑忽然给我打电话说,马上快到自然之友注册成立十五周年纪念日。她查了一下通讯录,能写文章并与自然之友保持十五年关系的人不多,所以请我无论多忙,一定要写一篇文章。  要不是她的这个求稿电话,我还真是没有仔细计算过,转眼间自己认识参与自然之友竟然已经十六载! 这十六是我从青年走向中年的十六,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为精彩丰富的十几年。而这些丰富和精彩中有许多来自于自然之友。   
期刊
南水北调引水进京规划延后五年,这使原本水库蓄水不足、地下水位下降的北京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原规划南水北调工程于2010年引10亿立方米长江水进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缺水状况。但是按照最新建设计划,南水北调引江水进京将推迟到2014年,这使未来六年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更加严峻。    南水北调的背景    北京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大城市之一。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m
期刊
说到长白山的森林和大树,就不能不说到她的探秘者和保护神——被人尊崇为“老树爸爸”的王战先生。王战无疑是撑起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大树,他所具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足以令人高山仰止。  我和王战先生1979年相识于长白山。这年年底,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成立,王战是该定位站的奠基人和首任站长。我同王战先生交往不多,而每一次都感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是精神的享受,灵魂的升华。王战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