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可感的人性情感命运透视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党委书记兼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艺术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影视、戏剧、广播委员会主任,国家电影审查委员,教育部评估专家,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电影召集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著有《从文学之隅到影视文化之路》《中国影视艺术理论研究》《中国电影艺术史》《艺术概论》等。
  
  摘要:电视剧已经可以作为大众文化趣味揣度的尺子,《一个女人的史诗》则可以看做对于女性情感世界折射的代表性创作。其以涵盖从战争年代开始到共和国历史变迁中不同重大事件背景为底色,描涂社会变迁中人的命运多舛的鲜活状态,揭示人的生命情感遭际变换的唏嘘之态,让我们看到人间世态复合多样的真实面相。为历史画像而落脚于个体的生命经历,为人的命运描摹落脚在情感变迁遭际中,为情感抒写而重点着墨在女性细腻感受基点上,《一个女人的史诗》完成了一个牵连时代的人的情感心态历史观照史述。
  关键词:电视剧;女性;观念;情感历史
  
  中国电视剧越来越具有大众影响力,也越来越具有影像文化走向的透视价值。在近年来出色的电视剧创作中,《闯关东》所代表的影像艺术厚度、《士兵突击》所代表的时代人心期盼、《我的团长我的团》所引发的电视市场收视白热化现象、《潜伏》所代表的大众收视文化趣味等等,都值得研究者探析其中的时代文化心理表达意味。而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涉及了开放观念对于生活情感思考所触及的深度。一般而论,人类历史总是囿于时代政治的限制,并且不能不依存于此而发展演变,历史演进被时政支配而人类历史就难以摆脱被左右的限定性;但人的情感历史却别有天地,情感总是受制于个性心性的左右,于是形成根本性的千差万别状态。显然,《一个女人的史诗》在把握二者中没有偏离前者的历史事实,却落脚于后者而具有意味深长的人性思考性。
  整体而言,《一个女人的史诗》是一个以涵盖从战争年代开始到共和国历史变迁中不同重大事件背景为底色,描涂社会变迁中人的命运多舛的鲜活状态,揭示人的生命情感遭际变换的唏嘘之态,让我们看到人间世态复合多样的真实面相。
  中国电视剧艺术表现已经比较丰富多样,但《一个女人的史诗》初看没有惊天动地的特出之处,平实自然的表现形态中也没有故弄玄虚的技巧夸张。但细细琢磨,作为电视剧作品,《一个女人的史诗》波澜不惊地表现了人一辈子要面对的情感世界,接纳了已有出色的影视剧作对于从战争延展到建设时代一代人命运的艺术表现优长,尤其在情感表现上特色鲜明。譬如,将人的生命感知的宏大历史,缩微在个例的人物历史成长和命运变迁上,接续了《金婚》的编年史表现形态;对主人公们如何投身时代激情与政治信念的把握,又有一些接近《恰同学少年》所揭示的历史真实;而在情感爱恋的复杂多样性表现之中的奥秘,也暗合《激情燃烧的岁月》的影子。
  自然,《一个女人的史诗》自有追求。感受剧作的感人性,不妨拿标题作一个拆解:剧作具有的“史诗”意味不假,是因为共和国所遭遇的重大历史演化都基本包容期间,但更显然在历时态中表现一个女性的一生成长折射时代变迁更是史诗意味的体现;而“女人”的心性情感表现逼真自是要旨,因为建立在体察女性心理成长的少有的真切细微感知,女性“如诗”的情感写照在于真实抒发多样情感上,不仅是一个女人历程,也折射了女人们的自然天性和多样的情怀;于是,“一个”的人和一个时代的呼应意义就显明了,当个体的命运牵变息息相关于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中时,一个人就是一个时代,人的时代就是时代的缩影,时代的落脚点就是在具体的人的遭际之中。
  总之,为历史画像而落脚于个体的生命经历,为人的命运描摹落脚在情感变迁遭际中,为情感抒写而重点着墨在女性细腻感受基点上,《一个女人的史诗》完成了一个牵连时代的人的情感心态历史观照史述。
  通观《一个女人的史诗》,不难看到艺术表现着力的角度是史、诗、事(细节)三者结合的兴奋点:一、史:社会历史演变进程中的人的遭际心态史;二、诗:情感世界爱恋复杂性的抒情表述;三、事:细节的布排为个体和时代的关联作了形象的表述。本文重点阐释前两者。
  
  一、史:社会历史演变进程中
  的人的遭际心态史
  
  《一个女人的史诗》从始至终确立历史演进对于人的影响,人是历史变迁中的主体,人不能违逆历史的真切性,社会历史造就人的命运。重要的是剧作描绘了政治风云如何改变人性人心的悲剧性,和重点展示人如何维护自己的生命历史价值。
  历史就是人的生命铸就的不同印记连缀线索,而历史其实有其风云变幻的诡魅性。剧作以战争年代投身的时代潮流作为起点,就有了从土改、三反五反、抗美援朝等等不断接续的历史事件,波谲云诡的历史将人置身于不能选择或不得不选择的两难境地中,而人在其中许多时候都陷入个性历史被左右的被动状态。《一个女人的史诗》让我们看到社会历史的发生从来都是决定性的因素,人置身在历史变迁中自觉或被动地裹挟进去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主人公田苏菲和欧阳萸几乎是被历史捉弄的人生命运,彼此之间的历史偶合造就了情感的某种悲剧,却意外保存了生活中不少的作为情感立存的必然形态——矛盾的情感纠葛,从而折射了复杂人性生存的意味。田苏菲的纯洁固然部分地摆脱了时潮的游移造就的伤害,她的性格甚至不把一个个伤害当成伤害,但历史不会放任每一个选择,于是就有了心内的痛苦。欧阳萸的文人性的柔弱固然有令人遗憾的表现,但超越历史的个性必然值得注意,他试图跨越世态,批评时潮,其实也还是一种不谙世事,他的情感迁移和仕途坎坷更多纠葛在时代变化的围栏中。但正因为如此,田苏菲的不谙人事、纯真过度虽然有些令人怀疑,却依然显示了人间真实的人性表现;欧阳萸愤世嫉俗虽然显得过分任性胆大,却揭示了历史中的正直精神和不幸遭际。
  小伍和老刘是表现了力求适应时代变迁的主动性而必然悲喜剧跌宕交织的对象,一个总是积极进步,不惜背叛父母家庭,她总是大张旗鼓地追随时潮,却越来越违逆心性,为了进步却落得失落;另一个为了追踪时代仕途,不惜陷害他人暗中使坏,折射了一个在时光中为了权位而丢失人的真实趣味的影像。他们都遭到历史演进的报复。由此剧作让我们看到人性缺陷的历史既是时代潮流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个体人都可能在物质生存政治演变中违逆人性的真实。
  陆琳是另外一种小人物试图玩弄历史却玩弄了自己的社会面相的写照。她从业余作者走到玩弄笔墨和人生情感的路程,不动声色地表现了一些政治小人物如何生存的轨迹。利用一切达到目标,丧失了女性本真的情感护卫,她的身上折射的更多是社会生活漂浮中许多游移人性的面影。
  方大姐基本是作为历史重大事件的见证者而出现的形象。在电视剧中这是一个比较少见的高级女性干部形象,通情达理护佑良知,对于世道认识清醒,又坚持政策的正确性。在她身上,是母性和执政把舵者合二为一的形象体现。职位和历史重任是她成为历史事件分析判断的一个窗口,但在她身上潜藏着女性的情感偏爱,有使之具有可接近的一面。恰当的把握使得这一类人物的可亲性前所未有(情感依附的理性)。她是一个奇特的背景奇特的艺术表现的形象。
  
  二、诗:情感世界爱恋复杂性的抒情表述
  
  在时代变迁的把握基础上,《一个女人的史诗》的价值自然建立在对于人的情感世界多元性的大胆表现——爱不是情意绵绵的自然天成却相反一见钟情未能修成正果(老刘和小伍);天造地设的也许更多是矛盾体的结合,在历史遭际中不断碰撞修炼的情感才是命运所赐(田苏菲和欧阳萸);爱未必绝对体现在实体的结合上,精神爱恋的价值充满了美好的意味(都晓对小菲至死不变的纯洁情感,欧阳萸内心对于孙百合珍藏的浪漫情怀)。
  《一个女人的史诗》在情感表现的集中性上值得玩味。情感是不是人之生存之要?淹没在生存物质性社会中,人的情感时常被忽视、压抑、淡漠或者缩小,其实社会性的存在是表形,但表形的覆盖其实未必合理地在东方政治社会中被坚定地弘扬,却在历史的实相面掩盖内里的人性要意。“问世间情为何物”就是人的生存理由。物质的争夺、权位的欲望、男女爱恋的予夺,其实都建立在大情欲——对爱恋精神的执守——的基础上。大情欲的真挚核心是情感,包括了田苏菲一厢情愿的爱恋、都晓对小菲不离不弃的欣赏、欧阳萸对于心灵呼应的极度追求等等。
  《一个女人的史诗》对于人性情感持久性的表现少有,就是剧作显示了情感其实包含了心灵依恋、情感附着、婚姻牵扯三者和表现三者之间差异的包容。在前述典型的都晓对小菲纯正的情感依恋、田苏菲一厢情愿对欧阳萸的亲近、欧阳萸对孙百合始终不渝的情感沉醉等等,聚合成人间情感中真挚性表现的揭示和放大。但显然,剧作并没有一味宽容到兼容并蓄的程度,而是在揭示三者交织的事实时,依然表现了美好和伤害的尺度。田苏菲的一厢情愿的爱恋,明知爱的单向性也执迷不悟,既是对于权位利益的不管不顾的纯真显示,也是世间爱恋未必匹配对等的真切体现。先结婚后恋爱的历史存在在她身上得到细微显现,不避讳的后面是面向现实的态度。爱的不等式不见得结局都是不幸,却注定要遭遇苦难。正因为如此,《一个女人的史诗》就是女性爱恋的史诗性描绘,其间的命运坎坷、心思百转千回、情感动荡不安的历程就是生活情感多样性的描绘。都晓的对小菲不离不弃的欣赏尤其具有稀缺性,在中国电视剧中,如此的重情重义显然独特。为了以往的梦幻,老军人成为过去恋人戏剧演出不变的观赏忠实者和坚定支持者。爱不只有占有的信条在都汉身上得到具体体现,也还是精神世界宽容心性表现的深入。在表现爱情的多样性形态中,不避讳不只是对于异样情感的放任表现,更需要对于忠贞多样性的重视,无疑这既是现实存在折射,也是美好心理期望。而欧阳萸对于心灵呼应的极度追求则是文人性浪漫情怀的体现。对于个体而言,欧阳萸的复杂背景为这一人物的复杂性格和情感履历打下烙印。出生上海知识者家庭,却又是坚定革命者的特殊身份,导致他对于事务较真的性格,也造就对于情感高质量的追求。因为期望精神呼应,于是他对于孙百合的难以忘怀情有可原,出于负责任,所以他对小菲没有感情却怀孕的结婚应承也在情理之中,但由此的精神孤寂和精神出轨都埋藏于此。细致展示岁月之中的心内痛苦,让我们看到情感世界的复杂性,确实令人唏嘘长叹。但为了精神慰藉而忽略妻子罔顾家庭,孜孜不倦地投注情感于诗友外人,又不免让人渐生痛惜。显然,一个在对待社会正义意识清晰而对于情感世界糊涂退却的性格矛盾者目前,情感世界的普范性表现,确有生活的揭示性意义。
  这里,爱之深和爱之神的内在性歌咏,与另一个方面的爱之变与爱之形的外在性描画对应性,是前所未有的。由此构成的矛盾发展也深深勾动人心:田晓菲作为单纯柔弱而钟情的女性,历经情感坎坷而收获内外真情的历史,凸显了女人如诗的情味,女人如诗其实就是女性浪漫情感如歌。但扩展而论,剧作对于情感的认识价值落脚在女性的生命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情感,情感的纠葛和恩恩怨怨构成了情感世界的多重色彩,实在是剧作声张情感的重点意义。田苏菲这样一个单纯的女性和复杂的人际世界构成怎样的纠葛?则是剧作不限于单纯情感表现而延伸到情感世界离不开现实的启示。《一个女人的史诗》展示了这样的逻辑:
  A. 历史再怎样延展,复杂人性情感都是表演中心,人人都逃脱不了“情为何物”的困境。
  B. 个体的情感执著终究会收获回报,挫折在所难免,但比之随波逐流的情感机会主义,内在报应总是正向的。
  C. 爱的底子是心与心的依恋,无论双方结合与否,爱本质都存在情感包容之中。
  《一个女人的史诗》其实就是女性情感世界对于情感美感歌咏的抒写。创作者为此花费了心血使之形象感人,为中国电视剧表现增添了动人的情感描绘篇章。
  
  自然,挑剔起来,《一个女人的史诗》也还有一些不足,包括电视剧常态的感光表现略略还有些细致不足的问题;音乐和音响的渲染也与一些动人的电视剧相比略显不足;一些演员的从年龄选择上显得不够策略,一贯性的扮演带来诸如老刘、小伍以及孙百合和陆琳等的前后形象由于年龄的决定性而有些粗糙,尽管这些演员在表现上还比较出色等等。
  
  本栏责编:文斧
其他文献
《春雪》是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的绝笔之作——超长篇小说《丰饶之海》的第一部。这部小说描写了侯爵之子松枝清显和伯爵之女绫仓聪子之间的悲恋,是三岛文学艺术美的升华,被称作“绘卷[1]风格的王朝文学的再现”。[2]本文选取了这部小说的唐月梅和郑民钦两个版本的中文译本,通过这两个版本之间的比较,探讨日本文学作品在翻译成中文时容易产生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翻译被定义成将源语言的文本用在意义上
期刊
摘要:继《红颜》《苹果》之后,导演李玉带来了新的作品《观音山》,影片在关注女性命运归宿的基础上,还探讨了信仰、生死的真谛。生活是多元的,有爱有无奈,有心结,也有释怀,有死亡也有感动。在情感的海洋里,青春的流浪亦在两代人的磨合中成熟起来。  关键词:人文关怀;青春;女性    电影世界的艺术魅力,根本就在于对人的丰富情感的表现。“探析情感世界的秘密,是艺术永不衰竭的源泉。”[1]近年来,中国电影对于
期刊
摘要: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在剧情改编的角度上对原著没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但在人性刻画的层面却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总的来说,其仍是一部带有传统中国古装片风格的影片。  关键词:《赵氏孤儿》;剧情;人性;影调    2010年12月4日公映的电影《赵氏孤儿》改编自中国古典戏剧《赵氏孤儿》,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因奸臣陷害而惨遭灭门后,大夫程婴抚养赵氏孤儿长大并报仇雪恨的故事。  影片故事情
期刊
摘要:《金山》通过对几代海外劳工生活秘史和悲苦命运的描写,刻画了中国普通民众在全球化进程中艰难前行的身影。张翎并未停留在宏大叙事的表层,而是摈弃某些熟悉的概念和口号,进入一种客观平实的人生书写。一群“金山客”和他们的女人的故事让小说生动而复杂,其中交织着无法言说的婆媳关系,还充盈着默默守候的朋友之义。  关键词:张翎;《金山》;人性;小说    2010年,在南昌举行的首届小说节上,笔者有幸见到了
期刊
摘要:在人们的期待之中,《赵氏孤儿》与我们见面的,与《黄土地》饱含的浓烈的启蒙意识、《霸王别姬》带来的沉重的历史感有所不同,《赵氏孤儿》更确切地说是导演陈凯歌对历史与忠义的后现代解构。这鲜明地体现在影片中的人物呈现出的浓烈的救赎与自我救赎感。  关键词:《赵氏孤儿》;救赎;程婴    在中国,“赵氏孤儿”的故事大家可谓耳熟能详。史书记载晋灵公武将屠岸贾因与赵盾不和,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设计杀
期刊
摘要:时代的发展,造就了不同的人物。普通的小人物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为社会精英的呢?在我看来,他们追求梦想,坚持不懈并为之奋斗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而影片《阿甘正传》和《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主人公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的精神就是最好的验证。  关键词:《阿甘正传》;《当幸福来敲门》;自由;梦想;奋斗    时代的发展,造就了不同的人物。普通的小人物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为社会精英的呢?在我看来,他们追求梦想,坚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实践经验,从明确定位、围绕家庭、增强互动和加强合作等四个方面,探索市级城市周报如何办出特色,如何走上品牌发展之路。  关键词:城市周报;特色;对策    目前的市级城市周报脱胎于原先的城市广播电视报,大多走过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单纯预告广播电视节目的历史,走上了综合型娱乐生活报的道路。在此过程中,尽管办报思路在不断调整,版面内容和形式在不断更新,但在省级都市报和市级日报、晚报的挤压下,
期刊
摘要:本文从朱时茂执导的电影处女作《戒烟不戒酒》入手,阐述影片对于制造笑点和现实问题的独特解读,彰显出导演对于低成本电影中,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如何双赢这一主题。  关键词:价值;创意;现实    《戒烟不戒酒》(2011)是朱时茂执导的电影处女作。主要讲述了酒鬼严保久(朱时茂饰)以及他的女儿严蒙蒙(刘欣饰)两代人在时代变迁和年龄增长的过程中发生的种种改变。  这部联合了乔任梁、刘欣、陈佩斯、邬君梅
期刊
摘要:对底层人物所受苦难的反复书写,直面下层百姓的痛苦,表现他们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及由其产生的绝望式反抗,是鬼子文学创作的一种意境追求。鬼子的人生经历和生活积累,使他能够立足于民间,并直面人生的惨淡,由此形成他独具特色的苦难美学思想和小说创作模式。本文以鬼子小说的苦难与暴力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鬼子小说的创作模式和美学价值,这对当代文学创作,其影响价值不容低估。  关键词:苦难;暴力;创作模式;美
期刊
摘要: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以松子这个鲜活的人物角色塑造为基础,刻画了其悲剧的一生,命运的悲剧并非偶然,童年时代父爱的缺失、男权至上的传统观念、加之自身的性格,促成了其悲惨的一生。但她以宽容、忍耐、博大和爱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灵魂,映射出人性的光辉。而歌剧的运用和黑色幽默的沉重基调又使得松子的悲剧形象表现出一种冰冷残酷的美。  关键词:《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悲剧;价值观;精神创伤    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