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科学选择热点专题和科学指导热点复习来探讨如何促使学生做到时政热点与政治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时政 热点 政治 知识 整合
为了能够更有力地贯彻“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又能够使高考试卷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充满活力。近年来,高考文综测试十分重视对时政热点问题的考查。为此,高考备考者应努力促使学生做到时政热点与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特别是与政治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
一、 科学选择热点专题
每年高考涉及的热点专题的内容非常多,如何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十分重要。
1.宏观上应明确出题依据
⑴依据《考试大纲》。从时空上来说,指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如07年高考主要涉及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间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就内容上来说,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⑵从近几年高考文综政治出题的规律上考虑,主要是选择重大热点。
2.微观上应突出三个方面
⑴年度间的重要社会热点问题,一般应以“两会”为界,尤其是“两会”反映的社会热点更需要重视。
⑵在高考当年是周年的重大事件。这些周年性的事件必须是在历史进程中有深远影响或者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⑶具有长效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诸如人口、资源、
环境、科技等。
二、科学指导热点复习
明确了时政热点的主要考试对象后,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备课和精确的导引,尽量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文综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要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在政治学科中主要是指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各自内部及其间的联系以及政史地学科间的联系;“多层次”是指每一考核目标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四个不同的考核目标也分成四个不同的层次,每层要求的水平不同;“多角度”,从政治学科上来说,主要是指政治学科内的不同模块以及同一模块的不同章节和政史地三个学科间的角度;从设问要求的层面上看,主要是指“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的差别”、“怎么办” 的角度。因而时政热点在政治中的考查必然是以情景材料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政治、哲学常识的主干基础知识以及政史地学科间的交叉知识来对材料中的某个或某些观点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分析。因此,我们教师在组织学生备考热点专题时应充分突显出大纲中的这些要求。
文综政治复习第三轮,一般都要有一段时间来专门训练时政热点与学科知识的整合,以提高学生应试中的自觉应变能力。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具体该怎样指导学生备考热点专题。
1.以热点专题为中心,找出与教材主干基础知识的结合点、交叉点和渗透点,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
下面我们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来分析说明。
⑴概括总结出2006年4月-2007年3月与之相关的政策,引导学生思考大体涉及哪些相关范围的知识
如:①200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创造了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的“新起点”;②在西部地区率先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子女实行“两免一补”;③中央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领域扩大,力度加强;④全国第一部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宗旨的地方性法规在河南省内媒体公布,引起全国瞩目;⑤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⑥12月5日至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07年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通过这些,引导学生明确关于新农村建设与教材主干基础知识的结合点、交叉点和渗透点将会涉及到税收、财政、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社会保障、教育、法律、党的领导、政府职能等到方面,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热点与学科知识的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科和学科间联系”的内在意思。
⑵重点整理出已成定论的该热点产生的原因、意义、措施、概念等,结合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
如:①整理重要结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略);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建设其的重要意义?(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b.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c.我国人均GDP已过1000美元大关,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e.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f.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农村“四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g.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略)
②针对新农村建设的原因、意义、措施分别从经济、哲学、政治常识角度结合教材主干知识加以分析
如:上述的新农村建设的原因、意义,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涉及到农业的地位、社会主义的本质及生产目的等;从哲学常识角度说,涉及到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涉及到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等。本例是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层次和“为什么”及学科角度来指导学生具体体会“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
2.以典型试题为载体,强化训练,精当点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能力的考查,最终是通过试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特别重视对典型试题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反复体会和理解“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 “多层次”、“多角度”的真正要旨,进而使学生达到自觉做好热点与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
例:近年来,各地推动发展循环农业,本着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积极探索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条生态化的农业发展之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部通过推广各类循环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和探索了适合不同环境条件、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和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⑴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发展循环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缓解资源与环境矛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②有利于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③有利于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⑵简析农业部做法的哲学依据。
答: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发展循环农业,需要创新和探索了适合不同环境条件、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和模式;②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推动发展循环农业,需要我们掌握各类循环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和探索了适合不同环境条件、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和模式,加以推广应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⑶农业部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治常识知识?
答:①体现了政府履行了经济职能。通过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②体现了国家机构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就本例来说,教师应首先找出或编出典型试题;其次引导学生如何审题设、阅读和概况材料、找出与教材主干知识的结合点;最后引导学生合理撰写答案。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反复体会《考试大纲》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时政热点与政治学科知识有机整合的过程,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对政治学科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科学选择并运用教材主干基础知识对热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科学的灵活的分析的过程。
(作者单位:725751陕西省旬阳县神河中学)
关键词:时政 热点 政治 知识 整合
为了能够更有力地贯彻“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又能够使高考试卷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充满活力。近年来,高考文综测试十分重视对时政热点问题的考查。为此,高考备考者应努力促使学生做到时政热点与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特别是与政治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
一、 科学选择热点专题
每年高考涉及的热点专题的内容非常多,如何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十分重要。
1.宏观上应明确出题依据
⑴依据《考试大纲》。从时空上来说,指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如07年高考主要涉及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间的国内外重大时事;就内容上来说,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⑵从近几年高考文综政治出题的规律上考虑,主要是选择重大热点。
2.微观上应突出三个方面
⑴年度间的重要社会热点问题,一般应以“两会”为界,尤其是“两会”反映的社会热点更需要重视。
⑵在高考当年是周年的重大事件。这些周年性的事件必须是在历史进程中有深远影响或者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
⑶具有长效价值的社会热点问题。主要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引起普遍关注的问题,诸如人口、资源、
环境、科技等。
二、科学指导热点复习
明确了时政热点的主要考试对象后,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备课和精确的导引,尽量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文综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要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在政治学科中主要是指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各自内部及其间的联系以及政史地学科间的联系;“多层次”是指每一考核目标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四个不同的考核目标也分成四个不同的层次,每层要求的水平不同;“多角度”,从政治学科上来说,主要是指政治学科内的不同模块以及同一模块的不同章节和政史地三个学科间的角度;从设问要求的层面上看,主要是指“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的差别”、“怎么办” 的角度。因而时政热点在政治中的考查必然是以情景材料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政治、哲学常识的主干基础知识以及政史地学科间的交叉知识来对材料中的某个或某些观点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分析。因此,我们教师在组织学生备考热点专题时应充分突显出大纲中的这些要求。
文综政治复习第三轮,一般都要有一段时间来专门训练时政热点与学科知识的整合,以提高学生应试中的自觉应变能力。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具体该怎样指导学生备考热点专题。
1.以热点专题为中心,找出与教材主干基础知识的结合点、交叉点和渗透点,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
下面我们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例来分析说明。
⑴概括总结出2006年4月-2007年3月与之相关的政策,引导学生思考大体涉及哪些相关范围的知识
如:①200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创造了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的“新起点”;②在西部地区率先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子女实行“两免一补”;③中央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领域扩大,力度加强;④全国第一部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宗旨的地方性法规在河南省内媒体公布,引起全国瞩目;⑤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⑥12月5日至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07年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通过这些,引导学生明确关于新农村建设与教材主干基础知识的结合点、交叉点和渗透点将会涉及到税收、财政、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社会保障、教育、法律、党的领导、政府职能等到方面,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热点与学科知识的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科和学科间联系”的内在意思。
⑵重点整理出已成定论的该热点产生的原因、意义、措施、概念等,结合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
如:①整理重要结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略);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建设其的重要意义?(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b.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c.我国人均GDP已过1000美元大关,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e.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f.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农村“四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g.是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略)
②针对新农村建设的原因、意义、措施分别从经济、哲学、政治常识角度结合教材主干知识加以分析
如:上述的新农村建设的原因、意义,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涉及到农业的地位、社会主义的本质及生产目的等;从哲学常识角度说,涉及到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等;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涉及到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等。本例是从“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层次和“为什么”及学科角度来指导学生具体体会“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
2.以典型试题为载体,强化训练,精当点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能力的考查,最终是通过试题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特别重视对典型试题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点让学生反复体会和理解“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 “多层次”、“多角度”的真正要旨,进而使学生达到自觉做好热点与学科知识的有机整合。
例:近年来,各地推动发展循环农业,本着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积极探索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条生态化的农业发展之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部通过推广各类循环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和探索了适合不同环境条件、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和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⑴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发展循环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缓解资源与环境矛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②有利于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③有利于转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⑵简析农业部做法的哲学依据。
答: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发展循环农业,需要创新和探索了适合不同环境条件、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和模式;②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推动发展循环农业,需要我们掌握各类循环节约型农业技术,创新和探索了适合不同环境条件、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和模式,加以推广应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⑶农业部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政治常识知识?
答:①体现了政府履行了经济职能。通过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促进新农村建设;②体现了国家机构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就本例来说,教师应首先找出或编出典型试题;其次引导学生如何审题设、阅读和概况材料、找出与教材主干知识的结合点;最后引导学生合理撰写答案。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反复体会《考试大纲》的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时政热点与政治学科知识有机整合的过程,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对政治学科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科学选择并运用教材主干基础知识对热点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科学的灵活的分析的过程。
(作者单位:725751陕西省旬阳县神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