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小山村搭建艺术大舞台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80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劲歌热舞、陇中小曲;中西合璧、管弦混搭……西部陇中山村内官营,群众自发的文娱活动,为乡村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小山村里的“大明星”
  2012年9月15日上午7时,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内关村的文化娱乐中心门前,负责看门的老人打开了小院的大门。不一会儿,轻柔舒缓的音乐在清晨寂静的村子里飘荡,山那边,朝霞淡淡地抹在天边。做完早饭的妇女们,从各家各户涌向娱乐中心内有些简陋的小广场跳健身舞。
  “天气好的时候有四五十人,平常基本保持在30人以上。”村委会主任赵永兵笑着说,“现在农闲了,村上的妇女都喜欢出来跳跳舞、运动运动,对身体也有好处。”
  内官村一直以来就有文娱传统,这个“文化娱乐中心”,就是镇政府筹资10万元,群众自筹5万元,于2001年建成的一个占地面积近5亩,建筑面积129平方米的农家小院。
  今年73岁的陈玉兰是这些队员们的“头头儿”,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老太太。2002年,陈玉兰组织村上的妇女成立了一个舞蹈队,因为参加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舞蹈队也就被命名为“夕阳红”艺术团。
  “我喜欢扭秧歌,和村里的几个老太太一拍即合,组了个团一起跳。开始人少,但玩得很高兴,慢慢参与的人多了,还有年轻人。现在年龄最大的75岁,最小的还有30岁左右的小媳妇。”
  艺术团自己制作了专门的服装,凑钱买了音响,还组建了自己的乐队。陈玉兰说,夕阳红舞蹈队在内官营很有名,个个都是当地的“大明星”,婚丧嫁娶,经常有人请他们演出。“不要钱,我们就是高兴,唱得高兴、跳得高兴,心里舒坦。”陈玉兰说,现在农村的生活变好了,村里的老人就自己找些乐子。
  夕阳红艺术团表演的曲目、剧目很多,有传统地方小曲,还有老歌红歌,更多的是集体编创的快板、歌曲。翻看夕阳红艺术团的自编歌曲,他们创作的歌词涉及面很广,从村里的马路,到镇上的高楼,从“合作医疗”到“农村低保”,从“引洮工程”到“南水北调”,从“蔬菜大棚”到“洋芋产业”,家国天下事,无所不有。“一路走来一路看,冬暖大棚搭满川,里面蔬菜各样全,致富路上很乐观,科学发展指航向,实现小康民喜欢……”
  晨练过后,跳健身舞的妇女们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家。陈玉兰组织30多名妇女身着节日盛装,置备好锣鼓彩带,继续在娱乐中心彩排节目。
  今年的“洋芋大会”(定西是中国薯都,当地人将一年一度的“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称作“洋芋大会”)下个星期就要开幕了,夕阳红舞蹈队为了参加今年的开幕式,自发组织排练了三个节目:舞蹈“开门红”“欢聚一堂”和快板“赞内官”。今天的彩排,队员们显得格外卖力,也很认真。因为,区里文化馆的领导上午要来村上审看节目,能不能上得了“洋芋大会”,就看今天的了。
  管弦混搭的“乡巴佬”
  笛子、二胡、古筝、扬琴;萨克斯、小号、圆管、黑管。民族弦乐和西洋管乐的混搭让人颇有些诧异。几位老人在乐器的伴奏下齐声唱道:“我的家乡内官营,邻县外省皆闻名,绿色蔬菜运广州,扁豆大豆出国门,党参当归是国宝,牛羊马匹一群群。”曲子刚一唱完,围观的群众便鼓掌叫好。这就是“夕阳红”艺术团的伴奏——“乡巴佬乐队”。
  “乡巴佬乐队”每次演出都不收费,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老百姓免费表演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乐队是村子里的老人于2003年自发组建的,乐队成员的年龄平均60多岁,固定的“演员”八九人,最多时人数达11人。
  今年64岁的石玮是“乡巴佬乐队”的组织者,也是乐队队长。在他的组织下,一些退休教师、退休干部和有音乐爱好的农民积极加入,“都是音乐爱好者,大伙就图个老有所乐。”
  石玮在村里的日杂市场上开了一个名为“乡巴佬音乐之家乐器行”的小店。店面不大,陈设简陋,专营二胡、吉他等乐器和音乐教材、光盘。由于店面位置偏僻,生意冷清。“店里的盈利还不够交房租的,根本没指望能赚什么钱,就只是为我们每周一次的集中排练提供一个据点而已。”谈到自己的小店,石玮非常地坦诚。
  乐队当中的电子琴手,65岁的周侗老人,算是乐队里唯一一个“专业”演员了,他退休前曾在农村幼儿园和小学当音乐老师,乐队里的许多自编词曲都是他创作的。歌曲《我的家乡内官营》生动地表现了这些年内官营的发展变化,“我的家乡内官营,柏油马路宽又平,幢幢高楼拔地起,商家店铺数不清。”歌词切合实际,朗朗上口,大家唱起来都特别起劲。
  乐队主唱张贵萍,算是乐队里的中年人,她说自己喜欢唱歌,现在家里种菜,一年收入两三万,生活比较富裕了,农闲的时候来唱唱歌,比打麻将强。
  9月15日不是乐队每周一次的例行排练时间,但是因为“夕阳红”艺术团最近演出很多,有些曲子还需要再磨合。下午三点,石玮、周侗、张贵萍等几个乐队的忠实成员准时出现在乐器行。熟练地架起电子琴,调调二胡的音准,张贵萍清了清嗓子,“年龄大了,几天不唱,嗓子就有些沙哑了。”
  执着坚守的“寻宝人”
  “乡巴佬”乐队演出的曲目除了耳熟能详的中外名曲,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当地流行的地方小曲——被列为甘肃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陇中小曲。
  陇中小曲简称陇曲,流传于甘肃全省,以及新疆、青海等地,尤其盛行于陇中定西及其周边地区,是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小调,供劳动者在庆丰收、玩社火、集会时演唱。其中的《小放牛》《五更鸟》《绣荷包》等经典曲调更是在大江南北经久传唱。陇曲相传起源于唐朝,如果从敦煌莫高窟文献中存有的唐宋以来的100多首与陇曲相关的曲调算起,陇曲的发展已经历了1000多年,主要靠一代又一代陇中民间艺人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近年来,陇中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保护。一代代的陇中艺人长期致力于陇中小曲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周侗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乡巴佬乐队的“据点”里,周侗捧出一本手工装订的歌本给我们看。翻开破旧的歌本,我们看到的是一首首散发着泥土香味的原生态定西民歌,歌名、曲谱、歌词、演唱者、搜集地点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这是老人多年心血的结晶——定西民间小调的手抄本。   周侗早在多年前就发现了民间艺术传承的脆弱性和面临消亡的危机。他说,民歌是一种口头的艺术创作,由于“十唱九不同”,同一曲调在流传过程中在各地形成不同的变体,再加上民歌演奏常常是口手相传,许多民间艺术的“绝活”都在老艺人手上,而许多老艺人都不识字,也不懂曲谱,无法记录保存。随着文化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许多年轻人对民间艺术越来越不感兴趣,因而使定西民间艺术的传承链发生了变化甚至断裂。于是,周侗便开始搜集整理定西民间小调,行色匆匆地奔波在定西的大街小巷、田野村落之间,执著地寻访着弹弦子、拉二胡、吹唢呐的民间艺人,并从他们的口中记录下那些优美的旋律。
  许多老艺人都住在偏远的农村,山路崎岖、路途遥远。但不管有多远,也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打听到哪里有民间艺人,周侗就会风尘仆仆地徒步赶去。就这样,他跑遍了定西的乡镇农村,拜访了无数民间艺人。他说:“路上再苦再累,但想着自己是奔着老艺人和那些宝贵的民歌去的,心里还是热的,也就不觉得苦了。”
  内官营村的“周立波”
  说道艺术团里的能人,就不能不提快板作者李炳章。
  “打竹板,响得好,法治国家民声高,爱法学法又懂法,远离毒品当好家……”这是内官村里74岁的老人李炳章自编自演的快板《违法乱纪不能干》的片段。
  “我打小喜欢唱戏,做梦都要耍几下。”李炳章换上一身“老太太”的行头,在自家院里表演开来,“衣服都是自己花钱做的,还有好几身呢。”
  1958年,李炳章参加“引洮”工程工地文工团,1961年任该团团长,工程完工后回家务农。回到家乡的他看到当地经济发展缓慢,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家庭矛盾、经济纠纷时有发生。“我心里着急啊,就琢磨着宣传科技、人才、法制,群众的思想意识提高了,法制观念增强了,才能发家致富,才能安居乐业。”于是,李炳章组织村民成立了演出队,用文艺表演的形式,宣传普法常识、人伦道德、好人好事、社会新风尚。
  李炳章翻出自己几十年的手稿,其中普法的稿子占了一多半,“我虽然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但特别喜欢写东西,有时一夜起来四五趟改稿子,有些字不会写就打个叉,找时间让小孙子帮忙”。
  五十多年来,李炳章凭着这股韧劲和热情,创编了《拐卖人口丧天良》《劝君莫长三只手》《坚决打击毒品犯》《不孝父母法不容》《违法乱纪不能干》《帮助汶川情更深》《安全奥运第一条》等作品。
  2004年12月,李炳章被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2005年1月,他担任内官营“夕阳红”演出队队长、内官营业余剧团副团长,2008年被内官营镇党委、内官营镇人民政府评为“感动内官”十佳人物。
  “其实我最看重这个。”李炳章从柜子里拿出一本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书,那是2010年4月定西市安定区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帮其出版的《普法艺人——李炳章作品集》,首页上是现任文化部副部长励小捷在任甘肃省委宣传部部长时题的词:“内官营的周立波——李炳章。”
  李炳章说,“如今生活好了,我一个老农民,能为普法宣传工作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让人民尽可能多地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移风易俗,这是我最开心的事”。
  9月15日下午,赵永兵从镇上得到消息,“夕阳红”艺术团参加洋芋大会开幕式的节目落选了。
  晚上九点,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在农村,这个点很多人都已经准备要睡觉了。但是内官村文化娱乐中心的大门又一次打开了,屋里也亮起了灯。李炳章、陈玉兰、石玮、周侗、张贵萍,还有其他夕阳红舞蹈队的队员和乡巴佬乐队的乐手们,都纷纷来到这里开始排练。内官营是一个以蔬菜种植为主要经济产业的村庄,眼下正是农忙季节,芹菜、莲花菜大量上市,在地里采摘、搬运、过称,忙活了一整天的队员们,来不及吃口饭、喝口水,甚至来不及换下劳作时的衣服,都纷纷赶到。
  虽说洋芋大会参加不了了,但是还有3天后区里文化馆组织的文艺调研。队员们为这次文艺调研又准备了3个陇中小曲:《割韭菜》《花花姐儿转娘家》《匡胤送妹》。
  在村里娱乐文化中心活动室昏暗的灯光下,十余位老太太头戴紫巾,身穿黑色绣花演出服,手拿彩带红绸,秧歌扭了起来,小曲唱了起来……
其他文献
曲尺能成方圆器,直线调成栋梁材。旧时乡村,木匠是很风光的,木匠师傅被尊称为“老司”,“老”含尊敬之意,“司”是专业工匠。在乡村行走,我们随处可见木匠老司的杰作,依山傍水高低错落的木结构房屋,农民耕作时用的犁耙水车,屋内橱柜桌椅床榻之类的家具,都体现着木匠的智慧,蕴含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木匠是鲁班的徒子徒孙,也叫做甲乙生,源自于五行之中的东方甲乙木,《周礼·考工记》中管木匠叫梓人。唐代柳宗元《
期刊
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车筐处醒目地挂着一块 “文化下乡”的牌子,车的主人个子不高,一身旧军装不是很合身却浆洗得干干净净。  在河北玉田县林南仓镇附近的农村,地头田间都可以看到这一车一人,骑车的人时不时停下来和村民拉呱一会儿,或者到地里捏捏泥土、看看庄稼的长势。他不是科技站的技术人员,不是村镇领导,甚至也不是农民,可是十几年来他做的事情却和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一开始的几十本书到成立农家书屋志愿者服
期刊
1949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只有10.6%,2011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49.7%。与中国高速城市化相伴而生的,是以同样速度消失的农村及农村记忆,低矮的农舍变成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屋里的土炕、土灶变成现代时尚家具,原本熟悉的锄头、镰刀也早已在历史的变迁中不知去向。  为了重拾旧日农村的记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我们传统的农耕文化,北京部分村镇早在10几年前就开始自发
期刊
从一开始几个戏曲爱好者的自我消遣,到成立三十多人的剧团,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镇的“民族文化戏曲艺术团”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  这个团的成员有农民、工人、个体户、退休老干部,他们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仅仅凭着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将一出出传统剧目奉献给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打狗劝夫》、《花为媒》、《回环记》、《凤还巢》、《十八相送》……二十年间,这家业余戏曲团几乎每晚开演。  周启丽的舞台梦  每天晚上6
期刊
如果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好比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下油门,车就会疾驶如飞。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  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同样是100元,前一个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
期刊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打折促销政策,便是对“贝勃定律”的贯彻。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让人们感知到“差别”的存在,从而达到充分刺激的效果——消费者要的不是便宜,要的是感到占了便宜。  一位意大利的心理学家曾在两对具有大体相同的成长背景、年龄和交往过程的恋人当中,做了这样一个送玫瑰花的实验。其中一个男孩,每个周末都送给自己心爱的姑娘一束红玫瑰;而让另一个男孩,只在情人节那一天送出一束玫瑰。由于两个男孩的送花
期刊
“大夫,麻烦您看看,我家彩椒的叶片长白毛是怎么回事?”一大早,北京延庆广积屯村的村民张金林拿着彩椒染病叶片到“植物诊所”向“植物医师”焦海霞问诊。仔细询问后,焦海霞开出了“处方”:增加棚内温度,摘除下边病叶后销毁,叶片要喷植物药剂……  8月14日广积屯村植物诊所成立以来,焦海霞每周定期为菜农免费提供半天“坐诊”服务,开出的“处方”不仅详细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症状描述,同时给出涵盖农业管理、生态调
期刊
刘表是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字景升,山阳高平(山东省济宁市东南)人。结交汉末名士陈翔、范滂、檀敷、张俭、孔昱、范康、岑晊等七人,号为“江夏八俊”。  刘表是汉皇室宗亲,他占据江夏九郡,拥兵十万,但一直保持守势。除听信袁绍之语,截孙坚归路,夺取传国玉玺,与江东孙家结怨外,基本没有攻城略地的举动。  曹操受了祢衡的辱骂后,为避免乱杀才子的恶名,派祢衡至荆州见刘表,想借刘表之刀杀祢衡,但刘表识破曹操用心,所
期刊
“我们带着双手和行囊远走四方,我们努力生活就不会失去方向……”这是一位名叫许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创作的一首歌曲,随着悠扬的歌声,我们仿佛看见一群追求梦想、勇敢闯荡的青年正从远方昂首阔步走向城市。  新生代农民工到底是谁?通俗地来说就是外出打工的80后、90后,以“三高一低”(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为特征的农民工群体,据统计,新生代农民工在目前1.5亿农民工里占
期刊
一个多月前,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张庄镇王楼村46岁的农民王思亮来到沛县司法局,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颁发的《司法资格证书》顺利领到了实习律师执业证。王思亮说:“多亏了农家书屋让俺学到法律知识,走上了律师这条路。”  如今在沛县的300多个行政村,像王思亮这样通过在农家书屋学到的法律知识,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服务的农民还有400多位。他们大多数都被县司法局聘为法律援助联络员,并被当地农民称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