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提高“双文”素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ozhanwude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中运用,提高自己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新课标强调了语文学科在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方面的作用,提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可是,当前的小学生人文素养欠缺,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不够。如何解决这种问题?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一、以趣、情、行促进诗文诵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一)动之以趣——愉快诵读
  诵读内容应当丰富多彩,诵读形式应当多种多样,评价应当突出鼓励和赞赏,提倡愉快诵读,提倡在各种活动中诵读,在不加重学习负担的情况下开展诵读,让学生把诵读经典当做一件乐事。我们的体会是:诵读,要动之以趣,使学生愉快地诵读。诗歌教学要“三多三少”: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少一些学究解经式的分析;多一些陶情冶性的快乐,少一些正襟危坐的严厉;多联系一些自我体验,少一些微言大义的挖掘。具体来说,一是有适当的阅读量,积累对诗歌的感性知识,并逐步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评价尺度。开展阅读活动时可以分为背诵篇目、熟读篇目、浏览篇目三个部分。二是在读法上不强求一致,吟咏、朗诵、默读,甚至抄读都可以。语文教师要身体力行地提倡读诗,并营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多引用诗词,学生生羡慕之心,就会去模仿,不知不觉地在作文里、说话中引用诗句,增加文采。“腹有诗书气自华”,到了这样的境界,你要学生不爱诗、不读诗也很难了。
  (二)晓之以情——主动诵读
  古人对诗歌的理解有十分精辟的论断,他们强调读诗主要是品味诗中的意、情、韵,而不要落得太实。所谓诗无达沽,有很多诗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诗歌最原始、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同样一个意思假如用大白话讲就索然无味了。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会儿抬头看月亮,一会儿低头思念故乡,意思没变,但意境全部被破坏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翻译成白话,更是把它原有的苍凉感,对人生的感悟一下子全破坏了。只有让学生自己诵读,把节奏韵律读出来,学生才能渐渐体会诗之妙。
  (三)践之以行——热爱诵读
  古诗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应该按照古诗词内容的特点,设计课堂结构和选择教学的方法、手段及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因此,我们选用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作为主教材,并根据内容进行一定的归类。如根据季节归类,描写春景的居多,就放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学习;送别诗占了一定的比例,就把它们作为一组来学习;谜语诗饶有趣味,就让学生们边猜谜边学。选取格言警句供学生们诵读,让他们每天与古诗见面;选一些古诗写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每日在课前读一读,在晨读时间背一背古诗;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一些古诗,并定期更新,这些做法营造了古诗文阅读和研习的良好氛围,让学生既好奇又感到新鲜,愿意主动去诵读。
  二、构建古诗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构建了古诗文教学的基本模式:“破诗题,知背景”——“析字词,解诗句”——“明诗意,背诗篇”——“入意境,悟诗情”。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创设情境,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自主探索、想象和交流,有益于学生古诗文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破诗题,知背景
  古诗的内容短小精悍,题目的意思高度概括,往往统领全诗。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从破题入手,即引导学生找准题眼,弄清题目的意思。如韦秀清老师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时,紧紧抓住题眼:作者为什么要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题写这首诗?他在怎样的情形下题诗?这就是时代背景:作者在去扬州探望因自己被流放而受株连被贬官的弟弟,途经庐山,在山下的西林寺墙壁上题写该诗。这对理解这首诗的哲理“一个人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中,就会阻碍自己的眼光和智慧”是非常有利的。在教学过程中韦秀清老师采用一“查”(查古汉语词典,查作者及其写作背景)二“补”(在“题”与“西林壁”之间补上被省略的“于”字,使之前后意思连贯)的方式来理解题意,了解时代背景。
  (二)析字词,解诗句
  古诗语言精辟,字、词既讲究平仄、对仗,且语法与现代差别很大。因此,对重点字、词及诗句的准确理解可以说是学好古诗的前提。如王维的《鹿柴》,重点字、词是“空”、“但”、“闻”、“复”、“返景”等。梁宁华老师在教学这课时,采用了“查”(查工具书,逐字逐句理解,弄清每句诗的意思)和“联”(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的方式来理解字、词、句。如“但”: ① 可是、但是; ② 只。“景”: ① 景色; ② 阳光。“复”: ① 复习; ② 又。有些词,古今意截然不同,教师要重点讲解。因为古诗有工整、对仗、押韵等特点,诗句的倒置是常见的,如“两岸猿声啼不住”中的“啼不住”,周焕辉老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时把它调为“不住啼”。古诗文语言有跳跃、省略的特点,周贵珍老师在给学生理解时补了一些字,如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她在“鸣”与“翠柳”之间补上一个“于”(“在”之意)字。老师们的这些方法都使得课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三)明诗意,背诗篇
  “明诗意”应把握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切忌断章取义。如教学李白的《静夜思》一诗时,吴玉珍老师在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明月”、“疑”、“霜”、“举头”、“思”、“故乡”等词语以及句意的基础上,了解这首诗的前因后果,然后引导学生口述诗意。在理解了全诗的基础上,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反复地朗读中加深理解,进而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品味。“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长期这样指导,学生自然而然就熟读成诵了。
  (四)入意境,悟诗情
  古诗不仅语言精辟,含义深刻,而且意境深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表意的基础上,深入领会作者没有明说的意思,即诗之含义、蕴含的哲理、表达的情感。黄华香老师在教学《泊船瓜州》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用语言创设情境,再现意境或画面,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并与之融为一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情感得到升华,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责编 莫彩凤)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民族声乐作为一门必修科目,极少在传统民间音乐资源中出现,根据调查显示,高校声乐教学较为重视西洋美声科目,如果声乐教学朝着这样的趋势发展,那么将导致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因此,想要唤醒学生对传统民间音乐的热衷与追求,声乐教师必须在声乐教学中结合相关传统民间音乐元素。本文主要阐述高校声乐教学与传统民间音乐的结合,希望广大声乐教师可以通过本文的研讨与分析,更好的推动传统民间音乐的发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养成了记数学笔记的习惯,学生易错的题、延伸题、新颖的题等等我都记下来,一年记一本,循环的时候再补充,日积月累,数学笔记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数学笔记积累的不仅仅是题目,还有教学的经验、方法和教学的智慧。  一、记典型错题,及时纠正  在平时批改作业过程中,发现出错率较高的题目,我就及时记录下来。比如在学混合运算时,我记下了学生的几道易错题:“25 75÷5=(25 75)÷5=1
【摘要】中职钢琴教学期待创新设计,教师要展开多重教情和学情调查,从建构视角展开教学设计,整合钢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训练,强化学生钢琴实践训练,从不同维度出发展开教学实践创新尝试,为钢琴教学方法全面升级作出积极努力。  【关键词】中职;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中职学校钢琴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有建构意识,正视不同教学制约因素的客观存在,注意整合钢琴教学内容、
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本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显然是无法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的。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改进教学策略,立足于研究学生的“学”,促进学生自主能动地参与学习。  一、精心设置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自觉学习  基于小学生的生理、心智特点,在课堂上,我们要善于从各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
“启蒙”一词,在词典中有两项注解:①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②普及新知识,使人们摆脱愚昧和迷信。由此我们可以这么理解“阅读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阅读的相关基本的、入门的知识,并将之普及。  最后也就可以理解“一年级学生阅读启蒙”了,即使一年级学生得到阅读的基本、入门的知识,并普及到每一个孩子。  一、一年级阅读启蒙的可行性  我们所有版本的教材一年级上册都有编入课文,每篇课文后面基本都有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现行的数学教材中不仅有专设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教材还把“问题”隐含在一定的情境当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并作出解释。我们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能用数学知识来解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
数学日记是一种展示孩子真实内心,沟通师生真挚情感,体现数学和生活密切联系的最佳平台。其本质就是通过记日记的方式,把数学学习的一些体会、收获、疑惑甚至于创新的想法及时记
一、明确听和问的目的  “听”是我们提高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技能,新课标在语言技能中对“听”的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学生往往对教师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教师提的问题少有人回答,迫于教学进程的安排只好以问代答,或自问自答自圆其说,课堂上根本产生不了思维的火花,交流成了困难。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这与学生的认真倾听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之初应明确听的目的,着力培养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钢琴表演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必备条件,对钢琴表演学派概念及其层次划分进行了分析,对其结构性特征进行了具体界定和阐释,并对一些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师承脉络进行了简短介绍。  【关键词】钢琴表演学派;历史背景;概念;层次;代表人物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钢琴表演学派是音乐艺术和专业音乐教育领域发展到顶峰的产物。欧洲钢琴学派形成的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过程与方法:经历计算、对比、发现,归纳总结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难点:揭示乘法分配律的特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式教学法。  学法:独立思考、分组讨论