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86例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i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总结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方法:对86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环境护理、心理护理、消化道症状护理、溶栓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临床治愈79例,因病情加重自动出院2例,死亡5例。结论: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消化系统症状;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83-01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对86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患者,男71例,女15例,年龄24~86(平均50.6)岁。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89.65%)、呕吐(80.23%)、恶心(39.42%)为主,其次为腹泻(7.73%)、腹胀(9.3%)。其中心电图提示下壁AMI患者占75.49%,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1.2 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即实施环境护理、心理护理、消化道症状护理、溶栓护理、饮食护理、吸氧护理、低血压状态护理、便秘护理、液体管理、早期安全康复锻炼,使患者在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环境中治疗、康复。
  2 结果
  79例患者好转或治愈出院,2例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5例死亡,其中心力衰竭合并严重心律失常3例,心源性休克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均于入院3天内死亡。
  3 护理体会
  3.1 病室环境 舒适的环境管理是重要的护理活动,适宜的声响、光线、气味、温湿度能提高环境的舒适,适当的感觉刺激环境,对健康是有益的,舒适护理可减轻疼痛,从而减轻心理负担【1】。保持病室适宜的温湿度,一般保持室温22~24℃,相对湿度在50~60%,通风1~2次/d,30 min/次,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房间光线柔和自然,避免强光刺激,尽量用遥控式中央监护仪,以避免监护仪噪音及护士的频繁巡视对患者的干扰。
  3.2 心理护理 患者发病时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应激性负性情绪,从而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冠状动脉供血、供氧进一步减少,心肌坏死范围扩大。同时,还可引起脂肪、糖原分解,增加血液中脂肪含量,加重动脉硬化。所以应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因人而异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
  3.3 消化道症状护理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AMI,以下壁梗死多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肠胀气,严重者发生呃逆等。其机制为:①心脏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与上腹部脏器的感觉纤维共同聚合于同一脊髓神经元,经同一途径上传,因而心脏感觉冲动传人丘脑和大脑皮质后产生腹痛的感觉;②迷走神经的传入感觉器几乎都位于心脏后下壁表面,当心肌缺血、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产生腹痛、腹泻,其临床表现与急性胃肠炎相似【2】;③心肌坏死刺激迷走神经和心排血量减少或休克,引起胃肠系膜血流速度下降,胃肠道缺血,从而出现胃肠痉挛,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3】。因此,腹痛时采取必要的止痛措施,静脉推注奥克以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呕吐后及时用温开水漱口以减少异味刺激。
  3.4 静脉溶栓护理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文献报道AMI发病后2~6h内,溶栓每提前1h,病死率降低1%[4] 。应做好以下护理:①溶栓后由于梗死血管再通,梗死处坏死组织及白细胞团随血流进入冠脉血管,从而影响心电稳定,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因此,溶栓前床边应备好除颤仪、心电图机、阿托品、利多卡因等抢救仪器及药品;②溶栓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心律变化;③密切观察心肌酶峰值、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④并发症防治:出血是溶栓最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可局部出血,重者可全身出血,甚至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危及生命。故溶栓过程中严密观察有无出血症状和体征,如局部血肿、呕血、便血、低血压、神志意识的变化、皮肤粘膜颜色及大小便变化等;溶栓时避免进行动脉穿刺及肌肉注射。
  3.5 饮食护理 心肌梗死患者前3日进食流质,待症状减轻后逐渐改为半流质、软食、普食【5】。宜进低脂、低胆固醇、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严禁饱餐及暴饮暴食。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水肿者,要根据病情采用低盐、无盐、低钠饮食。多食蔬菜水果,戒烟忌酒及刺激性食物或饮料。
  3.6 吸氧护理 为使氧气流量均匀,吸氧管以多孔为佳,开始以4~6L/min为宜,如疼痛减轻,可调至2~3L/min维持,病情稳定后给1~2L/min。吸氧过程中应经常巡视,避免氧气管折叠、扭曲、脱落,每日更换灭菌蒸馏水,保证氧气充分湿化后吸入,减轻氧气的干燥及刺激作用。
  3.7 低血压状态护理 低血压状态系AMI发病后因疼痛、迷走神经反射、低血容量、严重心律失常或药物等因素引起的有低血压表现,但无微循环衰竭征象的一种血压状态,一般用多巴胺和间羟胺持续静滴,严密监测血压,根据血压高低调节滴速,并加强液体管理,以免因多巴胺外渗而致皮下组织坏死。
  3.8 便秘护理 按照患者排便习惯,按时排便,训练排便反射。多食水果、蔬菜以增加食物中的纤维素,促进肠蠕动。沿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1~2次/d,15min/次,以增加肠蠕动,利于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通便灵或开塞露等通便药。
  3.9 液体管理 24h液体总量不超过1500ml,滴速<30滴/min,因输液过量或速度过快可致心脏负荷过重,导致肺水肿。
  3.10 安全实施早期康复训练 对无合并症患者于发病第2周即可开始下床活动。研究表明,早期活动锻炼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形成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增加心肌供血,减慢心率,降低动脉压,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血脂,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李莉,黄萱.舒适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J],2009,l5(15):51.
  [2] 廖丹,王海龙.不典型症状急性心梗46例诊断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J],2007,7(16):3871~3872.
  [3] 朱从飞.以腹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12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8):3476.
  [4] 李建德,徐晓波.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8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09,7(9):60.
  [5] 陈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护理.中国医学创新[J],2009,6(26):107.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标识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自行设计、制作压疮标识、管道标识、药物警示标识、坠床标识、跌倒标识及饮食标识,并在临床中充分应用,最后对应用前后护理差错率、意外事故发生率进行分析。 结果:实行护理标识后,临床护理差错发生率比使用标识前下降了6.0%,意外事故发生率下降了3.5%。 结论:护理标识的应用有效地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警惕性,增强了护士风险意识,加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也使得其在医疗护理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医疗护理是患者后期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所以护理安全在护理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因为护理人员的疏忽或者患者的不配合,很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健康甚至生命隐患,此外还会给医院造成声誉或者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时刻防范各种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杜绝护患纠纷的发
期刊
【摘 要】我院特需病房针对患者群的综合素质高,对护理服务方面期望值较高的特点,在护理服务上加强细节护理、用心服务,开展形式多样的细节服务,在护理文化建设中树立具有医院自身特色的高质量的护士形象,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水准的护理服务,赢得病人信任,从而提升医院护理服务品牌,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关键词】细节服务;特需病房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68-01  特需病房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意外拔管原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54例患者意外拔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定期培训,插管患者的不良情绪和不适感得到了有效改善,基本杜绝了拔管意外的发生。结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科学、合理的采用镇静剂、规范护理操作、妥善的固定方式及有效的肢体约束等措施可有效
期刊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手足口病潜伏期2到7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如:发热,咳嗽 ,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可持续4到5天。多发生于1岁到4岁的婴幼儿,春夏季多发病,皮疹主要出现在手,足,口,臀四个部位,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起初为栗米样斑丘疹或水泡,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
期刊
【摘 要】目的:针对老年心绞痛患者通过护理干预探讨其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老年心绞痛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为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操作,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通过抑郁量表(SDS)和焦虑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之前,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心内科患者行舒适护理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40例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护理评分的比较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将2011年以前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脑出血早期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病人患肢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程度明显优于未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病人。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病人的肢体、生活自理能力、失语疗效显著
期刊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康复;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73-01  脑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根据其病理演变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大多数脑血管意外患者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丧失生活及工作能力,甚至死亡。 [2]患者极易产生严重的心理和情感障碍,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在急性期及恢复期,我们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心脏直视外科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方法:统计了我院312例行心脏直视术后的患者引流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发生原因,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312例患者共出现并发症5例次,1例为引流管脱落,3例为引流管堵塞,1例为引流口感染,1例气胸,均未造成严重后果。总结引流管护理经验6大点。结论:良好的术后引流管护理流程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